ue這個詞很有意思。
英文課本里幾乎不怎么提,但是日常說話卻常常夾在中文里說。
“最怕老師上課cue我”,“誒,你別cue我,我啥也不知道”等等。
Javier Allegue Barros@soymeraki/unsplash
Cue的動詞意思是“給(某人)提示或暗示”,做名詞解,就有戲劇舞臺上的提示、暗示的意思。
韋氏詞典往前追溯,說cue可能來自于劇本上的qu這個記號,qu是拉丁語quando(意思是“何時”)的縮寫,意在告訴演員“可以上了”。舉兩個例子:
?n.
She stood in the wings and waited for her cue to go on.
她站在舞臺側面等待著出場的提示。
?v.
Can you cue me when you want me to begin speaking?
你要我開始講話時能給我暗示一下嗎?
英語對漢語的影響
現在漢語中的許多常用詞都有著一個音譯外語的語源,眾所周知的如巴士、麥克風、吐司、的士都是這樣。
有些詞是在19世紀就跑到漢語里來了,如“一打”(表示“12個”)就是從英語的dozen先是跑到了上海話里,然后才有了廣泛使用。
這個時期就是洋涇浜英語(也叫皮欽英語)的興衰期。
World Englishes in Asian Contexts這本書里就提到,英語是在1630年代來到中國的,英國的貿易商在華南經商,廣州和澳門等地就出現了本地人與外國人交流時使用的混雜語言-皮欽英語(Pidgin English)。
有意思的是,牛津英語詞典介紹說,英語的pidgin這個詞本身就是音譯了當時廣東人對英語單詞business的發音,后來pidgin就用來指代這種混雜語言。
這可能就是——我“音譯”了你的“音譯”。
Pidgin: a simplified speech us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皮欽語:一種在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群里用作交流的簡化口語。
1830年代,皮欽英語就隨著生意人來到了上海,改名換姓成了“洋涇浜英語”(洋涇浜曾是上海的一條河,在當時的英法租界之間,被填平后現在是延安路的一部分)。
無論叫皮欽英語還是洋涇浜英語,其實都是當時上海和廣東等地的本地人與英國人交流的口頭語言。
中文對英語的影響
交流,你給我予,各自的語言就都留下了對方的印記。
現在英文中約定俗成但無法用語法知識解釋的表達就可能是受到中文語法的影響。
?no can do:不能做/不得行/做不到
?no pain, no gain: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這些短語都有著很鮮明的中文語法特征。
當時的中國人使用洋涇浜英語時用的就是中文的語法,你看這句英文:
?I have sold (this) for ten dollars. Now I am going to sell it to you for one dollar.
看懂這句英文不難,意思是“(這個)我之前賣10塊,現在我賣給你,算1塊”。
這中文語序,太正宗了。
還有人認為,像是no-go不宜繼續進行的,lose face丟臉,no-good無價值的,這些英語中確定下來了的詞和短語都受到了漢語的影響。
這么一想,還真是前人一字一句間把long time no see這樣中式十足的表達說進了牛津英語詞典里。
漢語中的外來詞
與英語向漢語借語法不同,漢語倒是從外語(包括英語、葡語)里拿來了一些詞。
開頭提到的巴士、的士都是這種方式來的。
幾百年前,珠三角流傳的皮欽英語里就有:
?catchee: catch (English)
?too muchy: too much (English)
?Joss: God (Zeus) (Portuguese)
此外,皮欽英語在廣東受到了粵語的影響,流傳到上海之后,當時的上海人嘴里還有些粵語詞。
?taipan: supercargo指押運員或商船上的官員(來源于粵語:大班)
?fankuei: Westerner(來源于粵語:番鬼)
有位上海豆瓣網友的帖子稱上海話里有很多常用的詞都有英文的來源。
看這些詞讓人第一次有了讀英文學上海話的體驗。
? 抬頭title:發票抬頭一般指購物人名稱
? 阿木林a moron:指木訥、不善言辭、不機靈
? 嘎三壺gossip:指聊天,閑談,吹牛
? 癟三begsir:指地痞、無賴、游手好閑的人
? 扎臺型扎dashing:指愛出風頭
? 一打a dozen:指十二個
? 混槍勢混chance:指渾水摸魚,趁機撈一把
語言隨歷史沉浮,皮欽英語也有衰落的時候。
Oxford Guide to World English提到說19世紀末皮欽英語就漸漸少有人用了。
Chinese Pidgin English began to declin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s standard English began to be taught in the country's education system.
詞句本無義,是人賦予了意義。
有那么多先例,或許中式表達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距離收錄到詞典也不遠了。
編輯:左卓
實習編輯:李金昳
參考來源:
Umberto Ansaldo, Stephen Matthews and Geoff Smith, China Coast Pidgin: texts and contexts
Yamuna Kachru and Cecil L. Nelson, World Englishes in Asian Contexts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
您可能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 CD,但您很可能遇到過磁盤映像文件。 這些文件的作用很像 CD,只不過它們是數字文件,并且比傳統磁盤有更多格式。
也就是說,雖然它們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并且可以以數字格式恢復舊的 CD 和 DVD,但有太多種類的磁盤映像文件格式可供選擇。 每種格式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選擇正確的格式非常重要。
正如您可能通過其非常貼切的名稱猜到的那樣,磁盤映像文件存儲整個磁盤的內容和結構,因為它應該保存在實際的 CD 或 DVD 上。 您的選擇也不限于 CD 或 DVD; 任何磁帶驅動器、硬盤、SSD、UBS 閃存驅動器,甚至軟盤都可以轉換為磁盤映像文件。
磁盤映像格式解析
它們用于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Windows、Linux 和 macOS 本身也支持許多磁盤映像格式,因此您在運行它們時不會遇到任何問題。
有超過 150 種磁盤映像格式可用于從歸檔只讀存儲器 (ROM) 到虛擬機專用映像等各種用途。 許多磁盤映像格式具有重疊的功能,這意味著您通常可以使用其中一種格式來代替另一種。 然而,四種最流行的磁盤映像格式是 ISO、BIN、CUE 和 IMG。
ISO 是迄今為止最流行的磁盤映像格式之一,用于存儲使用 ISO 9660 文件系統的光盤,因此得名 ISO。 它包含磁盤上從位置零到最后的所有扇區,這意味著 ISO 磁盤映像文件的行為與從中復制的真實磁盤完全相同,因為它是原始驅動器的逐扇區副本,沒有壓縮。
ISO 格式背后的想法是,它允許您以數字方式完全按照原始磁盤的樣子復制磁盤,然后使用生成的磁盤映像刻錄新磁盤,而新磁盤又將是原始磁盤的精確副本。
該格式原生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OS,并且通常用于分發軟件和操作系統。 也就是說,雖然 ISO 格式通常適用于數據文件和視頻內容,但由于其復制保護方面的限制,它不適用于音頻 CD。
大多數可下載的操作系統(包括 Windows 和 Linux)都以 ISO 映像的形式共享。 除了分發程序和操作系統之外,ISO 也是備份舊光盤的絕佳格式。
BIN 和 CUE 可能看起來像是兩種不同的磁盤映像格式,但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BIN 文件是整個光盤驅動器的二進制副本,包含刻錄到磁盤并隨后復制到磁盤映像的實際數據。 另一方面,CUE 文件是一個純文本文件,其中包含定義如何設置光盤軌道的元數據。
這意味著 BIN/CUE 映像是原始磁盤的原始副本,包括復制保護、糾錯、軌道列表、多軌道以及最初寫入磁盤上的任何系統特定信息。
這意味著您需要這兩個文件,因為 BIN 僅包含原始數據,而 CUE 包含“組織”部分。 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其他選項,它們幾乎毫無用處,特別是當您將 BIN 文件刻錄到磁盤時。
也就是說,從現有的 BIN 文件生成 CUE 文件很容易,因此應該不會很麻煩。 請記住,您不能以相反的方式執行此操作,即從 CUE 文件生成 BIN 文件,因為 BIN 文件包含從光驅(或任何其他存儲驅動器)復制的實際原始數據。
BIN/CUE 格式旨在克服 ISO 格式面臨的音頻復制保護問題。 該格式可以完成 ISO 可以做的所有事情,但它沒有相同的限制,并且除了必須使用兩個單獨的文件來生成完整映像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IMG 不像 ISO、BIN/CUE 甚至 DMG(Apple 使用)那樣流行。 創建該格式的目的是在一個簡單的文件中備份軟盤,并通過為正在復制的目標磁盤的每個扇區創建位圖來工作(前提是上面寫入了數據)。
它還具有多種用途,可以存儲從圖像位圖到磁盤映像的任何內容。 由于軟盤已經過時,IMG 文件通常用于創建硬盤映像文件。 也就是說,由于軟盤扇區為 512 字節,IMG 格式仍然遵循相同的標準,因此,生成的文件始終是 512 字節的倍數,這對于未來的大容量 HDD 或 SSD 來說可能并不理想。
從功能上來說,IMG 文件與 ISO 文件非常相似。 盡管存在一些差異,但主要因素是 ISO 文件只有一種格式,而 IMG 映像可以壓縮或解壓縮。
只要 IMG 映像未壓縮,IMG 和 ISO 映像之間就沒有太大區別。 您甚至可以將未壓縮的 IMG 文件的擴展名更改為 ISO,它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或者將其轉換為 VDI 文件以與 VirtualBox 一起使用。 另一方面,壓縮的 IMG 磁盤映像會刪除一些元數據以減小文件大小,因此無法與 ISO 文件互換。
您使用的磁盤映像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您的用例和最終目標。 如果您想備份舊的光驅,ISO 和 IMG 格式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您要復制更有條理或具有復制保護的內容(例如音頻或游戲 CD),則 BIN/CUE 格式更好。
當然,還有其他更適合特定應用程序的磁盤映像格式。 盡管如此,ISO、BIN/CUE 和 IMG 將涵蓋幾乎所有用例,只要涉及到備份、存檔或刻錄相同的驅動器。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三種格式,供您參考。
ISO | BIN/CUE | IMG | |
扇區大小 | 2,048 字節 | 4,096 字節 | 512 字節 |
本機操作系統支持 | 是 (Windows, Linux, 和 macOS) | 是 | 是 |
限制 | 不支持復制保護 | 無 | 不支持復制保護 |
最適合用于 | 備份沒有復制保護的光驅。 分發程序和操作系統。 | 備份或復制具有復制保護的光驅。 | 備份或刻錄光驅。 |
無論您是備份舊光驅、共享虛擬機還是在商業環境中部署操作系統,磁盤映像文件都可以派上用場,并在來回傳輸數據和程序時為您節省大量工作。
當然,可用的磁盤映像格式的絕對數量一開始可能看起來令人生畏,但是一旦您弄清楚了您的用例,決定您想要使用的格式就變得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