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華年人物
云計算帶來了企業級服務的分散化,中國的企服市場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條熱度賽道,共性是巨頭進場、初創企業冒芽、行業投融資頻發,以及行業爭議。
今年以來,自動化行業巨頭西門子派出其收購的低代碼平臺進入中國;以CRM起家的把“拖放式交互組件”作為新突破點對外宣布,低代碼平臺被認為是企業級服務里的“效率革命”。
但低代碼“靈活、快速、低門檻”的標簽,也給其帶來了更多爭議。低代碼平臺上是否只能搭建極其簡單、無亮點的小功能?低代碼帶來的“全民程序員”化是否能真正給社會帶來價值?這是一場繁榮的泡沫假象,還是真實的市場需求?低代碼平臺和真正的程序員之間是相互對立,非此即彼的嗎?
我們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爭議中“被搶飯碗”的業內程序員,看看這場喧囂之下的主角們是如何想、如何做的。
以下是浙江銳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何世偉自述:
之前我一直在SAP做工程師,2017年離開公司自己創業,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類工作流引擎的平臺,也做過很多國內外品牌的研究,在國外有一個不錯的平臺PEGA ,在歐美基本占據很大的市場,非常強大專業,和現在的釘釘宜搭也很像,但這個平臺起碼是50萬美金起步。
當時我們希望在上面搭出ERP、MES之類的產品出來,但因為價格太高,最后沒有做下去。我們又找了一些開源平臺,畢竟業內基本都會習慣在開源平臺上做定制開發,做出自己的產品微軟一次性代碼是幾位數,但市面上具備工作流引擎的好的開源平臺不多,問題也很多,開源平臺講究的是大家的資源和無償奉獻,沒人監管,也沒人有維護義務,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被業內棄用了。
浙江銳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何世偉
3年變3個月,在低代碼平臺上建了一個制造工廠核心系統
2018年我們在一個開源平臺上開發過一個ERP產品,搭起簡單功能、并優化頁面,整個工作流引擎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雖然開發得并不全面,但足足花費了我們整整三年的時間,這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其中還經歷了大調的過程,之前用的開源平臺問題過多,就要推倒重來,在新的平臺上重建,這對我們來說是很痛苦的。
釘釘剛剛推出宜搭時,可能有的人認為不過是多了一個低代碼開發的工具,但我們的感受特別深,一直在尋找的東西終于出現了。搭載在釘釘上的低代碼開發工具,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是是工作流引擎+低代碼開發。
我們可以直接套用宜搭底層的工作流引擎,在上面搭建我的業務邏輯和功能。這就像造房子的過程,打地基是最耗精力的,現在地基已經有人打好了,你在上面蓋房子就行。
其實,最開始我們對低代碼的在意程度并沒有很高,因為公司都是寫代碼的,會輕視這個東西帶來的改變。
但我們工作流引擎用起來之后,慢慢看一些低代碼開發的工具,發現里面很多好用的套件,功能性也都不錯,還能大幅節省我們的開發時間。我們花三年時間自己做出來了ERP,當時我們很想測試一下,在低代碼平臺上是否能做一些好產品出來。
去年11月,我們成立了一個小的釘釘技術團隊,專門在上面做測試,花了兩三個星期,做了第一個原型機。這個版本出來后,我拿給業內的朋友、其他大廠商的專家體驗,當時雖然界面還有些粗糙,但從功能性、邏輯性的角度來講,大家反饋都非常好。之后我還做了個小實驗,告訴技術人員有新增需求,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強度去試一下,看看多久能迭代出一個新版本。結果一個星期就迭代出來了。
這次測試之后,我們下決心要在釘釘上用宜搭搭起一個完整的MES系統。
機緣巧合,富得利國際事業部總經理車飛也在找MES系統,他是一個工具控,非常希望用數字化方式讓富得利外貿工廠的生產制造能順應市場訂單,實現柔性制造。出于成本考慮,他去找過一些中小型MES,但對他來說仍然是有壓力,這些系統跟不上他的需求。
富得利國際事業部本身的辦公就在釘釘上,當聽說生產也可以搬上釘釘之后,就采納了我們的方案:用他們習慣的平臺把MES系統給用起來。
我們用一個月時間收集用戶共性需求,完成研發,一個月進行內測,一個月進行迭代完善。
如果這次做的MES系統沒有釘釘,我們可能還需要和3年前做ERP一樣,再走一遍老路。因為這兩套系統的功能、面向的人群、技術參數的要求都不一樣,直接套用之前做的技術框架做MES會有很大隱患。
現在我們3個月就完成了一個制造工廠核心系統的搭建,而且再過三個月可能就是一個迭代的大變樣,這和三年前簡直是無法比較的效率提升。
目前已經有近20個意向客戶來做體驗、咨詢,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很快把客戶共性需求迭代進來。
富得利木業外貿工廠的數字看板
程序員會更關心用好的工具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關于低代碼的爭議,我覺得很奇怪。現在西門子、IBM、微軟這些公司都在做低代碼開發平臺,難道這些做了50年以上的大型科技公司方向是亂的?其實,不用擔心低代碼到底能不能行,不用關心什么方向性的問題,看看千千萬萬個企業的需求就行,這些都是來自市場的真實需求。當大勢來的時候,不能說因為有風險,所以就要逆行,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需要關心把業務做好。
我看到網上有人發文在為我們這些程序員群體擔心,覺得低代碼時代,程序員沒價值了。這基本都是行業外的人的猜測,程序員看到低代碼平臺只會問兩個問題,在這上面能搭出好的產品嗎?要怎么把這個工具用得更好?
低代碼平臺不是降低程序員的門檻,而是讓程序員用更好的工具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普通人可以用低代碼解決手邊的工作問題,一般就是會用上面的組件,直接拖拉拽。但對我們的觸動是,可以用這種方式把曾經非常重量級的開發輕量化、個性化。
最開始宜搭只是有OA級的簡單輸入框、日期填充框、流程編輯等。對于不懂開發的人來說,只是把一個比如輸入身份證號的框拖到了頁面上,但我們發現,這個輸入框背后還可以做簡單編輯,拖進去之后再做小小的代碼改動,就可以讓這個框自動判斷輸入的位數對不對。這意味我們可以做擴展式開發,滿足更多個性化需求。
這些擴展式開發,也可以被釘釘吸收學習。上面輸入框的例子,就可以成為他們自帶功能,讓平臺上其他人來使用,這會幫助它功能更完善,靈活性更高。業內的創新是可以在這里發生、復制的。
何世偉在釘釘上用宜搭搭了一套MES系統
低代碼平臺是我們的基礎設施
智能制造不外乎人、機、料、法、環(人員、設備、原材料、方法、生產環境),一個好的MES系統需要把這五件事做好。但這是一個龐大復雜、相對孤立的系統,對企業信息化程度、人員素質要求都比較高,一個資深的IT主管才能把整套系統應用落地。
而我國的中小企業,和外企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外企五臟俱全,它需要一個包羅萬象的MES系統。但我國的中小企業需要的是適合他們自己的MES,哪怕企業里沒有很懂IT的人,也可以運維起來,這是他們在數字化轉型中很普遍的需求。
現在我們搭的系統已經基本滿足中小企業群體,如果客戶未來需要更復雜的功能,也可以在這些功能基礎上快速給他做個性化改造。
哪怕有一天我們公司沒有了,但產品在釘釘上面,企業可以繼續用下去,也可以自己在上面搭建個性化功能。
低代碼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省去了從0開始打地基的過程,還免去了大量基礎運維的工作,讓我們可以有精力做更多有價值的事。
我們的技術人員就感受很深,以前客戶提出需求,在我們自己的系統里面做迭代,至少要一個月才能更新一個版本,現在基本一個星期就能完成迭代,哪怕是大版本更新,兩三個星期也能完成。
而且我們給客戶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云釘一體解決方案。以前方式很簡單粗暴,買個云服務器,做好產品后放上去,就可以稱為一個云端產品。但這樣的話,系統、服務器的運維都是我的活兒,客戶多的時候就沒法服務了。
現在我們已經沒有服務器的概念了,生產設備的數據,可以通過阿里云物聯網平臺,到達函數計算里,再回傳給釘釘。
客戶不需要購買服務器,用阿里云函數計算,可以按照資源、流量使用量,彈性提供給客戶。比如以前需要買三年的服務器5萬,現在只要充值3000根據流量計費,不需要再按照業務的峰值流量一次性購入服務器。這就給客戶提供了一套更完整、高效的產品。
最終,我們可以形成一個MES超市,把生產制造的十大塊內容分門別類地用宜搭搭在釘釘上,客戶可以選擇在此基礎上定制化開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調用上面的小模塊。
有人看到我們這套產品覺得怎么可能是宜搭搭出來的,但其實宜搭就是有這個能力。而且宜搭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個小版本的更新,來做優化微軟一次性代碼是幾位數,有時更快。放在以前,這些平臺性的優化都是我們需要擔心的問題,現在宜搭團隊自己就會去解決。對于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數據底座,一個基礎設施了,而不是簡單地在上面搭一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