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表面上似乎找到了文藝與商業的平衡,擺脫了眼前的茍且,但事實上,走上新道路的荔枝也遇到了新的困境,本文作者將從運營和內容兩方面來分析荔枝為何留不住用戶。
這一邊,視頻直播的大局已定;另一邊,語音直播的角逐才剛開始。
2016年,當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等移動電臺一頭扎進知識付費的洪流時,荔枝卻選擇了紅豆Live開辟的新岔道語音直播,在轉型后很快就實現了盈利。據官方公開信息:
荔枝三個月后語音直播收入就超過了千萬,如今已踏入億元門檻。
今年年初,荔枝FM換了由熊本熊之父水野學設計的新Logo,去掉“FM”的尾巴,完成了由蘭馨亞洲領投的5000萬美元D輪融資,正式宣布與喜馬拉雅FM等昔日戰友分道揚鑣。
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荔枝似乎找到了文藝與商業的平衡,擺脫了眼前的茍且,擁抱詩和遠方。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荔枝FM到荔枝:新的道路新的困境。
據易觀千帆數據:
荔枝2018年3月活躍用戶數為990.75萬,環比增幅為-8.73%,已連續四個月出現負增長。
不可否認,All In語音直播的荔枝團隊對于商業趨勢有一定的洞察力,但也不能否認走上新道路的荔枝也遇到了新的困境,不妨從運營和內容兩方面來看一下緣何荔枝留不住用戶。
語音直播并不算新事物,如果你對YY的歷史足夠了解,就會知道PC時代YY的語音聊天室已有語音直播的雛形,只是當時火苗太小,又對上直播的洪流,隨著YY轉型視頻直播,這一形式也就被人忘記,直到紅豆Live重啟這一模式,語音直播才算真正開始發展。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語音直播仍然是一門小生意,荔枝抓住了語音直播的紅利,但是形式上也非常接近當時的語音聊天室,主播在其中搭檔的角色類似于主持人。荔枝的與眾不同源自這一UGC模式,而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
抓住語音直播紅利的荔枝為了提高用戶活躍,線上通過大數據分發、邀請明星或知名配音演員、名人直播以及情景式活動來增加用戶互動,如“誰是女王直播大賽”、“我的FM男友直播”大賽、“用心說”欄目等;線下則和喜馬拉雅FM一樣喜歡造節以及舉辦與聲音相關的跨界活動,比如“約個聲音的會”、“荔枝聲音節”等。
但用戶活躍未增反降,正說明了荔枝在運營上已經乏力,植入《聲臨其境》的“用心說”欄目并沒有激起用戶的參與熱情。
“人人都是主播”是荔枝FM轉型語音直播以來的Slogan,在這一定位這下,荔枝平臺上的主播占據了活躍用戶的十分之一,主播人數達到300萬,其中語音直播主播也有50多萬。直播雖有很強的互動性,但還是屬于單向輸出形式,主播如此之多,必然會有大批語音直播間無人問津,荔枝上的很多語音直播間觀看人數僅有寥寥數人。
“人人都是主播”也意味著荔枝平臺上大量的主播以素人居多,盡管為了扶持優質主播荔枝成立了播客學院,但大部分主播依然缺少專業性,網上有大量詢問如何使用荔枝語音直播的帖子,也佐證了這一點。
主播運營上,荔枝也是仿照視頻直播,采用工會管理形式,顯而易見荔枝會走上視頻直播的老路,個人主播得不到扶持,而工會與平臺分走了大部分打賞,非頭部主播也難以得到流量扶持。過于倚重頭部主播,并不利于UGC平臺的穩定發展,荔枝對腰部主播的培養能力還有待提高,而用戶全靠興趣驅動參與語音直播,荔枝表現出的不專業性很可能會讓專業主播流向其他平臺。
荔枝從FM時代起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一直很被動,嘗試過知識付費,嘗試過廣告,也嘗試過周邊電商,但都無一成型。過去盈利主要是靠廣告,在轉型語音直播之后,荔枝才通過直播打賞分成的盈利方式翻盤。
但,荔枝也只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盈利模式依然非常單一,而勁敵在盈利方式的探索上已經走出很遠,比如KILAKILA的盈利模式有直播打賞、游戲聯運等。深究起來,荔枝的盈利模式單一與內容也有很大關系。
荔枝出身于FM,在語音直播的內容上也沿襲了FM的邏輯,依托于情感、音樂等,而語音直播的優勢也和夜間電臺一樣勝在陪伴性,主打睡前場景,因此也常有人將荔枝與夜聽、十點讀書等性質的平臺相類比。
內容上如此定位,缺點有二:
除了同質化之外,荔枝在內容上面臨的更大問題是監管不嚴。
今年一月荔枝發布了ASMR的黑科技,為用戶打造聲音的虛擬現實場景;但好景不長,前不久南方都市報的一篇報道揭露了荔枝等語音直播平臺上存在軟色情內容,ASMR也被列入黑名單,而荔枝也不得不開始下架此類直播,品牌也因此蒙上了陰影。
此問題其實早已在虎牙等視頻直播平臺身上發生過,如今歷史又在荔枝身上重演,可見荔枝在享受語音直播紅利的同時,卻沒意識到需要規范內容。平臺對擦邊球內容的不加約束,正是直播類平臺遭受嚴格監管的原因。
與直播和錄播所不同的是,語音直播更加看重內容,內容上缺乏新意和質量,導致荔枝留不住用戶,用戶活躍度持續下降。
據官方數據:
參與互動的用戶僅為活躍用戶的23%,從直播間的數據來看,參與評論互動的用戶數只有百位的級別。
單從用戶互動層面進行分析,荔枝對用戶而言還是偏向工具型平臺。
UGC是荔枝的夢想,也是荔枝能夠抓住語音直播紅利的原因,然而新鮮感只能一時留住用戶,用戶與平臺的情感維系,仍需要通過運營和內容來支撐。
艾媒數據顯示:
2018年中國在線語音直播用戶預計突破1.5億,用戶規模與直播相比不大,但是增速在年均40%以上。
語音直播擁有不少的市場潛力,未來的競爭者也必然會不斷增加,盡管荔枝靠語音直播實現了盈利,但是紅利短暫,新鮮感也只能為荔枝帶來一時的流量,當新鮮感過后,用戶就會流向其他平臺,荔枝需要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的壁壘優勢。
其一,語音直播和視頻直播一樣,競爭力主要表現在優質內容上,對于不見面貌只能聽聲音的語音直播來說內容比重也更高。
目前荔枝上的優質主播數量還比較少,并不能滿足寬泛內容定位下用戶對內容的要求,荔枝需要將其中一個類別作為主打內容,以此培養優質主播吸引以及留住一批核心受眾,再由此輻射向其他類別。也只有優質主播的數量足夠多,荔枝基于興趣的大數據分發系統才能有效運轉。
ASMR雖具有發展前景,但需要嚴格規范,而荔枝的女性用戶占比7成,對情感咨詢類內容需求度非常高。有數據顯示70%的心理咨詢來訪者為女性,而荔枝又有FM的家底,以情感咨詢類作為優勢打造,或許更符合荔枝。
再看另一選擇:喜歡直播的另一主要群體為二次元用戶,但目前荔枝的運營上走的是大而全路線,并沒有很好的抓住這類用戶的消費心理。配音符合二次元用戶的興趣,也能夠增加用戶互動,荔枝想要增加用戶粘性,則需要增加更多諸如此類的社交性玩法。但,這也意味著荔枝與KILAKILA,將圍繞二次元場景的語音直播進行激烈競爭。
其二,荔枝等語音直播平臺的場景過于集中,晚間場景競爭激烈。
但想要占據更多用戶的碎片化時間,還需要延伸向上下班、午間休息等場景,形成全時段陪伴,才有可能提高用戶粘性,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新的商業模式。
從荔枝CEO的訪談內容來看,荔枝一直不甘于只做一個垂直語音直播平臺,而是想做大做全,荔枝對于知識付費、短音頻等細分領域依然抱有野心。
荔枝抓住了語音直播紅利,但是由于運營上沒有完全抓住用戶的心、內容缺乏新意等,如今面臨著活躍用戶持續下滑的困境。
不論是想延伸場景還是想延伸內容,荔枝都需要從內容和運營上去提升用戶粘性,為此需要利用自身的積累,打造壁壘優勢,再由此向其他領域輻射。
但愿荔枝還能抓住下一個風口。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題圖來自網絡
電臺,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像荔枝FM,各種調頻廣播,音樂廣播,都屬于電臺。今天為大家推薦三款電臺小程序,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暖貓電臺
草在結它的葉子,你在聽愛請的樣子。
暖貓電臺小程序是一款休閑類微信小程序,是一個在情感上給你治愈,在戀愛上給你指引,在深夜給你陪伴,屬于你的私人電臺。
暖貓電臺小程序界面極簡的設計讓人看著很舒服,也沒有繁瑣的操作。一進入暖貓電臺小程序就是暖貓電臺小程序的集合了各個主播優質無損音頻的聲音庫,聲音庫有今日的熱版推薦和暖貓推薦的音頻,直接點擊就可播放收聽,在音頻播放的時候可切換到播音機頁面,在收聽的時候同時也能翻看粉絲們的精選留言感受他們的感受,以及還有一鍵播放上一個和下一個音頻按鈕,切換快捷,聽到喜歡的還可收藏和分享給好友呢。
暖貓電臺小程序可謂是一款治愈系小工具,只要有時間即可隨時隨時地收聽,讓更多閑暇的小時光變得不再單調無趣。
金十電臺
電臺,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像荔枝FM,各種調頻廣播,音樂廣播,都屬于電臺。今天推薦一下微信上的“金十電臺”小程序。
金十電臺小程序簡介
金十電臺是一款語音播報訊息,在線收聽新聞、音樂、故事的微信小程序。實時播報網站資訊,分享財經故事。不用下載APP不用占用手機內存,直接在微信關注小程序就可以收聽,非常方便。
讓你足不出戶就知天下事,新聞、音樂、資訊、故事……你想什么就聽什么,“金十電臺”小程序上啥都有。
夜聽丨電臺
夜聽電臺是一個生活類的小程序。讓我們用聲音溫暖你的耳朵,讓更多家庭越來越幸福。
沒有誰的生活是波瀾不驚的,生活少不了五味雜陳,夜深了,思緒是否也在夜里無限量放大,想有個人傾聽訴說,來我們夜聽電臺吧!
打開我們電臺,我們做你的心靈樹洞。你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有3000萬人來幫你。你可以看到我們的熱門話題有:夜聽每日心情打卡,有故事的情感視頻,有溫暖的情感回答,你有多久沒回家了,深夜心里話,你遇到婆媳問題了嗎,你遭遇過家暴嗎……
這么多的熱門話題,不知道是否有讓你產生共鳴的!在說一說一欄,說出你的故事吧!
還在等什么,趕緊打開微信小程序試試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趣好玩的微信小程序,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