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546期
《水滸傳》孫二娘用人肉做包子,為什么吃飯客人沒感到口味不對?
我們先看看,武松怎么發現是人肉的。
書中寫: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婦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武松道“我從來走江湖上,多聽得人說道,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里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那婦人道“客官,那得這話?這是你自捏出來的。”武松道:“我見這饅頭餡內有幾根毛,像人小便處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武松之所以能夠識破人肉包子,主要是2個原因。
第一,武松早就聽說過孫二娘這處店鋪,是江湖有名的黑店。
同北宋軍官魯智深不一樣,武松是從小走江湖的家伙。
宋江曾說,他早就在江湖上聽說過武二郎的大名,所以一見到武松就百般拉攏。
武松的江湖經驗豐富,也認識很多江湖朋友,見識算是淵博。
而孫二娘張青夫妻算是江湖上一個名人,畢竟全國賣人肉包子的又有幾個人?
如果不是聽過大樹十字坡有家黑店殺人賣包子,武松說不定也變包子了。
魯智深武功這么高也擋不住暗算,曾被孫二娘直接用蒙汗藥放倒了。
第二,孫二娘這伙人做人肉包子水平不夠,讓武松竟然吃出幾根陰毛。
大家可能不知道,人類的陰毛是比較特殊的,其他任何動物沒有類似的毛。
尤其是男人的陰毛,不但非常粗糙還會有一定的彎曲。即便是同人類接近的大猩猩,陰毛也同人完全不同,其他動物就更別說了。
如果人肉包子內混入幾根頭發,還可以被誤判為狗毛、豬鬃之類。
但陰毛是人類獨有的,一般不會認錯。
武松絕非莽夫,是個很聰明的人,自然一眼識破,知道這是人肉包子。
對于武松來說,孫二娘張青夫妻可是大好人。
后來武松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一伙共19人,犯下彌天大罪。
而孫二娘張青夫妻冒著巨大風險窩藏武松,后來還幫助他喬裝打扮成行者,逃到二龍山入伙。
孫二娘張青夫妻雖然對武松講義氣,卻絕對不是什么好人,而是喪心病狂的歹徒,作惡非常之大。
張青自己說:城里怎地住得,只得依舊來此間蓋些草屋,賣酒為生;實是只等客商過住,有那些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里賣。如此度日。
一般土匪強盜是要錢不要命,搶到了旅客的財物就將人放走。
張青剛出道攔路搶劫時,也只是要將孫二娘父親,山夜叉孫元打翻搶走財物罷了。
就算是血腥的黑店謀財害命,不過將客人弄死了以后搶錢。
孫二娘張青夫妻則比普通黑店還要狠毒,搶走了財物不算,連尸體都不浪費,直接做成人肉包子。
其實,他們就去村里買些肉做包子,又能花幾個錢?
可見,這對夫妻兇惡而且貪婪,算是非常離譜的惡人了。
那么,為什么孫二娘賣了這么久人肉包子,沒有被人發現呢?
第一,他們酒店位置比較偏僻。
這個大樹坡酒店,只是大道上面的一家鄉間酒店,很不起眼。
它就類似于公路旁邊的小飯館,遠離城鎮,甚至遠離村子,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除了來往的零星旅客以外,平時沒什么人注意這種小飯店。
古人很少長距離旅行,也只有武松這樣的發配囚犯、上任的官吏、做生意的商人、僧道、走江湖賣藝或者妓女等極少數人。
那么,能夠在孫二娘酒店吃飯的旅客也不多,失蹤的自然更少。
即便其中有人突然失蹤了,一般人懷疑不到這里來,警方也很難追蹤。
第二,他們的手法比較隱蔽。
孫二娘動手是仔細選擇的,絕不是見誰都下手。
她一般是選擇攜帶盤纏多的,還要瞅準了沒有其他客人,這才下蒙汗藥。
大家注意,剛剛迷倒武松和兩個差役,孫二娘就立即命令伙計將他們抬到后廚去,就是不讓其他人可能看到作案過程。
更厲害的是,孫二娘殺完人以后很會善后。
她不但將財物和衣服處理的很好,連尸體都做包子了。
這種犯罪手法隱蔽,當時也沒有視頻監控,沒有目擊者,就算包青天來了也未必知道是怎么回事。
退一步說,就算官府抓捕了這對夫妻,受害者都變成包子,哪里還有什么證據,根本無法定罪。
第三,普通人哪里分辨出人肉和牛肉。
孫二娘一伙很狡詐的,殺人賣肉很有技巧。
他們不是把人肉當作某一種肉賣,唯恐會被食客識破。書中這么寫:孫二娘想,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娘!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兩個瘦蠻子只好做水牛肉賣。扛進去先開剝這廝用!
看看,比較魁梧肥胖的武松,榮幸地被當作比較好吃的黃牛肉。
兩個差役身上沒肉,只能被當作水牛肉賣。
宋代民間吃牛肉極少,畢竟耕牛是重要的勞動工具。
大部分食客只是偶爾吃吃牛肉,恐怕難以區分水牛肉和黃牛肉。
另外,任何人絕對沒吃過人肉,當然分辨不出來。
試問,現在給看文章的諸位吃幾個人肉包子,你能知道這是人肉?
獵戶劉安殺了妻子將人肉給劉備吃,聰明且見多識廣的老劉只認為是狼肉而已。
其實,孫二娘這一伙也夠了,連基本食品安全意識都沒有,做包子都能搞出幾根陰毛來。
就算這真的是牛肉包子,武松吃出來幾根人的陰毛,也恐怕直接掀桌子、砸板凳,大鬧一場了。
太他嗎不專業了!做人肉包子都不專業!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來源:【湖南日報】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文字/視頻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李靜嫻 鐘瓊香 唐敏
本君“醫”語:人生不能恢復“出廠設置”,所以在“出廠”時得檢查得仔細再仔細點。
哈嘍,寶子們,“說醫君”來嘍!
最近本君身邊又多了一批新手媽媽,
可能是初為人母,所以格外容易緊張……
“新生兒對外界聲音有反應還需要做聽力篩查嗎?”
“寶寶通過了聽力篩查就不需要做耳聾基因檢測了吧?”
……
也有不少媽媽們也在問:
“新生兒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檢測是不是智商稅?”
聽力這個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
本期,本君聯手湖南省人民醫院婦科二病區(產科)主任劉琴,
一起來告訴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先上組數據——
我國是耳聾病的高發國家,
6000萬殘疾人口中就有2100萬為聽力殘疾者。
在我國每年都有聾啞兒童出生,
且約有60%的耳聾與體內攜帶的耳聾基因發生突變有關。
“不正常的聽力即聽損傷(聽力下降或聽功能障礙),
屬于較常見的出生缺陷。”劉琴說。
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使聽力障礙患兒
得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讓幼兒語言發展不受或少受損害,
使聽障兒童各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當然,也有部分患兒出生時聽力正常,
但在成長中會因為感冒、外傷等原因逐漸致聾。
因此,進行耳聾基因篩查就可以提前進行預警
你們可能會問,這種篩查,難嗎?
一般來說,新生兒聽力篩查針對的,
是每一個出生后滿48-72小時的新生兒,
通過耳聲發射(反映耳蝸外毛細胞功能),
自動聽性腦干誘發電位(反映聽覺傳導通路至腦干功能)的檢查,
通常在新生兒自然睡眠或安靜狀態下進行。
它是無創的哈!放心,放心!
如果檢測結果為雙耳通過,
說明寶寶現階段新生兒功能基本正常,
但仍需觀察小兒對聲音的反應及言語的發育狀況。
而如果雙耳或單耳未通過,
應在產后30-42天進行復查,
復查不通過就要在3個月內進行聽力學診斷。
“如果聽力篩查發現聽力異常,
則需要進一步進行所有耳聾基因的診斷。”劉琴說。
耳聾基因的檢測可作為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有力補充,
它可篩查出耳聾高風險個體或家庭,
使之有機會得到早期診斷和干預,
預防耳聾出生缺陷及避免耳聾的發生。
一般在新生兒出生滿72小時,
主要通過收集足跟血的方式檢測。
“新生兒對聲音有反應,
只能表示聲音能聽得見,
但不能保證以后一定聽得清,聽得懂。”劉琴提醒。
請大家注意!
新生兒聽力器官同身體一樣,
是在不斷地生長發育,日趨完善。
聽力與語言的關系密不可分,
只有不斷聽力信號的輸入,
才有兒童良好的言語輸出。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定期觀察孩子,
并定期帶孩子接受篩查,
發現異常時及時就診,
盡早干預治療哈!
好啦,現在知道了吧?
新生兒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檢測,
不!是!智!商!稅!
祝所有寶寶們健康成長!
下期聊(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這么寵你們,
不如多愛本君一點——
本文來自【湖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