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TrueNAS 有幾篇經驗想要分享一下。主要是因為網上搜索相關教程的時候大多是針對 FreeNAS 來的,雖然現在兩者算是同一個系統,但幾次更新之后,有很多操作界面和流程上都有所不同。正好全新安裝了一個 TrueNAS,期間參考了很多資料,便想著記錄一下自己安裝過程中的一些步驟和心得,方便大家參考,也方便自己日后重裝參考。
物理機安裝 TrueNAS 系統然后虛擬機安裝 Windows 系統,好像也可以反過來;但我一般用不上 Windows 系統,所以就這么裝了,個人需求不同,請勿見怪。
由于 TrueNAS 對內存的要求真的很高,最低要求 8GB,32GB 才算是標配(還推薦 ECC)。我初期硬件配置是 i3-8100T 、8GB 內存,TrueNAS 系統版本為 TrueNAS-12.0-U7,但在第一次安裝 Windows 虛擬機的時候,即便只分配 2GB 內存給虛擬機,也會因為不斷重試而把剩余內存耗盡…所以我不得不升級到 16GB 內存才搞定。
當然其中一是因為我想比較流暢使用虛擬機所以計劃更多分配一些內存,二是因為安裝的時候出現多次卡死內存釋放不了反復如此直到耗盡。所以如果輕量使用的話、順利安裝的話,8GB 內存應該還行…
好了,開始說安裝步驟。
對了,以下內容純粹是給像我這樣完全沒有類似經驗并且完全不懂各種命令輸入的人看的,不使用任何專業術語。故對新手友好,對老手無用。
下載好后把文件放到 NAS 中任意位置,只要自己知道在哪就行了。
還有一些嘮叨:
Windows 11 我這臺設備可以支持,但是虛擬機不支持,所以只能安裝 Windows 10 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安裝好之后再升級,過程可能就有點麻煩,因為硬件檢測那關需要設置很多東西。
驅動則是為虛擬網卡準備的,我反復失敗的經驗可能也許大概確定——如果不使用虛擬網卡,那么虛擬機運行到一半就會因為物理網卡的某種問題直接死機。具體什么問題我就不知道了(總不能因為叫虛擬機就要用虛擬網卡吧)…反正我看了很多相關討論,都是這么說的,實際我改換虛擬網卡后,確實再沒有出現類似的問題。
P.S. 看不懂英文,反正下載 Stable virtio-win ISO 這個就行了。
以 ss 這個池為例,其實就是為了寫文章新增的一塊 128GB 的小硬盤。關于“池”只是中文翻譯,實際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1、進入 TrueNAS 后臺,找到「存儲① - 池②」,在你想要用的池最右邊“三個點③”處點擊彈出菜單,接著點擊「添加數據集④」進入下一步。
2、只有「名稱①」需要填寫,具體隨意,主要是方便識別,后面幾乎用不上…接著點擊「提交②」即可。
3、添加數據集完成后找到對應的“數據集①”最右邊“三個點③”處點擊彈出菜單,接著點擊「添加Zvol ③」進入下一步。
4、「Zvol名稱①」需要填寫,具體隨意,主要是方便識別,后面幾乎用不上…「此zvol大小②」就是“C 盤大小”的意思,注意不能超過這個硬盤的 80%,具體看實際使用需求了…其他默認無需修改,接著點擊「提交③」即可。
一番操作后如下圖:
「ss」、「VMWin」和「Disk」都是我隨意起的,后面步驟中選擇磁盤的時候會自動列出來。
還早呢…
先要配置一番…
1、還是 TrueNAS 后臺,找到「虛擬機①」,右側點擊「添加②」進入下一步。
注意這里最上方提示了可用內存,切記不要超過這個顯示的數值。
2、「操作系統」設置參考下圖:
最后點擊「下一步④」進入下一步。
3、「處理器和內存」設置參考下圖:
我這個設置基本就等于是雙核四線程 CPU 和 4G 內存,各位還是要參考實際 CPU 性能。
最后點擊「下一步⑤」進入下一步。
4、「磁盤」設置參考下圖:
我這個設置主要是根據反復測試組合后得來的,同時分享部分經驗:網上有部分教程說「選擇磁盤類型②」這里應該為「VirtIO」,但是我實際總是安裝失敗,后來在 TrueNAS 論壇上看到有網友討論這是一個新版系統的問題,具體表現就是一旦加載虛擬磁盤驅動就會直接停止運行,無法后續安裝。而我實際測試下來,主要是下一步中的「適配器類型」也就是網卡100%要選擇「VirtIO」,而這里的磁盤類型選擇「AHCI」更容易安裝成功。
最后點擊「下一步④」進入下一步。
5、「網絡接口」設置參考下圖:
如果后續安裝失敗,請注意這一步的操作中將適配器類型修改為實際網卡,具體后面有提到,方法不唯一。
最后點擊「下一步②」進入下一步。
6、「安裝介質」設置參考下圖:
找到之前上傳到 NAS 中的 Windows 10 光盤映像①。
最后點擊「下一步②」進入下一步。
7、最后一步確認之前的所有配置,沒有問題點擊「提交①」即可。
還沒有…
先把網卡驅動掛上…
1、在虛擬機列表中,在虛擬機名稱最右側點擊「> ①」展開,點擊「設備②」。
2、右上角點擊「添加①」進入下一步。
3、「類型①」選擇「CD-ROM」,然后找到之前上傳到 NAS 中的 virtio-win 驅動光盤映像②,最后點擊「保存③」進入下一步。
4、右上角「X ①」關閉即可。
可以了…
讓我們開始吧…
1、首先在虛擬機列表中,在虛擬機名稱最右側點擊「> ①」展開,點擊「開始②」…
2、然后在展開的菜單中點擊「VNC ①」,即可在彈出的窗口中看到安裝界面…
有的呢…
如果運氣好就直接看到 Windows 安裝界面了,如果運氣很好就會看到如下界面:
此時無需任何操作,一直等出現如下界面再繼續:
輸入「exit」然后回車;
方向鍵選擇到「Boot Manager」然后回車;
選擇「EFI DVD/CDROM」然后回車(「EFI DVD/CDROM 1」則是驅動程序的光盤映像);
出現這個界面迅速按回車即可進入 Windows 系統安裝界面;
這之后就是正常安裝 Windows 10 系統的流程了;
因為有重啟的過程,會暫時斷開,界面顯示一個「連接」按鈕,點擊重新連接即可,正常操作勿六。
如果重新連接不成功…請看下文!
書接上回。
如果 VNC 重新連接不成功,那么分很多種情況,但以下兩種都無法解決,那我也無法解決。
第一種
這是最常見的,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反復重裝確認各個步驟,多次遇到這種情況。
其中大概率是系統已經安裝差不多了,只是自動重啟的時候,由于之前設置過「Boot Manager」使得系統自動進入「EFI DVD/CDROM」了。
一般安裝電腦系統,這個時候都是直接拔掉安裝 U 盤或者彈出光盤,但是因為這個重啟步驟之快根本沒有反應時間,“彈出光盤”這個操作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只能回到虛擬機列表設備中將所有 CDROM 相關的①全部刪掉②,然后再啟動一次即可。
順便提一句,這里不是點擊「重啟」,而是直接「關閉電源」,然后點擊「開始」:
最后再打開「VNC」,一般就能回到正常的后續安裝界面。
第二種
如果上一種解決方式無效,只能回到虛擬機列表,然后點擊「關閉電源」然后點擊「開始」然后…重新安裝直到成功進入桌面…或者返回第一種情況。
我看了很多相關內容,大多提到這是 TrueNAS 系統本身的問題,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都有所不同。
如果多次嘗試都不成功,可以先把「網絡接口」設置這一步中的「適配器類型」選擇為實際的物理網卡。因為大多遇到的問題都和網卡有關,所以先保證能把系統裝上進了桌面再說。
但這樣操作,不出意外進入桌面沒幾分鐘就會死機,所以即便進入桌面了,也要關機再將「適配器類型」改為「VirtIO」——一定要是能進入桌面之后再關機回到設備中修改。
修改的方式就是虛擬機中「設備」里面的「NIC ①」最右邊“三個點②”處點擊彈出菜單點擊「編輯③」進入下一步。
將「適配器類型①」改為實際的物理網卡最后保存即可。之后需要更換回來也是在此處修改。
后續就是重復「關閉電源」,然后點擊「開始」重裝系統。
無論是前面哪種情況進入桌面,之后都要修改回「適配器類型」為「VirtIO」,然后給虛擬網卡安裝驅動程序。
確認「適配器類型」為「VirtIO」后進入 Windows 桌面,如下操作:
1、直接搜索進入「設備管理器」。
2、然后找到「其他設備① - 以太網控制器②」。
3、右鍵點擊然后選擇「更新驅動程序(P)」。
4、選擇「瀏覽我的電腦以查找驅動程序(R)」。
5、從「在以下位置搜索驅動程序」。
6、選擇「CD 驅動器①」(名稱應該包含:virtio-win)點擊「確定②」。
7、最后點擊「下一頁①」即可完成安裝,此時虛擬網卡即可正常使用。
8、…還有,強烈建議記下 IP 地址,同時開啟遠程桌面功能,使用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這類軟件訪問,比 VNC 方便許多…
關閉 Windows,回到虛擬機列表,在「設備」中刪除所有 CDROM 相關的條目。之后就可以正常使用 Windows 10 虛擬機了。
想要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使用高速的固態硬盤是必然的選擇。目前主流的固態硬盤有兩類,一種是支持SATA協議的,另外一種就是NVMe協議。這兩種接口應該怎么選呢?首先從讀寫速度來說,SATA3接口的理論速度為6Gbps,折算成讀寫速度最大是600MB/s。我們常用的機械硬盤都是采用SATA3協議,讀寫速度最高也就150MB/s左右,而采用同樣協議的固態硬盤,讀寫速度最高能到500MB/s左右,比機械硬盤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不過這樣的讀寫速度和NVMe接口的固態硬盤比起來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就拿512GB的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來說,它在PCIe 3.0 X4模式下的標稱讀取速度甚至超過了2000M/s!今天我們就用這款硬盤來升級一下電腦,看看能不能打造一臺支持WIN10+黑蘋果雙系統的生產力主機。
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的外包裝采用環保紙盒包裝,外觀采用黑色和綠色雙拼設計。包裝盒內部設計了透明塑料托架,將固態硬盤和配件牢牢地保護在里面。除此之外,還有一本使用說明書和一個溫馨提示卡片,建議大家在安裝前閱讀一下說明書,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打開硬盤托架,撕開防靜電袋,將硬盤取出來。銘瑄復仇者固態采用的是M.2 2280規格,正面的貼紙和包裝盒上的渲染圖不太一樣,采用了純黑色背景,然后用綠色和白色標注了品牌LOGO和系列名稱。
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采用的是單面布件設計,硬盤背面的貼紙上詳細標注了硬盤的型號參數和序列號等信息。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這款硬盤的型號是MS512GBNM6-2280,容量為512GB。對于一般的應用來說,如果只用來做系統盤,一般情況下256GB左右就已經足夠了。為了提高游戲和軟件的加載速度,我們可以把游戲緩存和軟件安裝到固態硬盤,所以512GB容量用起來更方便一些。
正面的貼紙沒有標注撕掉標簽影響保修的字樣,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揭下來看看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的選材用料。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正面設計了四個閃存顆粒焊接位置,兩個位置空閑,另外兩個位置分別貼上了256GB的鎂光nw921 3D TLC 顆粒。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的主控上也粘貼了防拆貼紙,所以看不到主控的具體型號。
查詢資料后發現它采用了一枚慧榮科技的SM2263XT主控,最高支持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 1.3協議,可以適配主流閃存制造商的最新3D NAND顆粒,讀取速度最高可達2400MB/S,寫入速度最高可達1700MB/S。另外,這款主控采用無DRAM緩存的HMB解決方案,在使用過程中可根據負載自動將電腦的一部分內存作為SSD的緩存,在無緩存的狀態下也可以大幅度提高SSD 4K的讀寫速度,所以采用這種方案的固態硬盤性價比會更高一些。
現在主流的電腦主板和筆記本主板都已經自帶M.2接口了,我用的主板的華碩B360,自帶兩個M.2接口,兩個接口都支持PCIE 3.0x4通道和NVMe協議,所以可以任選一個插槽安裝。建議大家在裝機之前需要查詢一下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PCIE 3.0x4通道和NVMe協議,避免由于協議不支持影響硬盤的性能。
如果你的電腦主板上M.2 NVMe插槽不夠或者不帶M.2 NVMe接口,可以廠商使用PCIe轉M.2 NVMe轉換卡,這樣可以讓老機器也能享受高速固態帶來的性能提升。
初次使用硬盤時需要初始化硬盤,現在主流的機型都是采用GPT分區形式,WIN7、WIN8、WIN10和MAC都是這種分區形式。初始化完成后,將硬盤格式化為exFat格式,這種硬盤格式在WIN10和MAC中都能正常使用。
使用CrystalDiskMark對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進行速度測試,空盤狀態下測得的連續讀取速度為2080MB/s,連續寫入速度為1525MB/s,和官方給出的讀寫速度基本一致。
為了防止單一軟件測定的數據不準確,我們使用TxBENCH又進行了速度測試,最終的測試結果和使用CrystalDiskMark的測試結果很相近,說明這些測試結果是準確的,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的連續讀取速度為超過2000MB/s,連續寫入速度超過1525MB/s。
硬盤的連續讀寫速度對軟件加載數據的速度影響很大,在打開一下大型游戲或者文件時,能夠體現出很明顯的性能提升。例如在《刺客信條 奧德賽》這類游戲中,在機械硬盤里加載地圖時往往需要三到五分鐘,使用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時,二十秒左右就能完成地圖加載,大大提升了游戲體驗。同時,從測試結果來看,這款硬盤的4K性能也是非常強大,這對操作系統的流暢度會有很大的提升。
測試了幾次后才想起沒有使用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盤信息,趕快來查看一下。傳輸模式為PCIe 3.0 X4,說明它已經發揮出了自己的真實實力。
使用DiskGenius將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分為三個分區,第一個分區為200MB的EFI分區,其余空間平均分為兩個分區,分別格式化為蘋果的APFS格式和WIN10的NTFS格式。然后在EFI分區里放入適合自己電腦硬件的OC啟動文件,然后就可以開始安裝黑蘋果了。安裝完成后,在使用PE引導盤啟動電腦,將WIN10安裝到NTFS分區,最后使用Dism++修復一下引導區,就實現了WIN10+黑蘋果雙系統共存。如果之前你已經有這兩個系統,這次想整合到一個盤中,也可以先安裝黑蘋果,然后使用數據遷移助手把時間機器里的備份恢復一下,然后用PE將WIN10克隆過來,這樣就可以實現單盤雙系統了。
在黑蘋果系統中通過Disk Speed Test對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進行速度測試,最終得到的結果是連續讀取速度為1876MB/s,連續寫入速度為1394MB/s。和WIN10系統中的測試結果有些偏差,考慮到可能是系統的差異,這樣的速度也可以接受了。
當然,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還可以搭配硬盤盒使用。將硬盤放入支持 M.2 NMVe 接口的硬盤盒,就形成了一個高速固態硬盤。
使用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做成的移動硬盤實際讀寫速度僅有1000MB/s左右,已經接近了USB3.1的理論速度上限1250MB/s。雖然受到了USB3.1接口的速度限制,但是這樣的速度對于移動硬盤來說也可以算是極速了,完全可以用作游戲數據緩存盤,或者做 WIN TO GO 使用。
通過上面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出銘瑄復仇者M.2固態硬盤的速度已經達到同類型固態硬盤的速度上限,單面布件的設計使得它的用途更廣,即使內部空間很小的超薄本都可以使用。如果你也有類似的電腦升級需求,不妨試試這款固態,相信它超高的性價比會給你帶來很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