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收銀系統行業有所了解的人們都知道,現在市場上有windows和安卓系統的收銀機。這兩種收銀系統都有自己的各自優勢和特點。 Windows系統和安卓系統都支持多門店,多收銀,多終端,同時支持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還可以與銀聯閃付等進行鏈接,可以滿足商家多種支付方式的需求。
現階段收銀行業windows系統和安卓系統各領風騷,盡管只是2選1,但是對于收銀機收銀系統行業并不是很了解的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糾結的,不知如何進行選擇的問題困擾著商家朋友們。
其實這個問題捋起來并不是很難,只需要對系統的配置要求、使用體驗進行梳理就可以了。
首先從【配置要求】來做一下對比
Windows系統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是windows7,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和各種臺式機,應該有90%左右的占有比例。 Windows 10對于硬件的配置要求就更高,所以市面上占有的比例低于windows7。
安卓系統更多的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安卓系統更多的應用于低端配置的手機或者平板這類娛樂性的工具上。
從市面上的收銀機價格就能夠看出相應的配置高與低。市面上價格較低的收銀機,更多的配裝安卓系統,價格低的原因,更多的是對硬件的配置要求不高。 Windows系統的收銀機普遍價格要高于安卓系統的收銀機,windows7安裝在較低配置的收銀機上是帶不動的,較低配置的收銀機無法滿足收銀工作的流暢性。
其次,從用戶【體驗方面】我們再做一下詳盡的分析。
近些年安卓系統能夠得以流行,更多的是因為在手機方面的應用,尤其是多任務處理的良處好體驗,并且在操作界面方面的華麗以及多變更是安卓系統的都有優勢。可惜的是這方面的優勢,在收銀行業收銀領域來講,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并沒有在此方面吸引更多的眼球!
Win7系統處理性能比安卓系統強大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很多收銀系統,收銀軟件都是基于win7系統進行開發和設計的,這一點是安卓系統沒有辦法進行對比的。尤其是有一些功能在windows上是具備的,但是在安卓系統下是不具備的。
收銀功能發揮更大作用的其實更多的還是在于收銀軟件,不管是收銀前臺還是管理后臺,windows系統在經營過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安卓系統所無法比擬的。現在市面上有一部分是安卓系統的收銀機,系統和收銀硬件是綁定的,這就意味著只要你選擇了安卓系統的這款收銀機軟件,只能使用廠家的收銀軟件選擇的余地就沒有了。一旦選擇了這樣的收銀機,其實就沒有更換的余地了,即使軟件有這些或者那些方面的問題,也不由得你去進行選擇,除非你軟件硬件一起放棄。
【Windows系統優勢】 Windows是由微軟公司推出的,使用在電腦系統更適合進行商用和長時間的運作,這一特點基本已經滿足了商戶的硬性需求。并且windows系統在配置的硬件環境合適,基本不會出現卡頓、崩潰、死機等相關問題。 Windows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用質疑,有任何漏洞都可以對系統進行第一時間的修復,不會出現數據被盜,數據丟失等相關問題,適合收銀系統在店面長時間穩定的使用。
零售類收銀一體機-----Windows系統收銀機
【安卓系統】安卓系統是由谷歌公司推出的移動端使用的系統,在平板手機等一些數碼產品上應用,安卓系統都是開放式的,各行各業都可以定制自己的系統,源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很不安全漏洞有可能會被利用,導致數據被盜竊丟失的相關情況的出現。大家都了解安卓系統,其實就是為手機開發的現有的安卓系統,尤其是安卓手機用了一段時間都會出現非常卡頓的這種現象,這個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安卓系統不適合應用在收銀系統上。
觸摸屏收銀機-----安卓系統收銀機
收銀系統是基于操作系統使用的,對于商戶來講,收銀系統是商用的,更側重于數據的安全性以及系統的兼容性,這一點更為大多數商家所認同。尤其是從體驗感出發,windows系統的收銀機更能持久有效,不卡頓的特點被更多商家所認可,這也就出現了,在一部分商家那里把安卓系統系統的收銀機放在角落,置換成windows收銀機的場景。
大量的數據統計表明,越是規模商家,大型連鎖商業機構更為傾向于使用windows的操作系統。
@沈陽米克科技 致力于商家服務領域,店面管理方案提供商。歡迎您的關注評論點贊和轉發。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隨著用戶尋求PC(個人電腦)的更新換代,以及AI PC的出現,機構預計2024年PC市場將恢復8%的增長。而預裝Windows 11的新款PC也將推動市場增長。但是,許多正在使用的設備可能由于無法達到微軟最新操作系統所需的硬件要求,而淪為電子垃圾。
近日,微軟官方確認,將于2025年10月14日停止對Windows 10的服務支持。根據數據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報告,Windows 10終止服務的行為將導致2.4億臺電腦淪為電子垃圾。
Windows 10終止服務為何會導致如此眾多電腦成為電子垃圾?Canalys研究分析師Kieren Jessop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Windows 11的最低硬件要求電腦需要TPM 2.0芯片(支持安全相關功能)。而過去5年銷售的絕大多數個人電腦都有這種芯片。但大約20%的Windows安裝群沒有這種芯片,這相當于有2.4億臺無法升級到Windows 11的計算機。
刺激換機需求 卻造成更多電子垃圾
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在2021年創下新的紀錄之后,其出貨量已經連續八個季度下滑,不過機構預計該市場在2023年第四季度會有反彈。
近期,各家機構的報告皆指出,隨著經濟的逐步穩定,PC市場在2024年將迎來回暖。不論是行業需求的提升還是如AI PC的推動,都將為PC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全球第一大桌面操作系統廠商微軟已經明確表示,對Windows 10 服務支持將于2025年10月14日結束,在此之前,用戶正好有兩年時間升級硬件并安裝Windows 11。
隨著PC市場趨于穩定,用戶也準備好進入新一輪更新周期,此時Windows 11也為渠道帶來希望。Canalys的報告指出,57%的合作伙伴預計Windows 10服務終止將影響客戶在2024年的更新計劃,其中三分之一的PC預計在未來的兩年內更新。Kieren Jessop對記者預計,2024年Windows PC出貨量將比2023年增長7%,這一增長將在2025年加速至16%。
隨著用戶準備進入新一輪換機周期,微軟的Windows 11為陷入困境的個人電腦市場帶來積極影響。但Windows 10服務終止,對于用戶而言將面臨過時操作系統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也可能讓數億臺PC失去二次使用的機會,面臨被丟棄填埋的風險。
“Windows 10自2015年推出以來存在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從生命周期來看,的確也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電信與互聯網分析師馬繼華對記者分析,微軟此舉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舊電腦將不可避免地面臨過時操作系統帶來的安全風險及不穩定因素。
除了安全風險之外,這些報廢設備還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全球公害,其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質和難以降解的材料。如果這些設備被隨意丟棄或處理不當,將對土壤、水源和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威脅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
Windows 10終止服務帶來的PC換機需求也將造成更多的電腦淪為電子垃圾。近日,Canalys報告顯示,在微軟宣布Windows 10官方停止支持日期前的將近兩年時間里,大約五分之一的設備將因為與Windows 11操作系統不兼容而淪為電子垃圾,約為2.4億臺。
按照常理,Windows 10終止服務用戶可將系統升級至Windows 11,而為何會有如此眾多的電腦淪為電子垃圾呢?
Canalys表示,如果狀況良好的話,這2.4億臺PC中的大多數至少可以回收利用,但由于它們與最新支持的Windows版本不兼容,其翻新和轉售的價值會大大降低。現實情況是,無論是何種操作系統問題,廢舊PC最終被丟棄是一種常見的結果。
而記者亦注意到,目前大量的PC因為硬件不符合要求的無法升級至 Windows 11、 Windows 11市場滲透率不足或許也是造成眾多PC被報廢的原因。
用戶想要把Windows 10過渡到 Windows 11并不容易,大量的PC無法升級很大原因在于硬件不符合Windows 11的最低硬件標準。第三方機構Lansweeper的數據更是指出,約43%的電腦都無法升級Windows 11系統。Lansweeper在6萬個單位組織中測試了約2700萬臺個人電腦,其中多達42.76%沒有通過Windows 11的CPU硬件要求測試,14.66%沒有通過TPM測試。
Kieren Jessop對記者介紹,65%~70%的Windows用戶仍然使用Windows 10。在Windows 11上只有25%~30%的用戶使用。可以說,Windows 10仍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馬繼華對記者表示,Windows 11確實對硬件的要求會比較高,眾多老舊的電腦一直不能升級,在Windows 10無法正常升級至Windows 11的情況下,這些電腦可能就不太適合繼續使用了,微軟放棄Windows 10很大可能也是為了推動Windows 11市場滲透率的提升。
Kieren Jessop表示,由于多種原因,Windows 11的采用速度一直很慢,部分原因來自硬件不合規,但這主要是一個認知問題,尤其是對企業而言。Windows 11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發布的,旨在滿足混合辦公/遠程工作IT基礎設施的需求。然而,許多IT部門對升級到Windows 11猶豫不決,擔心這會破壞現有的工作流程。人們也更傾向于使用Windows 10,其被視為對Windows 7的巨大改進,而Windows 11最初被認為主要的升級在于界面外觀。不過Canalys預測,Windows 11的采用率將在2024年,尤其是2025年開始更快地增長,由于Windows10服務的終止以及微軟與Windows 11的人工智能集成。
微軟提供更新服務仍需付費 效果待觀察
目前的可持續IT資產處置(ITAD)辦法較之前多了很多。當前渠道已經擁有全面的PC翻新能力,且在不斷進步。《Canalys2023年可持續性調查》發現,39%的合作伙伴已經具備翻新和轉售二手設備的能力。
而面對大量會被淘汰的電腦,微軟也并非毫無作為。
考慮到 Windows 10與 Windows11之間存在更大的差距,Windows 10 仍然是被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微軟也正在為 Windows10 引入人工智能驅動的Copilot,并表示將進行額外投資。
雖然Windows 10的主流支持即將結束,但微軟表示將為個人用戶和企業延長付費擴展安全更新時間。
2023年12月初,微軟發表聲明稱,宣布將延長提供Windows 10安全更新的期限,一直到2028年10月,不過目前尚未公布年費率。而這種做法對于微軟來說并不陌生,之前,微軟也延長了Windows 7和Windows 8.1付費的安全更新,一直持續到2023年1月。
盡管延長支持時間可以延長不符合Windows 11要求電腦的使用壽命,但這些安全更新的成本可能會讓許多用戶退縮不前。Windows 7延長支持的計劃從第一年每臺電腦25美元開始,到第三年和最后一年每年增加到每臺100美元。如果微軟采取類似的定價結構來對Windows10的延長支持收費,那么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將是換成支持Windows 11的新電腦,這將迫使老舊電腦被淘汰。
Canalys認為,在這2.4億臺個人電腦中,有許多在未來幾年內仍可使用,但對于不再獲得微軟支持的設備來說,其需求將微乎其微,即使是IT預算很緊張的公司也會因缺乏免費和持續的安全更新望而卻步。
“這場災難將影響數億Windows 10用戶,他們最終將被迫購買新的‘兼容’硬件。”一位海外網友在微軟官方博客中對Windows 10終止服務的消息下留言道。
隨著對Windows 10服務支持的終止,由此造成的電子垃圾的規模日益增多。在Canalys看來,設備和操作系統(OS)廠商都有責任最大化延長產品的可用壽命。為了促進循環經濟,OEM必須在設計時考慮耐用性、修復性和回收性。而操作系統廠商則必須確保這些設備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可運行性和安全性。這些努力的集合可以為終端用戶、合作伙伴和ITAD(IT資產處置)專家提供支持,確保設備不會過早被丟棄,而是可以通過修理、重新部署、翻新和轉售獲得第二次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從政策層面來看,歐盟立法者已經面向歐洲市場銷售的所有智能手機和平板提出了一些嚴格的要求,監管機構建議手機供應商應為其設備提供至少五年的安全更新和三年的操作系統更新,可以預料,在這種要求下,手機將成為超級耐用品,換機周期也將變長。
Canalys表示,盡管歐盟即將實施一項法規,要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廠商在設備發布后的一定時間內提供功能和安全更新的服務,但目前的PC市場還沒有相關的法規來推動這種變革。與此同時,對于讓科技行業長期令人擔憂的電子垃圾問題,跨行業合作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