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你做的是音樂還是歌?我的意思并不是說歌就不是音樂,我的意思是你要把歌和純音樂分開,在歌里,人聲是絕對的主導。所以,正確的處理歌里的人聲在整個歌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現(xiàn)在,我們從準備工作入手,首先你得有一個像樣一點的話筒,千萬別相信別人說的一兩百元的話筒就能錄出專業(yè)的人聲。那些卡拉ok話筒尤為明顯,由于過分地夸大中頻段、而且往往為了不出雜音把高頻削掉了,這樣的話筒當然錄不出清晰的人聲,好多朋友在單獨用卡拉ok話筒錄音的時候覺得人聲還可以,但是做完整個音樂混縮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人聲含混不清,不管怎么弄都不好聽,就是這個原因。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剛開始用akg這樣的話筒的時候覺得很不習慣,認為噪音奇大,聲音發(fā)尖,其實對于人聲來講,我認為清晰亮麗的高音頻段非常重要,比如有一些流行歌曲本身混響較大,混縮時就非得再把高頻提升一點,要不然混響不夠,要不然含混不清,這就待后面再講了。我的建議是錄音時用耳機聽回送,基本上聽不到環(huán)境噪音和電流聲就可以了,當然專業(yè)一點的話筒阻抗比較大,沒有話放聽起來可能吃力一點,所以最好弄個話放或者弄個大功率耳機。
好了,提歸正轉(zhuǎn)。現(xiàn)在開始錄音!
現(xiàn)在做第一步工作,降噪
有人說了,降噪我會啊,選取一段噪音波形為樣本,然后再整體降噪唄,慢著,這個地方就容易出問題,首先你要聽一下噪音屬于哪一類?在人聲里占到多大的比重。看這個噪音采樣(圖一),這是一段人聲靜音時的環(huán)境噪音在COOLEDIT里的噪音采樣。這段頻譜的噪音量實際上已經(jīng)非常小,而且主要是非常高頻的電流聲,這樣的噪音是可以通過上述方法解決的,但是如果噪音的量比較大,而且參雜了許多中高頻的環(huán)境噪音的話,我建議你不要用這個方法,因為這樣會吃掉你的聲音,還會讓人聲產(chǎn)生吭吭巴巴的現(xiàn)象。所以我建議這個方法要慎用,而且采樣的時候盡量采最小最平直的一部分噪音。如果降噪完畢在人聲中間還有噪音啊、喘氣聲啊,我建議你直接把那一部分靜音,這樣盡管人聲里還有一點噪音,但是被人聲掩蓋,人聲間歇時又是靜音,整個人聲就會聽起來比較干凈。說一千道一萬最好是錄音的時候就把好關(guān),盡可能的減少噪音錄入。
第二步,音量
音量也是人聲是否清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廢話)。
錄制完成一軌波形后,先看看波形的縱向大小,一般振幅在2-2.5左右聲音比較好。然后在混縮的時候用這樣的辦法判斷你的人聲音量是否合適:
把監(jiān)聽音箱的音量關(guān)到最小,然后稍微開一點,這個時候因該只能聽到人聲比較清楚,其他的聲音都若隱若現(xiàn),然后再開大一點,這時候可以聽到吉他、貝司泛音、嚓的聲音比較清楚,然后把音量開到一般狀態(tài)下,這時候鼓和貝斯清楚的鋪開了。然后把音量整個放到最大,聽一聽什么東西錄爆了。實際上這是人的耳朵的聽覺特性決定的,先是接近人聲的中頻,然后是中高頻,然后是低頻。
做音樂和聽音樂的人不同之處在于,做音樂的人往往要試著聽清楚每個細節(jié)、每種聲音,但聽音樂的人往往只注意他想聽到的,所以在一首歌里,人聲是一定要讓別人聽清楚的。試想你自己路過一家音像店,無意識的聽到了一首歌,你注意的是什么?——是歌手唱歌的聲音。我認為合適的音量和混響是構(gòu)成聲音清晰與否或者靠前靠后的重要組成。
第三步,壓限
完成了上面的一些工作以后,下面開始最重要的兩步工作:壓限和混響。
首先講壓限在人聲處理中的合理使用,如果你還不懂什么叫壓限,那么請你去看看胡戈的文章《動態(tài)大法》,簡而言之,壓限就是一個音量調(diào)節(jié)鈕,在你聲音太大的時候給你關(guān)小一點,在你聲音太小的時候給你提升一點,是你的音量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平均的線上。我常用的是wave3.0插件包里的rcl,但是通過試驗我發(fā)現(xiàn)wave3.0的多段壓限器c4更適合處理人聲。
這是c4里預設(shè)的一個vocal的壓限值,大致你可以看出:縱向是音量值,在正負6db這個范圍內(nèi)(紫紅色范圍內(nèi))是正常范圍,超過這個范圍就進行處理。然后你可以看出橫向分出了4個區(qū)域,這才是c4的精髓所在----分段壓縮,事實上,有了c4以后,我已經(jīng)很少對人聲在做什么均衡處理了,靜態(tài)的均衡總是在這里合適在那里又不合適,調(diào)來調(diào)去非常麻煩,而c4的均衡和壓限一樣是動態(tài)的,而且是緊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下面我著重講一下這種動態(tài)的均衡和壓限結(jié)合的好處。
先這樣講吧,假設(shè)你的作品里有四個樂器,貝斯、吉他、鼓、鋪底弦樂再加你的聲音,從頻段來講,貝斯和底鼓在低頻段,高把位的吉他和高音區(qū)的弦樂在高頻段,然后及他的中音區(qū)、貝斯的泛音、弦樂的中音區(qū)、你的人聲都在中音區(qū),這只是我們的劃分,事實上每種樂器混在一起的時候并沒有這樣明顯地劃分,往往在各個頻段劃分的地方重合了一大隊聲音,這樣的結(jié)果是各個樂器聽起來都不明顯,全部參雜在一起,一會兒聽不到貝斯了,一會兒人聲又蒙了。c4的作用就在于將效果分致于各個頻段,通過動態(tài)的壓限和均衡將各個頻段的聲音清晰化,比如說貝斯,通過處理,就老老實實的占據(jù)了低頻,超過低頻的聲音就被壓掉了,這樣該是哪個頻段的聲音就在哪個頻段,大家相安無事,誰的聲音都清晰可辨了。所以我一般在最后混縮前要用c4處理(應該是梳理)一遍。通過這樣大概的解釋,不知道你有沒有一點認識,如果不太懂,沒關(guān)系,反正我們這次只講人聲的處理,看下面這個:
這也是c4的一個預設(shè)值叫pop vocal,你注意看看和上面那個標準的人聲處理有何不同?(像我剛才講到的,POP的人聲因為常常加很多的混響,所以為了清晰一般要將高頻提升一點點,因為在聲音里高音的指向性最強,低音最差。)看那個紫色的區(qū)域!在3K的時候開始提升一直到16K,這就是一般人聲音的主干部分(也是最清晰最好聽的部分)如果你錄的人聲是男低音或女高音,你可以手動把4k那個地方的灰色小卡子調(diào)整一下,然后相應的調(diào)節(jié)均衡的量,一般來說沒有固定的預設(shè)值,在我錄《生于七十年代》cd的時候,由于歌的風格和配器的不同,我調(diào)整的值也不同,《習慣》這樣重一點的東西,我把紫色部分整個拉下來了一點,高音區(qū)也不上調(diào),和整個音樂配起來,人聲就融入其中了,而《凸凹》則相反,基本上就用了上面這個值處理,試想想如果整個音樂偏向中低頻,你的人聲尖利地在高頻是怎樣的感覺(除了刻意的音樂試驗),所以有人說總感覺人聲和音樂融不到一起,出了合適的混響度之外,這也是重要的原因。從mastering的角度來說,合理平均的將聲音分配到各個頻段,整個音樂才會顯得飽滿,你的工作就是將該去哪里的聲音分配到哪里,別叫他亂跑而已。怎么樣,找出你的人聲文件,自己聽聽你的聲音然后調(diào)整著看哪一段頻率是最動人的,對了,我建議你在CAKEWLK或SAM里作為效果插件使用,不要對音頻進行破壞性處理,否則做壞了后悔不說也不太方便。
在現(xiàn)今數(shù)字化的世界中,音頻降噪軟件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錄制音頻,還是在后期處理中消除背景噪音,音頻降噪軟件都能幫助我們恢復原始清晰的聲音。這些軟件通過先進的算法和技術(shù),能夠識別并消除環(huán)境中的噪音,同時保留原始音頻的音質(zhì)和細節(jié)。它們不僅可以應用于專業(yè)的音頻制作,也可以用于日常的語音通話和錄音。那么可以免費使用的音頻降噪軟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將分享這3款軟件!
軟件1:
打開彩虹辦公中心,選擇“音頻處理”功能。
在“音頻處理”功能中,選擇“噪音降噪”選項。
點擊“添加文件”按鈕,選擇你要處理的音頻文件。
在“噪音降噪”選項中,你可以選擇不同的降噪級別。一般來說,級別越高,降噪效果越好,但也會略微影響音質(zhì)。
點擊“開始處理”按鈕,等待處理完成。
處理完成后,你可以播放處理后的音頻文件,檢查降噪效果。
軟件2:
Audacity是一款非常實用的音頻編輯軟件,它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各種音頻任務,包括降噪。對于降噪功能,Audacity提供了多種工具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或消除背景噪音,使音頻更加清晰。
最重要的是,Audacity是一款免費軟件,用戶可以自由下載和使用。雖然它有一些限制,但這些限制并不會影響大多數(shù)用戶的使用。總的來說,如果你需要處理音頻,尤其是降噪任務,Audacity是一個非常值得嘗試的軟件。
軟件3:
Cool Edit PRO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音頻編輯軟件,它提供了廣泛的音頻處理功能,包括降噪。對于那些需要處理噪聲污染的音頻文件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使用Cool Edit PRO的降噪功能,你可以有效地減少或消除背景噪聲,如環(huán)境噪音、電流噪聲等。這對于在嘈雜環(huán)境中錄制或已經(jīng)受到噪聲污染的音頻文件特別有用。通過使用適當?shù)倪^濾器和技術(shù),你可以恢復音頻的原始質(zhì)量,并創(chuàng)造一個清晰、干凈的聲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