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訊 近日,微軟在其Windows博客中通過一篇博文詳細解釋了.Net Native,這是用于開發(fā)Win10應用商店應用的全新框架,微軟向開發(fā)者展示了為何.Net Native更優(yōu)秀。
從事開發(fā)的朋友對托管代碼與本地代碼之間的爭論應該都有見聞。微軟從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著手構建.Net開發(fā)框架,并于2000年發(fā)布了.Net 1.0。該框架的理念是,開發(fā)者不需要再為每個應用編寫類似內存管理等基礎操作的代碼,這些職責都可以由“公共語言運行庫(CLR)”來擔任,開發(fā)者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更高的層面,實現(xiàn)功能即可。而實際運行效果也非常不錯,關鍵是還能夠減少代碼工作量。不過一直以來性能方面總是被詬病,因為從高級語言代碼到CLR再到最終的CPU指令需要一個轉換過程,這會降低程序運行效率。
現(xiàn)在微軟已經想出了兩全其美的方法,推出了全新編程框架.Net Native。.Net程序員可以繼續(xù)使用他們所熟悉的語言和工具,比如C#或Visual Basic以及其他常見的.Net運行庫。與以往不同的是,基于.Net Native編寫的代碼編譯完成之后,運行速度會更快,也不要求用戶在電腦中安裝.Net框架。.Net Native優(yōu)點:
? 冷啟動性能可提升60%;
? 熱啟動性能可提升40%;
? 本地編譯,應用占用內存會更少;
? 不再依賴桌面.NET運行庫;
? 由于應用是被編譯到本地代碼的,因此能夠得到本地代碼的性能(類比C++程序)
? 你仍然可以使用業(yè)內先進的C#或VB編程語言及其配套工具
? 你仍然可以使用.Net編程模型,利用擴展的API編寫業(yè)務邏輯、內置內存管理以及異常處理。
由于編譯.Net Native應用需要耗費時間,因此在Visual Studio中微軟加入的新“調試(Debug)模式”,允許開發(fā)者可以像編寫傳統(tǒng).Net應用那樣編寫.Net Native應用,不需要完全編譯為本低代碼即可在Visual Studio中運行。如此便能夠加快開發(fā)速度,不過微軟也提醒開發(fā)者,在Release模式下測試代碼或者完全編譯到本地代碼在開發(fā)過程中同樣非常重要。
微軟通用應用,即能夠在桌面PC、平板、手機以及Xbox等Windows10設備中運行的通用應用都是基于.Net Native編寫的。對開發(fā)者來說,.Net Native是熟悉但又更快的編程框架;對最終用戶來說,不需要再安裝.Net框架即可使用UWP通用應用。應用也將更加輕便,且運行速度更快(相比.Net應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點此參考微軟官方頁面。(via:WinBeta)
明年Windows 10第一輪正式更新似乎已經定名Windows 10 May 2020 Update(Windows 10 2020年更新五月版),看起來一切順利的微軟開發(fā)團隊,也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迭代步伐。
本周,面向快速通道會員的Build 18980.1推送。開發(fā)日志中出現(xiàn)了vb_release的字樣,其中“vb”代表的應該是20H1的內部開發(fā)代號“Vibranium(振金)”。
主要變化如下:
一、Cortana更新
Cortana以專屬圖標和獨立APP的形式面向所有Insider會員開放,使用更加彈性,而非局限于任務欄。
二、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2)支持ARM64位處理器
目前Windows on ARM僅限高通平臺,包括驍龍835、驍龍850和驍龍8cx等。
三、優(yōu)化添加可選功能界面
添加可選特性界面,如今支持搜索、排序和多選了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May 2020 Update”名字中鎖暗示的那樣,20H1正式版需要等到明年4、5月份才能轉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