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Win7娘已經畢業有段時間了,但是世界各地仍然有不少粉絲表示“堅守Win7”或“打死不換Win10”,對于這樣的死忠粉,微軟也只能用時間去轉化他們。
在不斷聽取用戶意見進行改進的Windows系統,在“慣性用戶”(指堅決使用XP,Win7等系統的用戶)越來越不理解的同時對入門用戶越來越友好,比如很多曾經的裝機必備如今都有了系統集成的替代品,對入門用戶而言,一款可以上手即用的新系統其實是非常友好的。
拼音輸入法
拼音輸入法
微軟拼音輸入法真的是個非常值得稱贊的良心作品。接觸的第一款中文輸入法就是Windows98上的“智能ABC”,和現在的輸入法比起來真的一點都不智能:沒有聯想功能,不支持模糊音(從某種程度來說似乎蠻適合小學生規范發音的),不支持中英文混合輸入,而且不能夠隨著拼音輸入即時顯示選字界面,每次選字都要按下空格鍵的操作太不直觀。
直到用上了“紫光拼音輸入法”,暢快的連打輸入體驗簡直驚為天人,然后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常用的輸入法換成搜狗了。
微軟拼音輸入法豐富的設置項
U/V模式能夠實現一些特定內容的快速輸入
雖然Win10平臺的“微軟拼音輸入法”功能并不算豐富,但是該有的U/V輸入模式,簡繁/全角半角切換,新詞熱詞甚至emoji都支持的情況下,實在是懶得為了各種信息彈窗和花哨的皮膚去下載第三方輸入法了。
支持導入導出各人詞匯,豐富的專業詞典,在輸入方面的功能絕對不輸于主流的各種中文拼音輸入法。
多媒體播放軟件
還是Vista被瘋狂吐槽的時候,有網友自發評選微軟最差的產品,除了大比分領先的Vista系統外,還有一款因為過于沒有存在感而被習慣性忽略的渣軟也有幸上榜了,它就是WMP(Windows Media Player)
幾乎沒有打開過的軟件確實存在感稀薄
這款默認集成的軟件支持的格式極為有限,因為版權原因,不支持當時流行的rm/rmvb等格式,因此當時的裝機必備中必有一款號稱“萬能播放器”的本地播放軟件。
微軟官方對“電影和電視”以及“WMP”支持播放格式的說明
時間撥回現在,盡管rm/rmvb格式依然不支持,但是下載播放的格式中,絕對主流的mp4和mkv格式則在Win10自帶的“電影和電視”中得到了良好的支持。如果僅僅是“播放”觀看的話,支持主流格式和編碼,還能開關字幕的“電影和電視”絕對足夠了。
支持載入多種格式的字幕文件,也支持切換音軌
支持對視頻進行簡單的裁剪,繪制等操作,也支持“逐幀”保存圖片,以360°視頻播放在看一些影片時更可以帶來獨特的視角體驗。
安全軟件
Win XP開始,用戶總是習慣于關閉微軟的自動更新和防火墻等安全設置,然后使用第三方的安全軟件進行惡意軟件查殺和補丁修補等。
和聲名狼藉的強制更新不同,Win10集成的Windows Defender在2019年多個安全軟件的排行榜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實際上用上Windows10系統后已經習慣于不安裝額外的殺毒軟件了,目前為止機器沒有過中毒異常;敏感度方面也不至于鎖定個主頁都得再三確認,正常使用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可能會讓一些“不彈警告不習慣”的用戶懷疑它只是個擺設。
驅動精靈
硬件需要驅動程序支持才能正常使用,這是個常識。然而新系統安裝上有的USB口能用,有的則不行;網口能用,但是無線網卡不能用等類似的現象在裝機完成后或多或少都遇見過。
事實上“免驅”的硬件都使用了系統集成的一些通用驅動,體驗最明顯的就是顯卡驅動了,新裝系統在缺少顯卡驅動的情況下不管你的顯卡和顯示器多牛逼都只能支持800*600的分辨率,這就是為了方便用戶進行操作的通用的顯卡驅動所能提供的顯示效果,而在更新驅動后則能夠使用更高的分辨率等高級顯示效果。正因為缺失的驅動比較多,所以裝機U盤中通常都會備一個集成了網卡驅動的驅動精靈以防不測。
以Windows7/10為例,Win7并不原生支持USB3.0等系統發布后才出現的新硬件,因此需要額外安裝對應主板芯片組的USB3.0驅動。但是Win10系統作為一款比較新的操作系統,本身對新硬件的支持就更好,至少在斷網情況下完成安裝的原版Windows10直接就可以使用網卡,更改分辨率等,而且在Win10 1803版后聯網狀態下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通過Windows Update自動安裝缺失驅動。甚至在將A卡平臺的硬盤換到N卡平臺這種以前會藍屏的操作都能在更換后淡定地自動把N卡驅動給裝上。
PDF閱讀器
作為一種公文類文件廣泛使用的文件格式,PDF文件你可以不用修改,但一定要能看。PDF閱讀器領域除了Adobe家的Reader外,另一個比較常用的就是福昕的Foxit reader 了。但是微軟的Edge瀏覽器不論新舊,一律支持PDF文件的瀏覽,對于只用查看需求的用戶而言,無形當中又精簡了一個裝機必備軟件。
打開PDF文件時,Edge瀏覽器赫然在打開應用中
瀏覽器
剛說完Edge瀏覽器分新舊,這里又不得不提一句Windows下的瀏覽器體驗。第一次體驗到支持多選項卡的火狐瀏覽器后基本上就沒用過IE了,盡管后者在之后的版本也加入了對多選項卡瀏覽的支持,但是IE慢,老舊,容易崩潰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第三方瀏覽器也加入了裝機必備清單。
之后由于Chromium內核瀏覽器壟斷式的發展,為了繼續用上習慣的擴展,下載一個支持crx擴展的瀏覽器也成了基本操作,而這種情況在換用Chromium內核的新Edge正式推出后有望得到改變。
新Edge既然基于Chromium,兼容chromium的擴展這種基本操作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整體體驗也是不錯的,優秀的簡直不像是微軟的產品……
除了支持擴展商店安裝外,還可以開啟開發者模式對其他來源的擴展進行安裝,方便同步一些商店中找不到的新老擴展。
對于一些資訊文章類的網頁,可以通過地址欄的閱讀按鈕進行轉碼,可調背景底色和字體大小,對于重度閱讀用戶而言相當友好。
默認“沉浸式閱讀器”閱讀效果相當驚艷,吐詞清晰,沒有強烈的機器音,整體朗讀短句發音都比較自然,而且可以調節語速和聲音。
拒絕復雜,到手即用的系統值得夸贊
盡管之前的文章中吐槽過Win10諸多不理想的地方,但是光Win10系統上需要的裝機必備越來越少這點就可以看出Win10在提升自己易用性方面的努力。對于還在堅持XP和Win7的那些“慣性”用戶來說,如非情懷,真的沒有必要繼續堅守了。
(編輯:祖峰)
玩游戲,幾乎是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的“剛需”。我們通常將游戲分為兩類:《英雄聯盟》類網游,搭載MX150獨顯的輕便本就能搞定,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進行了產品推薦。而如果你要玩《逆水寒》、《守望先鋒》、《GTA5》、《巫師3》、《使命召喚》、《刺客信條》、《絕地求生》、《APEX》、《圣歌》等大型游戲,甭管你多久玩一次,要想能跑得動,你就必須選擇游戲本。
不少讀者在購機咨詢中說“我不怎么玩游戲,偶爾吃個雞,想買輕薄本……”對不起,你就是一年玩一次《絕地求生》,也得買游戲本。這是硬件需求問題,和玩的頻率沒有任何關系^__^。
TIPS:現在很多大學生,也有簡單學習視頻制作的需求,這也相當吃處理器資源,而比較實惠的選擇,也是游戲本。
而對于普通用戶或者說學生群體而言,能夠消費得起的,主要是萬元以內機型,這也是本文主要介紹和推薦的。而在此之前,我們要說兩個要點:
游戲本需買“性能釋放充分”的,
還有“超標發揮”款
有個常識大家要了解:并不是說筆記本里放入了某規格的配件,就肯定能充分發揮該配件全部性能。輕薄本如此,游戲本也如此。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廠商為省成本,或是為了把機器作薄做好看,降低了散熱組件規格,導致處理器和顯卡連標準TDP(熱設計功耗)都達不到,如將標準TDP 45W的i5 8300H/i7 8750H處理器的輸出功耗降到25W~35W,有些則會過熱降頻。若買到這種產品就虧大了——錢花了,性能不達標。假設輕薄本是用來辦公的,即便閹割一半性能也無所謂,照樣流暢辦公。但游戲本,本來需要的就是它的高性能輸出,性能被閹割就直接意味著游戲幀速大幅降低甚至玩不流暢!
所以,買游戲本的基本原則就是不能買散熱不合格,抑或是性能被降低了的產品。必須買散熱達標,性能可充分發揮的機型,最好主動考慮那些能較長時間維持爆發功耗,甚至可以“持續超標性能輸出”的機型。不過,啥是“持續超標性能輸出”呢?
隨著處理器/顯卡技術的發展,它們的閑置功耗是越來越低的;而另一方面,它們的爆發性能是越來越強的。說簡單點就是:閑置功耗越來越低,滿負荷功耗越來越高。以英特爾第八代酷睿標準電壓處理器i7 8750H為例,6核12線程,標準TDP為45W,閑置時(系統閑置狀態,非待機),整機功耗可低至3W左右(關屏斷網狀態,部分電源設計好的機型可以做到這個水平),但短時爆發輸出功耗(僅處理器)可達70W以上(通常可維持十幾秒)。
但從筆記本設計的宏觀層面來說,輕薄是大趨勢,不可能因為處理器/顯卡的爆發功耗越來越高,就把散熱片越做越大,機器越做越厚,這既不符合“潮流趨勢”,成本也會增加。所以,實際操作中,大部分游戲本是把處理器和顯卡的散熱規格卡在標準TDP上的(這也正是TDP的意義所在,是散熱設計的參考),如i5 8300H/i7 8750H的長期穩定輸出功耗就設計為45W,GTX 1060則在80W左右——散熱片的散熱能力就是按照這個功耗對應設計的。
不過,也有部分筆記本特意強化了散熱組件,并以“散熱好”為最大賣點,進而,它們甚至允許處理器長期運行在超過TDP的狀態,比如45W TDP的處理器可持久跑在55W上,甚至更高,這就是所謂的“持續超標性能輸出”——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同配置下性能大增”。
5%投入性能飆升32%!
升級到2×8GB內存相當必要
從穩定、可靠、售后服務有保障的角度,我們肯定首先給大家推薦國際PC廠商,尤其是一線PC廠商的游戲本。但這些產品普遍有個特征,就是——哪怕是萬元左右的機型,標配往往也是8GB內存。那么,8GB對于游戲來說,夠用嗎?
實際情況是:不少游戲,8GB內存是可以運行的,但并不充裕。畢竟,Win10的系統進程就要吃掉2.4GB~4GB內存。而2×8GB內存相較于單根8GB內存,不少大型游戲會有6%~15%的性能提升(視3D特效高低和游戲要求而不同),這里給出一組對比數據▼。
視頻編輯對內存更敏感,我們以最常見的“視頻轉碼”應用(軟件為Adobe Media Encoder CC 2017)為例,測試了兩組數據▼
測試結果不用多解釋了,已經能夠直觀看到游戲幀速的提升和視頻轉碼效能的提升,幅度都很大。所以,請各位游戲本購買者記住:即便是主流的游戲本,也一定要升級到2×8GB內存。目前游戲本升級(內存升級)的成本很低,京東上,一根三星的8GB DDR4 2666筆記本內存只要389元。對于一臺七千元的游戲本而言,僅僅是5%的額外投入,即便對于5499元的i5/GTX 1050游戲本,也只是7%的額外投入。
TIPS:自行升級(添加)內存不會影響產品質保。萬一遇到問題,只需還原最初配置即可報修。僅有少量國內廠商要求你開機身后蓋前先告知售后。
高性價比游戲本推薦
●底線配置推薦:
聯想拯救者Y7000 i5/GTX 1050
i5 8300H/8G/512G SSD/1050/15.6英寸屏
參考價:5399元
建議升級到2×8GB內存
該機是我們推薦的游戲本的“底線機型”。也就是說,如果你要玩大型3D游戲,至少你要準備5400元買這款產品。
聯想拯救者Y7000除了窄邊框設計比較漂亮外,還有幾個不錯的特質:散熱不錯,處理器和顯卡性能釋放可達標準水平(尤其是在強冷模式下,溫度還很低);揚聲器不錯;鍵盤舒適(聯想筆記本的強項)。它采用512GB PCI-E總線SSD的設計我們非常贊許,大容量高速SSD可輕松應對“不斷膨脹”的操作系統,且足以放下部分大型游戲,可實現“應用完全無瓶頸”。而用戶自行升級HDD的成本也很低,且比128GB SSD+1TB HDD組合升級SSD要方便得多,用戶甚至可以一步到位添加2TB HDD。當然,由于顯卡只是GTX 1050,大部分大型游戲只能在低特效或中特效下才能流暢運行。
●基礎配置推薦:
惠普暗影精靈4 i5/GTX 1050Ti
i5 8300H/8G/128G+1T/1050Ti/15.6英寸屏
參考價:5699元
務必升級到2×8GB內存
GTX 1050Ti機型,我們平日更多推薦的是聯想Y7000的1050Ti高色域屏款。但近期,惠普來了幾次瘋狂舉措,將i5/GTX 1050Ti款暗影精靈4的價格從6299元直接拉低600元,殺到5699元,性價比超高——是的,這就是該配置最大賣點,便宜!如果你在京東自營上沒有看到5699元的“瘋狂價格”,那就加入購物車耐心等待!
暗影精靈4的外觀非常漂亮,尤其是A面的造型和碳纖維紋理,非常拉風,B面則是三面窄邊框設計,總體算是國際一線PC廠商主流價位游戲本的顏值擔當。另外,該機接口豐富,且帶有Mini DP口,可方便地接駁包括4K顯示器在內的各種顯示器,以大屏提升游戲體驗。不過我們建議外接顯示器的分辨率上限為2K,且無需強求高刷新率——畢竟,1050Ti未必能夠將太多大型3D游戲拖上80fps的高幀率水平。
如果要說遺憾點,就是其A面(屏幕面)偏軟,另外高負載下處理器的溫度較高,C面是金屬材質,所以熱感明顯。
●理想配置推薦:
聯想拯救者Y7000P i5/GTX 1060
i5 8300H/8G/512G SSD/1060/15.6英寸144Hz高色域屏
參考價:7099元
務必升級到2×8GB內存
聯想拯救者Y7000P是Y7000的“升級款”,模具做了些變化,而實質性的提升是引入了144Hz高刷高色域屏。該機是黑色機身,白色背光,外觀方面“內斂”了不少,可以適應更多的應用環境——畢竟,不是所有場合都適合擺出一臺游戲本的。
該機秉承了聯想筆記本鍵盤舒適揚聲器不錯的特色,不過在散熱規格方面略輸給Y7000,好在處理器性能依然可跑滿45W,而GTX 1060的強勁性能,也足以支撐大部分3D游戲在FHD分辨率下的高幀率,配合上144Hz屏,總體來說玩激烈的FPS游戲體驗會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該機的視頻接口,HDMI2.0最高可實現4K@60Hz的輸出,連接4K顯示器沒問題;而Mini DP 1.4接口更夸張,可實現8K@60Hz以及4K@120Hz的輸出,對于極客玩家,這是個利好。雖然4K/8K分辨率的游戲該機肯定是拖不動的,但連接兩臺4K高色域大屏來處理照片、炒炒股,也是非常極致的體驗^__^。7099元,換來這樣一臺游戲性能強勁無短板,且功能極致的機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最強散熱推薦:
機械革命X8Ti i7/GTX 1060
i7 8750H/8G/128G+1T/1060/15.6英寸144Hz高色域屏
參考價:7699元
務必升級到2×8GB內存
機械革命X8Ti是一款傳奇機型。源自同方的機械革命,是國內真正具備很強設計實力和創新能力的新銳廠商,也是最專注于產品本身的廠商。它的游戲本以散熱能力強,性能釋放出眾著稱,尤其是近期的Z2、X8Ti、X8Ti Plus系列,表現非常優異。其中,Z2開創了主流價位輕薄游戲本市場,最重要的是,它的散熱是靠譜的;X8Ti則是目前市面上散熱能力最強且性能輸出排在前列的15.6英寸游戲本。它就是我們說的“持續超標性能輸出”機型(之一),其處理器可持續跑在55W上,超出標準TDP 10W,顯卡也是最高頻率運行,所以,游戲測試中,它的游戲表現超越了99%的同配置游戲本(也包含一線廠商的游戲本),舉例來說:神偷4這個游戲,通常8GB內存的GTX 1060游戲本可以跑到62fps~64fps,它可以跑到69fps。關鍵是,這種雙高負載下,它的溫度還很低!我們極限雙考機1小時,其處理器溫度甚至不到80℃,與市場中大量同配機型處理器溫度93℃~95℃形成了鮮明對比。
該機于2018年4月初上市,首發價7999元,在我們的強力推薦下熱賣,電商渠道迅速缺貨,剩余的尾貨在京東上一度被炒到9999元!近期才重新大量上線京東,而7699元的價格相對于首發價格只降低了300元,作為上市近一年的機器,這簡直是傳奇!如果各位無法忍受高負載下的處理器高溫和C面高熱,特別在意整機的涼爽,那么X8Ti絕對是最佳選擇。
若非要說遺憾點,那就是機械革命實體售后網點還不及一線PC廠商多,對于三線以下城市的支持還不算太給力,萬一遇到故障只能返修,耗時較長。
●最強性能推薦:
惠普暗影精靈4 Pro i5/RTX 2060
i5 8300H/8G/512G SSD/2060/15.6英寸144Hz高色域屏
參考價:8299元
務必升級到2×8GB內存
如果你是一個狂熱的游戲玩家,追求極致的特效和流暢的畫面體驗,要求游戲幀速越快越好,那么,萬元以內最實惠的選擇就是惠普暗影精靈4 Pro的i5款,它搭載了RTX 2060顯卡,且帶有512GB PCI-E SSD和144Hz高刷高色域屏,堪稱豪配。該機的散熱在暗影精靈4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處理器可以穩定跑滿45W。其RTX 2060可以跑到80W,雖是RTX 2060的“低規”,但游戲性能依然超越GTX 1060移動版30%以上!
最重要的是,該機具備了“打臉所有廠商”的超高性價比,促銷價僅需8299元,升級完內存不到8700元!即便再加一塊1TB HDD,也不到9000元。而其他國際PC廠商的同類機型都要萬元以上甚至12000元。
遺憾點也是有的,暗影系列的“老毛病”,處理器溫度高(95℃),C面較熱,但在如此強勁的游戲表現和如此低廉的價格面前,可以忍^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