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戶在購買 MacBook 或 Mac mini 時會糾結硬盤的容量是否夠用,畢竟在現在存儲大幅降價的時代,幾乎連一臺手機的存儲都是 128G 容量起步,大多數在售 MacBook 起步的 256G 硬盤(2010 MacBook Pro 起步為 512G)存儲是否夠用呢?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對于硬盤空間是否夠用,我們必須還要參照使用環境,畢竟對于影視剪輯工作者來說,就算是 2T 的硬盤容量也不夠存儲視頻素材;但是對于經常看視頻或輕工作場景,256G 使用起來也是綽綽有余。針對普通 Mac 使用群體來說,到底該 Mac 該選購多大的硬盤,256G 硬盤是否夠用,我們進行了研究。
如果你之前已經擁有過 Mac 產品,想要升級購買新款 Mac,不妨看看舊款 Mac 的使用情況如何,你就大概知道你自己對硬盤存儲的需求情況。
在舊款 Mac 上你可以點擊「?」-「關于本機」-「存儲空間」,先看看舊款的使用情況如何。如果你經常遇到提示硬盤空間不足,那你在購買新 Mac 時硬盤空間需要選擇更大一檔容量。如果你看到現有的容量下已經足夠使用的話,那你依舊可以選擇舊款 Mac 的容量。
例如上圖所示的 Mac 容量為 256G,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查看「存儲空間」容量依舊夠用,且富有空余,那么新購 Mac 仍然可以選擇 256G 存儲容量,既能保證使用需求,也能節省費用。
2. MacBook 新購群體
對于第一次購買 MacBook 的用戶,在選擇硬盤容量的時候,可以考慮下自己的預算,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硬盤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也省去了今后的硬盤容量不足恐懼,從 2016 款 MacBook 后,基本上蘋果將硬盤焊接在主板上,再配合 T2 安全芯片或 M1,讓硬盤和 CPU 綁定,幾乎很難自己擴充容量。根據查閱的相關資料和某些論壇上,目前基本 Mac 上兼顧日常和突發使用的推薦硬盤容量為 512G。
為什么為 Mac 推薦 512G 硬盤呢?我們可以算一下。macOS 的系統會占用 15 至 20GB 的容量,加上恢復分區和硬盤其他占用,用戶的實際可用空間在 460GB 左右。首先,現在的 Mac 軟件越來越大,Mac 經常使用的 PS、PR 或者 IDE 環境安裝下來需要占用不少空間,如果配好一個好用工作生產環境,怎么也需要 50GB 左右得硬盤空間。
其次,隨著 macOS 的完善和 M1 的加持,越來越多 iOS 專屬應用或游戲會移植到 macOS 環境,你無疑會安裝更多 App,這仍然需要許多硬盤容量。
最后,你會拿 Mac 來下載視頻娛樂,現在的視頻基本都是 4K 分辨率的高清視頻,一部完整的電影也需要 10GB 多的空間;即使看在線視頻,也需要向硬盤緩存不少空間。
所以,這樣算下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512G 的 Mac 硬盤用戶,在安裝完必要的工作環境軟件后,還能給自己留下 200GB 左右富余空間,應對突發的使用,比較合適。
這時會有人問,仍有不少人選購 256G 硬盤的 Mac,甚至是視頻制作用戶,256G 足夠用么?
其實如果是輕度 Mac 使用的用戶,既不用來編程也不用來做視頻,只是寫寫資料做做 PPT,256G 也是足夠用的,也許過了兩年硬盤會填滿,可是對于沒有容量恐懼的用戶,只要及時清理下還是能省出不少空間,256GB 硬盤的 Mac 使用起來似乎也沒有什么問題。
對于視頻制作這類的硬盤消耗大戶,不少人也會選擇 256G 硬盤的 Mac,但是它們只是用 Mac 的硬盤來存儲 macOS 系統和 PR、FCP 之類的剪輯程序,會額外購買一塊或者多塊 USB-C 甚至雷電接口的外置移動硬盤,或者組萬兆 NAS,在移動硬盤或網絡存儲上剪片子存素材。
最常見也是最經濟的做法是購買 10Gb 規格的 USB-C 移動硬盤,內置必須是固態存儲,基本上讀寫速度可以在 1000M/s 左右,存素材剪片子完全夠用。土豪玩家可以使用雷電協議的移動硬盤,讀寫速度基本上可以媲美前幾年 Mac 內置的硬盤讀寫速度。對于工作室用戶可以使用萬兆 NAS,團隊工作效率更高。
我們以上圖 M1 版 Mac mini 舉例,它常被用在大多數的視頻工作室中作為視頻剪輯的主力機型使用。在 Apple 官網可以為它定制 10Gb(萬兆)的以太網卡。也就是說,只需要額外 750 元,就可以讓 Mac mini 原生擁有萬兆網卡,方便連入萬兆 NAS。這樣所需的存儲空間就不再是問題。
對于這些用戶,由于工作場景需要,使用了外置的移動硬盤或者萬兆 NAS。即使選購 256GB 的硬盤的 Mac,也是足夠使用。
對于 Mac 硬盤容量的選購,建議如下:
mac軟件下載參考:macz.com/?id=MTMwMjcxJl8mMjcuMTg2LjE0LjEyOQ%3D%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