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第1章概述
1.1復習筆記
1.2課后習題詳解
1.3考研真題詳解
第2章物理層
2.1復習筆記
2.2課后習題詳解
2.3考研真題詳解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復習筆記
3.2課后習題詳解
3.3考研真題詳解
第4章網絡層
4.1復習筆記
4.2課后習題詳解
4.3考研真題詳解
第5章運輸層
5.1復習筆記
5.2課后習題詳解
5.3考研真題詳解
第6章應用層
6.1復習筆記
6.2課后習題詳解
6.3考研真題詳解
第7章網絡安全
7.1復習筆記
7.2課后習題詳解
7.3考研真題解
第8章互聯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8.1復習筆記
8.2課后習題詳解
8.3考研真題詳解
第9章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
9.1復習筆記
9.2課后習題詳解
9.3考研真題詳解
內容簡介
謝希仁主編的《計算機網絡》(第7版)(電子工業出版社)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我國眾多高校采用的計算機專業優秀教材,也被眾多高校(包括科研機構)指定為計算機專業考研參考書目。作為該教材的學習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在參考了國內名校名師講授謝希仁主編的《計算機網絡》的課堂筆記基礎上,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部分對該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配套教材的知識精華。
2.解析課后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以謝希仁主編的《計算機網絡》(第7版)為基本依據,參考了該教材的配套資料和其他計算機專業教材的相關知識對該教材的課(章)后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并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延伸和歸納。
3.精選名校真題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第八版各章練習題答案,囊括典型考點。本書所選考研真題基本來自指定謝希仁主編的《計算機網絡》為考研參考書目的院校,并對真題(包括概念題)都盡可能給出詳細的參考答案,條理分明,便于記憶。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紙質書,方便對照復習。
圖書描述
圖書的內容可能會存在過時等問題,而電子書的內容是實時更新的,最新內容均以電子書為準。
電子書產品界面及功能
1.電子書產品(電子書、題庫、視頻、錄屏、全套等),非實物,一旦購買無法退換。
2.購買后可在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種平臺同步使用。
以下圖片為電子書產品界面及功能展示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第八版各章練習題答案,非本產品內容,僅供參考。
試讀(部分內容)
第1章概述
1.1復習筆記
一、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計算機網絡的兩個重要功能:
1.連通性
連通性是指計算機網絡使上網用戶之間都可以交換信息,好像互聯網上的用戶可以彼此直接連通。
2.共享
共享是指資源共享,如:信息共享、軟件共享、硬件共享。
二、互聯網概述
1網絡的網絡
(1)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計算機網絡(簡稱網絡)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
(2)相關概念
①互聯網(網絡的網絡):網絡之間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所構成的覆蓋范圍更大的網絡;
②因特網():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由眾多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特定互聯網;
③萬維網(WWW):環球信息網,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是基于互聯網運行的一項服務;
④主機:與網絡相連的計算機。
2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1)從單個網絡向互聯網發展;
(2)建成三級結構(主干網、地區網、校園或企業網)的互聯網;
(3)逐漸形成多層次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結構的互聯網。
3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及相關組織
(1)所有的因特網標準都是以RFC的形式在互聯網上發表。制訂互聯網的正式標準要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①互聯網草案——有效期6個月,還不算是RFC文檔;
②建議標準——從這個階段開始成為RFC文檔;
③互聯網標準——達到正式標準并分配編號。
(2)在國際上,有眾多的標準化組織負責制定、實施相關網絡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主要網絡標準或規范,如OSI參考模型、HDLC等。
②國際電信聯盟(ITU):其前身為國際電話電報咨詢委員會(CCITT),其下屬機構ITU-T制定了大量有關遠程通信的標準。
③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團隊,由計算機和工程學專業人士組成。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是802標準。
三、互聯網的組成
1互聯網的組成
(1)如圖1-1所示,按工作方式可將互聯網分為如下兩個部分:
①邊緣部分:連接在互聯網上的所有主機,用戶直接使用來進行通信和資源共享;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為邊緣部分提供服務。
圖1-1因特網的邊緣部分與核心部分
(2)按功能組成可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①通信子網:由各種傳輸介質、通信設備和相應的網絡協議組成,為網絡提供數據傳輸、交換和控制能力,實現聯網的計算機間的數據通信,其中通信子網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
②資源子網:由主機、終端以及各種軟件資源、信息資源組成,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業務,面向網絡用戶提供各種網絡資源與服務。
2端系統之間的通信方式
邊緣部分的主機又稱端系統,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是指“主機A中的某進程和主機B中的某進程進行通信”,在網絡邊緣的端系統之間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客戶/服務器(C/S)方式
如圖1-2所示,客戶()和服務器()是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客戶(如A)是服務請求方,在知道服務器程序地址的前提下,主動向服務器發起請求服務;服務器(如B)是服務提供方,處理客戶發來的請求,且服務器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有時還有另外一種瀏覽器/服務器(B/S)方式,這仍是C/S方式的一種特例。
圖1-2客戶服務器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