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Windows驅動程序學習 :
I. Windows驅動程序基礎
A. 驅動程序概述
B. 驅動程序類型
C. 驅動程序結構
D. 設備棧和I/O模型
驅動程序概述:
Windows驅動程序是一種軟件,它可以與硬件設備進行通信,控制和管理設備的操作。驅動程序作為內核模式組件,可以訪問系統資源和硬件設備,并提供對應用程序的接口和服務。
驅動程序類型:
Windows驅動程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內核驅動程序:運行在內核模式下,可以直接訪問系統資源和硬件設備,提供最高的性能和穩定性。
用戶模式驅動程序:運行在用戶模式下,通過操作系統提供的API和服務來訪問系統資源和硬件設備,提供更多的靈活性和易用性。
虛擬驅動程序:模擬硬件設備或提供虛擬化環境,例如虛擬機監控程序、虛擬磁盤驅動程序等。
過濾驅動程序:攔截和修改系統和應用程序的數據流,例如防病毒軟件、防火墻和過濾器等。
驅動程序結構:
Windows驅動程序通常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驅動程序入口點:負責初始化驅動程序、注冊設備對象和I/O處理例程。
I/O處理例程:負責響應設備的讀寫請求和控制命令,并處理中斷和事件等。
卸載例程:負責清理和釋放驅動程序所占用的資源并從系統中卸載驅動程序。
設備棧和I/O模型:
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設備棧來管理和控制設備驅動程序。設備棧是由若干個驅動程序組成的,每個驅動程序負責完成特定的任務,例如硬件控制、數據傳輸和通信協議等。在設備棧中,驅動程序之間通過I/O請求包(IRP)進行通信和協作。
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四種I/O模型來管理和處理設備驅動程序的請求:
同步I/O模型:請求和響應都是同步進行的,線程會阻塞等待設備響應。
異步I/O模型:請求和響應都是異步進行的,線程不會被阻塞,可以繼續執行其他任務。
基于中斷的I/O模型:通過中斷機制來觸發和處理設備的請求和響應。
內核級異步I/O模型:與異步I/O模型類似,但是使用內核對象來管理請求和響應,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II. 驅動程序開發環境
A. Windows驅動程序開發工具
B. Windows驅動程序開發環境配置
C. 驅動程序編譯和調試
III. 驅動程序開發技術
A. 設備對象和設備擴展
B. 驅動程序I/O處理
C. 中斷處理和定時器機制
D. 內存管理和DMA傳輸
E. 錯誤處理和異常情況
IV. 驅動程序優化和調試
A. 性能優化和資源使用
B. 驅動程序調試和測試
C. 驅動程序錯誤排查和修復
V. Windows驅動程序更新和管理
A. 驅動程序更新和版本控制
B. 驅動程序安全性和漏洞處理
C. 驅動程序備份和恢復
驅動程序更新和版本控制:
Windows驅動程序的更新和版本控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檢測當前驅動程序版本,并了解新版本的功能和改進。
下載并安裝新版本的驅動程序,確保與硬件設備和操作系統兼容。
測試新版本的驅動程序,檢查性能、穩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將新版本的驅動程序發布和推廣,在網站、論壇和社交媒體等渠道宣傳和介紹。
驅動程序安全性和漏洞處理:
Windows驅動程序的安全性和漏洞處理非常重要,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建議:
使用數字簽名來驗證驅動程序的來源和完整性,以防止惡意軟件和惡意驅動程序的攻擊。
及時更新驅動程序,修復已知的漏洞和安全問題,以保障系統的安全和穩定。
使用安全編碼和開發標準,避免常見的安全漏洞,例如緩沖區溢出、未經授權的訪問等。
定期評估和測試驅動程序的安全性和漏洞情況,及時發現和修復潛在的問題。
驅動程序備份和恢復:
為了防止驅動程序的損壞和丟失,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備份和恢復:
備份驅動程序文件和注冊表項,以便在需要時進行恢復。
使用系統還原和恢復功能,可以恢復到之前的系統狀態,包括驅動程序和系統設置等。
使用第三方備份和恢復軟件,可以更加靈活和方便地管理和恢復驅動程序。
今晚偶然翻出來一塊五年前的1T容量的移動硬盤,連上win10后,著急忙慌想一窺究竟:
可氣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雖然識別設備,但卻不能讀取數據:
資源管理器中找不到這塊移動硬盤:
一頓操作猛虎,嘗試了許多方法,比如修改USB驅動的屬性:
按鍵 “Win+R“,然后輸入 “devmgmt.msc”,將USB-Root-Hub屬性選項卡的Power-Management下的“Allow the computer to turn off the device to save power"關閉。
又或者將“USB-Root-Hub”卸載掉:
兩次重啟電腦之后,都不管用。
接著去嘗試其他方法,按鍵Win+x,調出來 disk-management:
這一看不打緊,竟然沒有分區,只有新買的移動硬盤不會分區,我這塊可是有5歲工齡的老將了。
難道里面什么內容也沒有?還是在多年前的某天格式化掉了,啟動重新分區:
此時電腦就能讀到了,數據也全沒了,真是喜憂參半的晚上。
硬盤Hard 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