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筆記本屏幕顯示效果和性能有一定要求,華為 MateBook 16 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做 PC 這件事情上,華為是一家很有想法的公司,他們經常會將手機領域一些相對先進的理念,嘗試融入到 PC 產品中。比如 2018 年第一代 MateBook X Pro 發布時,華為就提出了「全面屏筆記本」這一概念,借助隱藏式攝像頭設計,成功將屏占比拉到了當時足夠靠前的水準。
之后隨著全場景戰略的到來,華為又在技術層面上打通了 PC 和其它設備之間那堵「看不見的墻」,讓日常數據傳輸效率以及可操作性都有了大幅提升。 作為數字系列的新成員,華為 MateBook 16 繼承以往華為 PC 優點的同時,軟硬件能力也做了進一步升級。
華為 MateBook 16 延續了家族相對方方正正的設計風格,頂蓋中央依舊是標志性的亮面 HUAWEI logo,除此之外沒有做其它過多修飾,整體給人感覺會比較硬朗。當然,由于這次它的屏幕尺寸來到了 16 英寸,個頭相應要比其它華為筆記本明顯更大一些。
機身材質選擇沒啥意外的地方,同樣為全金屬機身,這也使得它具備不錯的堅固性。A 面采用了噴砂工藝處理,實際摸上去手感非常細膩,而且也不容易沾指紋,打理起來很方便。另外,由于華為在中框內側做了一圈亮面切割,多多少少提升了產品本身的精致感。
從命名規則上可以很容易知道,華為 MateBook 16 的產品定位和數字系列中的其它幾款機型有著一定區別,這次華為并沒有著重強調便攜性,而是將重心放到了屏幕這兩個字上。換句話說,它的核心目標用戶,其實主要是平時對屏幕顯示效果有較高要求的人群。
想要讓筆記本呈現更好的內容顯示效果,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提升屏幕尺寸,不過畢竟它不像移動工作站那樣追求極致工具屬性,還需要考慮可攜帶性。在這樣的大前提下,16 英寸屏幕就成為了目前看來最為均衡的選擇,保證大視野的同時,也不會明顯增加機身尺寸。
華為 MateBook 16 的屏幕比例也很講究,長寬比做成了 3∶2,內容顯示相對更加集中,并且縱向信息量也要比 16∶9 屏幕多一些,方便瀏覽或者文檔編輯。另外,由于它的上、下、左、右四個邊框寬度都控制得足夠窄,亮屏之后有著很棒的視覺沉浸感。
我最喜歡華為 MateBook 16 的地方,還是其出色的顯示素質。它的屏幕分辨率為 2520 × 1680,189ppi,最高亮度 300nit,擁有 100% sRGB 廣色域,并且也和今年上市的很多旗艦手機一樣,支持到了 10.7 億色色彩顯示,能夠顯示更多色彩細節,讓畫面整體觀感更加精致。
此外,華為 MateBook 16 的屏幕色彩準確性非常高,平均 ?E=1,已經達到了專業級色準的要求,而且每臺產品出廠前都會做屏幕色彩校準,這在筆記本行業中其實并不多見。當然,也正是由于這些「額外」的成本支出,它成為了全球首款萊茵專業級色準認證的筆記本。
用眼健康方面,它的這塊屏幕采用了 DC 調光方式,不會出現頻閃現象,視同時通過了德國萊茵低藍光護眼認證,長時間盯著屏幕時,視覺疲勞感相對會輕很多,這對于上班族還是比較友好的。
將屏幕素質做到頂級水準之后,如何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其實是華為在 MateBook 16 這款產品上考慮比較多的一件事情。日常學習辦公場景其實還好,但要是用來處理設計任務,可能需要設定一個相對較高的性能下限。
大概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這次華為 MateBook 16 標配了 AMD 銳龍 5000 系列標壓處理器,我們這臺頂配版本搭載的是銳龍 7 5800H 處理器。對于這顆處理器大家應該并不陌生,它采用了 7nm 制作工藝,Zen 3 架構設計,擁有 8 核 16 線程。
根據此前 AMD 官方公布的數據,銳龍 7 5800H 的多核性能較上代大概有 20% 左右的提升幅度。我們也用 CINBENCH R20 做了測試,就結果來看,華為 MateBook 16 多核成績 4509cb,多核 529cb。
另外,你可以通過 Fn+P 鍵切換均衡或者高性能模式。高性能模式下,處理器的 TDP 可以由 45W 提升至 54W,從而帶來更好的性能表現。不過高性能模式下風扇噪音明顯會有所增加,不太建議長時期使用。
稍有「意外」的地方在于,華為并沒有給 MateBook 16 配備獨立顯卡,而是由處理器內置的 AMD Radeon Graphics
現在的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出差辦公仍然離不開筆記本電腦。而筆記本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體積較大,攜帶不如手機方便。即使近年來各大PC廠商都在不斷探索全新的設計形式,例如超極本、翻轉本和支持拆卸的二合一平板,但其只是減少了重量或擴展了交互形式,卻并沒有改變占據的空間。
最近小雷(微信ID:leitech)偶然在京東眾籌上發現了一款神奇的產品——GPD Pocket筆記本電腦,在此之前它也曾登陸美國眾籌平臺indiegogo,由一家名為中軟贏科的深圳公司發起。這款筆記本到底有多神奇呢?接下來一一為大家揭秘。
GPD Pocket是一款最新型的UMPC產品。所謂UMPC,即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級移動便攜式個人電腦),其特點就是整機體積非常小,但卻能夠運行完整的桌面系統。
GPD Pocket采用CNC鎂鋁合金一體化機身,目前僅提供銀色一種顏色。它的三圍僅為180×106×18.5mm,也就比一臺6.44英寸屏幕的手機略大些。重量僅為480g,而現在主流帶鍵盤的筆記本最輕也要1kg左右,就連不帶鍵盤的平板都要600g上下。它和主打輕薄的蘋果MacBook Air放在一起,后者簡直就是“龐然大物”。
這樣的機身三圍和重量,因而輕松實現隨身攜帶也就不奇怪了,就像手機一樣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使用。無論是將它裝進手提包、握在手上,還是干脆就塞進自己的衣服或褲子的口袋都完全沒問題。
如果你認為這樣小巧的產品,配置一定會很低,那可能你大錯特錯了。
首先,GPD Pocket配備了一塊7英寸1900x1200分辨率屏幕,覆蓋第三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像素密度高達323ppi,顯示足夠清晰,并且采用了上下超窄邊框設計,即使是小巧機身,依然擁有不錯的屏占比。
GPD Pocket搭載英特爾Atom X7-Z8750四核四線程處理器,采用14nm制程制造,并集成HD405核顯。雖然其并非英特爾最新主推的Apollo Lake微架構,但在目前市面上的移動端產品中卻是一枚實力強勁的芯片,畢竟國內寨板在1千或2千元價位多使用X5-Z8350或Z8500等芯片,X7的性能已經是比下有余了。
此外,GPD Pocket還提供8GB LPDDR3內存+128GB eMMC存儲,內置7000mAh電池,號稱可續航12小時,支持PD2.0快充標準,充滿僅需90分鐘,還支持移動電源供電。其內置藍牙4.2,支持雙頻Wi-Fi,機身提供耳機孔、USB-C、HDMI和USB 3.0四個接口,麻雀雖小但也五臟俱全了。
由于體積的控制,GPD Pocket自然不可能像筆記本那樣配備全尺寸的觸摸板。除了連接鼠標外,你還可以使用觸摸屏進行操作。而在輸入方面,其配備大尺寸的巧克力鍵盤,能夠盡量減少輸入錯誤的次數。
至于散熱方面,GPD Pocket除了內置溫控風扇外,機身內部也引入了銅管散熱,能夠讓機身溫度穩定人體能夠接受的35℃以內,不至于讓人用著用著就燙手。
而在操作系統方面,GPD Pocket提供ubuntu和Win10家庭版兩種系統供消費者選擇,目前國內眾籌的產品默認預裝Win10,用戶也可去官網自行下載ubuntu的固件進行安裝。
UMPC其實并非GPD的專屬,主流品牌的UMPC產品包括華碩Eee PC、三星Q1u等,它們的畫風通常是下面這樣的。
雖然體積確實比較迷你,但或許是因為過厚的機身造成的年代感,總給人一種土圓肥的感覺。并且,這類產品的上市價格可不便宜,動輒上萬。不過GPD Pocket在眾籌期間的價格卻比較實惠,僅為2699元,提供一年的全球聯保。而該機的正式上市價格則為3399元,6月15日也就是今天,正式開始提前發貨。
可能很多人對中軟贏科這家公司并不是很熟,事實上它們在海外的宣傳名是GPD,即GamePad Digital的簡稱,因為在去年做出一臺專門用來玩PC游戲的迷你筆記本GPDWin而出名。這點和之前小雷(微信ID:leitech)介紹過的能夠玩上PC游戲的雙屏+雙系統手機PGS倒是異曲同工。
整體來看,GPD Pocket是一款比較適合輕度辦公和娛樂的迷你筆記本電腦,其性能夠用,能夠玩基本的游戲,流暢播放4K視頻,還能夠進行移動辦公。如果你剛好也需要一臺這樣的筆記本電腦,不妨點擊這里去眾籌頁面支持一下,目前還有少量名額。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是廣告分界線----------
女神都抵擋不住誘惑!真正男人的味道,全靠這支玩味香薰棒!
點擊“了解更多”,做一個有“味道”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