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和WPS和WPS中流程圖畫法
流程圖可以給我們清楚的展現出一些復雜的數據,讓我們分析或觀看起來更加清楚明了。一般在企業、公司、醫療、教學、生產線上等都會派上非常大的作用,一個工場的生產流程,一個公司的運營模式都只需要用一張流程圖就可以簡單的概括出來,所以制作流程圖是辦公人員必備的武器之一。如果你現在還不會畫流程圖,那也沒關系,下面Word和WPS聯盟就來教大家用Word和WPS制作兩種不同的流程圖,步驟比較多,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第一種流程圖制作
此流程圖是最基本的流程圖wps表格中流程圖怎么畫,也是我們平常用到最多的一種。(如下圖)
制作步驟開始: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自選圖形”,然后選擇“流程圖”,這里就可以看到眾多制作流程圖時所用到的形狀了wps表格中流程圖怎么畫,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的形狀;
2、單擊要繪制流程圖的位置,此時會出現個虛框;(如下圖)
3、在繪圖畫布上插入你選擇的圖形,然后插入,(如下圖);
4、此時,我們再重復上述步驟,插入多種不同的圖形,(如下圖,我已經插入了很多種不同的圖形);
5、接下來,要做什么呢?既然是流程圖,自然是要建立各種圖形之間的連接了。這里我們使用Word和WPS提供的一個非常好用的自選圖形——連接符來建立連接。什么是連接符?你希望使用線條來連接形狀并保持它們之間的連接嗎?這就是連接符的作用。連接符看起來像線條,但是它將始終與其附加到的形狀相連。也就是說,無論你怎樣拖動各種形狀,只要它們是以連接符相連的,就會始終連在一起;
在Word和WPS提供了三種線型的連接符用于連接對象:直線、肘形線(帶角度)和曲線;
選擇連接符自選圖形后,將鼠標指針移動到對象上時,會在其上顯示藍色連接符位置,這些點表示可以附加連接符線的位置;
6、我們首先用帶箭頭的肘形線連接符和直線連接符將圖形連接到一起,如圖;
7、這時發現你需要將最下面的矩形向下挪動一點,因此你拖動了這個矩形。發現了嗎?連接符在隨著矩形的拖動而有了變化。是的,它始終沒有離開矩形;
8、當然,你也可能發現有一條連接符連接錯了地方,需要調整一下。該怎么做呢?你
需要先解除連接符的鎖定。具體操作方法是:
(1)移動連接符的任一端點(對,就是那個紅色的端點),則該端點將解除鎖定或從對象中分離;
(2)然后可以將其鎖定到同一對象上的其他連接位置;
9、接下來,我們需要在圖形中添加文字。用鼠標右鍵單擊形狀,單擊“添加文字”并開始鍵入。可以使用文檔的排版工具對文字進行居中、字體、顏色等屬性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在Word和WPS中不能向線段或連接符上添加文字,但可以使用文本框可在這些繪圖對象附近或上方放置文字。下圖為流程圖的范例。其中的畫布顏色、線條的顏色都可以通過繪圖工具欄修改;
10、如上面的步驟,我們已經很快的畫好了一個流程圖。但是,您可能會希望調整一下整個流程圖的位置,該如何操作呢?
首先用鼠標選取需要移動的圖形組。如圖所示的虛框部分,就是鼠標選取的區域;
11、注意到了嗎?被選取的圖形的所有節點都很清楚地顯示了出來;
12、此時,您可以用鼠標移動這個區域。就可以輕松的將整個需要移動的圖形組一次性的移動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確定鼠標為四向箭頭時才能拖動;
好了,到這里Word和WPS制作基本的流程圖就講完了,接下來再來演示下制作三維流程圖的方法;
第二種流程圖制作
三維流程圖制作,此種流程圖看起來比較精美華麗,制作起來也比上面那中要復雜得多。
步驟一:頁面和段落的設置
為了流程圖有較大的繪制空間,我們先來設置一下頁面。
1、啟動Word和WPS,打開一個空白文檔,并切換到頁面視圖。選擇菜單“文件→頁面設置”命令,打開“頁面設置”對話框,在“頁邊距”選項卡中,設置上下邊距為“1厘米”,左右邊距為“2厘米”,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2、由于后面要在自選圖形中輸入文字,為了讓輸入的文字在垂直方向上看起來居中,這里順便設置一下段前距。選擇菜單“格式→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在“縮進和間距”選項卡中設置段前間距為“1行”,完成后單擊“確定”;
步驟二:制作流程圖的標題
基本工作環境設置好之后就開始制作流程圖的標題。大家看到的最終效果中的標題是放在一個矩形自選圖形中的,下面開始制作。
1、在窗口Word和WPS窗口底部的自選圖形工具欄中選擇“矩形”按鈕;
2、這時可以在頁面中看到“在此創建圖形”的畫布,接著拖動鼠標,在該畫布中繪制矩形,讓矩形的寬度與畫布相同,高度可參照最終效果圖,約3厘米;
3、畫好后調整畫布的高度,使之與矩形的高度相同(圖5);
4、接下來選中插入的矩形,單擊鼠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命令,打開“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對話框,在“顏色與線條”選項卡中,先設置線條顏色為“無線條顏色”,接著單擊“填充”區“顏色”下拉箭頭,選擇“其它顏色”命令,打開“顏色”對話框,參照下圖設置填充顏色,完成后依次單擊兩次“確定”;
5、接下來在矩形框中插入藝術字標題。選中矩形框,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添加文字”命令,這時可以看到光標在矩形框內閃動,表示等待添加文字;
6、選擇底部“繪圖”工具欄上的“插入藝術字”按鈕(圖7),打開“藝術字庫”對話框。選擇第二行第二種藝術字,單擊“確定”;
7、在打開的“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中,按下圖輸入文字和設置字體格式(圖9),完成后單擊“確定”,返回Word和WPS編輯窗口,藝術字被加入到矩形框中;
8、接下來回車換行,輸入“畢業論文寫作流程圖”文字,并將其字體設置為“宋體”、“小二”、“加粗”,對齊方式為“右對齊”,到這里為止標題就制作完成了;
步驟三:繪制流程圖框架
接下來我們開始繪制流程圖的框架。所謂框架就是畫出圖形、把圖形大致布局并在其中輸入文字。在這里大家可以體會到,如果已經作好了草圖,這里的操作將是比較輕松的,如
果在這里邊想邊畫,可能會耽擱很多時間。
1、單擊窗口底部工具欄上的“自選圖形”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流程圖”,接著選擇“流程圖”中的“準備”圖形;
2、這時,在頁面中標題的下方也會出現一個“在此創建圖形”的畫布,拖動鼠標,在畫布的恰當位置畫出“準備”圖形;
3、選中“準備”圖形,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添加文字”命令,接著在其中輸入文字“開始”;
4、如果覺得“開始”文字的位置過于靠近底部,則可以適當調整它的段前距為“0.5”行;
5、然后設置其對齊方式為“居中對齊”,完成后的效果如下圖;
6、接下來先拖動“畫布”右下角控制點,使其擴大面積到頁面底部邊緣,以便能容納流程圖的其它圖形;
7、用同樣的方法,繪制其它圖形,并在其中輸入相應的文字,完成后效果如下圖;
由于的框架的制作都是手工的,因此在對齊上可能不太準確,下面使用對齊命令精確對齊,同時我們將對圖形作一些修飾,讓它們有更漂亮的外觀。
1、按住Shift,同時選中左邊一列的所有圖形,單擊窗口底部“繪圖”工具欄上的“繪圖”
按鈕,依次選擇“對齊或分布→水平居中”命令,將所有選中的圖形“水平居中”對齊;
2、同樣的,同時選擇“正式論文”和“打印上交”圖形,執行“對齊或分布→垂直居中”命令,讓它們“垂直居中”對齊;
3、為了文字看起來更醒目,可以設置每個圖形內的文字為“粗體”;
4、接下來為圖形設置三維效果。按住Shift鍵,同時選中所有的圖形,單擊底部“繪圖”工具欄上的“三維效果樣式”按鈕,在彈出的列表中“三維樣式1”,可以看到所有的圖形被應用了三維效果樣式;
5、在所有圖形保持被選中的狀態下,再次單擊“三維效果樣式”按鈕,選擇“三維設置”命令,打開“三維設置”工具欄,按下圖設置其“深度”為“12磅”。完成后三維效果的厚度看起來更薄,更自然;
6、接下來為同種類型的圖形設置相同的填充色。比如選中“開始”圖形,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命令,打開“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對話框,在“顏色與線條”選項卡內,按下圖設置該圖形的填充色;
7、用同樣的方法為其它圖形設置填充色,讓流程圖的外觀看起來更漂亮。
步驟五:添加連接箭頭
下面的工作是為流程圖的各個圖形之間添加連接箭頭。連接箭頭可以讓閱讀者更準確快速地把握工作流程的走向。在繪制箭頭之間,為了能夠讓繪出的箭頭完全水平或者垂直,一定要在前面利用“對齊或分布”的“水平對齊”或者“垂直對齊”命令對圖形進行過對齊。如果前面沒有對齊過,則可以在繪制之間將相應圖形“水平對齊”或“垂直對齊”。下面進入添加連接箭頭的操作。
1、選擇窗口底部的“自選圖形”按鈕,在彈出的列表依次選擇“連接符→直箭頭連接符”;
2、接著在兩個需要添加連接符的圖形之間拖動鼠標,當鼠標移動到圖形對象上時,圖形會顯示藍色的連接點,這些點表示可以附加連接符。將鼠標在兩個圖形的下方連接點和上方連接點之間拖動即可將兩個圖形連接在一起;
步驟六:添加折線連接符和說明性文字
接下來我們要添加三個折線(肘形)連接符。
1、選擇窗口底部的“自選圖形”按鈕,在彈出的列表依次選擇“連接符→肘形箭頭連接符”;
2、先在“與指導教師討論”圖形左側的連接點點一下,接著向左側拖動鼠標,然后向上再往右,在“畢業論文選題”圖形左側的連接點上點一下即可。完成后可以看到連接線上有一個黃色的小點,利用鼠標拖動這個小點可以調整肘形線的幅度;
3、接下來,在這個小黃點處畫一個矩形框,在其中添加文字“未通過”,同時設置該矩形框的線條顏色為“無線條顏色”,即不顯示邊框;
4、設置完成后效果如下圖;
5、其它肘形線和說明文字的添加完全一樣,可以仿照操作。
到這里本章用Word和WPS制作流程圖就已經全部講完了,看看你做的,是否和我們做的一樣呢?認真的學習制作本次講解的兩個流程圖,自己多練習下,相信以后無論是什么樣的流程圖,都不會難倒你了。雖說現在制作流程圖的軟件網上一大把,但任何事情還是不要太依賴,多動手,也可以鍛煉自己的制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