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電視開機率走低,手機取代電視的言論一直不絕于耳,但不可否認的是,電視依舊是新家裝修后必不可少的家電之一。事實上,電視存在的意義早已超出解決用戶需求本身,它已經成為連接各個家庭成員的情感紐帶,亦或是制造氣氛,打消寂寞情緒的“良藥”。當下隨著AIoT市場的興起,電視的演進方向出現了明顯拐點。以創維為代表的電視廠商開始深度挖掘用戶在客廳場景下的使用需求,用攝像頭、麥克風配合AI算法賦予電視“感知”能力,擴展出了語音助手、視頻通話、全家福拍攝、AI健身等諸多功能,創造了更多價值,加深了電視的人文屬性。
不過目前市面上具備“感知”能力的電視普遍位列“旗艦”陣營,售價偏高。我們本篇文章評測的創維G71(55英寸)則隸屬于創維G系列,雖定位國民電視,卻擁有諸多旗艦級產品的特性,京東售價4999元,頗具性價比。
北歐風格融入科技的靈動
電視因大屏和背靠墻壁的特點,外觀方面留給設計師發散思維的空間并不大。在我的印象中,一般電視都是正面一塊大屏幕,黑色的邊框上印有一枚品牌logo,即便朋友來家中做客,談起得也多是屏幕尺寸而非設計。
創維G71則完全與眾不同。
它最大的特點是采用了前出式喇叭,屏幕面板下方有長條型的超大音腔,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將電視與回音壁融為一體。音腔表面采用了北歐風格的亞麻布材質,看上去柔軟舒適,中和了金屬邊框給人的硬朗感覺。
中間的黑色面板上設有多個麥克風和傳感器,偏下的位置是枚小型的呼吸燈,看上去靈動且富有科技感。即使電視屏幕處于熄滅狀態時,電視中內置的TrensAI全時管家依舊可以工作,用戶仍能將其當作是一臺智能音箱,隨時通過語音控制聯網的智能識別,或是收聽最新資訊、天氣信息、聆聽音樂等。
面板的黑邊區域極窄,外部有金屬包邊進行保護。屏幕與中框之間采用了懸浮式設計,使人看上去像是屏幕懸浮于中框之上,帶來更好的屏幕觀感。
從創維G71的正面還能看到兩個標識,分別是支持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的標識以及經過JBL調音認證的音響標識,兩大專業機構的認證給創維G71的音畫表現奠定了基調。
創維G71從側面看不算纖薄,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證底部音響可以達到最佳的音質表現。
接口方面,創維G71保留得相當齊全,包括兩個HDMI、兩個USB 2.0、網線口、同軸輸出、RF輸入和音視頻輸入接口。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個USB接口放到了屏幕背后側邊的位置,更方便插入移動存儲設備,本地觀看視頻。
創維G71配備了一款藍牙遙控器,可以不受墻壁的束縛控制電視,日常操作更方便。比較特殊的是,遙控器底部設有三枚特殊按鍵,第一個印有“閃電”圖案的是清理內存按鍵,另外兩枚則支持用戶自定義,可實現一鍵打開愛奇藝,一鍵進入游戲等等。細節之處,該遙控器的背面還采用了一體式推拉設計,不僅讓更換電池時更方便,顏值也更高。
本站此次收到的是標配底座,矮小的設計最大程度弱化了自身的存在感,進而突出屏幕顯示的內容。
不止是一臺電視
如今大家提起“智慧屏”,多半會聯想到華為,其實創維才是業內首家提出大屏AIoT生態概念的品牌,同時早在去年3月就發布了全球首個大屏AIoT生態中心——創維Q80,它也是首個搭載升降式攝像頭的電視。
表面來看,所謂的“智慧屏”只是比普通電視多了一個攝像頭,但實際上結合AI算法, 這枚攝像頭卻能創造出無限可能。創維G71是創維首款搭載升降式攝像頭的G系列產品,這意味著經過一年時間的技術沉淀,普通老百姓能也享受到前沿技術帶來的體驗升級。
創維G71采用了全新一代升降式AI攝像頭模組,帶來了更清晰的成像以及更精準的視覺感知。其CMOS上覆蓋了一塊藍玻璃紅外截止濾光片,可有效防止眩光過曝。它還內置了ISP圖像信號處理器,支持3D降噪,可帶來更加純凈清晰的畫面。創維G71的AI攝像頭不僅支持升降還可在5°至14°之間自動智能調節下傾角度,能讓用戶始終停留在屏幕中央的位置。
全家福是創維G71搭載升降式攝像頭最直接的新功能。創維抓住了電視普遍位于客廳中央的位置優勢,通過攝像頭用戶可以輕松拍下一家人的合影。實際體驗中,用戶在拍照前可以選擇各種不用樣式的相框,既能使用語音控制小維幫你拍照,也能設置拍照延時,使用遙控器進行拍照。照片可以通過掃描屏幕上顯示的二維碼下載獲得,照片的尺寸為1920x1080,畫質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更進階的功能則是借助攝像頭的“感知”能力,再運用AI算法來實現體驗增強。
創維G71內置了一款健身應用。開始之前,攝像頭會智能識別出用戶的主要關節部位,進行訓練時,畫面中的教練會給出標準示范,同時系統會判斷用戶的動作是否標準,并給出評分,如果動作不標準還會給出語音提示。買個電視,還省了花錢請私教上課的錢,是不是感覺超值呢?
其實借助類似的原理還能實現體感游戲、手勢交互、視頻通話/會議等功能,這里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需要提及的是,vivo率先加入創維UPP通用投屏協議, vivo NEX3與創維G71之間可以實現一碰投屏的功能。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將手機背面輕觸一下創維提供的NFC貼紙即可,你可以將貼紙固定再任意方便的位置,整個投屏過程一氣呵成,非常方便,畫面的延遲也很低,這項功能可以讓你更輕松的與家人分享照片或視頻。
音畫表現依然出類拔萃
過分的強調“智能”是否讓創維G71在音畫的基礎體驗上少有欠缺呢?
其實這份擔心完全的多余的。前文中筆者也提到了創維G71同時支持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同時又有JBL的調音,音畫體驗自然不會差,實際的測試結果也是如此。
得益于創維G71強勁的性能表現,本地觀看4K、HDR 10以及杜比片源時非常流暢順滑,即使時快進、快退,畫面也毫無拖沓。
這張圖用來看屏幕清晰度,已經完全達到了4K的要求水平。
色彩表現與可視角度測試。色塊圖中色彩分布狀況良好,色彩分布區域呈現三角形。球體層次豐富。
色彩過渡均勻無色階,黑區純凈無漏光。
創維G71在畫質方面支持SKYVISION超畫質引擎,具備光控顯像技術(Local Contrast)、超清影像處理(Super Resolution)、RGB色彩校準(Auto Color Management)、超級防抖大師(MEMC)、智能降噪解析(Noise Reduction)五大功能,用戶可以在畫面的設置菜單中找到對應的選項。實際測試,MEMC是體驗提升最明顯的功能,這在觀看球賽時尤為明顯,經過插幀后的視頻明顯清晰流暢了很多。
創維G71對色彩的控制十分出色,不同色系的色彩混雜在一起也依然能夠被精確的還原出來,而且色彩均衡度控制依然保持著高水準,讓整個畫面的表現效果顯得非常舒適。
此外,對于LED電視來說,除了精準的色彩還需要有著良好的亮度控制與漏光控制,畢竟有不少人喜歡在暗光的環境下觀看電影,獲得電影院般的感覺,而且,即使是在日常使用中,漏光等問題也對畫面的顯示效果有著很大影響。在之前體驗過的不少LED電視上,漏光的問題算是常客,特別是在播放電影時,如果畫面切換到21:9的畫面比例時,畫面上下的黑色區域如果漏光就會十分影響觀感,不過在創維G71的體驗過程中,能夠看到邊緣的漏光控制的十分不錯。
在音頻方面,創維G71的前出喇叭設計能令人感受到畫面中的聲音撲面而來,臨場感十足。同時,其音響采用了凱夫拉防彈布材料喇叭振膜,聲場寬闊且響度很高、失真很低,配合杜比全景聲能帶來環繞式的試聽體驗。
評測總結
創維G71其實在功能及用途上已經超出了人們對于傳統電視的固有認知,如果你之前從未體驗過“智慧屏”,那么創維G71一定能給出超預期的表現。此外最令人欣慰的是,創維G71在擁抱最新科技的同時并沒有減少對音畫表現,以及工業設計的追求。4K HDR面板、杜比及JBL的雙重加持再搭配創維獨有的SKYVISION超畫質引擎,在同價位的產品當中,你很難找到能與之匹敵的產品。
一、TCL電視投屏
1、電視自帶的“多屏互動”APP來實現投屏
我們需要在電視設置或者我的應用里找到多屏互動這個軟件。它可以搭配手機多屏互動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下載多屏互動,可推送手機里的本地視頻、圖片、音樂等;
2、樂播投屏TV版實現
在電視上安裝打開樂播投屏,里面會分為視頻投屏,手機投屏(包括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電腦投屏(蘋果電腦,Windows電腦),健身投屏,游戲投屏,辦公投屏,音樂投屏等全面的投屏功能。都有視頻步驟講解。
二、索尼電視:
1、DLAN投屏
全稱DigitalLiving Network Alliance,是PC、移動設備和消費電器之間互通的協議,也叫DLAN多媒體共享,主要用于投 屏音樂、照片和視頻,相當于在電視上插入一個U盤,直接讀取。比如,用手機投屏一張圖片到電視上,手機之后的操作不影響電視界面。
2、Mircast+Airpleay兩種屏幕鏡像
①Mircast屏幕鏡像是由Wi—Fi聯盟在2012年頒發,是一種以WiFi連接為基礎的投屏方式,設備可以通過WiFi進行電視同步投屏。②而Airplay是蘋果公司的自有協議,支持蘋果設備使用。
不論是DLAN還是屏幕鏡像投屏,它們的區別在于是否同步展現內容。目前索尼電視全系列不支持DLAN投屏,僅支持屏幕鏡像投屏。
三、海信電視:
1、電視端【我的應用】打開【hi投屏】,點擊進入【安卓手機投屏】,顯示正在等待連接,投屏成功前不要離開此頁面。
2、點擊進入【安卓手機投屏】,電視顯示等待手機連接,投屏成功前不要離開此頁面,頁面中標題正下方顯示電視設備名稱。
3、從手機快捷菜單或【設置】中點擊投屏功能(如無線投屏、手機投屏),此時手機端會搜索到可投屏的電視;
4、在手機上點擊要投屏的電視(電視等待頁面中標題正下方顯示電視設備名稱),就可以將手機內容同步到電視了。
四、創維電視:
1、智能電視及手機都連上同一個網絡;
2、然后點擊開啟創維電視的Miracast功能;
3、安卓手機,在手機端進入【設置】-選擇【更多無線連接】-【無線顯示】;打開【開啟無線顯示】的開關,即可實現手機在電視上的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