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覺得這個電腦古老嗎?

    聯想H81M主板+奔騰G3260 CPU+核顯+6G DDR3 內存+128G SATA3固態硬盤+500G機械硬盤

    安裝之前看了很多教程,覺得會很難,所以一直沒有嘗試,最后還是選擇嘗新試試,沒想到非常簡單順利。

    直接下載Windows11正式版iso文件(網上應該很容易就找到),下載完成把iso鏡像文件用WinRAR等解壓軟件直接解壓到電腦硬盤,然后找到Source 文件夾中的 appraiserres.dll,刪掉這個文件,并沒有使用PE系統,而是直接在win7系統里通過iso主文件夾里的setup.exe安裝,選擇完整升級安裝,不保留任何資料,然后等待大約10+分鐘,順利安裝成功。使用HEU_KMS_Activator_v24.3.0激活。安裝各種常用軟件。

    我的電腦只是日常辦公使用,感覺系統很流暢,幾乎秒開各種辦公軟件,并不比win7差。win11的UI感覺很清新,可能是看慣了win7,感覺不一樣。

    目前已經使用了大約1周,盡管與win7在操作界面上有很多差異,但慢慢熟悉了,也很快就適應了。有些系統Bug,比如wifi問題等,也找到方法解決了。目前使用順利滿意。

    最終評價:感覺win11值得保留,可以長期使用。

    你見過這么古老的電腦順暢運行win11嗎?


    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Circaboy,前兩天微軟不是才發布了新版的Windows11系統嘛,我這個電子產品重度癡迷愛好者肯定是想第一時間體驗一把新系統是哪樣的。想到我手里還有空余的移動固態硬盤可以用,我就直接拿它裝了個Windows11的win togo系統體驗一下,并且寫下來我在里面踩的坑。

    太長不看總結版:

    1. 這個方案,不用換電腦,不用設置BIOS系統開啟TPM,不影響原電腦上的系統使用,不挑主機,只需要一個硬盤即可嘗鮮體驗Windows11。
    2. 我選擇的Windows togo路線體驗Windows11,無論是安裝還是啟動,Windows11全程都沒有提醒過我它不能運行,并且經過我在多臺電腦上的測試(AMD 3400G+b450主板+16G內存、surfacebook1頂配版(i7-6600U+16G內存)、surface pro3(i5-4300U+4G內存)、i7-8700K+32G內存),安裝了Windows11的win togo都能正常啟動使用,即使是在我的surface pro3(i5-4300U+4G內存)上面,也能流暢啟動并且開關軟件(包括office,matlab2021這些,啟動時間會長一點,但是啟動完之后不會卡),不信看下面的圖:

    1. 這個方案要求SSD移動固態,我暫時還沒有試過機械硬盤方案。
    2.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2021年06月25日),網上流傳的只有泄露版本的ISO安裝文件,因此下載只是在第三方網站下載的。所以我的教程都是以泄露版本的ISO文件安裝為基礎的。

    在我搞完文章和視頻的時候(2021年06月30日),微軟自己發布了第一版正式版本的Windows11,版本號Dev 22000.51,可以在next.itellyou.cn上面下載到,不得不說一句的是,MSDN這個更新速度太快了。

    1. 不能用Windows自帶的togo安裝,只能用第三方的togo軟件安裝Windows11的Windows togo。
    2. 其余的系統體驗,大家都說得夠多了,我只說兩點:

    一點是似乎安裝Windows togo版本的Windows11之后,我還能跟正常的電腦一樣自主升級,而不需要重新安裝系統,在之前Windows10上面,如果我裝了Windows togo版本的Windows10,要想升級大版本,比如從1909升級到21H1,我只能選擇重新做一個系統。

    二點是安裝安卓軟件部分,微軟雖然說了支持安裝安卓軟件,但是沒說你能自己下載apk自己裝,所以你只能通過Microsoft Store里面集成的亞馬遜應用商店安裝安卓軟件,并且就這個簡單的功能,現在的Microsoft Store里面都還沒有。所以發布會上的安裝安卓軟件演示,我們看看就行了。

    不過微軟自己提到說后續會開放自己安裝apk的權限。

    安裝Windows11技術路線選擇

    Windows11的泄露版出來之后,想嘗鮮的人會第一時間下載iso安裝包安裝體驗,但是很多人發現自己的電腦被微軟的檢測軟件檢測之后提示說不支持升級Windows11,是因為他們的電腦沒有TPM2.0,為了解決這個不支持TPM2.0的問題,網上也出來了一部分教程,比如設置主板,換個新電腦,開虛擬機等等。設置主板和開虛擬機對電腦的要求其實是更高的,而買個新電腦則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在現在這個電腦配件價格下,買個新電腦那是高位接盤,而且我們也不可能為了體驗一個新系統去買個新電腦。

    那么在不買新電腦,不拆機加硬盤的前提下,我怎樣體驗新的Windows11呢?答案就是Windows togo技術。按照我安裝Windows11的經驗,我可以繞開Windows11對TPM的要求,也可以繞開虛擬機這一路線。

    其實我一開始裝新系統就想的是裝Windows togo,沒想到我避開了很多坑。因為我的主板是拒保嘉的b450,按照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老哥說,他的同款主板根本沒有TPM2.0,逼得他只能開虛擬機體驗。

    Windows togo,簡稱WTG,是微軟在 2011 年 9 月推出的一個新的安裝系統的方式,在 Windows 8 /8.1企業版,Windows 10 企業版,教育版和 1607 版本及之后的 Windows 10 專業版中都內置了Windows togo安裝工具。這個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完整的Windows系統裝進你的U盤中,以后只要支持U盤啟動的機器,都能無縫使用你自己的Windows togo系統,相當于隨身帶一個自己的Windows。

    WTG的硬件要求:微軟指定認證的U盤或者移動硬盤。首先說一下微軟指定的U盤,這東西因為加了Togo認證,所以價格不是一般的高,拿金士頓經過WTG認證的U盤來說,64G的U盤動輒一千多的價格確實勸退無數人。

    你看,都2020年了,還有128G的U盤賣兩千多,64G的U盤賣一千多。

    這個價格是我2020年2月份在京東上截圖的,現在是2021年6月,這個產品已經從京東上消失了。

    為什么這個東西會消失呢?其實是來自固態硬盤的跨領域攻擊。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兩千塊錢,你可以在2020年2月份買一塊1T的NVME協議固態硬盤,然后去淘寶上買一個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盒

    自己動手把硬盤盒和NVME硬盤組裝起來之后,就成了一個小巧的,大小不會超過一根手指大小的移動硬盤。

    讀寫速率是頂著USB協議上限跑出來的。

    而同樣是兩千塊買的所謂的認證U盤,讀寫速率還沒我們自己組裝的移動固態硬盤的1/2高,并且容量還只有128G。請問在Windows裝上就要30G空間的時代,128G的U盤裝完系統之后還能干什么?

    所以,其實我認為還是自己組裝移動固態硬盤比較靠譜。不過買不起固態硬盤,移動機械硬盤也能勝任,無非就是用的時候卡了一點。

    在我知道有Windows togo這個東西之后,我就迅速把我手里的儲存設備全都換成了移動固態硬盤。

    現在我們體驗Windows togo有幾種方式:

    1. 去淘寶上買人家做完的成品Windows togo移動固態硬盤。好處是專業做這個的店會專門設計一下移動固態硬盤的外觀,以及給你裝好系統發過來,到手之后我們直接用就行了。壞處就是它是人家自己焊接的固態硬盤,你不能自主更換升級容量。
    2. 在淘寶上自己買固態硬盤盒與固態硬盤組裝自己安裝,好處是能自己選擇硬盤盒的外觀與支持的協議,以及找到性價比最高的硬盤,壞處是不了解硬盤的人會選錯,即使是裝好了硬盤也得自己學一下如何安裝WTG系統。

    那么Windows togo跟我們新的Windows11的體驗有什么關系呢?是因為Windows11可以以Windows togo的形式裝在移動硬盤上,我們不需要拆電腦加硬盤,也不需要買新電腦,只需要拿一個普普通通的硬盤裝個Windows togo就能體驗到最新的Windows11系統。

    或許會有人說,為什么不選擇虛擬機呢?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的本地硬盤空間足夠大,機器性能足夠強,那自然是可以選擇裝虛擬機的,但是大部分人的電腦,是沒有這個配置的。而Windows togo上到古時候的4G內存+i3處理器,下到最新的256G內存+5800X,它都能完美適配,這樣的便利程度與普適性,可比虛擬機好用多了。

    其次,我們采用Windows togo來體驗Windows11的原因之一,也是現在Windows11的升級有諸多限制,比如微軟會建議你下載一個軟件檢測一下你的電腦支不支持升級Windows11。而我見過最奇怪的是人家才配的AMD 3600+16G內存的電腦被檢測完之后說不支持升級Windows11。因為硬件上你必須支持TPM2.0才能升級。

    再其次,就是普通人手里是不可能準備專門的電腦拿來體驗這個新系統的,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他常用的電腦頂多兩臺,一臺臺式機,一臺筆記本。而這兩臺電腦上全都是不能動的生產力工具與環境。

    比如我,現在我所有的電腦上都下載了MATLAB,anaconda,office全家桶之類的軟件,這是我明面上看得到的,至于里面我安裝了哪些擴展包,哪些獨特的配置環境,我肯定是不記得的了。

    所以對我來說,你別說升級系統這樣的大操作了,就連里面的硬盤滿了,我的第一反應是加硬盤而不是刪東西。

    所以,無論是從便利程度,還是從手里電腦的臺數限制,還是從電腦性能上來說,我想體驗Windows11,首選就是做Windows togo。

    組裝移動硬盤選購

    在裝Windows11之前,我們先要確定一下自己手里的移動硬盤的種類,現在的移動硬盤基本分兩類:一類是移動固態硬盤,一類是移動機械硬盤。移動固態硬盤隨著技術的推進與產能的擴大,價格也一路降低,現在市面上成品的移動固態硬盤大概是5毛/GB,大牌一點的品牌是1塊/GB,也有自己買硬盤盒和SSD組裝的方案,這個方案可以做到3毛/GB的容量,并且速率上比成品的要快很多。移動機械硬盤沒什么好說的,這已經只是個當儲存用的產品了。

    關于組裝移動硬盤的技術思路,我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提到過,這里我再說說總結:

    1.1TB以上的NVME SSD如果想買硬盤盒,是很挑主控的,最好還是選RTL9210的主控,這個發熱量低,普適性好。或者買NVME轉雷電三的盒子,普通的NVME轉USB的盒子,受到的限制非常大。

    2.1TB以上的NVME SSD裝上硬盤盒之后會對供電有特殊要求,所以只能上USB 3.1(紅色)以上的接口使用,如果是普通的USB3.0接口(藍色)甚至USB2.0接口(白色),會因為供電不足導致掉盤,只有在USB 3.1(紅色)接口上才能穩定正常使用。

    現階段主流的移動硬盤Windows togo(WTG)方案是雷電3硬盤盒+NVMe SSD或NVMe硬盤盒+NVMe SSD,還有SATA SSD+SATA硬盤盒,NVMe的方案相較SATA方案僅僅是Seq讀寫有較大提升,4K速度幾乎沒有提升,而系統運行主要看的就是4K性能,或者說瓶頸就在4K性能上,你換了NVMe方案,更大的發熱,供電要求也更高,體驗卻并不會有數據上(跑分)提升的那么明顯。但是好處在于,NVME方案的體積更小,更便于攜帶,所以發熱什么的,我就不care了。

    對性能有較高需求的人建議直接上雷電3方案,未來USB4.0標準也會直接兼容雷電3,而NVMe硬盤盒(目前在售的就JMS583/ASM2362/RTL9210這三種方案可選),在雷電三的情況下看來它的存在是比較尷尬的,WTG主要追求的4K性能并沒有提升,還要為此多付出很多價格以及犧牲體積,甚至有的盒子還要加個風扇來輔助散熱?

    目前雷電三沒能普及開來主要還是因為上手成本較高,(雷電接口跟之前蘋果搞出來的IEEE 1394 FireWire(火線接口)一樣,一直就是小眾高端的東西,)電腦必須有雷電接口才能使用,而擁有雷電接口的電腦都是高端筆記本或主板,售價普遍較高。 不過英特爾已經開放雷電技術授權,相信未來雷電接口普及指日可待(雷電3是USB4.0的可選項)。所以如果你的電腦有雷電接口建議首選Thunderbolt 3 to PCIe NVMe方案。

    簡單一句話,要省心,目前最好的WTG方案就是固態U盤(具體哪家你隨便選,目前到今天為止還是CHIPFANCIER最好)。如果追求性能的建議直接上雷電3方案,既然你有那種性能追求自然身邊所有設備也都有雷電3接口,不必考慮兼容性問題。

    不過我沒那么強的需求,就直接用的硬盤盒加NVME SSD方案,我考慮的是后面用不了了還能把舊SSD拆下來放NAS里面當緩存。

    這次體驗Windows11,我選的硬盤盒是RTL9210主控的盒子,也就是NVME轉USB3.1 gen1x1的方案,而ssd選的是光威的光威Premium系列,容量1TB。就是上圖中間那個盒子。

    相比于我之前選的Crucial P2 1TB版本,光威的Premium 1TB在價格上貴了兩百塊,內部配置上卻是高了很多。比如P2的顆粒是QLC,而Premium的顆粒是TLC,Premium的聯蕓1001主控,再配上1GB的緩存,讓它的耐用度很高,Premium 1TB的讀寫壽命(TBW)是800TB,而P2 1TB版本的TBW是300TB。我在想,Premium 500GB的TBW都是450TB了,果然是QLC開倒車啊。

    給大家科普一下TBW和P/E的區別:

    P/E是什么? 簡而言之,P就是Program(編程),E就是Erease(擦除),1次P/E就代表著一定量的閃存被擦除1次。因為閃存是必須擦除后才能重新寫入的(這一點和機械硬盤有著本質區別),所以P/E次數也就可以說明閃存的壽命,例如,一個非常普遍的說法,TLC是1000次P/E,意思就是TLC閃存在寫入、擦除重復大概1000次后報廢。具體的P/E次數可以通過硬盤的S.M.A.R.T.的AD項來查看。

    TBW是什么? TBW可以拆開來看,TB代表數據量,W(Written)代表寫入,組合起來就是多大的數據寫入量,這個寫入量不是對閃存的寫入量,而是電腦對硬盤的寫入量,也就是CDI中的那個“主機寫入量總計”。而這個數據一般廠商用來確定保修壽命,例如,我的那塊創見240G SSD的保修寫入量是60TBW,那就代表主機寫入量超過60TB的時候廠商將不再提供保修。 所以我之前不懂事,現在想來,還是買個高TBW的SSD比較靠譜。

    我其實想的是我的這個Windows togo版本的Windows11至少要撐三年吧,我還是選個壽命長一點,保修期長一點的。因為后續我可能看硬盤盒方案更新之后換個更好的硬盤盒。畢竟這東西的讀寫是真的高,順序讀寫速率3.3GB/s。

    數據無價,生產力無價,所以,能買高TBW的,還是買TBW的。雖然我們一般也不會寫到那么多數據量。我考慮這個,是因為我想到以后我升級新的SSD之后,這個舊的就裝在我的萬兆NAS上當高速緩存用。

    安裝Windows togo版本的Windows11步驟與注意要點

    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安裝Windows togo的步驟吧,圖解步驟和視頻步驟都有。

    安裝之前我們要準備的東西:Windows11的ISO安裝包,組裝好的移動固態硬盤(最好插在USB3.1接口上),一臺Windows系統的電腦(安裝Windows togo使用,最好帶USB3.1紅色接口),另一臺電腦或者手機(出了問題查資料用),第三方WTG軟件。

    下面是步驟圖解:

    第一步:初始化硬盤

    打開開始菜單

    搜索:“磁盤管理”

    打開磁盤管理

    你會看到插在電腦上的移動固態硬盤處于聯機但是未新建狀態

    然后在聯機但未新建簡單卷的硬盤符上右鍵,選擇“新建簡單卷”

    然后跟著下圖流程新建完簡單卷

    新建完簡單卷之后,我們可以在資源管理器里面看到這個移動固態硬盤了


    第二步:在Windows系統里面右鍵選擇文件,然后選擇“加載”,以加載ISO鏡像文件。

    你的ISO光盤鏡像文件,右鍵選中之后,會彈出可選項,直接選第一個“裝載”。

    裝載結束之后會在資源管理器里面看到這個裝載結束的光盤“DVD驅動器”。


    第三步:打開第三方WTG軟件安裝部署Windows11

    我之前裝win togo 的時候更傾向于用Windows自帶的win togo部署軟件。但是在Windows11上很特殊,我們只能用第三方win togo軟件部署。原因是Windows 自帶的win togo只能部署Enterprise版本的系統,也就是所謂的企業版,其余版本一律都不能部署。而我下載的泄露版本的Windows11 ISO文件里面是沒有企業版這個選項的,所以利用Windows自帶的win togo 軟件部署win togo這條路就堵死了。

    好在,我們還有一個選項,那就是第三方WTG輔助工具,相對于原生的Windows togo部署工具來說,第三方的WTG工具在功能上更強大,支持自定義設置的方面也更多。我習慣了選蘿卜頭的工具,其實還有更多第三方的WTG工具,因而不必一定要用這個。

    第三方WTG部署的win togo相對于原生win togo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第三方WTG工具部署完的硬盤在不作為啟動盤使用的時候還能正常被電腦識別,當成一個U盤使用,而原生的win togo部署完之后的硬盤在不作為啟動盤使用的時候,是不能被電腦正常識別的。

    相對于原生的WTG工具來說,第三方WTG工具在使用之前需要我們先選擇“瀏覽”,然后進入我們剛剛“加載”之后的“DVD驅動器”,進入“Source”文件夾,選中“install.wim”,然后WTG工具才能加載能部署的Windows11版本。不過有時候它也會自動搜索加載出來。

    然后選擇可移動設備里面選中我們的移動硬盤,一定要看準自己的硬盤是哪一個,安裝錯了之后會導致硬盤內容被清空的。

    選完硬盤之后在“自動選擇安裝分卷”里面選擇自己要安裝的版本,我一般都是選的“Pro for Workstation”版本,因為我是把這個當工作站在用。

    選完之后,再檢查一下自己的硬盤有沒有選錯,然后就可以開始裝了。其余的選項我一般不改,不過有特殊需求的人還是可以改一下的。

    選完之后會提示你再次確認,并且提醒你文件會被刪除。

    然后就可以開始部署了。

    中間可以看到進度條。進度條的推進速度看你硬盤的性能,我的是NVME轉USB3.1口,基本是頂著5Gbps的速率上限寫入的,并且我還是插的USB3.1接口,所以根本沒花多少時間。

    此處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是1TB以上的SSD加硬盤盒,請一定要選擇RTL9210主控的硬盤盒,并且一定要把盒子插在USB3.1接口上,這樣安裝進度到94%的時候就不會報錯。如果你1TB以上的硬盤盒裝在USB3.0藍色口上,很可能會因為藍色口的輸出功率不夠導致最終寫入失敗。

    寫入用時三分鐘,然后點擊返回程序就行了。

    這時把移動硬盤插在電腦的紅色USB3.1接口上不動。

    第四步:重啟電腦,進入Windows togo版本的Windows11系統

    在上面我們部署完win togo之后,此時就需要我們關掉所有程序,然后重啟電腦,進入BIOS界面設置啟動順序,設定主板從USB設備啟動。

    一般的電腦,都是按下電源鍵之后狂按DEL或者F2鍵,會自動進入BIOS界面。

    surface的話有點特殊,我扒拉了一個官網的USB啟動教程:

    將 Surface 配置為從 USB 設備啟動

    一旦你的 U 盤被設置為具有適當操作系統的可引導驅動器,你需要將 Surface 設置為從此驅動器啟動。這要求你在 UEFI 中進行更改,使 U 盤成為第一個選項。

    關閉 Surface。

    Surface 關閉后,長按調高音量按鈕。

    按住調高音量按鈕,同時按下并釋放電源按鈕。

    繼續按住調高音量按鈕,直到屏幕上不再顯示 Surface 或 Windows 徽標。

    你現在應該能看到 Surface UEFI。執行以下操作之一:

    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Surface Studio、Surface Pro 1796、采用 LTE Advanced 的 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Surface Book 2 或 Surface Go:轉到下面的步驟 14。

    Surface Pro 3 和 Surface 3:轉到下面的步驟 6。

    Surface Pro 1 和 Surface Pro 2:跳到下面的步驟 10。

    選擇“配置備用系統啟動順序”。

    執行以下操作之一:

    Surface Pro 3:依次選擇 USB > SSD。

    Surface 3:依次選擇“網絡”> USB > SSD。

    選擇“退出設置”。

    選擇“是”以保存配置并重啟 Surface。

    選擇“安全啟動控制”。

    選擇“禁用”。這可以讓 Surface 搜索除 SSD 以外的可啟動備用設備。

    注意

    這可能影響 Surface 初始屏幕的外觀。

    選擇“退出設置”。

    選擇“是”以保存配置并重啟 Surface。

    選擇“啟動配置”。

    選擇“USB 存儲”并將其拖動到列表的頂部。或者也可以向左輕掃“USB 存儲”以立即啟動到該設備。這不會影響啟動順序。

    選擇“退出”,然后選擇“立即重啟”。

    上面這個是我的頂配版surfacebook1。

    下面我拿我的臺式機作為演示:

    設置完USB啟動之后,電腦會自動從我們部署好的移動固態上新安裝好的Windows11啟動。

    然后就是跟所有的新系統使用一樣,進行初始化設置,登錄賬號,開始使用。

    設置過程與吐槽我都放在視頻里面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圍觀一下。我也總結了一下這個過程我關注的點:

    1.不能用Windows自帶的togo安裝,只能用第三方的togo軟件安裝

    2.初始化設置更加智能

    3.初始化設置只能英文,微軟輸入法只能英文,需要自己安裝第三方中文輸入法或者下載微軟中文輸入法

    可以自己去語言欄下載中文支持,下載下來之后,輸入法會變成中文,界面部分會部分適配中文

    安裝中文輸入法會顯示error code:0x800F0950

    3.對硬盤要求更高(nvme的更流暢,sata協議的有點卡頓)

    4.對高分辨率顯示器支持更好,同樣的,界面更好看了

    5.支持kms激活

    6.任務欄預覽更像是win7

    7.不支持自己安裝安卓apk文件,

    8.大部分軟件安裝正常:微信,office,anaconda3,

    9.跟win10一樣,會自動同步我賬號里的大部分設置,因而,開始給我展現的win11開始菜單風格很快就被自動改回去了win10的風格

    10.大部分win10的小程序:便簽,Microsoft todo都可安裝

    11.克服了win10下面的一個BUG:win10用第三方togo軟件設置好之后,是不能在微軟應用商店下載UWP程序的,但是win11可以。但是問題在于,大部分UWP軟件都是win10界面的風格,跟win11的圓角風格完全不同,但是部分UWP適配下來之后更像是iOS上的風格,比如嗶哩嗶哩UWP版

    13.遠程登陸服務部分

    14.裝上之后占用的空間更小了:20G不到

    15.cmd界面更像是linux了,圓角加上這個字體


    引用一個知乎答主的吐槽:

    作者:SUNTRIS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279770/answer/194389439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Windows 11:我來了!

    Windows XP,Vista,7,8.x……:你好,新朋友!六年沒有新朋友來了!誒對了10你不是說你是最后一個Win系統嗎?

    Windows 10:……

    Vista:11你又多了什么新功能?

    11:我有圓角設計,毛玻璃……

    Vista:就這些啊?我也有

    11:我有任務欄圖標居中!

    Vista:我也有過(Vista的測試版Longhorn在Build 3706加入任務欄圖標居中設計)

    11:你有虛擬桌面嗎?

    Vista:我也有過,想不到吧(Longhorn Build 3683開始引入)

    11:我的虛擬桌面還可以更改壁紙,比Win10的還要高級!

    Vista:我的也可以

    11:我還有“資訊和興趣”

    Vista,7:不就我的“Windows邊欄/桌面小工具”嗎?我們那個的功能還比你這玩意兒多呢

    11:……我的開始菜單……

    8.x,10:還砍掉了動態磁貼……

    11:……

    11:那Vista你后面那些功能咋沒了呢

    Vista:留著等改完善了之后放到后面的系統里啊,想不到一等就是十幾二十年……

    Vista:對了你們上面有DreamScene嗎?

    8.x,10:這啥呀?

    7:哦我知道,這是系統自帶的動態桌面。

    8.x,10,11:……

    Vista:對了11你上面還有控制面板嗎?之前我聽Win10說微軟又整了一個設置想取代控制面板

    11:還在,還沒改完呢

    Vista:唉,這么多年了,比爾蓋茨走了微軟就這水平嗎,想當初開發我的時候,加了一堆新功能,UI都改了好幾次……(Vista是比爾蓋茨在任上的最后一個系統)


    結語

    整個折騰思路我覺得我還是寫清楚了的。相關的要注意的點也都寫在里面了,如果還有其余的問題的話,可以在評論區問我,或者,我這邊跟谷歌和百度都簽了協議,你可以打開他們的搜索引擎網站,搜索問題的答案,這些都是免費的。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