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 1909是微軟最近推出的重磅系統更新,重點提升了多核CPU性能。但存儲即可經過實測后發現,老CPU已翻車,請大家謹慎選擇是否升級!
為優化新硬件性能而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老硬件性能,微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11月13日開始推送(可選安裝)的Windows 10 1909新版操作系統應用了一套全新的負載輪換機制,即讓任務進程更積極地選擇在體質較好的核心上運行。
理論上來說,英特爾Core X系列以及AMD第三代銳龍都能從這套新的線程調度算法中受益(更高睿頻/加速頻率)。不過還有更多的CPU并不支持這一特性(不具備Favored Core),卻也被裹挾了到新算法中來,導致性能受損!
在1903和之前版本的系統中,Windows傾向于用隨機的單個核心連續執行單線程的任務負載。上圖所示,單線程象棋測試在Core i7-7700K上測試的整個過程,只在快結束時切換了一次運行核心。而從1909版本開始,Windows會頻繁地調度任務所使用的核心,一次象棋測試過程通常會切換3到5次核心。
任務在核心之間切換會有處理器緩存等方面的額外開銷,自然而然地導致性能下降。就從象棋測試來說,Core i7-7700K的對比倍數從8.37倍降低到8.29倍。在選擇使用全部8個線程進行測試時,1903和1909系統之間同樣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1909新的線程調度算法拖累了CPU效能。
CineBench R20成績從2603 pts降低到2534 pts。也就是說,這些老CPU(其實也包括新的9900KS)的不同核心加速能力一致,如果用適合新CPU的算法,頻繁地切換線程所在CPU核心,就會損害性能。
談到CPU性能,很多時候會跟高速NVMe固態硬盤聯系起來。存儲極客就用最近剛剛上市的東芝RD500 1TB為例,對比看看新系統對于存儲性能的影響。
PCMark 8存儲測試在硬盤上回放真實應用產生的硬盤讀寫負載,來衡量固態硬盤對電腦完成常見游戲加載、辦公軟件和設計類工作所需時間的影響。采用東芝96層堆疊BiCS4閃存與全新TC58NC1201GST主控的RD500在Windows 1903系統下能夠取得5108分的成績,而在1909系統上會下降到5105分。
三分之差并不明顯,對很多中低端固態硬盤而言甚至屬于是正常誤差范圍。但對于RD500就不同了,東芝對它的固件優化十分到位,特別是性能一致性表現上佳,正常情況下多次運行的誤差都在1分之內。所以升級1909之后3分的差距很快讓存儲極客意識到了新系統存在問題。
1909系統在個別測試項目上比1903系統慢0.1到0.2秒,雖說降級幅度不是特別大,但確實在點點滴滴中悄然拖慢了電腦運行速度。
存儲極客建議:在微軟推出針對不同CPU區分優化的補丁之前,使用非英特爾X系列和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玩家,盡量避免升級到Windows 10 1909系統。
你的電腦系統更新了嗎?Windows 10在12月更新中又翻車了!
據一位用戶在Reddit帖子中指出:“高CPU和磁盤使用率,它發作的時候我甚至無法正常觀看流媒體和視頻。無奈之下只有卸載了那個程序。”
后經檢查發現,該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DSAService.exe更新引起的,它會造成50-100%的CPU峰值,以及顯卡玩游戲時的FPS下降。同時,有可能是英特爾的DSA在最新版本的Windows 10中出現了問題,這也是一些用戶隨機看到CPU使用率高的原因。
然而,禍不單行!在更新中除了會出現CPU使用率飆升的狀況,還有很多用戶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運行chkdsk c: /f (即掃描磁盤,發現問題立即修復)命令后,電腦就會出現NTFS文件系統錯誤的藍屏。
而這一Bug潛伏在Insider系統至少有8個月,直至推送給正式版用戶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問題。而在9月也曾發生過新補丁會直接導致SSD運行緩慢,系統無法正確記錄上次碎片整理完成時間,從而使得SSD的磨損頻率加快30倍,壽命便大大縮減了。
關于高CPU和磁盤使用率的問題,有用戶找到了解決方法,那就是卸載英特爾軟件或累計更新KB4592438,然后暫時暫停更新。和往常一樣,在卸載累積更新之前,請確保你先進行備份。
仍未升級更新的用戶,可推遲win10的更新,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打開Windows設置界面,點擊【更新和安全】;
第二步:在窗口右側找到并點擊進入【高級選項】;
第三步:在高級選項界面中,我們就可以設置了!選擇【暫停截止日期】即可。
但是,如果你已升級為12月更新的版本,大家可嘗試退回上一版本系統或重裝win10系統,由于部分用戶無法退回上一版本,接下來分享下重裝的大致方法:
第一步:下載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將一個8G的U盤制作成U盤啟動盤,注意,制作過程中會格式化,需提前備份好重要數據;
第二步:制作完成后,通過設置U盤啟動盤進入到PE系統;
第三步:打開一鍵裝機程序,按照如下圖所示的提示操作,剩下的就靜靜等待自動安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