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小世界(室內冰雪館)游玩(7月6日攝)。新華社發(殷忠偉 攝)
新華社哈爾濱7月10日電 題:零下10攝氏度的夏天:“冷”冰雪再掀文旅“熱”
新華社記者楊思琪、楊軒、戴錦镕
炎炎夏日,來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游客們卻能在“室內大冰箱”里盡情觀賞冰雕、享受冰上滑梯,“一秒入冬”。
這里是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大室內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小世界(室內冰雪館),由哈爾濱的冬季招牌文旅項目——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原班人馬精心打造,室內溫度始終保持在零下8到零下12攝氏度。園區建筑面積2.38萬平方米,建有9個主題分區和13個體驗項目,于7月6日向游客開放。
“我們開園首日就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預計暑假期間游客接待量會更多。”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副部長孫澤旻說。
6月3日拍攝的哈爾濱熱雪奇跡室內滑雪場。新華社記者 楊軒 攝
哈爾濱素有“冰城”的美譽。去年冬天,這座城市因豐富的冰雪資源和冬季旅游熱潮在社交媒體走紅。
雖然冬天已經過去,但“反季冰雪”正成為這座城市一張新奇的名片。通過不斷拓展冰雪產業業態,哈爾濱正著力培育旅游業發展新增長極,在中國火熱的夏季旅游市場中延續“長紅”。
除了冰雪小世界,來自各地的避暑游客還在哈爾濱發現了更多清涼“打卡地”。
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中國嘉峪關、高原雪山都變成了精美冰雕……來自廣東省江門市的余國輝今年60歲,位于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的冰雪文化博物館令他印象深刻。
“我的家鄉已經是30多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這里只有零下10攝氏度,像穿越了一樣。”余國輝說,為了體驗不一樣的清涼夏日,他和朋友們北上2000多公里專程來到哈爾濱。
在位于哈爾濱新區的熱雪奇跡室內滑雪場,游客們腳踏雪板從雪道上飛馳而下。該室內滑雪場面積達8萬平方米,溫度約零下5攝氏度,擁有初、中、高不同等級的雪道共8條,最高垂直落差80米。
“游客最多時一天達3500人次,年齡從5歲到60多歲都有。”哈爾濱熱雪奇跡工作人員付巍介紹,去年滑雪場共接待游客32萬人次,如今來自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支專業滑雪隊來此夏訓。
“滑雪+”冰雪產業正加速發展出更多業態。針對不同客戶群體,中國北方的許多滑雪場形成了差異化服務體系,不論新手還是“發燒友”,都能找到定制化課程與專業教練。同時,管理模式、經營與教練人才也從這里輸送到全國各地,幫助重慶等南方地區擁抱冰雪運動潮流,為中國冰雪產業蓬勃發展注入活力。
36歲的滑雪教練李江濤正是一名南下追尋新機遇的滑雪教練。今年3月,他離開長期教學的河北張家口,來到重慶一家室內滑雪場成為一名高山競技隊教練,開始反季節滑雪教學。
“南方經濟發展迅速、消費能力強,當地市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日益高漲,這里是冰雪產業的藍海。”李江濤說。
6月18日,滑雪愛好者在位于重慶的一家室內滑雪場體驗滑雪運動。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像李江濤這樣冬季在北方、夏季在南方教學的“候鳥教練”不是個例。他說,北方的雪季大概持續四五個月,雪季結束后,大批來自北方的滑雪教練就涌向南方室內滑雪場,不少教練扎堆于此。
“冰雪運動不再是北方的專屬,特別是北京冬奧會后,重慶的冰雪愛好者也越來越多。”重慶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歌介紹,目前,重慶市主城區內擁有5個室內冰場、2個室內滑雪場,可不受季節限制,供全市人民參與冰雪運動。
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會城市廣州,同為室內冰雪主題樂園的廣州熱雪奇跡雪場,近年來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地區冰雪愛好者的熱門去處。
與此同時,位于上海臨港新片區的大型室內滑雪場也已竣工,經過測試和檢驗將于今年夏天開業。這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包括一個大型室內滑雪場、一個水上樂園、一個精品酒店和一個度假酒店,設有20多項戲雪活動和3條不同難度的雪道。
從北到南,冷冰雪在中國夏季再度掀起文旅熱。(參與采寫:吳燕霞、王全超)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
明天(7月15日)將正式入伏
今年的“三伏”是40天
所謂“三伏”
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
我國傳統歷法規定
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
中伏則不固定
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
“三伏”大約在每年
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
正好處于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
天氣最為炎熱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為代表
趁著“三伏”
養生人可坐不住了
零成本的“養生”火了!
一把遮陽傘
一塊墊子,一片平地
即可開始近期網絡上流行起的
“0元”養生——曬背
廣東佛山一女子在樓頂曬后背
當事人稱10天瘦了4斤
曬完感覺自己眼神都變得清澈了
每天曬大概半個小時
雖然黑了但感覺值得
微博上
#女子稱曬背10天瘦了4斤#
沖上熱搜
在社交軟件上搜索“曬背”
也能看到許多網友分享
自己曬背的心得和體驗
不少網友發現
持續一段時間曬背后
“自己好像變得更有精氣神”
“也不容易手腳發涼了”
更關鍵在于
這是一項幾乎零成本的“養生”方式
網友安妮長期受著痛經的困擾
聽說曬背可以緩解生理期的疼痛
于是定期在周六、周日上午穿著防曬衣
打一把太陽傘,抱著一壺開水
做好全副武裝
坐在小板凳上
把背部對著太陽照射的方向
接受夏日“天炙”
她表示“這比去外面做艾灸之類的便宜多了”
除了這些力挺曬背養生的網友
也有人表示
曬背不當容易造成中暑、曬傷
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
三伏天曬背,是否真的可行?
減重、祛寒濕、緩解經期疼痛
帶來心情愉悅
.......
曬背真有網上說得那么神奇?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艷華從中醫的角度介紹,不少經脈和穴位都在后背,曬背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虛寒體質、寒濕內盛以及經常腹瀉、手足寒涼怕冷的人群,適當試試曬背或有助緩解。
長沙市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肖智表示,夏日曬背可以起到一個補陽的作用,即可以養陽氣。
對于網絡上提到曬背的一些功效,肖智從身體角度出發,認為曬背對于日常表現為怕冷、畏寒、臉色蒼白、大便不成形、大便稀溏、臉浮、肢腫等虛寒體質,寒濕內盛的人能起到提高體質的作用;適當曬背從對于骨骼來說也可以起到補充維生素D的作用。
除此之外,肖智提醒,一切的養生與治療都應當在保證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進行。夏季曬背最主要的前提是要保證自己不被曬傷、不會中暑。
哪些人可以多曬曬?
中醫講天人相應
曬太陽是流通氣血
令陰陽相和的良方
具有調動人體抗病能力
改善人體代謝等多重功效
而三伏天的太陽光是扶陽排邪的最好時機
這3類人可以適當曬太陽
「1.有慢性病的」
如代謝綜合征、抑郁癥、阿爾茨海默癥、過敏性咳嗽、鼻炎、咽炎、痛經、婦科慢性炎癥等人群,通過三伏天曬太陽出汗,益氣溫陽、散寒通絡,防治冬季易發疾病。
「2. 亞健康的」
如胃腸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熱、腰腿怕冷怕風、體力活動少、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通過三伏天曬太陽出汗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尤其是體溫調節功能與自律神經。
「3.陽虛、濕氣重的」
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肢體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特別是伴有舌胖或有齒痕、舌苔厚膩的表現,提示體質為陽虛、濕氣重的人群,選擇三伏天曬太陽出汗,激發氣血經絡的活動,改善陽虛、寒濕體質。
如何正確“曬背”?
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醫生表示,針對一些寒濕體質和陽虛的人,是可以適當曬曬背的。但前提是要做好防曬,比如戴遮陽帽,擦防曬油。
醫生提醒,早上6時到9時,下午4時到6時比較適宜曬背。第一次曬背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然后循序增加,一般體質不宜超過30分鐘。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曬,避免曬傷。
綜合新華每日電訊、央視新聞、瀟湘晨報、廣州衛健委、@人民日報等
來源: 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