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中我們對 中的鋼筆和路徑進行超級詳細的講。 首先來簡要介紹一下鋼筆工具和路徑的概念 1 鋼筆工具屬于向量繪圖工具,其優點是可以勾畫平滑的曲線(在縮放或者變形之后仍能保持平滑效果) 2 鋼筆工具畫出來的向量圖形稱為路徑,路徑是向量的 3 路徑允許是不封閉的開放狀,如果把起點與終點重合繪制就可以得到封閉的路徑 現在我們來繪制一個簡單的路徑 如下圖在PS 工具欄選擇鋼筆工具(快捷鍵 P) 并保持鋼筆工具的選項如圖所示(在工具欄上方) 選擇第二種繪圖方式(單純路徑),并取消橡皮帶功能 然后用鋼筆在畫面中單擊,會看到在擊打的點之間有線段相連 保持按住 Shift 鍵可以讓所繪制的點與上一個點保持45 度整數倍夾角(比如零度、90 度 ) 這樣可以繪制水平或者是垂直的線段(圖中從第 5 個點開始按下了 Shift 鍵) 從上面的簡單練習中我們得出兩個規律: 1 我們并沒有直接繪制線段,而是定義了各個點的位置,軟體則在點間連線成型 2 控制線段形態(方向、距離)的,并不是線段本身,而是線段中的各個點的位置 記住兩個術語:那些點稱為“錨點”();錨點間的線段稱為“片斷”()。
剛才我們繪制的那些錨點,由于它們之間的線段都是直線,所以又稱為直線型錨點。 現在我們來繪制曲線形錨點 如下圖所示般,在起點按下滑鼠之后不要鬆手ps鋼筆閉合路徑之后怎么摳出,向上拖動出一條方向線后放手 然后在第二個錨點拖動出一條向下的方向線,以此類推,畫出類似圖示的路徑 我們看到在繪制出第二個及之后的錨點并拖動方向線時,曲線的形態也隨之改變 究竟曲線是怎樣生成的,我們又該如何來控制曲線的形態呢? 除了具有直線的方向和距離外,曲線多了一個彎曲度的形態 方向和距離只要改變錨點位置就可以做到,但是彎曲度該如何控制? 如圖在工具欄選擇“直接選擇工具”,注意是下方那個空心的箭頭 假設我們剛才繪制的4 個錨點分別是ABCD 用“直接選擇工具”去點取位于AB 之間的片斷 會看到剛才我們繪制AB 錨點時候定義的方向線 仔細看一下這兩個方向線 再這樣想像: 一個人要從A 點到B 點,在A 點出發的時候,位于A 點的其他人看到他是朝著上偏右的方向走的 而位于B 點的人,看到他是朝著下偏右的方向來的 那麼綜合兩地的觀測結果。就可以得出這個人行走的路線:必定是一個類似鍋蓋 的上弧形 現在我們選擇如圖的“轉換點工具”,該工具用來修改方向線 然后如下圖所示般改變AB 錨點上的方向線,將會看到曲線彎曲度的改變 注意方向線末端有一個小圓點,這個圓點稱為“手柄”,要點擊手柄位置才可以改變方向線 結合剛才所作的比喻,就不難理解了: 1 修改 B 錨點方向線為下,相當于指定那個人從A 點上方出發后,從 B 點下方進入,那麼所走的路程就 是一個S 形 2 再修改A 錨點方向線為下,相當于從A 點下方出發,再從 B 點下方進入,所走的就是一個下弧形的路 程 修改后的方向線如下圖: 明白了方向線的方向對曲線形態的影響后,我們來看一下方向線長短造成的影響 如下圖般,在同一方向上拖拉方向線:(可使用“直接選擇工具” ) 對于一個錨點而言,如果方向線越長,那麼曲線在這個方向上走的路程就越長,反之就越短 可以這樣設想,曲線是一個橡皮筋,在頭尾兩端有兩個力在各自的方向上拉 哪個方向上力氣大,則橡皮筋就朝向這個方向多靠攏一些。
反而反之 除了修改錨點之外,也可以利用“直接選擇工具” ,在片斷上修改曲線的形態 如下圖: 注意:這并不能說是“修改了片斷”ps鋼筆閉合路徑之后怎么摳出,而應該說是“同時修改了兩個錨點” 牢記原則:片斷是由錨點組成的,只有修改錨點才能改變片斷形態,這是不可逆的因果關系 做一下小結: 對于這條曲線上的除了起點和終點的BC 兩個錨點而言,都存在兩條方向線: 一條是從上一個錨點“來向”的方向線;另一條是通往下一個錨點的“去向”的方向線 對于起點,只存在“去向”的方向線;對于終點,只存在“來向”的方向線下面讓我們做個小練習,如圖: 現在要求在兩個紅點之間繪制一條緊貼滑鼠外廓的曲線 很可能你們繪制出來的是如下圖這個樣子的 雖然要求是達到了,但是這樣的路徑上使用了4 個錨點 再看下圖: 同樣的曲線效果,這里只用了兩個錨點來繪制 移動兩個紅點的位置再行繪制,很可能你們繪制的效果是這樣 而實際上呢,也只需要用兩個錨點就可以繪制這條曲線了,如下圖 再換個位置繪制一條,也只需要兩個錨點,如下圖: 記住一個原則:繪制曲線的錨點數量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