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波未平,另一波又起,一波賣家因為禮品卡操作評價被封號后,另一波賣家又因為關聯賬號被封了,這個文章帶你好好了解一下,關聯的全部知識!

    文章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 什么是賬號關聯
    2. 為什么亞馬遜會限制多賬號運營
    3. 被查到關聯結果會怎樣
    4. 被關聯的因素都有哪些
    5. 亞馬遜關聯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6. 如何注意防范關聯


    ----什么是賬號關聯?----


    首先我們得知道,亞馬遜是明文禁止一個公司/賣家擁有多個同地區賬戶,即一個公司/賣家不能有兩個美國站,不能有兩個歐洲站。但是可以有一個美國站,一個歐洲站,一個日本站。

    如果一個公司/賣家同時有兩個同地區賬戶,如果查到了,就被認為是賬號關聯。這種是自己店鋪之間的關聯。

    還有可能是自己賬號跟別人賬號關聯的。例如,你在星巴克的免費wifi里登錄你美國站,而別家的同事也在同一個WiFi里登錄了他們美國站。你們之間也有可能賬號關聯(但是這種情況幾率很低,因為還有其他因素)。

    但是亞馬遜在他們的幫助頁面里,只是一句話帶過。詳情請看以下頁面 (需要登錄賬戶,注意網絡關聯)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om/gp/help/G1801


    “除非您有開設第二個賬戶的合理業務需要且您的所有賬戶均信譽良好,否則您只能為每個商品銷售地區保留一個賣家平臺賬戶”。就這么一句話。

    該頁面也提到一點,是可以申請的多個賬戶的(如申請同一個資料運營兩個美國站),如果你有合理的業務需要。這是你們很多人都忽視的。都以為是不可以,但是目前為止,Kris浩沒有發現有申請成功的案例(如果你公司成功了,一定要告訴我)。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和注意事項試試:

    如果您對第二個帳戶有合法的業務需求,則可以申請此政策的例外:聯系我們:單擊在亞馬遜上銷售,然后選擇您的帳戶,然后選擇其他帳戶問題。

    1. 在您的請求中,請提供第二個帳戶的合法業務需求的說明。
    2. 要考慮批準:必須為每個Seller Central帳戶設置單獨的銀行帳戶。我們不會批準在同一地區內使用同一銀行帳戶的多個賣家中心帳戶。如果您在不同地區(例如北美和歐洲)銷售,只要您的帳戶通過亞馬遜全球銷售進行關聯,您就可以為您的賣家中心帳戶使用相同的銀行帳戶。
    3. 每個帳戶必須有一個單獨的電子郵件地址
    4. 每個帳戶中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必須不同。
    5. 績效指標必須保持良好的信譽。
    6. 亞馬遜一般在2至3個工作日內回復您的請求。不遵守這些要求可能導致帳戶終止。

    (PS: 以上內容本來是出現在后臺幫助頁面,現在取消了,不知道是否意味著亞亞馬遜不希望太多人申請的原因)


    ----為什么亞馬遜會限制多賬號運營?----


    為什么會如此的嚴格,亞馬遜的理由是什么?Kris浩認為理由大概有這么兩個:

    • 禁止分散風險當你的亞馬遜帳戶被暫停時,你將失去所有收入; 失去對你的生計至關重要的利潤。亞馬遜并不總是立即恢復帳戶??赡苄枰獢抵芑驍翟?。這樣賣家才會注重店鋪經營。
    • 提高用戶體驗同一個公司一般都賣一樣的產品,對客戶選擇沒有任何好處。多賬號并不能讓賣家專注在產品和服務上


    ----被查到關聯結果會怎樣?----


    估計你們都知道,就是封店!多個關聯都會一起封,恢復可能性幾乎為0,

    當然,賬號關聯也有比較輕三種后果

    • 同站點賬號關聯,且賬號間所售賣產品存在交叉,亞馬遜會強制要求你下架新賬號的全部Listing。
    • 同站點所售賣產品不存在交叉,賬號可能繼續存活。
    • 任意站點,關聯賬號中的一個被關閉,那么其他幾個也難逃厄運,僅僅只是時間問題。(類似于一個人有案底了,警察都會最先查有案底多人,成功率高)

    雖然賣家都知道結果是這樣,但是還是很多人都要創建管理多賬戶來經營,對于這樣的賣家,我們應該如何規避這樣的風險呢?特別是春節,五一國慶等長假,他們都是還需要回家管理賬號,如何處理?


    ----被關聯的因素都有哪些?----


    亞馬遜擁有檢測共享帳戶的高級方法。如果你被抓了一次,很可能會再次被抓住。作為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你們再牛也比不過他們的,那些所謂黑科技遲早被發現的。

    所以核心重點就是必須將你的第二個帳戶視為完全獨立的業務。這意味著具有不同的地址,IP地址,銀行信息,使用不同的計算機,并且兩個企業之間沒有連接。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和運作,已經開始經營獨立業務但共享相同地址(IP地址,辦公地址,發貨地址等)。即使與的帳戶沒有有任何相似之處也可能會被誤認為是違規行為

    兩個企業之間沒有連接是什么意思?

    我們先看,什么情況會讓亞馬遜覺得兩個企業之間有連接。請認真看完每一項:

    • 產品和服務重復太多(包括產品型號SKU一樣)
    • 描述和圖片相同(圖片鏈接地址一樣)
    • 郵件回復格式相似,他們認為會是同一個人在運營。(字體字號,打字方式速度,奇葩吧,但是亞馬遜就是可以抓到)
    • FBA發貨信息一致相互跟賣過多
    • KYC審核,股東和地址信息一樣后臺聯系方式一樣(電話,郵箱)
    • 梯子軟件/梯子路由器關聯:當你上FB/twitter、YouTube的時候記得退出亞馬遜后臺,以免誤傷。
    • 說明書一樣:建議不要用工廠說明書
    • 購買的賬號(你不會知道它之前經歷過什么)
    • 使用虛擬信用卡
    • 使用VPN/VPS/或者所謂防關聯的瀏覽器(現在抓不了,不代表將來安全)
    • 等等


    ----亞馬遜關聯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看到上面的因素,有些賣家都疑惑了:不是吧,用一樣的說明也會導致關聯?你別不信,還真有可能。

    亞馬遜關聯的底層邏輯就是是可能性(嫌疑度)的百分比。當亞馬遜判定兩個賬號關聯的可能性達到100%,即他們100%確認關聯了,那么你們就會收到警告了。

    打個比方,A賬號和B賬號,他們售賣一樣的產品,那么可能性是10%,然后發現同一個瀏覽器多次登錄,可能性50%,總共飆升60%的可能性了。后面又被發現使用了同樣的VPN,又增加40%。那么就一共100%的可能性了。就是A和B賬號被判定關聯了。

    也就是說,每個賬號都會一直被抓取,每天有不同的證據,只要你一個操作錯誤,就很可能讓50%的可能性飆升至100%。


    ----如何注意防范關聯----


    所以,關聯根據多個因素共同判定,單一因素相同,不會關聯,例如你偶然一次在星巴克和另外別的賣家共用了WiFi是安全的。

    但長期不知不覺地積累起來的關聯因素多起來之后,就會因為某次關聯因素而被判定為關聯,賣家們應盡量減少關聯因素。

    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十新”和“六不要”

    做到“十新”:新郵箱,新電腦,新系統,新瀏覽器,新路由,新收款賬號和新產品,新寬帶,新手機號,新信用卡

    做到“六不要”:不要用云服務登錄多賬戶,不要在家里登錄后臺(除非家里就你一個用網絡),不要在手機登錄后臺(除非你能保證不連接戶外的WIFI),不要讓公司的手提自動連接wifi,不要讓家里人,特別是小孩觸碰公司的手提電腦。

    如果你要外地出差或者春節長假也需要運營賬號,可以用唯一的手提電腦配備唯一的網卡。


    總原則就一個:任何信息都要是唯一的!

    文章介紹

    上篇5700余字近70張圖片,中文版在 https://www.song1118.com 首發,英文版將稍后在 https://www.song1118.tech 發布,分為以下章節:
    違背協定
    心平氣定
    負氣含靈
    化整為零
    舉棋不定

    違背協定

    筆者多年來日常使用的主力電腦,都是重量級的性能筆記本電腦,原因在于三點:
    第一:比臺式機相對節能,空間占用較??;
    第二:就算沒有不間斷電源,也不怕突然停電造成數據丟失;
    第三:方便攜帶并可以移動作業;
    所以,在十多年前,筆者曾多次背著一臺17英寸加一臺15英寸的兩臺筆記本電腦移動,還甘之如飴,甚至認為是強身健體習武之人。


    隨著時間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加上筆者的工作內容也發生變化,現在的狀態調整為:
    在固定場所還是使用重量級的性能筆電,但在外出之時,改用了備用的輕薄筆記本電腦。

    詳情可參看此文:


    song1118公平評測:ThinkPad X12 Detachable Gen 1評測連載上篇:三年之約77 贊同 · 55 評論文章



    但是,現在的主流輕薄筆記本電腦,和重量級的性能筆電相比,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就是性能相對偏低、可內置的硬盤數量偏少。
    對此,筆者有尋找過新的解決方案,比如非常極客方向的、基于ThinkPad X201深度定做的、51nb X210。

    詳情可參看此文:


    song1118公平評測:經典筆電復刻機 51nb X210 評測:努力復刻ThinkPad!74 贊同 · 40 評論文章



    除了比較極客方向的定制版筆電之外,也考慮過去年(2020年6月)上市的機械革命Code 01,機械革命Code 01采用了自家Umi Air的同款模具, 15.6英寸鎂合金機身重量為1.47kg,厚度只有16.8mm,這足夠輕?。?br>而其配備的處理器為AMD R7標壓版,8核心16線程,集成的VEGA核心顯卡據說有著比MX250獨顯性能還強的實力,這足夠性能;
    在其他方面,雙風扇雙熱管雙內存插槽,91wh電池,配置不錯。


    但是,在存儲方面,其只有一個M.2 SSD插槽……
    雖然其R5-4600H/8G/512GB的首發價格4299元,R7-4800H/16G/512GB首發價格4899元,價格確實非常誘人,但在存儲方面無法滿足筆者的企圖,所以果斷放棄。
    隨著時間來到現在,機械革命推出了新一代的Code 10,筆者一看:
    改用了intel 11代酷睿標壓版處理器,改用16英寸16:10屏幕,特別是其帶有兩個M.2 SSD插槽----好!很好!就是它了!
    于是,筆者違背了自己說過在今年12月份,不再買任何筆電的“自我協定”,在京東預約下單付款一口氣完成,之后靜候快遞佳音。


    心平氣定

    11月27日下單付款,遲遲不見發貨,筆者是心平氣定的---畢竟,作為機械革命首發產品,要拿到手是需要時間的定律,筆者是早有風聞的。
    在半個月之后雙12到來的前夕----12月11日下午,京東快遞送達。


    筆者第二日開始開箱:非常纖薄脆弱的京東物流外箱之下,才是機械革命的原廠棕黃色外箱,中央是黑色粗體的MECHREV英文和標志,左下角只有UN3481產品內置鋰電池的警告標志,為什么說“只有”,下文即可知曉。


    外箱一側上端,有著產品相關信息:
    產品型號:機械革命Code 10-7CC6U
    型號代碼:i7-11800H----這其實就是采用的CPU的型號;
    生產日期:2021年11月16日----早于筆者下單日期11天,在一個月之后到達最終用戶手中。
    顏色是圖靈灰……圖靈灰?筆者只知道圖靈是計算機科學之父,也知道有個城市叫慕尼黑,但就沒聽說過圖靈灰。不過,機械革命Code系列號稱程序員本,用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為顏色之名,也算是一種致敬,可以接受:有朝一日,會不會有“圖靈紅”出現?


    外箱另外一側,有著詳細的廠家信息、執行標準和外箱尺寸以及運輸安全提示等信息,非常規范,作風正派值得表揚。


    筆電作為在中國銷售的CCC A類產品,中國能效標致(CHINA ENERGY LABEL)必不可少,其上標注一級能耗,典型能源消耗(kWh)值為31.2。


    外箱頂部官方封貼,證明為原廠未拆封。


    打開外箱,還有同材質同色系的內箱:


    內箱的一面采用了印刷電路板抽象圖進行了裝飾,就筆者個人觀點來說,把此內箱直接作為外箱,效果應該更佳。


    開啟內箱,終于可以看到了白色泡棉保護之下的Code 10。


    主機一側紙板隔離的空間,還有電源和電源線,兩者都采用非常薄的透明膠袋包裝,感覺成本控制非常嚴厲,但在安全上卻做到了無可指責。


    與此相反,存放紙質裝箱清單、M.2 SSD散熱片和配套硅脂墊以及鎖定螺絲的膠袋,卻又用料正常。


    此紙質裝箱清單,同時還是電腦保修證書,兩者合一既環保又方便,何樂不為?


    電源為全漢出品,型號為FSP090-DBBN3,外部輸入100至240伏特交流電自適應,提供19伏特4.74安培的直流輸出,功率為90瓦。


    部分包裝材料纖薄的風格,繼續蔓延到包裝Code 10主機的透明膠袋上,而且此膠袋沒有采用額外封簽或粘貼設計,直接展開即可。


    負氣含靈

    負氣含靈是指有生氣和靈性的人。
    從宛如懶散臨時工打包的膠袋中取出Code 10本體,終于見識到了圖靈灰。
    Code 10上蓋非常平整,四角圓角處理,據官方資料,其材質是“航空級鎂鋁合金”,而對機體的顏色,官方的用詞是“高奢感極強的灰色,低調穩重?!?/p>


    但筆者覺得,其屏幕上蓋一側的CODE標志銘牌,巧妙地將字母“O”替換為機械革命的圖像標志,才是真正的“高奢低調”。


    Code 10的機體尺寸為355mm x 246.5mm x 17.8mm , 低于18毫米的厚度,對于目前常規16英寸筆電來說,是非常薄的。
    其機身基座正面中央,有著便于開啟屏幕上蓋的凹槽;
    正面和厚度為8.3毫米的三星Galaxy Note 9手機放在一起比較,是不會顯得很薄的。


    Code 10機體左右和前方的下方,都采用了縮進的楔形設計。


    Code 10的機身左側端口,從左至右依次是:
    電源指示燈和電源接口;
    兩個雷電4端口:這是筆者決定購買Code 10的重要原因之一,兼容USB-C ,支持DP和PD;
    HDMI端口:
    音頻插孔:3.5毫米、輸入輸出二合一;


    Code 10的機身右側端口,從左至右依次是:
    兩個USB-A 3.1端口;
    電源按鈕:集成指紋識別功能,并支持冷開機時按下按鈕直接識別指紋,無需在Window登錄界面進行指紋識別,這點令筆者感到很意外,點贊!
    依據官方資料,在機身右側面,部分機型還可選帶有SD讀卡器。


    Code 10的機身背面,無任何端口,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下沉式貫通屏軸。
    筆者覺得從此角度看去,Code 10的機身線條更加硬朗明快,質感上佳。


    Code 10的機身底部質感也還可以,雖然因為采用楔形設計,造成四周斜角縮進有失鋒芒,但是整體布局對稱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嚴肅認真的。


    在底部最引人注目的是左側的銘牌,其采用磁吸設計,確保不易掉落的同時用戶又可輕松取下,取下之后可以看到這臺Code 10相關信息的標簽,上面空白之處,足夠用戶留下自己的簽名,雖然此處用戶也可以自由發揮,但空間完全不夠放上一張應急的紙幣。


    機身底部前后各一長條橡膠腳墊,靠近后方是整片散熱進氣格柵,靠近前方部位左右各有一揚聲器格柵。


    在底部右側靠近散熱進氣格柵,黃色方框標注處,有宕機應急復位插孔。


    仔細觀察的話,從底部散熱進氣格柵左部,能明顯看到機身內部的一黃色紅色線纜,這表明官方對這樣的細節,似乎是不太在意的。


    但在另一個細節上,筆者又覺得官方做得不錯:打開屏幕上蓋,放在鍵盤和屏幕之間起防護作用的無紡布,上面印刷了對新用戶的溫馨提示和感謝用語----這很不錯,增加的成本基本為零,帶來的感覺絕對為正。


    Code 10展開屏幕上蓋之后,猛然間是筆者夢回唐朝,宛如回到了當年IBM ThinkPad筆電稱王的年代----4:3屏幕窄邊框?


    當然,這是錯覺,Code 10是16:10屏幕。
    但窄邊框是無可否認的,具體的數值就不列了,看圖即可:左右側很窄,上下稍寬,而且上方放置的攝像頭只能是針孔式設計了,也放棄了紅外攝像頭,由此不支持Widnows 人面識別功能。


    同時,Code 10的屏幕展開角度也可達165度,雖然沒有實現180度,但比大多數只有135度展開角度的筆電,要好多了。


    Code 10的C面也采用了鎂鋁合金,6行84鍵鍵盤,加完全中置的巨大觸摸板。


    巨大的觸摸板上密布各種標注,從標注上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多功能的觸摸板,支持切換為數字小鍵盤,還能對亮度音量進行調節,具體使用將會如何,有待開機實測。


    6行84鍵盤的Fn功能組合按鍵比較齊全,如Fn+Esc可以禁用觸摸板,Fn+F4控制攝像頭,甚至有獨立的藍牙開關Fn + F5。


    程序員常用的Del按鍵在最右上角,同時將Home、PgUp、PgDn、End這四個按鍵,豎直排列安排在最右側,四個方向按鍵也是標準大小,這些都帶來了很不錯的鍵盤操作便利。
    美中不足的是,作為一臺16英寸機型,沒有獨立的數字小鍵盤,同時,右Shift按鍵被方向鍵搶位,用戶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Code 10鍵盤的鍵程尚可,為1.4毫米,但筆者覺得鍵饋偏軟,發出的聲音也猶如擊打敗絮,在使用之時總是不禁幻想:這可不可以自己換成ThinkPad W520的鍵盤呢……


    幻想歸幻想,對于現實的Code 10,筆者認為其外觀是屬于優秀之列,特別是其采用了窄邊框設計的16英寸16:10屏幕,外加巨大觸摸板,帶來的視角效果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在尺寸和重量方面也控制得非常不錯,并且屏幕展開角度能接近180度,更多地滿足了大多數程序員的需求。
    這樣一來,Code 10 對程序員來說,似乎儼然是一臺飽滿生氣而充滿靈性的機器……
    對不是程序員的筆者來說,也感覺其負氣含靈,表現值得期待!


    不過,在正式開機實測之前,還是先拆機檢驗其內部結構,看看和基于AMD平臺的上代Code 01相比,兩者有何不同,Code 10有何進化。


    化整為零

    可以說,Code 10是筆者2021年度歷史最好拆裝機型。

    原因很簡單,它就是依靠底部10短2長合計12顆螺絲鎖定,沒有拆卸艱難安裝易損的卡榫,也沒有詭異莫測的雙面膠,更沒有居心不良的官方防拆貼紙。


    取下12顆螺絲之后,用大拇指手指甲,即可輕松從機身一側劃開機身和底蓋的連接,取下底蓋。


    底蓋內側很簡單,除了對應散熱進氣格柵的金屬防塵網沒有什么復雜機構至于材質方面,由于官方只宣傳說A、C兩面采用了“航空級鎂鋁合金”,所以其自然被認為是大部分人覺得是低級廉價的塑料----當然,筆者并不認為所有塑料都是廉價低級的。


    底蓋內側此處,用黑色膠布固定了一個強磁體,這就是實現底部磁吸銘牌的關鍵部件,簡單粗暴,物美價廉,完全有效。

    取下底蓋之后的Code 10底部一覽,這就是官方宣傳的“細節無處不在,全黑化內構”。

    上文說到的底部可以透視到的黃色紅色線纜,是什么細節?

    左邊白色排線和左下角黃銅,是忘記了黑化?


    可以透視到的黃色紅色線纜,是左側散熱風扇所用;

    忘記黑化的左邊白色排線,是連接機身右側的USB-A端口的小電路板所用。


    雙熱管雙風扇的右側風扇,使用的線纜不是較為顯眼的顏色,所以上文在機身外部透視時不能顯現。

    左側風扇上面沒有標簽,右側風扇有標簽,上面標注有JORAY DV 5V 05 A BF060A05P。


    依據BF060A05P搜索,找到了Acer筆電使用過的JZR風扇和其一模一樣。


    可見Code 10上面的兩個風扇,是用一個型號,只是在安裝時,一個為背面安裝一個為正面安裝。至于為什么Code 10為JORAY,Acer筆電為JZR,筆者就不知道了,反正都是MIC。

    話說回來,intel 11代酷睿標壓CPU,只有集顯,加上雙熱管雙風扇,Code 10的性能發揮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雙熱管雙風扇,Code 10還有雙內存插槽---而且,從上代Code 01奇怪的L型布局,改成了常見而又順眼的并排布局。

    右側內存插槽下方,是空置的第二個M.2 2280 SSD插槽。

    機身內部多處可見標注日期的貼紙,此圖片中就可以看見三張,在內存條、主板和電池上,均為2021年11月。


    Code 10的主M.2 2280 SSD安裝位置,在機身底部方向的右下角,位于電池和揚聲器之間,上面有黃銅色散熱片覆蓋,需要松開兩顆固定螺絲取下散熱片,才可以取下。


    取下主硬盤之后,才能取下電池的所有四顆固定螺絲,將Code 10的內置電池取下。


    Code 10的內置電池為3芯鋰離子電池,由東莞贛鋒電子出品,型號為SSBS81,額定容量為6065mAh*11.55V=70Wh,充電壓制電壓為13.2V。


    此電池正面左上角有著CODE的專用徽標,想來是Code 10獨家專用。

    背面幾乎全體黑色,可謂本機黑化最佳部件,周身沒有任何安規認證標志。


    內置電池取下之后,Code 10的內存也可以取下來了。

    兩條16GB DDR4 3200內存,品牌均為Micron(美光)旗下的Crucial(英睿達)。

    出廠預裝M.2 SSD為1TB的三星PM9A1----關于這點,官方在產品銷售頁面甚至有直接標明,可見,這是賣點,可見,敢坦誠相見。


    取下內置電池的Code 10的底面內部一覽。

    可以看到電池倉位中央部位是觸摸板安裝空間,部分區域使用了黑色泡棉條塊進行填充,以確保電池安放的穩固性。電池倉底部區域等效于C面,部分區域采用了蜂巢加強肋設計,用以強化C面支撐。


    靠近電池倉的主板邊緣有著眾多接口,從右至左,分別如下:

    CN2----電池接口;

    CN10----鍵盤排線接口;

    CN41----為空焊盤,據上文所言,筆者推測有可能為SD讀卡器排線接口;

    CN9----觸摸版排線接口;

    編號不詳----應為鍵盤背光接口;


    最后,只剩下最右側的、在無線網卡附近的、一個標注為CN4的空置接口……


    筆者看了半天,發現附近有著疑為存放BIOS的華邦(Winbond)八腳芯片,斷定其為主板BIOS電池的接口。

    可是,怎么沒有連接常見的CR2032鋰錳電池呢?


    此疑問發出之后,有得到一個非正式的答復是:“這機器就這樣,現在筆記本都是內置電池,沒必要再加個紐扣電池。“

    @來聽聽阿璞怎么說

    這樣一來,似乎Code 10除了開創首臺標壓intel集顯筆電之先河外,又開創了筆電無主板電池的先河?

    所以,上文說的-----Code 10外箱上,只有UN3481產品內置鋰電池警告標志----而沒有UN3091產品內置鋰金屬電池警告標志,就得到了前呼后應。

    至于筆電主板電池是不是真的“沒必要”,后文再談,先看看Code 10內部的其他細節。

    機身右側的端口和按鈕,采用獨立小電路板,通過三根排線和主板連接,如下圖從左至右依次是:

    電源按鈕排線;

    集成在電源按鈕上的指紋識別器的排線—因為部分機型沒有指紋識別器,所以采用獨立排線設計,是謂靈活機動;

    USB-A端口的數據和整個小電路板的供電排線;

    另外,如果是帶有SD讀卡器的機型,以筆者所知所見推測,整個小電路板都需要更換。


    機身左側,是雙雷電4端口和HDMI端口所在,由于這兩個雷電4端口,距離CPU安裝的位置相對遙遠,筆者對這兩個雷電4是否是直連CPU,感到有點擔憂,不過,開機實測即可確定。


    另外,在機身主板左側(等效于底部觀看的右側),筆者也發現第二個可疑之處----在靠近宕機復位按鈕附近,有一24針腳的空置焊盤,旁邊靠近機身邊緣部分主板有一方形缺口----這空間、這位置,給以太網卡芯片和RJ45端口使用,似乎太合適了,難道,Code 10原本有設計內置以太網卡,然后被閹割了?


    為了不影響原廠散熱效果,筆者對Code 10的拆解到此為止。

    筆者有仔細觀看,繼續往下拆解Code 10的話,只要不對屏幕上蓋部分進行操作,整個拆解過程都將非常輕松。



    舉棋不定

    先解釋一個問題:

    Code 10是機械革命Code系列的第二代,第一代叫做Code 01,如果不是計算機專業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何第一代叫01,第二代不叫02而叫10呢?

    因為第一代叫“01”,既是1,又表示是開創一個全新類型筆電的從0到1,還表示計算機二進制代碼的0和1;

    所以,第二代的“10”,不應該讀作“十”,而是應該讀為“一零”。就是因為這個“10”是二進制,等于是十進制的“2”。


    當然,從01到10,不排除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第一代采用的是AMD平臺,第二代采用了intel平臺,是一個巨大的升級----就如華為Mate 10的下一代叫Mate 20不叫Mate 11、三星Note 10的下一代叫Note 20而不叫Note 11一樣。

    這樣的意思,我最太討厭了!

    不管怎樣,自從去年Code 01的誕生,機械革命已經樹起了終極生產力和程序員本的大旗!

    而現在,Code 10在接下大旗的同時,武裝全新機體的鎧甲,手持全新平臺的利劍,面部實施了16英寸16:10屏幕的整容,還使用了人民幣7000元出頭的廉價特效的魔法加持:



    在這樣的情形下,走上筆者預設戰場的Code 10,其實際的顏值、戰力和耐力以及抗打擊能力,又將如何呢?


    大旗已樹,但舉棋不定……

    請看《程序員本機械革命Code 10評測下篇》

    敬請期待!

    發布于 2021-12-13 23:16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