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紙牌》(Solitaire)不再是 Windows 系統(tǒng)的默認預裝游戲,在剝離出來微軟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更現代化的版本《Microsoft Solitaire Collection》,提供了全新的游戲體驗。在近日的更新中,微軟將 Android 和 iOS 端的“Single Tap to Move”功能引入到 Windows 端中。
這項新功能不是默認啟用的,但用戶可以通過在 Windows10 或 Windows 11 的游戲選項屏幕上激活它來試試。微軟解釋說:“在 Windows 上也可以使用 Single Tap to Move 了。 我們在iPhone和 Android 上的微軟紙牌游戲系列中最喜歡的功能之一,現在可以在 Windows 上使用了! 啟用 Single Tap to Move 功能后,您只需點擊一下就可以移動任何牌! 從任何屏幕進入菜單,選擇游戲選項,然后打開 Single Tap to Move。今天就試試吧!”
史上最“成功”的微軟游戲,實際上原型來自Mac。
三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0年5月22日,微軟發(fā)布了Window 3.0系統(tǒng),自帶的紙牌游戲(Solitaire)隨之走入大眾視野。
后來,微軟又在系統(tǒng)附件的游戲里加入了紅心大戰(zhàn)、掃雷、空當接龍,并稱Windows“老四強”。
時至今日,它們已經成了全球最流行的幾款電子游戲,承包了無數人的辦公室摸魚回憶。以至于Windows 8取消了自帶的游戲集之后,所有人都在問:怎么把游戲裝回來?
百度經驗里如何給Win8下自帶游戲的教程
幸好,微軟很快讓這些游戲在Win 10里回歸了。
有意思的是,Windows紙牌設計并非微軟有意為之,只是當時一名實習程序員想給自己找點樂子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更讓人意外的是,比Windows紙牌更早的還有Mac紙牌——后者直接導致了前者的誕生。
微軟給系統(tǒng)加紙牌本為訓練用戶,
開發(fā)者一分錢沒拿到
三年前,CNN旗下的新聞欄目Great Big Stories曾采訪開發(fā)出Windows紙牌的程序員,我社也對這個視頻進行了編譯,一些老讀者可能還有印象: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Windows紙牌背后的開發(fā)者,是1988年時微軟一名叫Wes Cherry的暑期實習生。卡背美術則主要由他當時的女友Leslie Kooy幫忙完成。
無比經典的海灘卡背,來源于Wes當時的女友對圣菲利普的印象
后來,他們分手了
Wes Cherry目前和家人一起經營自有果酒品牌:Dragon’s Head
除開偶爾給酒窖硬件做點技術調整,現在他基本不寫代碼了
由于Wes當時所在的崗位是無薪的,根據合同,他也不享有對紙牌的版權。因此,Wes盡管是Windows紙牌的實際開發(fā)者,這么多年來卻從沒拿到過一分錢。作為無薪的補償,微軟給了當時的他一臺IBM TX。
在CNN的訪談里,Wes還提到了微軟把Windows紙牌加進系統(tǒng)附件里的目的:拋開娛樂的部分,紙牌其實承擔了利用游戲訓練用戶使用鼠標的目的。
80年代,商業(yè)鼠標首先在Mac平臺得到廣泛使用;在鼠標運用這一方面,Windows反倒成了“后浪”。現在我們熟悉的單雙擊、拖拽操作,對當時的Windows用戶而言都還算新鮮技巧,紙牌一下子全給訓練到了。
無獨有偶,后來與紙牌并駕齊驅的其他幾個Windows內置游戲,其實也都被微軟“委以重任”:掃雷是為了訓練用戶使用鼠標右鍵和精準點擊;紅心大戰(zhàn)是讓用戶對系統(tǒng)的網絡功能產生興趣;空當接龍實際是為了測試32位的數據處理子系統(tǒng),和訓練用戶無關。如果系統(tǒng)沒有正確安裝,空當接龍將不會運行。
Windows XP/7/10三代的紙牌通關畫面
紙牌通關動畫都比較賞心悅目,給了許多玩家通關的動力
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場景,當然也被neta成了表情包
Windows紙牌“抄”了Mac紙牌
當年CNN的訪談視頻發(fā)表之后,由于視頻剪輯導致的說辭模糊,不少人對于Wes究竟是為什么開發(fā)紙牌產生了疑問。
一時之間,謠言漫天。當時最主流的說法,是Wes在準備一個大學期末項目,為了交作業(yè)才寫下了Windows紙牌的代碼。
謠言最終傳到了Wes那里,本尊于是出來辟謠:根本沒有什么期末作業(yè),紙牌其實是做給他自己玩的。
事情的經過是:實習期間,Wes在Mac上玩到了一款紙牌游戲,于是決定也給自己做一個Windows 2.1環(huán)境下可以運行的版本;公司內,一位程序經理偶然發(fā)現了Wes的小創(chuàng)作,然后,它就成了Windows 3.0里的自帶紙牌。
在Wes關于紙牌設計的自白里,他并沒有提到自己玩過的Mac紙牌具體是哪個。但結合時間點來看,答案很可能是1987年推出的《Solitaire Royale》,由Brodie Lockard, Brad Fregger和Michael Sandige共同設計。
這款Mac紙牌也是電腦游戲史上的第一款商業(yè)紙牌游戲。
有內味了
Mac上的《Solitaire Royale》實際上包含8個不同的游戲,不僅限于我們熟悉的玩法
Windows紙牌實際只“移植”了這款游戲里的“Klondike”
有趣的是,盡管紙牌最先出現在Mac電腦上,同時期Mac平臺人氣最旺的游戲卻是一款名叫《Shanghai(上海)》的游戲;在許多國內小游戲平臺,它叫麻將對對碰。作者不是別人,正是《Solitaire Royale》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Brodie Lockard。
在斯坦福大學就讀期間,Brodie曾經是校代表隊的體操運動員,卻意外在蹦床上摔斷了脖子,導致頭部以下的身體完全癱瘓。1981年,他通過口咬木棍在PLATO終端上打字的方式,寫出了《Shanghai》。
《Shanghai v2.0》,1989年的Mac版本
1984年,Brodie把《Shanghai》的Mac原型帶給了日后《Solitaire Royale》的另一位創(chuàng)作者、時任動視軟件經理的Brad Fregger。
Brad讓老婆幫忙試玩游戲,結果從來沒喜歡過電子游戲的老婆夜不歸床、沉迷對對碰。游戲的市場潛力就這樣得到了認可,Brodie和Brad兩人也就此結緣。
不過,他們之中大概誰也沒料到,自己后來給Mac創(chuàng)作的“紙牌”電腦游戲,居然會被“搬運”到Windows上,還享譽全球、成了微軟一大招牌。
除開辦公室摸魚黨,
紙牌還引出假消息和表情包
盡管距離發(fā)行已有30年整,Windows紙牌卻從未真正離開玩家視野。這么多年來,它仍然是辦公室摸魚黨們的親切回憶。
時至今日,當有人問起蘋果手機有什么好玩的單機游戲,依然會得到“單機游戲當然是微軟家的紙牌合集啦”這樣的回復,頗有一種風水輪流轉的感覺。
除開好評,也有活躍玩家抱怨Windows 10里自帶紙牌的聯(lián)網設計極其傻缺,搞得人沒法好好游戲。
更絕的是,去年,圍繞著Windows紙牌甚至衍生出一條關于南非的假消息,連法新社也為此出來論證辟謠。
事情的起源很簡單,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了一張照片,稱這是“德班(南非城市)民政局日常”:背對窗外快要擠爆的人群,屋內工作人員的電腦屏幕上映出Windows紙牌的圖像。
對此,法新社南非分部的記者展開調查。多方檢索之后,記者得出結論:這不是南非,是印度;也不是民政局,是銀行。
專注澄清非洲假消息的公益組織Africa Check也特別發(fā)文,稱這條針對德班民政局服務水平的指摘,根本就是莫須有的罪名。
“糟糕服務源于印度,而不是南非”
Africa Check的文案還有幾分引戰(zhàn)的味道
假消息是澄清了,這么一鬧,照片也出了圈,成了Reddit用戶的又一表情包來源。面對烏壓壓的人群,大姐玩起Windows紙牌的大將之風,在反映某些行政效率低下的場景方面,實在太讓人有共鳴了。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對那些只知道摸魚、最后活干不完的人們的一次曝光。
“請稍等一下,我正在查你的賬戶”
“姐,你還要多久啊?”
“就幾分鐘。我只需要排列一些數據,然后把它們消除掉,就完事兒了。”
最近,微軟也正在Facebook上收集人們關于Windows紙牌的有趣故事,以慶祝游戲發(fā)行30周年。相信有不少玩家,能對女柜員面對人群高壓紋絲不動繼續(xù)玩Windows紙牌的精神感同身受。
畢竟哪里有辦公室,哪里就有摸魚——從這個角度講,Windows紙牌說不定還能再陪伴我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