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Kubernetes實施示例演示了如何在Windows 10上創建單節點群集,以啟動并運行容器化的應用程序。


    Kubernetes使開發人員和系統管理員可以快速部署應用程序并將其擴展到其需求,而無需停機。Kubernetes系統是高度可配置的,幾乎所有內容都圍繞四個重要概念:節點,pod,部署和服務。


    準備好進入Kubernetes的世界了嗎?這是開始的關鍵步驟和Kubernetes命令。


    學習Kubernetes架構的基礎知識

    首先,了解Kubernetes系統的基礎非常有用。運行容器的服務器及其內部的應用程序稱為節點。主服務器控制,管理和配置這些節點服務器。主節點還管理Pod或一組駐留在節點上的一個或多個容器。


    主服務器充當Kubernetes集群的控制平面。控制平面中各種組件的主要目的是維護所有Kubernetes對象的記錄,并通過自動響應變化來連續管理集群的期望狀態。


    控制平面有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1. Etcd:Kubernetes集群etcd的最基本組件是輕量級可用的配置存儲。它可以跨多個Kubernetes節點設置。它的主要目的是存儲Kubernetes集群中每個節點都可以訪問的配置數據。
    2. Kube-apiserver:這是用于kubectl等命令行工具的RESTful接口,為它們提供了與Kubernetes集群進行交互的方式。簡單來說,它充當各種工具的管理點,以通過REST API控制和配置Kubernetes集群。
    3. Kube控制器管理:該服務的主要作用是維護群集的狀態,例如副本數。如果觀察到所需狀態有任何變化,則kube-controller-manager將運行所需的過程以確保滿足所需狀態。
    4. Kube調度器:該組件的主要職責是根據配置,資源需求和特定于工作負載的需求計劃群集工作負載。


    節點服務器有多個組件,這些組件使主服務器可以使用它們。這些包括:


    • 容器運行時:要運行封裝在節點上存在的pod中的應用程序,我們需要一個輕量級的,隔離的操作環境:容器。容器運行時是一種工具,例如Docker,用于創建,部署和運行應用程序。
    • Kubelet:Kubelet是安裝在節點上以與主節點進行通信并從其接收命令的代理或服務。它指導需要在節點上執行的操作,例如創建,縮放和刪除容器。
    • Kube代理:此代理服務將請求中繼到正確的容器并執行負載平衡。Kube-proxy還執行主機級子網劃分,以確保其他組件可以訪問服務。


    Kubernetes實施步驟

    在本教程中,我們將創建一個在Windows 10操作系統上運行的單節點群集。


    要在Windows上安裝和設置Kubernetes,請加載kubectl并安裝minikube。Chocolatey軟件包管理器在此過程中會提供幫助。命令行工具kubectl對Kubernetes集群運行命令,而minikube是使我們能夠在機器上的VM中運行單節點集群的工具。輸入命令:


    choco install Kubernetes-cli minikube


    這將返回如下所示的輸出:

    現在,運行以下命令并驗證您的計算機上是否安裝了kubectl:


    kubectl.exe version --client


    必須在以下屏幕截圖中看到類似的輸出:

    接下來,在Kubernetes中啟動一個工作機-或節點。它可以是物理機或虛擬機。為此,請使用以下命令啟動minikube:


    minikube start


    這將返回如下所示的輸出:

    由于我們在Windows上安裝Kubernetes,因此請使用Hyper-V啟動VM并在VM上設置Kubernetes集群。


    這樣就完成了設置。


    如何在Kubernetes中運行容器

    要啟動容器,請使用下面的Kubernetes命令創建部署。提供部署名稱和要部署的容器映像。Kubernetes將自動選擇Docker作為默認的容器運行時。在這里,我們使用將運行Nginx Web服務器的鏡像:


    kubectl.exe create deployment my-nginx --image nginx


    創建部署后,Kubernetes將構建Pod來承載應用程序實例。


    運行上一條命令后立即輸入get pods,以在部署pod時捕獲ContainerCreating狀態:


    kubectl.exe get pods


    這將在幾秒鐘內完成,并且容器狀態應更改為“正在運行”:

    如下所示,將describe關鍵字與部署名稱一起使用,以查看有關部署的更多詳細信息:

    kubectl.exe get deployment

    kubectl.exe describe deployment helloworld-nginx

    這將返回結果,例如副本數,所需狀態和時間戳記:

    在此Kubernetes實施教程中,我們僅運行一個容器或Nginx服務器,但有時必須適應增加的工作量和流量。在這種情況下,請擴大應用程序實例的數量。這可以通過使用帶有--replicas參數的kubectl規模部署來實現:


    kubectl.exe scale deployment helloworld-nginx --replicas 4


    檢查部署。將觀察到已部署了該應用程序實例的四個副本:

    現在,檢查Kubernetes pod;該節點上應運行四個容器:

    啟動應用程序并運行

    現在,有一個應用程序在具有各自IP地址的多個容器中運行。接下來,將它們公開到群集之外,以便可以訪問該應用程序:


    Kubectl.exe expose deployment helloworld-nginx --port=80 --type=NodePort


    通過kubectl get services命令進行驗證。這將返回NodePort的服務類型,以在Kubernetes集群的每個節點上公開端口80。該服務是一個抽象層,基本上可以實現負載平衡,并在共享IP地址的群集中對一個以上的pod進行分組。

    要在Web瀏覽器中打開此應用程序,請創建一個代理以將本地端口連接到群集端口,我們在上一步中使用NodePort服務公開了該端口:


    kubectl.exe port-forward svc/helloworld-nginx 80:80


    如下所示:

    轉到Web瀏覽器并打開http://127.0.0.1/或http://localhost/以查看在Kubernetes容器中部署的Nginx Web服務器的主頁。


    測試Kubernetes控制平面

    最后,測試Kubernetes控制平面或主服務器是否能夠維持節點服務器上運行的Pod的所需狀態。要檢查這一點,請使用以下命令來強制刪除運行該應用程序實例的一個容器:


    kubectl.exe delete pod helloworld-nginx-67bb76cf46-mks6j


    識別出這種不希望的狀態,Kubernetes將立即在容器中運行該應用程序的新實例:


    原文鏈接:

    https://searchitoperations.techtarget.com/tutorial/A-step-by-step-tutorial-for-Kubernetes-implementation?

    十多年前AMD還是有能力和Intel在高性能計算市場叫板,然而在Intel的Core架構推出之后AMD就開始走下坡路,隨后推土機架構性能疲軟,有一段時間直接退出HEDT市場,直到去年銳龍線程撕裂者的橫空出世AMD才再次殺會HEDT市場,而且Ryzen Threadripper的帶來了相當不錯的市場反響,眾多核心帶來了強勁的多線程性能,而且價格比對手同樣核心數的產品低得多,不少工作室都選擇了AMD的HEDT平臺作作為自己的工作站,也有游戲發燒友會選擇Ryzen Threadripper來做自己的頂級游戲平臺。

    今年AMD推出了采用12nm Zen+內核第二代Ryzen處理器,工藝的改良使得處理器能工作在更高的頻率上,稍微優化了處理器內部,緩存與內存延遲也有所降低,總體來說性能較上一代提升了大概10%。而Ryzen Threadripper內部其實是四個Ryzen芯片組成的多路系統,所以第二代采用12nm工藝的Ryzen Threadripper推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AMD來說應該也不是什么難事。

    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使用的Zen+內核

    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分為WX系列和X系列,X系列和第一代是一樣的,只有兩個內核可工作的內部雙路系統,最大核心數16個,而WX系列則是四個內核都可工作的,和服務器的EPYC一樣內部是四路互聯,最大核心數32個。

    頂級的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是32核64線程的,基礎頻率3GHz,最大加速頻率4.2GHz,售價為13999元,已經在開京東開賣。

    次旗艦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是24核48線程的,基礎頻率3GHz,最大加速頻率4.2GHz,售價為1299美元,預計10月份開賣。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則是16核32線程,基礎頻率3.5GHz,最大加速頻率4.4GHz,售價為899美元,本月31日開賣。

    Ryzen Threadripper 2920X是12核24線程的,基礎頻率3.5GHz,最大加速頻率4.3GHz,售價為649美元,預計10月份開賣。

    作為Zen+架構的特性,新的線程撕裂者自然也會支持第二代精準頻率提升技術和XFR2,而Ryzen TR 2990WX和Ryzen TR 2950X在不同線程負載下頻率曲線入上圖所示,也就是AMD的官方數據Ryzen TR 2990WX全核負載時頻率應該為3.4GHz,而Ryzen TR 2950X的全核負載頻率應該為3.6GHz。

    WX系列的推出是因為AMD收到不少工作室的反饋,他們想更多核心數的產品,然而他們也沒有必要使用到EPYC那樣的多路產品,所以AMD這次拿出了核心數更多的WX系列產品,這是為內容創作者和開發者所準備的產品,雖然AMD沒有明說,那個W多少有點WorkStation工作站的意思,這系列產品是應付密集的多核應用需求。

    X系列則是為游戲發燒友所準備的,如果你是主播想一邊玩游戲一邊直播而且還想內錄的話,X系列的產品就可以滿足你,而且X系列核心數最多也有16個,價格相對WX系列也低不少,個人內容創作者用它來組建自己的工作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Ryzen Threadripper WX系列的內部架構圖,由核心0和核心2提供內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 ,而服務器的EPYC處理器每個核心都啟用了自己的內存和PCI-E控制器,這點就是WX系列與EPYC一個很大的不同,當然另一個不同點就是不可以租雙路系統,核心之間采用25GBps的Infinity Fabric總線互聯,由于核心1和核心3是沒有直接連接內存和PCI-E的,所以只有NUMA工作模式。

    Win 10系統已經能很好的識別Ryzen TR 2990WX的四個NUMA節點

    而Ryzen Threadripper X內部只有兩個內核可工作,它們都有各自的內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所以可以靈活的選擇UMA或者NUMA工作模式,內核之間采用50GBps的Infinity Fabric總線互聯。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開箱

    這是AMD的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媒體送測包裝, 盒裝外面圍著兩塊金屬外框,還有導光材料構成的支架,這包裝超帥 。新一代產品的盒裝進行了大幅度修改,從之前圓頭圓腦的改成一個長方形盒子,“索隆之眼”沒了,現在改成透明的直接就能看到Threadripper CPU小盒子。

    送測大禮包里面還有兩對芝奇Flare X For AMD DDR4-3200 8GB*2套裝,還有個AMD與酷冷合作為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所準備的頂級風冷散熱器,即使是250W的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壓制起來也毫無壓力。

    這個盒子是可以打開再和上的,比第一代那個拆了就很難還原的不同

    CPU的盒子就卡在里面

    第一代的盒子是圓形的,其實不太好打開,因為外面的固定架太硬了,得比較用力才能拆開,第二代的CPU盒子變成了長方形的,按照三角形的指示按下去就可打開,容易多了。

    我們手頭上的三塊Ryzen Threadripper:Ryzen TR 2990WX、Ryzen TR 2950X和上代的Ryzen TR 1950X

    仔細觀看CPU背面,Ryzen TR 2990WX背面的電容其實是要比Ryzen TR 2950X要多的

    Wraith Ripper散熱器是雙塔結構,七根熱管貫穿兩側密集的散熱鰭片,中間隱藏了一把120mm風扇,最大氣流是39dBA,整個散熱器相當巨大和沉重,散熱面積也相當大,使其可以壓制250W的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這個散熱器不是標配的,需要另外給100美元購買。

    Wraith Ripper散熱器支持可編程RGB燈效,燈光在散熱器頂部,不過他是采用USB線與主板鏈接的,并沒有提供5050接口,所以想燈光與同步有些麻煩。

    底部的四個固定螺絲直接連通散熱器頂部,所以用戶只需要擰散熱器頂部那四個螺絲就可以輕松固定散熱器。

    Wraith Ripper散熱器的底部相當巨大,足夠完全覆蓋Ryzen Threadripper那個巨大的頂蓋,另外我們測量過他的熱管直徑是5mm的,比常見的6mm熱管更細一些。

    測試平臺與說明

    這次考察的對象自然是Ryzen TR 2990WX和Ryzen TR 2950X,我們手頭上只有Ryzen TR 2950X的對手Core i9-7900X,而上一代Threadripper旗艦Ryzen TR 1950X也會加入到這次測試中,AMD平臺使用微星MEG X399 CREATION主板,而Intel平臺則使用X299 GAMING PRO CARBON AC主板,內存則是芝奇的Flare X For AMD 8GB*4,顯卡使用技嘉的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

    這次測試兩套平臺會使用不用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為安耐美這個LIQTECH 240 OC TR4是專為TR4平臺設計的,根本裝不到其他平臺上面用的,所以X299平臺上用的是同樣采用240厚排的銀欣TD-02一體式水冷。

    由于HEDT平臺的定位,所以測試項目以渲染和視頻制作為主,特別是Ryzen TR 2990WX是不會進行游戲測試的,不過Ryzen TR 2950X會分別測試創作者模式和游戲模式的游戲性能,此外那個Ryzen Wraith Riper散熱器也會進行單獨的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都是些考驗處理器運算能力的項目,包括Sandra 2018、SuperPi、wPrime、CPU-Z和7-Zip。

    處理器計算測試沒啥好說的,核心數最多的Ryzen TR 2990WX領跑全部,Ryzen TR 2950X的頻率比上代的Ryzen TR 1950X更高所以得分也更高,只有10個核心的Core i9-7900X墊底 。

    而處理器多媒體測試由于Core i9-7900X支持AVX-512指令集,所以性能比16核的Ryzen TR 2950X還要好不少,至于Ryzen TR 2990WX則是靠核心數碾壓。

    純單線程的SuperPi還是Intel的強項,不過這里也可以看出第二代線程撕裂者比第一代在單線程性能上也有所提升。

    wPrime的單線程和SuperPi是完全一樣的,多線程方面線程撕裂者全面領先,畢竟核心數量的優勢就放在那里,32核心的Ryzen TR 2990WX比起16核的Ryzen TR 2950X多線程性能提升了50%之多。

    CPU-Z內置的Benchmark測出來Ryzen TR 2990WX多線程性能直接比Ryzen TR 2950X翻了一倍,不過單線程性能還是Ryzen TR 2950X更好一些。

    7-Zip壓縮軟件的解壓縮測試,這款壓縮軟件對CPU的多線程利用率相當的好,32核的Ryzen TR 2990WX領先得相當明顯。

    渲染與創作測試

    核心數眾多的Ryzen Threadripper受到了工作站和渲染農場用戶的歡迎,所以渲染和視頻制作是這次考察的重點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的引擎 ,該軟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廣泛用于3D內容創作,而CINEBench經常被用來測試對象在進行三維設計時的性能,Ryzen TR 2990WX在這項測試中得分高達5193之多,盡顯多核優勢,而16核的Ryzen TR 2950X得分也有3188。

    Corona Renderer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級高真實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軟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這里使用的是它的獨立Benchmark。在這里擁有32核的Ryzen TR 2990WX在這里表現出壓倒性的優勢,而Ryzen TR 2950X也借助更高的頻率獲得了比上代Ryzen TR 1950X更高的得分。

    Blender是一個開源的多平臺輕量級全能三維動畫制作軟件,提供從建模,雕刻,綁定,粒子,動力學,動畫,交互,材質,渲染,音頻處理,視頻剪輯以及運動跟蹤,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動畫短片制作解決方案。 這個軟件對多線程技術利用得相當的好,核心數最多的Ryzen TR 2990WX耗時最少,可大幅提升生產力。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elopment開發小組編寫的一款使用光線跟蹤繪制三維圖像的渲染軟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處理器生成含有光線追蹤效果的圖像幀 ,軟件內置了Benchmark程序,可見Ryzen TR 2990WX的性能高出了Ryzen TR 2950X將近40%,多核心在這些內容創作類軟件還是相當有用的。

    視頻制作測試

    Adobe Premiere Pro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件,目前這款軟件廣泛應用于廣告制作和電視節目制作中,有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與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軟件相互協作。 測試方法是把兩個8K的視頻拼接在一起并壓制成YouTube 4K的視頻使用Adobe Media Encoder進行導出。Ryzen TR 2990WX一日是最快的,不過領先16核的Ryzen TR 2950X幅度不算太高,當然比十核的Core i9-7900X強多了。

    DaVinci Resolve將迄今最先進的調色工具和專業多軌道剪輯功能合而為一,只需要一個軟件便能完成剪輯、調色、后期及交付等工作,是好萊塢電影的首選解決方案。 測試方法同樣是把兩個8K視頻拼接再一起,并加上濾鏡調色,最后輸出成YouTube 4K的視頻,多核心的Ryzen Threadripper在這項測試中表現也相當出色,不過貌似這個軟件并不能完全用上32個核心。

    游戲性能測試

    Ryzen TR 2990WX這款處理器一看就知道是給工作站用的,雖然用來玩游戲也可以,然而用工作站來玩游戲也真是暴殄天物,所以這次Ryzen TR 2990WX的游戲性能就不測了,重點對比Ryzen TR 2950X和Core i7-7900X的游戲性能,Ryzen TR 2950X會分別啟用創作者模式和游戲模式來進行游戲測試。下面的測試中《文明6》CPU測試的結果單位是秒,其他都是fps。

    很明顯,開啟游戲模式的Ryzen TR 2950X在我們測試的大部分游戲中都有很明顯幀數的提升,在目前游戲大多數都不支持這么多核心數的情況下游戲模式減少核心數降低內存延時還是相當有效的做法。當然了也有些倒退了例子,比如《文明6》中每回合的時間增長了,而《怪物獵人:世界》這游戲對多核心優化相當好,Ryzen TR 2950X在創作者模式下每個線程都有負載,啟動游戲模式關閉一半核心后性能自然會降低。

    至于創作者模式和游戲模式有什么區別?大家可以來看看下面兩張關于內存帶寬和延時的測試

    這是Ryzen TR 2950X創作者模式的測試結果

    這是Ryzen TR 2950X游戲模式的測試結果

    可見創作者模式的內存帶寬高延時也高,而游戲模式的內存帶寬減半然而內存延時也降低了不少,對于游戲來說其實用不著這么高內存帶寬,想提升幀數的話低內存延時才是更重要的,目前環境下從16核變成8核對大多數游戲都沒啥影響,當然了對于那些已經支持超多核心數的游戲來說可能會有反作用。

    溫度與功耗測試

    我們測試所用的Core i9-7900X是開過蓋的,并不適合用來做溫度測試的參照物,所以這里不會給出它的溫度測試結果,只會給大家看它的功耗,另外AMD平臺和Intel平臺所用的散熱器也是不同的,因為那個安耐美Liqtech 240 OC TR4散熱器是裝不到其他平臺上面用的,所以X299平臺上用的是同樣采用240厚排的銀欣TD-02一體式水冷。

    另外Ryzen TR 1950X在微星X399 Creation主板上有著不能進入待機狀態的問題,待機電壓和頻率都很高,確認是主板BIOS的問題,所以它的待機功耗溫度不是太準確,不過實際測出來的功耗溫度都挺低的,另外Ryzen TR 2950X的待機頻率也有3GHz,然而電壓倒是很低。

    Ryzen Threadripper依舊保持了Ryzen處理器那強大的功耗水準,16核的Ryzen TR 2950X待機功耗比Core i9-7900X還低,32核的Ryzen TR 2990WX的待機功耗則有99W,不過考慮到它的核心數量,這也很正常,溫度方面Ryzen TR 2990WX待機時也就35℃,而Ryzen TR 2950X則再低兩度。

    用AIDA 64 FPU烤機負載時Ryzen TR 2990WX的頻率只有3.3GHz,而Ryzen TR 2950X的頻率則可達3.7GHz,另外Core i9-7900X在運行這個負載時由于調用到了AVX指令集,所以工作頻率掉到了只有3.3GHz。然而功耗測試結果16核的Ryzen TR 2950X和10核的Core i9-7900X是同一功耗水平,而32核的Ryzen TR 2990WX平臺功耗要比它們要高出100多瓦。

    Ryzen Wraith Riper散熱器測試

    第一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基本上都在搭配水冷在用,而Ryzen Wraith Riper這款AMD和酷冷專門為TR4平臺所打造的頂級風冷有多少能耐呢,這真得測一下,對比對象還是安耐美的Liqtech 240 OC TR4,測試所用CPU當然是TDP 250W的Ryzen TR 2990WX。

    這些RGB燈是需要另外接電源線才會亮的,所以這個散熱器上有一根4pin的風扇電源線,一根SATA供電線則是為RGB燈供電的,想控制這些燈光的話還得額外接一個USB線。

    Ryzen Wraith Riper散熱器的性能必然比不上采用240厚排的Liqtech 240 OR TR4一體式水冷,不過兩者的溫度也不至于相差太多,采用風冷時CPU的待機溫度是40.5℃,而滿載溫度則為67.℃,分別比水冷高5℃和7℃,其實還好,不過滿載時風扇轉速到了1900RPM,說真的其實還是有點吵的。

    此外由于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是支持XFR2,所以散熱器的性能對CPU的性能發揮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總體來說用一體式水冷時CPU的性能會更好一些,雖然效果并不是太明顯。

    超頻測試

    首發評測中Ryzen TR 2990WX和Ryzen TR 2950X我們會選哪個左超頻測試?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當然是全部都超啦,先從32核的Ryzen TR 2990WX開始下手。

    其實把這個32核全核超4GHz也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外頻在負載時并不是太穩定,最終用1.28V的電壓把CPU超至4GHz,并通過AIDA 64 FPU烤機測試,然而此時功耗表顯示平臺整體功耗已經達到650W了,也就是說CPU的功耗比默認時翻了一倍。

    不求穩定的話可以超至4.1GHz,電壓要加到1.328V,此外跑R15測試得分可達6174,比默認時高了1000多。

    接下來就是16核的Ryzen TR 2950X了,這貨的核心數少了一半,超起來也相對好一些。

    Ryzen TR 2950X可以把頻率超至4.1GHz并通過AIDA 64 FPU烤機測試,電壓需加至1.296V。

    不求穩定的話4.2GHz也是可以的,電壓是1.352V,超頻后R15的得分為3550,比默認狀態提升了11%。

    全文總結

    去年AMD推出了Ryzen Threadripper,而Intel的HEDT平臺則在這年大幅跳水,同核心數量的產品售價較上代有很大的跌幅,而且作為對應也推出了12到18核的產品,而今年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來了,帶來了24核和32核的產品,而Intel那邊今年也打算把核心數堆到28核,說真的AMD Ryzen Threadripper很好的刺激了HEDT平臺的發展,這兩年HEDT平臺的核心數增長得相當迅速。

    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把內核換成了12nm的zen+,由于緩存與內存延時的降低,內核運算效率會有所提升,當然了最大的變化是把核心數量翻了一倍,32核的Ryzen TR 2990WX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在消費級市場上買得到的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想組建工作站應該會很歡迎這個Ryzen TR 2990WX,在測試中它表現出了強大的運算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生產力,渲染和視頻制作的表現都比其他處理器要好,可以為內容創作者節約大量時間,不過說真的Threadripper這種架構在多核心性能提升效率上其實沒Intel的那么高,畢竟Die之間通信延時會比較大,Intel那種單個大核心核心間延時小得多,然而大核心的成本又很高,價格下不來。

    Ryzen TR 2950X的核心數也有16個,而且工作頻率更高且核心內延時沒那么大,所以與Ryzen TR 2990WX的差距沒核心數量差得那么明顯,兩者的視頻處理能力其實差距沒那么大,所以Ryzen TR 2950X來做視頻工作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是骨灰級游戲玩家的話Ryzen TR 2950X也是很好的選擇,開啟游戲模式后在某些游戲中表現比Core i9-7900X還好。

    Ryzen TR 2990WX今晚就會正式開買,售價為13999元,比對手15999元的Core i9-7980XE更低,而且是32核比18核,你花更少的價錢就能買到核心數更多的處理器,而X299和X399主板的價格差不多,AMD平臺明顯是更好的選擇,Ryzen TR 2950X國內售價暫時沒公布,不過官方給它的定價是比Core i9-7900X低100美元的,性能更高價格更低,競爭力明顯更強,第二代Ryzen Threadripper明顯是現在HEDT平臺更好的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