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關“5月1日起,銀行將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磁條交易”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很多人很緊張,擔心手中的磁條銀行卡不能用了。果真如此嗎?今日,中國銀聯安全專家權威解釋,5月起關閉復合卡中的磁條通道是屬實的,但這并不影響普通磁條卡的使用,“持卡人原有的磁條卡不受影響,仍可正常使用。”
普通磁條卡不影響正常使用
消息并非空穴來風。今日,成都商報記者查閱到,人民銀行2016年發布了170號文《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并要求各商業銀行采取換卡不換號、實時發卡等措施加快存量磁條卡更換為金融IC卡的進度。
今日,中國銀聯安全專家也向成都商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據稱,目前受理芯片卡的終端環境已完成升級,監管部門從防范風險角度出發,擬計劃于5月份關停國內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部分交易,復合卡持卡人今后僅可以通過芯片交易通道揮卡或插卡完成交易,杜絕了盜刷風險。據了解,此舉標志著芯片磁條復合卡向芯片卡遷移的完成,對推動我國銀行卡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專家進一步表示,根據銀聯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發行超過20億張金融IC芯片卡。他強調,央行這次要求關停的是芯片磁條復合卡中的磁條交易方式。持卡人原有的磁條卡不受影響,仍可正常使用,復合卡的持卡人也能正常使用,只是受理終端不再走磁條通道,而是走芯片通道。
成都商報記者獲悉,按照央行當初的時間表,成都作為試點城市早在2014年6月起就試點關閉ATM的金融IC卡降級交易,也就是帶有磁條的金融IC卡只能使用其芯片介質進行交易,而單純磁條卡亦不受影響。
芯片卡安全度遠高于磁條卡
或許你會問,究竟什么是芯片磁條復合卡呢?成都商報記者獲悉,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銀行卡主要有三種類型,包括普通純磁條卡,磁條+芯片的復合卡,還有單芯片卡。據了解,純磁條卡只有磁條交易通道,需要刷卡完成支付;磁條+芯片的復合卡擁有磁條和芯片兩個通道,既可以刷卡交易,也可以插入交易,還可以觸碰交易;單芯片卡則只有芯片通道,可以插卡或觸碰交易。
上述中國銀聯安全專家表示,磁條芯片復合卡是為適應提升金融支付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受理終端的改造升級而產生的,屬于磁條卡向芯片卡過渡的一個產物,旨在保障持卡人的用卡延續性。據介紹,磁條易讀出和偽造,極易被人克隆盜刷。與磁條卡相比,芯片卡最重要的是擁有了一顆智能CPU,它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務,常見的有交通出行、購物消費、社保繳納等。更重要的是,芯片卡具有不可復制、存儲信息大、智能動態驗證等多項技術優勢,全球尚未出現IC卡芯片卡被攻破的案例。
該銀聯安全專家還建議,已更換為芯片卡的用戶,在消費時除了“插卡”支付,也可選擇更便捷的“揮卡”支付;對于卡內資金量較大、且日常交易較頻繁的磁條卡持卡人,建議與發卡銀行取得聯系,盡快升級為芯片卡;仍在使用磁條卡進行交易的持卡人,在ATM交易時一定注意插卡處是否有異物,在商戶消費時,卡片不要離開視線,用手遮擋住密碼鍵盤。
成都商報記者獲悉,目前各家銀行都開通了磁條卡換芯片卡的服務,只是有的銀行可能會有工本費。另外,如果你要保號換卡,等待的時間會稍微長一點。如果“換卡又換號”,在領到新卡后需及時將水電費、燃氣費、房貸、信用卡還款等業務在銀行重新劃扣授權,以免造成欠費,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楊斌
編輯 敬玲燕
支付之家網(ZFZJ.com.cn) 近日,網傳“人民銀行要求5月1日起全面關停磁條卡交易”,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著錢包里還有好幾張銀行卡不帶芯片怎么辦,會不會兩個月以后就成了廢卡一張。在此支付之家網作為金融支付行業的新媒體平臺,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識。
人民銀行曾對支付機構、商業銀行等分支機構發布170號文特急通知,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主要包括強化銀行卡信息的安全管理、加大銀行卡互聯網交易風險防控力度、切實防范磁條卡偽卡欺詐交易風險、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加大督查處罰力度等事項。
《通知》原句:“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停芯片磁條復合卡磁條交易”。
芯片磁條復合卡磁條交易也稱之為降級交易。所謂的“降級交易”其實就是卡片原本可以用更加安全的芯片交易,卻因為POS機等受理終端不支持芯片卡交易或者芯片可能損壞不被讀取,退而求其次允許采用磁條完成金融交易,這個過程就是降級交易。由于降級交易要通過磁條來完成,而IC卡的安全性能則會完全被忽略,所以金融IC卡降級交易的關閉就有了一定的社會必要性。
磁條卡用戶只要在POS機或ATM機上刷卡,就會在機器上留下該銀行卡的磁條信息。由于磁條信息有固定的格式,一名熟悉信用卡制作流程的技術人士,可以通過卡號、使用期限等,按照格式復制出磁條信息。在同一批卡中知道了其中一張卡的磁條信息,也能推算出其他同批次卡的基本資料。如此,該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就非常大了。
金融IC卡又稱為芯片銀行卡,是以芯片作為介質的銀行卡。一般來說,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儲密鑰、數字證書、指紋等信息,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同時相對傳統的磁條銀行卡,金融IC卡的安全性可能更高。
各家銀行發行的金融IC卡并非純芯片卡,而是復合卡。就是說卡片正面有芯片,但是背面依然還有磁條。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那個歷史時期,對受理設備的更新換代是一個過程,并且很漫長。發行了復合卡以后,當受理終端還沒進行升級的話,至少還可以選擇降級為磁條交易。但是現在芯片卡受理終端的普及已經基本完成,取消降級交易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央視曾在2016年12月份的節目中曝光了一次銀行卡盜刷事件,質疑盜刷的銀行卡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華興銀行等6家銀行未關閉降級交易渠道,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6年6月13日,央行下發特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170號文),通知中規定:
自2016年9月1日起,各商業銀行新發行的基于人民幣結算賬戶的銀行卡,應為符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JR/T 0025)的金融IC卡,并采用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管理部門認可機構安全評估的芯片。各商業銀行應從交易渠道、刷卡頻次、單筆交易金額、日累計交易金額、交易地區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磁條交易風險控制。對于可疑交易應通過短信、電話、客戶端軟件等進行交易確認和風險提示。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三是各商業銀行應采取換卡不換號、實時發卡等措施加快存量磁條卡更換為金融IC卡的進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關閉降級交易僅僅針對復合卡,純磁條卡不受影響。而且,最重要的是,標紅的這句話實際上是說給銀行聽的。
早在2014年的時候,關閉降級交易的相關工作就已經開展。首先是人民銀行要求支付機構在2014年10月底前全國的POS終端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就是說支付機構布放出去的終端如果支持IC卡交易的話,不允許降級交易。同時人民銀行要求到2014年底的時候,所有POS、ATM終端都應具備受理金融IC卡的功能。2015年以后,銀行也幾乎不發行純磁條卡了。
170號文要求的是銀行(發卡行)關閉復合卡降級交易,這個實際上已經在兩年前就通過受理終端的限制實現了,只不過這次是通過卡片端進行全面徹底的關閉。至于為啥是先讓支付機構行動后讓銀行行動,為啥不能很早就強制推行芯片卡,銀行說芯片卡成本太高承受不起,所以就讓支付機構先去前線頂一下了。
通俗點就是,5月1日起,POS機/ATM機等受理終端全部支持IC卡交易且不允許降級交易,銀行這邊也全面關閉芯片磁條復合卡的磁條交易。
所以,最后回答幾個問題:
1、純磁條卡在5月1日以后還能用么?
答:現有純磁條卡在有效期內仍能繼續使用,不受任何影響,不過為了您的用卡安全,鑒于純磁條卡存在易被復制偽造,支付之家網建議您盡快更換為芯片卡。
2、換IC卡花錢嗎?卡號會變嗎?
答:人民銀行要求這個成本主要由銀行承擔。且要求銀行“換卡不換號、實時發卡”。
3、5月1日起支付行業再無盜刷?
答:我也希望如此,如果我們告訴你“再無盜刷”這么煽動的語句,必然讓深受盜刷之痛的代理商瘋狂轉發。可是這么描述是不嚴謹的,因為本質上純磁條卡依然可以使用,所以盜刷風險仍然存在,和盜刷黑產的戰斗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