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簡單介紹了微PE的制作(Win10pe),以及小故障排除。本期簡單介紹下系統的安裝與備份。回顧上期請點擊此處從小白到大神,最簡單的電腦維護
下面直奔主題,插上優盤并啟動。打開diskgenius分區軟件,如果數據不重要可以選中你的硬盤后點擊快速分區。分區可以理解為把硬盤分區CDEF盤,一塊新的硬盤必須初始化才能使用。
在這里自定義分區數量和大小。MBR分區表分為主磁盤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如果是單個系統有一個主分區就可以了,最多四個主分區。超過四個分區一定要有擴展分區。
即使是120G小容量固態也建議兩個分區,一個存放系統另一個主要存儲數據,然后經常備份下系統,以免出問題重裝后導致數據全部丟失。
等待他自動格式化,分配盤符即可。這里注意下盤符不一定100%是C開始哦
注意看下文件系統紅字的NTFS,有時明明給C盤裝了系統為什么開機還提示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evice,就是因為他不是主分區造成的,可以右鍵激活主分區,也可以修復引導自動建立主分區。
如果安裝win10系統建議使用uefi+gpt安裝。GPT有N個主分區,而且不像MBR那樣容易被引導記錄病毒破壞(破壞后解決方案見上期教程)2T以上硬盤需要使用GPT(GUID分區表)。如果你原來是MBR現在想改成GPT,diskgenius也可以解決。如果是逆向的從GPT到MBR需要刪除ESP和MSR和recovery等小分區保證他小于四個主分區即可轉換,這樣數據都還在。
以上看看就好,下面才是重要的,微PE呢內置了多種備份還原系統的小工具,首先介紹CGI備份還原。他支持gho、esd、iso等多種鏡像格式。
打開后主要用到的是操作分區,還原分區。選擇鏡像文件,
然后選中把它還原到哪個分區,注意盤符有可能有錯亂,不要貿然還原到C盤,檢查下C是不是Primary主分區。如果是微軟原版系統,他會讓你選擇家庭版還是企業版旗艦版等等
原版系統在MSDN上下載:https://msdn.microsoft.com/zh-cn/
也有個人收錄的網站方便一些:https://msdn.itellyou.cn/
如果是ghost鏡像,選中后直接點執行即可。
點擊確定,其余默認。
經過漫長的等待,等他提示還原成功后關機并拔掉優盤,開機等待部署完成即可。
CGI這個小工具還可以進行分區對拷
備份分區,建議系統用過一段時間后備份一下出問題還原即可省的軟件都要重新安裝
備份硬盤,硬盤對拷。這個用的少。
另外一個ghost小軟件也可以進行系統的備份還原,但是他不能安裝原版系統,這個是自動執行的,不需要手動操作。如果想練練手可以使用手動的ghost,如下圖。
手動的ghost,本地-分區-從鏡像
選擇存放鏡像的驅動器和位置,點擊打開
選中需要還原到哪個硬盤
選中需要還原到的分區。
選擇YES即可。備份系統也是類似的操作,不過只有在PE桌面進不去但是dos工具能進去的時候使用,其余建議使用中文的。
針對于原版系統還可以使用虛擬光驅進行安裝。
點裝載,選擇系統。
然后再計算機里會看到一個CD驅動器,點進去雙擊setup即可(建議使用64位PE)
進入到系統的安裝界面
根據提示操作即可。
WinNTSetup也可以安裝原版系統,根據喜好使用。
小工具篇:
如果你的電腦莫名藍屏,各種重啟,下載的文件不完整,除了看藍屏代碼分析dmp文件建議檢測下內存和硬盤,正品內存可以0錯誤山寨就不一定了。
HDtune檢測機械硬盤是否有壞扇區,如果有一兩個可以用hddreg、mhdd等修復
這里是健康信息,通電時間,注意都是可以清0的,所以500G以下0通電的硬盤基本是假的。
CPU-在查看主板內存顯卡等信息。
aomei分區助手,這個也挺好用的。如果你的C盤不夠用了,想從D盤分點給C,或者遷移系統到固態都可以使用。簡單介紹到這里了,下期見。
今天,一個朋友拿來一臺臺機電腦,系統是WIN7,癥狀是進入系統非常緩慢(見圖1),非常非常慢,慢到一支煙抽完了,還沒進入系統!
圖1:這個符號走一個要幾秒。。。走完全部要十幾分鐘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一眼看出硬盤有問題,估計有壞道,而不是朋友說的“小毛病“、“系統重做一下就好了”這么簡單的事。于是,插上啟動U盤(可以用U大師這類的U盤工具制作,如果電腦有光驅也可以用光盤啟動),這臺機器主板是技嘉的,所有技嘉的臺機主板啟動菜單選擇按鍵是F12(見圖2)。
圖2:技嘉主板啟動選擇菜單按鍵是F12
按下F12選擇菜單出來了
圖3:技嘉主板啟動選擇菜單
這時候我們按“↓“選擇“+Hard Disk”(意思是硬盤啟動選擇)然后回車確認(見圖3)。其他的選項順便解釋下:CDROM 是光驅啟動,如果你電腦有光驅和啟動光盤,可以選擇這項。LS120和ZIP很少見。USB幾個選項是U盤啟動的模式(后綴FDD表示軟驅模式,ZIP是壓縮盤模式,CDROM是光驅模式,HDD是硬盤模式)。Legacy LAN是從網絡模式啟動,適用于網吧無盤系統或者網絡克隆系統,普通家庭基本用不到。我的U盤格式USB-HDD模式的,但是選擇USB-HDD并不能從U盤啟動,這是因為制作U盤啟動的工具不同,一般推薦大家從“+Hard Disk”啟動USB-HDD模式的U盤系統。
圖4:硬盤啟動選擇
這里可以按上下鍵選擇(見圖4),選擇USB-HDD0后按回車確認。可以看出圖四上邊是U盤,下邊是WD500G硬盤。這時候選擇U盤系統里邊的MHDD軟件,這是一個修復硬盤的軟件,俄羅斯人開發的。一般的系統啟動光盤或U盤都帶這個軟件,不是很難獲取的軟件。
圖5:MHDD選擇要檢修的硬盤界面
進入MHDD硬盤檢修選擇界面后(見圖5),我們看PCI controllers這一項,看看有沒有硬盤,如果沒有怎么辦?有可能你沒有把硬盤數據線插入SATA1口。 圖六的數據線就沒有插到SATA1口,但由于主板較新,MHDD能檢出硬盤,所以不需要插到SATA1口,有些老主板必須插到SATA1口才能被MHDD識別。
圖6:有些主板硬盤數據線要插入STAT1口
根據圖5的顯示,我們輸入6后回車確認(表示選擇500G硬盤),進入圖七,
圖7:MHDD工作界面
這時候按下F4鍵,進入圖8,這個界面是選擇掃描硬盤區域的,我們可以設置從什么區域掃描到什么區域等,但一般默認即可,不需要選擇什么。
圖8:MHDD掃描硬盤區域選擇界面
再按一次F4鍵,MHDD就默認從硬盤頭部掃描到硬盤尾部,500G整個掃描時間較長,大概要幾十分鐘。一般有壞道的位置基本都在整個硬盤前部40%的區域中,所以也就是幾分鐘就掃描到故障壞道了。
圖9:掃描了37%已經有15個壞道啦
圖9顯示X UNC的位置有15,表示掃描到15個壞道了。>500MS:10 這個表示尋道的時間超過500MS有10處,說明硬盤讀取速度太慢。少于<3MS的越多越好。難怪系統啟動的時候進度條慢吞吞的。。。。。這時候我們按下ESC鍵,停止掃描。
圖10:修復選擇界面,按2次回車后按Y鍵開始ERASE硬盤
我們輸入ERASE(這個命令是擦寫的意思,就是在硬盤上重新擦寫一次,類似于低級格式化。所以,如果有重要數據的話,要先把數據保存了再ERASE,不然追悔莫及。)因為之前問了朋友說沒有重要數據,所以,直接回車確認。這時候會讓你選擇擦寫的區域起始位置(直接按回車默認即可),擦寫的結束區域位置(再次按回車默認),我一把直接從頭擦到尾,所以直接按2次回車后,MHDD會問你繼續嗎?按Y鍵就開始擦除工作了。如果這時候你突然想起還有重要數據在硬盤你,那就直接重啟電腦,還有機會挽救數據,不然就追悔莫及了,再次提醒,有重要數據一定要先保存后再修理硬盤。
圖11:ERASE界面
擦除的時候最好不要斷電(如果斷電的話就把上述步驟重來一次,重新開始擦除。)
LBA:里不斷跳動的數字是擦除過的區域,后邊的是擦除速度,擦除結束后會自動報警提醒。整個擦除時間比較長,要有耐心等待,等擦除結束后,我們再按兩次F4重新檢測下,看看還有沒有壞道了,如果還有,說明是物理壞道,要有專用工具才能挽救,對普通人來說就沒那個必要了;如果沒有了,說明是邏輯壞道,那么就可以正常使用,不過建議還是不要保存重要數據到這個盤上。
圖12:經過ERASE后的硬盤重新安裝系統成功
經過ERASE后的硬盤煥發生機,進入PE后重新克隆系統成功(圖12),朋友開心的說,又剩下幾百銀子買硬盤了。那么硬盤為什么會產生壞道呢?主要原因有突然停電,突然重啟,病毒木馬破壞,應用軟件破壞(如某些垃圾清理軟件或優化軟件,BT下載軟件)等。如果能用MHDD的ERASE功能擦除的壞道都是邏輯壞道,擦除壞道后硬盤還可以繼續使用,如果不能擦除基本是物理壞道,就要考慮報廢硬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