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詩人嗎?
只需一把剪刀,一張印字的紙頁,立馬上崗。
在豆瓣小組“當代偉大的拼貼詩”里,就有兩萬多個野生詩人在打工寫詩。
拼貼詩,即利用書籍、報紙、雜志、電子設備等一切有文字的載體,截取片段,不限形式體裁,拼貼成詩。
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往往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拼貼詩的素材之雜、范圍之廣、門檻之低,讓更多別致的作品冒頭。
藏在外賣小票里的詩人
拼貼詩的素材大多來自一次性的廢品紙張。
比如中學練習冊、安全手冊、外賣小票、土味小廣告、機構宣傳冊......這些乍一聽似乎和詩歌沒什么聯系的生活文本。
拼貼詩表達出的情緒也很多元。
論文讀不下去,于是把它拼成詩歌,致敬日夜相伴的文獻。
失戀了,將會計教材的前言剪成自己的心事。
把《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撕了,寫出一個經濟學家的愛情故事。
寫完的中近史試卷不要扔,里面還藏著感情狂潮。
藥品說明書其實是一份人生說明。
還有謹以此詩紀念祖父。
除了直接拼貼,以涂抹的形式拼詩也是一種常用的方式。
在英文語境中,拼貼詩稱為found poems,即從原文本中發現詩歌。
后來又演變成eraser found poem,擦除文本中的大多數部分以形成詩歌。
它們看似毫無邏輯,但細細品起來,又頗有意思。有時,抖個小機靈,就足夠讓這首詩耳目一新。
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這個看起來又潮又機靈的“拼貼詩”,也不是憑空誕生的產物,上溯可到宋朝,是個古老的文字游戲。
宋朝盛行一種集句體裁,就是從已有的不同詩文中選出句子重新組合成一首新詩或對聯。
這簡直就是拼貼詩的前身。
雖然是在原有的文本上再創造,卻絲毫不影響文豪們展現其驚人的知識儲備和才華,王安石、蘇東坡、文天祥、辛棄疾等名家都是當時集句的積極擁躉。
比如王安石的這首《招葉致遠》就集結了四大名家的詞句。
雖是拾人牙慧,但卻天衣無縫,沒有匠痕。
如果這首集句稍顯陌生的話,那下面這首今人帶有惡搞性質的集句,不僅展示了集句的用法,更有現代的調侃趣味在。
而后在20世紀,拼貼的概念移植到了畫作的運用上。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在層層疊疊的城市海報中找到靈感,創造出最早的拼貼畫《帶藤椅的靜物》。
以畢卡索和布拉克為代表的拼貼藝術家,把收集來的碎布、啤酒罐、紙條等彼此不相關的事物組合成同一主題,他們希望以此打破傳統的創作風格,突破扁平的二維空間。
幾乎同時期,現代派詩人艾略特和龐德也用著類似的作詩法,用支離破碎的意象拼貼成一首首晦澀的詩歌。
集句是在前朝豐富的詩歌遺產中繼承又超越。
拼貼畫試圖以拼貼突破二維空間,尋找非現實體驗,表達著未來和自由和概念。
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通過解構和重塑,把原本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從而帶來全新的體驗。
當時空置換,“拼貼詩”在現代有了新的文化土壤,成為挑戰秩序、重塑文字和表達自我的一種反叛游戲。
當我們拼貼詩時,我們在想什么?
重新流行起來的拼貼詩,本質上就是一種由語言制成的拼貼畫。
枯燥的教輔資料,剪掉。
過期的報刊,剪掉。
廢棄的論文部分,剪掉。
產品書上的使用說明,剪掉。
原本正經的含義被消解了,嚴謹的排列順序被打破了,所有的字塊都為自己的情緒表達服務。
酷嘛,酷就完事了,因為這也是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
而拼貼材料上科學規范的專業術語,又為詩歌蒙上一層客觀公正的嚴肅感。
這一過程叛逆、自由、顛倒秩序,帶著意識流的實驗性質。
而關于寫詩的后現代想象,科幻作家劉慈欣在1989年就實踐過一個游戲程序“電子詩人”。
內含五個程序模塊,六個詞庫和一個語法庫,只需設定好段數、行數,就可以自動生成絕無一行重復的押韻的詩歌。
圖為劉慈欣運用電子詩人創作的作品
人只起設定的作用,寫詩的權利完全交予人工智能。
今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因其語言晦澀,疑似故弄玄虛而備受爭議。還有人為此量身定制出軟件“滿分作文生成器”。
先選定標題,然后根據模板,隨機填寫數條名人名言和專業術語,再點擊「生成滿分作文」,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就誕生了。
類似的還有“彩虹屁生成器”、“愛豆翻牌體生成器”、“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等智能寫作工具。
好玩是好玩,但都只是機器意志的隨機排列,個人參與的部分極少。
而“拼貼詩人”們,在紙張中剪下字塊,通過自己的邏輯組裝起來,化廢品為詩意,是在重新感受文字的溫度的過程。
我們剪下曾經奮筆疾書的教輔資料,截取寫滿柴米油鹽的購物小票的片段,在藥品說明書里發掘術語,最后拼貼成一首看起來毫不相關又讓人會心一笑的詩,就像用詩意的目光消解了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當瀏覽豆瓣小組成員和微博自發投稿的拼貼詩作品,總能看到印刷規整的方塊字被不那么整齊地拼貼起來,在作者意志的牽引上,歪歪扭扭地勾連出完整的內核。
沒有一個字是自己寫的,但每一個詞都在表達著個人意志。
博爾赫斯評價小說《微型世界》的時候,曾說:“有一個人立意要描繪世界,隨著歲月流轉,他畫出了省份、王國、山川、港灣、船舶、島嶼、魚蝦、房屋、器具、星辰、馬屁和男女。臨終前不久,他發現自己耐心勾勒出的縱橫線條竟然匯合成了自己的模樣。”
同理,當我們在拼貼詩的時候,也在拼貼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