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小技巧
如何使用“與”“或”“非”?
在檢索信息的時候,經常有小伙伴會迷失在茫茫信息海洋,不知所措。
如何讓我們的檢索更加精準,更符合我們的要求呢?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檢索小技巧——“與”“或”“非”布爾邏輯檢索,用上小技巧,信息任你找!
布爾邏輯檢索
是利用布爾邏輯運算符進行檢索詞或代碼的邏輯匹配,是現代信息檢索系統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術,應用于數據庫的高級檢索和專業檢索中。“與”“或”“非”是主要的布爾邏輯運算符。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3個運算符都是如何使用的吧!
邏輯“與”
邏輯“與”用AND表示。當檢索詞A、B用“與”相連的時候,表示同時含有這兩個檢索詞才能被命中。
例如,如果你想在知網上搜索篇名同時含有“圖書館”和“信息檢索”的文章,可以在高級檢索中選擇篇名,分別輸入“圖書館”和“信息檢索”,用“AND”連接。
邏輯“或”
邏輯“或”用OR表示。當檢索詞A、B用“或”相連的時候,表示只要含有其中任意一個檢索詞的文獻就將被命中。
如果學建筑的小伙伴們要在知網查找篇名含“鋁合金”或“鈦合金”的所有文章,可以在高級檢索中選擇篇名,分別輸入“鋁合金”和“鈦合金”,用“OR”連接。
邏輯“非”
邏輯“非”用NOT表示。當檢索詞A、B用“非”相連的時候構造檢索式是什么,表示被檢索文獻在含有檢索詞A而不含有檢索詞B的時候才能被命中。
如果想要在知網檢索標題包含“大數據”但不含“人工智能”的文章,在高級檢索中選擇篇名,分別輸入 “大數據”“人工智能”,用“NOT”連接。
但是在使用邏輯“非”的時候,需要慎重考慮哦,一定要100%確信自己要排除掉某個術語,不然就可能與有用的文獻擦肩而過了。
看到這里,有的小伙伴肯定會有疑問了:上述檢索都比較簡單,如果我想要檢索的內容比較復雜怎么辦?
話不多說,上解決方法!
No.1
可以用“與”、“或”、“非”連接多個檢索詞進行檢索。
No.2
如果檢索內容很復雜,建議使用 專業檢索。分析清楚檢索詞之間的關系,用“AND”、“OR”、“NOT”構造檢索式。當多個運算符同時出現的時候,運算順序為NOT-AND-OR。想要優先運算的部分可以加上“( )”。
例如,想要查找SCI數據庫中2021年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作者撰寫的題名中含有COVID-19的文獻。基本邏輯是:先查找“2021年”所有題名含“COVID-19”的文獻,再排除國籍為“美國”作者的文獻。
因此,構建的檢索式為:(TI= “COVID-19” AND PY=2021) NOT CU=USA
注意:通常也使用符號來代表與或非,如“AND"(對應符號”*“)、”OR“(對應符號”+“、”|“)、”NOT“(對應符號”-“)。但不同數據庫的符號使用規則會有細微差別,大家如果看到符號也要認識它們哦~~使用前仔細查看數據庫的檢索指引就能明白啦!
今天的小技巧你學會了嗎?布爾邏輯檢索并不僅限于學術論文搜索構造檢索式是什么,大部分搜索系統都支持,快去嘗試和探索一下吧!
? END ?
文字 | 深圳大學圖書館參考咨詢部
版面 |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