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查獲的賭博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億元。其中一個案件,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證在各大銀行辦理了300多張銀行卡。對于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的行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于志剛說,法律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于志剛: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這個罪名有兩個量刑標準,第一個環節3年以下,第二個量刑環節3年以上7年以下。
同時,為犯罪嫌疑人辦理銀行卡的銀行也難辭其咎,因為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后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實際上,每個人的長相都各有特點,要想找到一個和自己長得像的人也并非易事,在查驗證件的過程中可以分辨出來,今年以來,首都機場安檢共查獲60余起冒用他人身份證通關的案件。
于志剛:任何領域都要像機場安檢等領域一樣,不僅要證明證件本身的合法性、真實性案情小指紋會被錄入系統嗎,而且要做到"人證合一"驗證,履行義務,特別是金融領域。
如果銀行為冒用他人身份證的嫌疑人辦理了銀行卡,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于志剛:銀行職員故意提供幫助的,如果是內外勾結型的是共同犯罪問題,要一起承擔刑事責任統一罪名;如果是片面幫助,也就是說基于個人的業務提成、工作業績等等、明知是假的仍然予以辦理的,仍然是共同犯罪,我們在刑法上理論上稱之為片面共犯。
加大打擊力度,固然能夠威懾不法分子,但要徹底消除冒用的風險,還需要在系統上彌補二代身份證存在的"bug"。此時,"指紋信息"就順理成章的成為那塊系統補丁。來自公安部的消息,二代身份證的指紋錄入工作即將在今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與此同時,公安機關也已經開始著手建設身份證掛失系統。不久的將來,銀行等機構就可以通過系統進行掛失方面的查詢。
身份證登記生物特征信息,有利于防范丟失后被他人冒用,我國二代證設計之初就考慮過登記指紋信息。
甄志剛:上世紀90年代末,國務院要求公安部組織研發第二代身份證,基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論證案情小指紋會被錄入系統嗎,最終確定采用IC卡技術制作中國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當時也考慮裝到芯片中加入指紋信息,并做了大量的測試,由于當時指紋自動識別技術還不夠成熟,也不夠可靠,所以最終2003年通過的《居民身份證法》沒有規定身份證中登載指紋,但考慮到技術的發展,當時芯片在時間進行的時候就預留了指紋信息儲存區。
2011年身份證法修改后,從今年年初我國開始身份證登記指紋,目前已經有16000多個派出所啟動了此項工作,占全國戶籍派出所數量的近一半。
甄志剛: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有16000余個派出所啟動了身份證登記指紋工作,到今年年底將在全國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