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騰訊云數據庫正式啟動戰略升級,宣布未來將聚焦云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戰略方向,并面向全球用戶同步發布五大戰略級新品,包括數據庫智能管家、云數據庫TBase、數據庫備份服務DBS、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以及自研云原生數據庫商業化版本。
01數據庫市場變天了
數據庫市場又要升溫了。應該說2019一整年,數據庫市場都格外熱鬧。傳統集中式數據庫頹勢漸顯,業績增長放緩、裁員風波不得不讓人遐想,反觀另一極,分布式數據庫、云數據庫高歌猛進,微軟Azure、阿里云、華為、中興等數據庫新勢力頻頻亮相。這一次,騰訊云也來了。
數據庫市場怎么了?不是說5G、云計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數據正呈現爆炸式增長嗎?數據庫難道不應該是剛需?
這個問題的回答得分兩面。數據井噴是不假,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175ZB。但與此同時,傳統集中式數據庫不行了也是真。根據第三方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到2021年傳統數據庫市場會下降20%至30%。與此同時,預測到2023年,全球3/4的數據庫會跑在云上。
換句話說讓oracle跑得更快2:基于海量數據的數據庫設計與優化,數據庫市場真的要變天了,不是不需要數據庫,而是需要更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數據庫產品。
于是,新勢力都來了。這其中主流玩家又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從做傳統IT轉過來的,一派是互聯網企業從云中延伸過來的,各有優勢,騰訊云屬于后者。
02數據庫+云還是云+數據庫?
新舊勢力交戰的爆發點在哪?或者說用戶需求的核心轉變是什么?在騰訊云數據庫產品總監王義成看來,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是“數據庫+云”還是“云+數據庫”。這也是騰訊云數據庫此次戰略升級最核心的理念,以及最核心的變革。
騰訊云數據庫產品總監王義成
這樣語法組合在之前其實已經被用了很多次了,+互聯網和互聯網+,+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這一次是+云和云+。什么區別?
演講中,王義成用+互聯網和互聯網+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例子是違章停車。過去協管員貼了單子,車主要拿著去交通隊,開完罰單再去銀行交錢?,F在呢?最后的繳款過程比以前方便了,電子支付只需要幾秒鐘。這就是+互聯網,因為整個事件的運轉流程沒有變,還是貼單子、交通隊處理、交罰款,只是比之前方便了一些。
另一個例子是通信。幾年前兩個人剛開始見面,留聯系方式一般會說記下電話?,F在呢?掃一掃,加微信。試想現在你要聯系對方,第一反應會是打電話嗎?發消息、語音電話、視頻電話,如果這些都聯系不上可能打電話也沒用。這就是互聯網+,因為整個流程被顛覆了。原本運營商的用戶變成了客戶。
把這一套理論搬到+云和云+上,數據庫+云只是把數據庫搬上了云,使其獲得了一部分云的能力,比如快速擴展的能力,數據庫技術本質并沒有發生變革,云+數據庫則真正要以云時代的思維去思考用戶對數據庫的關切。
用戶關心的究竟是什么?不妨透過騰訊云此次發布的新品來觀察一下。
,自治
智能管家,顧名思義,針對運維層面,我們常說的DBA。DBA能力差異最大的體現是什么?系統調優的能力。好的DBA解決問題快、差一點的就慢。這使得過去,乃至現在,好的DBA都一將難求。這是幾乎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挑戰。
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思路,一是提供好的運維、調優工具,讓即便能力不那么強的DBA也能很快解決問題;二則是徹底甩開DBA,讓數據庫進入自治時代,自運維、自調優。
用王義成的話說,第一種相當于給用戶換更快的馬,讓馬車跑的再快些,第二種則是汽車換馬車。關于數據庫的未來,相信不用我多說了,肯定是后者,更快的馬跑不了多長時間也終將被汽車替代,何不直接換汽車。
這就是的設計思路,自治。同時從中也能看出是符合云+數據庫理念的產品,因為流程已經被顛覆了,DBA今后可能不需要了。
進一步說,有四大特點:一、AI的能力,讓系統能夠智能調參、自主學習;二、實時診斷;三、移動便捷,打開微信就能查看數據庫運行狀況,運維工作不要太安逸;四、多云互通,不僅僅能管理騰訊云的數據,還能管理自建甚至第三方的數據庫。
,云原生
傳統數據庫的原罪:數據備份回檔慢、故障恢復慢、維護成本高、可用性低、資源利用低、擴展慢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
這些是由數據庫本身的架構決定的,不可否認修修補補能使每一項都有所改善,但始終有一個天花板。又回到了究竟是換一批更快的馬還是直接換汽車的問題上。毫無疑問,汽車是更好的選擇。
騰訊云認為,數據庫將徹底進入云原生時代,再在原有架構上打補丁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基于云計算重新構建真正能釋放云計算威力的數據庫系統。這是的根本出發點,云原生。
具體來說,有四大特點:
一、秒級擴縮容,幫助業務從容應對波峰波谷。
二、具備百T級別的智能存儲,能夠隨需擴展,只為當下買單,無需預支未來。
三、全場景秒級恢復。
四、秒級備份回檔,支持業務快速回滾。
顯然,這些能力才是云的核心優勢,從中可見云+數據庫和數據庫+云有著本質的區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已經正式商業化,在騰訊云官網可以購買使用。
、DBS和Redis,超融合
云數據庫TBase、數據庫備份服務DBS以及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的關鍵詞是超融合。首先,這里的超融合和業界已有的超融合設備不是一個概念。
這里的超融合指什么?數據的融合,緩存和存儲的融合,在線分析系統和離線分析系統的融合,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融合,國內國際業務的融合。事實上,這是當今企業面臨十分普遍的問題。
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關鍵也是兩個字“融合”。細數騰訊云數據庫TBase、數據庫備份服務DBS和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三款產品的特性讓oracle跑得更快2:基于海量數據的數據庫設計與優化,會發現它們的基因就是融合。
其中,云數據庫TBase能夠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時,完整支持分布式事務并保持SQL兼容性,支持RR、RC、SSI三種隔離級別,同時兼容語法。對于日益多元化的企業客戶,TBase能夠滿足企業對業務融合、場景融合、管理融合的更高訴求。
數據庫備份服務DBS擁有一套完整的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解決方案,具備實時備份和秒級的數據恢復能力,可以為公有云及混合云環境下的用戶數據庫提供強有力的容災服務。
云數據庫Redis混合存儲版本100%兼容Redis協議和數據結構,而具備自動降冷能力的版本則支持所有數據存儲到磁盤,熱數據自動緩存,冷數據自動落盤。
目前,三款超融合產品均已開始測試。其中,云數據庫TBase已開啟公測,DBS和Redis進入邀測階段。
總結全文,很顯然,騰訊云這不是一次修修補補式的數據庫產品升級,而是真正實現了升級換代。在做更快的馬車和做汽車的岔路口,騰訊云選擇了后者??梢灶A見的是,在做汽車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同樣可以預見的是,汽車一定是未來,走上正確的路才能走的更遠。
加上此次發布的五款產品,截至當前,騰訊云數據庫產品線已涵蓋業內主流的數據庫產品,包括開源數據庫MySQL、、、Redis;商業數據庫、;自研數據庫TDSQL、TBase以及云原生數據庫;針對物聯網、大數據等海量時序數據場景的時序數據庫CTSDB。另外,騰訊云也已啟動圖數據庫等新型數據庫的開發工作。名副其實業界擁有最全數據庫產品線的云服務商之一。
騰訊云的這種能力也獲得了權威機構的認可。今年,騰訊云數據庫先后獲得以及等權威機構的一致認可。6月,騰訊云數據庫被評為全球數據庫領域“實力競爭者”,同時,報告也顯示,2018年騰訊云數據庫市場份額增速達123%,位列國內所有數據庫廠商之首,在全球范圍內保持了連續兩年增速前三的迅猛勢頭。
同時,透過數據庫這條線觀察整個騰訊云,不難理解為什么它的發展速度會那么快(2018財年云服務收入達到91億元,已穩居第一梯隊)。最直白的解釋,騰訊云已經全面做好了迎接新時代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