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在日常的運營和管理中經常會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將數字化技術用于歷史建筑的運維管理中,可以為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提供嶄新的路徑。
Q1
歷史建筑大都建造年代久遠,歷經數次乃至數十次修繕,日常維護需求大,如何全面了解建筑的歷史資料、及時掌握其現狀?
Q2
歷史建筑,很多時候也包括其中的家具、物品、裝飾等,都有一定的保護需求。但光保護不利用,并不能完全承載傳承歷史文脈的作用。如何平衡歷史建筑的保護和活化利用?
Q3
歷史建筑歷經長時間復雜使用,建筑材料和結構性能都有一定的退化,安全性和整體穩定性需要密切關注,也更容易受到周邊施工等影響的擾動。如何防患于未然,保證歷史建筑的安全?
此外,歷史建筑的管理目前大多還處在傳統紙質化階段,需要數字化管理平臺,提升管理效率。
01
歷史建筑數字化建檔管理
為歷史建筑建立數字化檔案,可以將歷史建筑的地址、權屬等基本信息,圖紙、照片、數字模型等建筑信息,以及歷史沿革、人文情懷等等各種信息進行數字化存儲、查詢和綜合管理。不單能對一幢或一處歷史建筑進行管理,還可以對一批、乃至所有管理范圍內的建筑信息、資料進行高效的管理和調用,極大提高管理利用效率。
上海建科為保定市制作的歷史建筑數字化檔案
02
歷史建筑的漫游和展示
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手持激光/結構光掃描技術等,為歷史建筑進行信息采集和建模,采用BIM模型、720°全景模型、傾斜攝影模型以及GIS模型等多種數字化模型,對歷史建筑,包括建筑內部的環境、裝飾裝修、家具、物品等數字化運維是什么意思,及建筑周邊的道路、綠化、設施等進行多類型展示和漫游。一來,便于歷史建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對其進行直觀、可視化的管理;二來數字化運維是什么意思,可以根據需要向公眾開放訪問,實現歷史建筑的云游覽、云參觀,減少對歷史建筑的直接。
歷史建筑BIM模型展示(上海宋慶齡故居)
歷史建筑720°全景模型展示(上海宋慶齡故居)
歷史建筑傾斜攝影模型展示(上海張園)
歷史建筑GIS模型展示(保定市泰寧宮)
03
歷史建筑健康監測
基于BIM平臺的健康監測系統示意圖
根據歷史建筑的保護要求、使用需求、使用環境、損傷情況、監測目的等因素綜合考慮,在歷史建筑關鍵部位布置傾斜、沉降、振動、裂縫、溫度、濕度、白蟻侵害等各種參數監測設備,結合BIM平臺,為歷史建筑構件一套集模型構件、狀態分析以及監測數據處理于一體的三維可視化監測系統。
上海孫中山故居健康監測平臺
04
歷史建筑運維管理
不少歷史建筑承擔了向公眾開放參觀的職能,需要對建筑進行運維管理。數字化技術,還能根據運維的需求,實現消防疏散智能輔助決策、人臉識別安防管理等運維功能。通過數字模型,直觀展示人臉抓拍、實時比對、自動預警、消防預演等效果,實現對歷史建筑運維安全的數字化管理。
消防疏散智能輔助決策
05
歷史建筑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
保定市歷史建筑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
通過建立歷史建筑的數字化綜合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歷史建筑從普查認定、測繪建檔,到資料入庫、安全鑒定及維修、日常檢查、工作整改、應急管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歷史建筑數字化管理系統功能示意
在此基礎上,管理系統還可以根據管理、宣傳等多種需求,集成宣傳視頻展示、新聞發布、事故上報、培訓通知等個性化需求。
保定市歷史建筑門戶網站
通過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歷史建筑的運維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歷史建筑的管理能力,為歷史建筑數字賦能,使其換發新生,從而“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