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已經過去,全球經濟在深度震蕩中緩慢前行。以往高歌猛進的各個行業也開始呈現增長放緩情況。根據 的預測,2022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增長約在6.4%;而根據數據,2022一至三季度全球企業外部存儲市場同比增長5.5%。
但在整個ICT市場中,以太網交換機的成長卻一枝獨秀。根據IDC數據,2022前三季度以太網交換機市場的同比增長則達到了1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長更是達到23.9%。
連接更多業務場景,為變革創造前提
回望2022,多數企業都會發現,業務機會或許并沒有減少,但機會卻分布在更多樣化的場景中。因此,企業必須通過先進網絡連接更多業務場景和用戶,并盡量降低信息傳輸及網絡管理運維成本;由此,企業才能在越來越稀薄的價值中充分汲取養分并實現發展。
另一方面,在云技術的加持下,計算和存儲已具備前所未有的彈性。這意味著企業能夠通過資源池的快速擴容來應對業務的突發增長。但相對于前兩者,網絡基礎架構的彈性卻是先天不足的。因此,企業也必須用容量更高、但運維成本更低的先進網絡來為即將到來的增長和業務變革留足余量,并以此來實現彈性。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以太網交換機及整個企業網市場能夠先于其他ICT領域實現高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怎樣的網絡才能滿足用戶的面向未來需求?這一題目其實并不難解。
伴隨數字化轉型進程的深入,對很多用戶來說,做好一兩個場景便能獲得海量收益的時代早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企業需要在更多場景中推進數字化,以聚沙成塔的方式實現增長。而在技術層面,我們則可用一個更簡單的詞來歸納這一趨勢——從邊緣到云。
左手邊緣,強化連接與管理
Aruba始終強調邊緣網絡,而從目前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這一切入點的選擇非常精確。
在過去的一年中,Aruba發布了610、630及650系列Wi-Fi 6E標準認證AP新品,為用戶提供了更強大的接入及管理能力。
同時,Aruba也在園區網交換機領域做出了一系列產品更新:推出了性價比更高的CX 6000/6100系列;推出了適合工控場景的CX 4100i系列;為CX 6300系列增加了90W POE能力并強化了萬兆接口的自適應能力;為主力的CX 6400系列升級了2代板卡,實現了3倍的ARP性能、7倍的路由能力和10倍的MAC地址容量,從而使CX 6400能夠在從邊緣到核心的多個場景中扮演不同角色……
無論是AP產品標準的升級,還是園區網交換機在場景適應性及規格方面的提升,其向市場傳達的信號都相當明確:Aruba正在全面強化園區網邊緣側的連接能力,致力于讓企業通過網絡連接更多場景與用戶。
而作為邊緣側眾多先進功能的承載者,Aruba的ESP(Edge )邊緣服務平臺則將連接+保護+分析的核心思想貫徹到底。
在連接層面,ESP可在統一納管海量網絡設備的同時實現網絡配置的自動下發,并為物理網絡創建相關流量的路由和訪問實施規則;讓開局和組網變得更簡便、更自動化。
在保護層面,ESP則是零信任與SASE的堅定擁護者。ESP可通過本地及云端部署的組件,為內外網的不同接入設備實現統一的零信任安全效果,由此創造兼具一致性和安全性的接入及應用體驗。
在分析層面,ESP則能在全部流量、網絡架構及網絡狀態的圖形化、可視化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管理組件實現網絡運維的自動化、智能化,繼而讓企業獲得敏捷的網絡管理與響應能力。
對此,Aruba中國區總經理謝建國表示:海量硬件產品與ESP平臺的組合不僅全面落實了Aruba自動、安全與敏捷的邊緣側網絡建設理念,更能在-組件的助力下,為后疫情時代興起的混合辦公、居家辦公模式提供全面、簡便、安全的網絡連接。
右手數據中心,SDN與分布式驅動變革
在企業網絡架構革新的天平上lenove 網絡同傳 跨交換機問題,邊緣與園區網占據了一端lenove 網絡同傳 跨交換機問題,而另一端則是數據中心網。
眾所周知,安全是現代數據中心的核心挑戰之一。層出不窮的攻擊手段和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業務讓數據中心不得不將所有流量納入安全考量。而最終結果便是所有經過TOR交換機的流量都必須經過防火墻才能訪問其他資源。這對南北流量來說當然無傷大雅,但卻極容易在數據中心內龐大的東西流量壓力下造成網絡瓶頸,降低集群性能。
面對這一痛點,一些企業選擇用自帶算力的智能網卡來分攤安全設備的壓力,另一些企業則通過虛擬交換機方式來提升數據中心的安全能力。但顯然,無論左右,數據中心都要付出巨大的額外成本。
Aruba的解決方案則是CX 10000系列交換機。通過內置兩塊 DPU處理器,CX 10000不僅能實現P4分布式交換機的全流量編程功能,更可依托龐大算力實現POD內的防火墻功能。而相對其他更“傳統”的解決思路,CX 10000的部署成本直接降低了2/3。此外,伴隨交換機的軟件升級,CX 10000未來還能實現抗DDoS、流量加密、NAT及負載均衡能力;可同時解決數據中心網的多重需求。
同時,Aruba還推出了軟硬件組合,能以AI算法和更高的性能實現基于設備、IP/MAC地址、應用接入、通訊協議、通訊頻率的深度包檢測,并兼容Mac、、iOS和等主流OS;幫助用戶落實SASE原則,構建基于角色的訪問策略。
而在包括數據中心網在內的網絡運維管理層面,Aruba 則能擔綱重任。同時,通過基于AIOps技術的自動運維及排障功能和、、 等新組件,Aruba 能夠有效提升數據中心網的運維自動化水平,降低運維成本。
可以部署在本地或云端,能通過AI技術幫助用戶解決VXLAN、BGP、OSPF網絡的自動配置與部署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能極大簡化對應安全策略的編排操作,讓用戶通過圖形化界面和簡單的鼠標操作定義不同角色和對應的訪問策略。
是一款面向廣域網業務的SD-WAN編排器,用戶可在統一圖形界面下實時監控廣域網流量,并為不同業務分配不同的網絡鏈路,從而實現降低關鍵業務延遲、提升專線利用率、提高廣域網業務可靠性等諸多方面的優勢。
是一款面向、等主流虛擬化/超融合解決方案的編排工具,可自動識別各類虛擬網卡,并通過圖形化界面和拖拽的形式構建業務之間的連接,提升數據中心的網絡及業務靈活性。
在推出400G超寬數據中心網的同時,Aruba也在強調分布式網絡并推進以SDN+AI技術為基礎的網絡運維管理工具進化。通過多維度的創新,Aruba能幫助數據中心用戶解決現有安全痛點、提升數據中心的敏捷性,實現降本增效。
對此,Aruba北中國區大客戶技術總監劉寧表示:交換機設備與Aruba 的組合能夠為用戶提供三重優勢。其一,可加速新業務上線,并通過手機APP來簡化管理。其二,三大創新組件的加入可有效提升網絡運維的自動化與圖形化水平,降低運維工作量和成本;其三,基于AI技術實現故障的自動發現與修復,盡量減少對業務的影響。
從邊緣到云,Aruba用網絡創新為業務賦能
Aruba的硬件創新涵蓋了AP、園區網和數據中心網領域,是Aruba實現從邊緣到云戰略的底層基礎。
而在軟件與服務層面,Aruba則通過ESP與的組合為用戶提供了全網、全場景、全業務的網絡管理上帝視角,讓用戶獲得從邊緣到云的完整管理能力。同時,AI、可視化等能力的加持也讓用戶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來達成網絡管理目標。
通過Aruba整體解決方案,用戶便可實現自動、安全、敏捷等多維度的網絡整體進化,為業務變革鋪平道路;繼而將更多樣化的場景用網絡連接成一個整體,并放大各類業務創新所帶來的乘數效應,用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企業持續成長。
后記
Aruba的2023:攻守兼備,有創有投
在數字化趨勢與業務發展方向上,中外企業面臨的現狀總體趨同。因此,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的Aruba同樣具備在國內高速發展的能力。謝建國則用四個字概括了Aruba 2023年的中國市場策略:攻、守、創、投。
攻:在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市場尋找新的機會;
守:提升客戶滿意度,保護現有重要客戶;
創:加速產品和NaaS模式的市場導入;
投:持續投資合作伙伴的培育與保護。
其中NaaS便是Aruba一直倡導的即服務模式。由于完成了眾多安全與管理組件的云原生和SaaS化轉型,Aruba便可將各類高級網絡功能與硬件系統剝離,并把相關產品搬上云端。由此,用戶便可以更靈活、門檻更低的方式獲得服務與體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