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文件管理之前,我們先聊聊你是如何管理你家冰箱的。
先說件事情哈,明早上 9 點鐘,我打算露露手藝,家里蘇州的,做些蘇式招牌菜,晚上 7:00 招待大家。
我現在要去菜市場買菜,肉、蔬菜、水果、雞蛋、海鮮、牛奶飲料,冷飲。
因為晚上招待大家,還有將近 10 個小時,所以我把買來的東西一股腦先放到廚房,然后慢慢分類放進冰箱。
放的時候也挺有講究,因為冰箱每個地方的溫度是不一樣的。
當然短時間不吃的肉可以放在冷凍室,如果我現在口渴,也可以立馬拿著牛奶水果就吃起來了。
注意:千萬不要塞滿,冷空氣需要流動的
肉、蔬菜、水果、雞蛋、海鮮、牛奶飲料沒有找到一未命名文件,冷飲,這些拿回家的東西
一股腦先放到廚房,這是存放所有東西的必經之地
因為冰箱每個地方的溫度是不一樣的,這是冰箱出廠已經默認給我們大致分好了哪里該存放什么文件,剩下具體的東西由用戶自己來決定放哪
當然短時間不吃的肉可以放在冷凍室,如果我現在口渴,也可以立馬拿著牛奶水果就吃起來了,這是我們用戶可以按照當前的情景去合理分配,不用循規蹈矩,可以變通,注意當下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塞滿,冷空氣需要流動的,這是要預留空間,不然會影響制冷效果
以上,是學長剛蟈對冰箱分類整理的理解和做法。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樣的呢?
現在讓我們思考下,讓我們來思考下,知識是什么?
學習的目的是用已經學過的大量知識,去面對還未發生的事情或者未知的領域。
一次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是由 輸入信息——整理加工信息——輸出——形成模型 四塊組成的
現在我們大致的整理模型有了,在理解產品設計的理念上加入自己符合工作場景做法,學長剛蟈總結了這八個字:因地制宜,順其自然。
那我們到一個新的領域——電腦上的文件整理,又要開始輸入信息了,首先一定是先看前輩們是怎么做的。
不知道你會不會好奇,中國圖書館的成千上萬的書是怎么管理的。
我就很好奇,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 5 版)(在第 3 版原名是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是中國大陸最通用的圖書分類法。簡稱中圖法。 自 1988 年起,中國出版圖書的標準書號 (見國際標準書號) 中采用《中圖法》的大類號。其分類號還被印在北京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編印的集中編目卡片上。
1985 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一看到他這個方法獲得過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果斷要學習一下啊。
/ 這是網站,感興趣的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它的標記符號采用
拉丁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制標記符號,
以拉丁字母標記基本大類。分類法分為五個基本部類,并以國際上通用的基本學科劃分和專業劃分為依據,同時考慮習慣的知識領域劃分,設置了 22 個基本大類。
這里學長總結了一下:
《中圖法》分類使用的方法是:字母數字相結合的三層標記方法+知識領域
第一層是字母為大類
第二層是數字,超過數字9改為字母按需遞增為次類
第三層是數字,超過數字9改為字母按需遞增為小類
一個案例還不夠,再看看美國圖書館的
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英語: Dewey , DDC; Dewey )是在 1876 年由美國圖書館專家麥爾威?杜威撰寫并出版的圖書分類法。
這里學長總結了一下:
《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分類使用的方法是:三層數字+知識領域
第一層是數字為主分類
第二層是數字為次分類
第三層是數字包括含小數點為細項分類
我們知道了,圖書館都是用三層結構來分類的,美國的圖書館每個分類下有10個次分類,畢竟國家圖書,一個龐大的知識庫需要這么多次類,其實我們個人管理用不到這么多的。
那學長剛蟈的文件命名是如何的呢?
學長剛蟈是遵循大腦記憶的客觀規律,不超過 7 個記憶點。也就是說,我命名的時候,在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的基礎上進行了精簡,采用了 3 層結構,每個分類下最多 7 個次分類,7 個細項分類,不用小數點。
第一層的文件夾命名,用三個數字+英文取名,中間用_分隔。
表示 收件箱,這里只有一層,下面沒有文件夾,放著就行
表示我的主業,視頻剪輯、文章創作。
表示我的副業
表示我的學習
表示我的生活
表示我的一些數據庫文件,例如密碼庫之類
表示這個電腦與其他設備(手機和平板)的共享同步文件
表示其他文件
主分類都在「我的文檔」目錄下;次分類可以用中文表示;每個主分類下都會有一個按照一年的歸檔。
這樣做的好處是,自動排序,清晰規整,容易記住,可拓展性強。
那剛蟈是怎么命名文件的?
網上比較推薦的一種方法是「3W+V」,即 when/who/work+V
例如:文件名 「集團公司 2021 年度工作報告_蟈蟈_V1.doc」
我是太陽星座射手座的,會覺的這樣太麻煩了,沒耐心,我相信你應該也是和我一樣的。
我一般就直接 文檔名字+版本號,例如上面的文件就改為了「2021 年度工作報告V1.doc」因為懶,把時間和名字省略了,配合后面我會提到的搜索神器。
——————
然后我們由文件命名拓展到文件管理,來看看學長剛蟈的文件管理3.0
C盤系統盤,只安裝系統和驅動,其他的一概不動。
(這里有個魔鬼細節,其實現在的電腦不需要重裝系統啥的,C盤一定要大,別分個100G沒有找到一未命名文件,搞得后面會很難受)
我們的桌面、下載的幾個文件都是默認在C盤的,
我們需要先改動一下位置,原先C盤下的「桌面」、「下載」、「我的文檔」文件夾轉到D盤。
操作:桌面鼠標右鍵——個性化——主頁——系統——存儲
我們就找到了更改新內容的保存位置
我們改到其他盤就行了
補充一下,大部分文件都是默認在C盤,總有一些好友私下問我C盤變紅了,電腦好卡啊,微信的聊天記錄是很占空間的,動不動就100GB,很有必要將文件保存到其他盤。可能就是你沒有做這一步操作。
大家可以看下自己的微信占了多少了。
再新建一個 File的文件夾,專門存放軟件的安裝目錄即可,這里面的文件不是很重要,我們不會經常查閱,所以不需要特別重命名的,保持默認就好,但要保證一個軟件一個文件夾。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注意在「我的文檔」下的文件夾保證規整的命名就好。
這個時候有些朋友想問,之前安裝的過的軟件在C盤,怎么可以完整地轉移到D盤呢?
/
通過自動創建符號鏈接來移動你的操作系統安裝的最好最權威免費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將已安裝的程序移至非系統盤其他磁盤里,無需重新安裝,不會丟失所有快捷方式。
至于上面的E盤,NAS家庭數據中心,用來備份和同步重要文件的。當然這個成本還挺高的。你可以選擇的正版NAS有群暉和威聯通,單個機子單價在4K左右,再配個8T硬盤在7K左右了。當然,你可以使用堅果云來替代。
F盤云盤,我推薦的是阿里云盤,速度快,可操作性高。掛載在本地,讓你本地瞬間免費幾個T的容量。
這里想說,通過分類和分級按照個人需求確定文件結構。文件結構沒有統一標準,每個人只有統一的原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簡單說就是,把所有文件不重復,不遺漏的放在所有文件夾當中。合理的文件管理不僅讓我們自己心情愉悅,也會因為流程的工作流程提高我們的效率。每個人由于生活習慣與職業的不同,文件管理系統也會有所不同。我也是給大家做個參考,大家也沒必要和我一樣。
我之前上課的時候,有同學問:
理論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更笨不可能實現文件命名。其實不是任何文件都要按照嚴格的去命名,我們只要在「我的文檔」目錄下命名就行,因為這里的文件相對來說都算比較重要,可能將來會調取,所以不存在很麻煩很累的情況。
開始實戰部分(一)
1.用思維導圖整理出符合自己的文檔關系(https://gitmind.cn/app/my)
2.創建屬于自己的文檔管理系統
建議學習時間 30 min ,大家有時間可以自己實戰一下。
至于3秒給100個文件重命名,搞定90%日常文件辦公,我用到的一款神器是,免費開源軟件 (/ 密碼:ggnb 已漢化),讓文件管理更加高效,省去重復勞動。
能夠智能地分揀整理文件和文件夾,普通用戶使用它,最基本的應用就是可以按擴展名智能分揀文件到指定的文件夾中。如果你能靈活應用 處理文件的規則,還可以實現更豐富的智能整理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
用這個工具,我們只需要知道兩個詞就行:配置文件和協議
簡單說說:
我們要執行一件事情,需要先創建一個名字叫什么,例如說:寫作業。接著需要一個圖標讓我們有一個比較好的直觀體現。這個就是配置文件的。 接著我們就要開始寫協議,怎么理解呢?把他當作一個動作,里面包含了一些規則和操作。就例如說:寫數學作業遇到以前做過的題目就不做了。規則就是:之前沒有做過的數學題,操作就是:做數學作業。協議它也有一個名字,就叫:做新的數學題。這個就是協議。 以后如果要做新的數學題的話,就直接可以自動執行,是不是很酷。
首先先寫配置文件,之后寫規則。
注意這里面的 %% 是相對引用,就是說保持原來的字符不變。
其實的功能遠不止此,我們只用了冰山一角。還有復制、壓縮、提取、重命名、刪除、加密解密、上傳、創建清單等等。
也就是說,你配置了規則,文件夾隨便丟,它自己會去它在的地方
開始實戰部分(二):
探索 DropIt 功能,將自己的文件按照規則自動整理
建議學習時間 20 min
這里我發個演示視頻
自動整理文件操作
先看一張圖
密密麻麻的文件變成有序的文件
注意看左上角,是不是文件都被一個小盒子給框起來了,其實盒子里面有很多文件的。
我們可以理解成梳妝臺。梳妝臺上有很多東西,為了方便拿取和使用,分個類,把梳子放在梳架、鏡子直接放在梳妝臺中心位子就行,口紅放在化妝盒,防止串味道,香水放在另外一個盒子里。
快速整理桌面操作
看上面這個視頻
我用到的就是找個神器, /,它可以瞬間將桌面亂七八糟的文件整理的井井有條。
自定義分類中,可以根據關鍵詞、后綴名進行自定義分類。這樣就可以讓桌面保持一個整潔美觀的狀態。
桌面上的自定義分類就按照默認的就行,這里做初步整理,我們主要細節整理的操作用之前提到的 。
建議:
桌面上的文件和文件夾適用于當前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臨時存放的,建議2個星期清理一次,把桌面上的文件整理到它應該在的地方。桌面就是要簡潔大氣,且要智能。這樣看著好看的壁紙,心情也好看,辦事效率就高了。
再說桌面的快捷鍵
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把它們放在桌面,或者任務欄。而我是把他放在Win 磁貼里面。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你要打開某個軟件的時候,你可以通過 Win 鍵去激活找到,(你可能要說我可以通過快捷鍵搜索去打開軟件,是的,我也是搜索的,但這個目前不在討論范圍,我后面會講到)而不用先返回到桌面再找。任務欄也別放這么多軟件的軟件方式,五個最多了。所以我覺得Win磁鐵是最適合放快捷鍵的地方。而且你還可以自定義圖案,弄得更好看點。
現在剛蟈的桌面,變成這樣干凈清爽的樣子啦,簡約而不失優雅。
我們有了前面的文件夾和文件的規則命名及整理,后面搜索就好多了。
學長剛蟈用的工具是 + + 方案
所謂真全局搜索,也就是里里外外要能檢索到,不花錢的沒有廣告的最好。
——
自由組合豐富插件,打造隨手可取的終極神器,用來配合
幫助您找到任何文件或文件夾存儲在您的 設備。它工作非常快,為用戶提供實時的結果。雖然 「萬物搜索」 應用除了搜索數據之外別無他物,但它可以高效地做到這一點,而且不會使用太多的系統資源。
搜索器具有強大全文搜索引擎的桌面搜索工具。免費的 桌面搜索替代方案。 是一款免費的功能強大的本地文檔和文本搜索應用程序,就像本地磁盤谷歌搜索引擎,速度比 搜索快得多,是您理想的桌面文件內容全文搜索引擎。 使用 進行快速有效的全文文件和文檔搜索。
不需要復雜的,小白也能立馬上手。例如我要搜:近三天關于學長剛蟈的word文檔,看下面這個視頻演示
操作:
首先快捷鍵(可以自定義,我的是alt+space)呼出,輸入一個關鍵詞 find,就是文檔查找的意思,空格,在輸入文件名相關,再在左邊列表選擇 word 文檔屬性,再在下面勾選時間前三天,就立馬得到了我們要找的文檔。
小白就勾選點點就行
就簡單的點選幾下就可以啦,不需要記住繁瑣的關鍵詞和命令,而且檢索速度飛快。熟練下來,我們就能全局搜索 1 秒找文件啦。
要記得找文件的時候,一定是要加一個關鍵詞 find 激活這個功能哦。
不支持對文檔里面的內容進行查找,但是 是可以的,包含了txt、pdf、ppt、excel、word的所有文本文檔。
例如搜索「學長剛蟈」,這樣文檔里面的內容有關「學長剛蟈」的也可以一鍵檢索啦。
————
到現在45分鐘,差不多時間,我最后來總結一下
好了,經過這一節課的文件管理的學習
你還覺得滿屏的文檔,看起來很有成就感嗎?應該知道自己怎么去簡化了吧。
你還覺得自己的文檔不知道怎么命名嗎,應該自己有一套方法了吧。
你還覺得 系統的電腦不好用嗎,應該會慢慢喜歡上了它吧。
補一個工具:用瀏覽器的方式管理 資源管理器
有時候自帶的資源管理器功能比較少,打開多個窗口又不美觀,這個就可以解決了。
Ctrl + N,新建標簽頁
Ctrl + Tab 可以快速切換標簽
常用的目錄可以收藏,放到標簽組以便快速訪問
下載地址://///1.5.5.2-beta/..5.5..2021.zip
OK,結束了,很高興和大家共處的 1 個小時。我是學長剛蟈,下期分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