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作為當今比較成熟的服務業,在國內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圖遠電腦行業管理系統,大致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系統集成市場規模仍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行業規模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2019年1月18日國家系統集成企業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定工作的正式廢止,使得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準入門檻得到了降低,會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系統集成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最后隨著中國信息化建設步伐的持續推進,行業和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使得系統集成技術與應用系統已成為企業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兩大發展趨勢也正漸漸逼近。
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但潛在問題突出
一般認為,計算機系統集成是指通過結構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各個分離的設備(如個人電腦)、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關聯的、統一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實現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的體系結構。
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作為當今比較成熟的服務業,在國內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大致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系統集成市場規模仍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行業規模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17年,中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151億元,同比增長15.9%。
盡管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在近幾年市場規模增長得很快,但在其高速增長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漸漸顯露出來:隨著我國信息化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系統集成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國在計算機系統集成領域的項目逐漸增多,與系統集成項目相關的風險分析與規避等問題也成為系統集成項目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點。因此分析計算機市場風險對于項目未來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行業相關項目缺乏完善的風險分析管理,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的管理機制也有待加強,以及項目的管理范圍也需要明確,因為范圍管理貫穿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管理的整個過程,對系統的集成項目來說,范圍的明確與否,直接關系工作人員能否應付潛在或突發情況及項目的順利實施。
行業準入門檻降低,企業之間公平競爭程度加深
2019年1月18日,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關于落實工信部《關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行業管理有關事項的通告》的通知,文件指出:自發布之日起,廢止《關于發布的通知》和《關于發布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等級評定條件(暫行)》的通知;同時取消對所有評審機構的授權,已授權的不得再從事與資質認定的任何活動。
回首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資質的發展歷程,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定工作從2015年7月1日開始實行,2019年1月18日正式廢止圖遠電腦行業管理系統,歷時約3年半。
在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企業資質認定取消之前,從我國獲得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的企業數量變化情況來看,2015-2018年,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獲資質企業數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2018年,我國獲資質的計算機系統集成企業數量是近四年來最少的,為1501家,較上年同比下降62.7%。可以看出,2016年以來,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門檻逐漸升高。
從獲資質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北京市獲資質企業數量最多,達到了1980家;廣東省其次,獲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企業數量為1733家;江蘇省以788家獲資質企業位列第三。
結合上述兩個圖表可以看出,伴隨著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企業資質認定的取消,我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的準入門檻得到了降低,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行業,進而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整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各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程度。
TCO將成為用戶關注的重心,與網絡和移動應用相關的集成化產品成為個人應用市場增長的核心
中國信息化建設步伐正持續推進,行業和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使得系統集成技術與應用系統已成為企業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用戶關注的重心也日益轉向IT系統的穩定性、系統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系統集成投資回報率等核心問題上。今后,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步走向規范化,用戶對于集成系統的關注將逐步拓展至集成系統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即系統的TCO管理,這將成為用戶規劃、選型及實施集成系統的重要決策依據。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將使新興產品技術不斷地滲透到移動商務應用領域,包括移動辦公、車載信息服務在內的個人網絡應用將逐步成為移動商務產品與服務關注的中心。同時,個人消費體驗需求的擴張將帶動系統集成市場從“以客戶為中心”向“以個人應用為中心”轉移,數字家庭解決方案的應用將逐步趨于成熟,這必將帶動個性化應用產品的不斷創新,并成為計算機系統集成市場增長的重要源泉。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計算機系統集成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