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字體是如何被制作出來的?
標題字體和正文字體在設計上有區別嗎?
為什么字體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印象?
日本的明朝體和中國的宋體,有什么關系?
如果想成為一名字體設計師的話,應該怎樣做?
在為項目挑選字體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字體設計的基本知識,以有助于日后的創作和應用。為此,《選字》一書邀請了方正字庫設計副總監汪文老師解答關于字體設計和使用的疑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這些字體知識點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01
請給我們簡單介紹一款方正字體,
是如何被設計制作出來的?
第一步:要有成熟的設計方案,成熟體現在字體結構穩妥,以及筆畫特征新穎獨特,粗細勻稱等方面。承載設計方案的是特定的60個基礎字。通過這60字的設計,可以判定設計方案的新穎性和成熟度,從而預判產品的市場前景。
第二步:將60字方案拓展成500字方案。這500字也是基礎字,在日本被稱為「種字」,包含了漢字大部分的結構特征和部件,要求設計規則明確統一, 筆畫特征鮮明,粗細勻稱,重心平穩。
第三步:繼續拓展方案到2300字。這個環節可以是主創設計師獨立完成,也可以加入其他設計師一起協作完成。2300字完成后繼續拓展成國家簡體標準6763字。
第四步:設計中文排版符號及西文符號,大約1000個字符。.
第五步:修改大樣和校對工作,方正字庫的標準是要進行三遍校對。
第六步:技術人員裝庫和測試。
整個設計開發過程就像滾雪球一般,日積月累,不斷拓展壯大。
60個基礎字樣(方正雅士黑Medium)
02
什么是標題字體,什么是正文字體?
兩種字體在設計上存在區別嗎?
首先,適合做正文排版的集中在黑、宋、仿宋、楷、圓這五種類型。而在整個范圍選標題字體和正文字體,我認為沒有明確的區分界限。個人經驗:漢字的平均筆畫是10畫左右,挑一些10畫左右的字來說明一下,如下圖。以下圖的中等粗度黑體為例,圖中橫筆畫粗度與白空間粗度是大致相等的,這正好是一個臨界狀態。我認為字體粗度比圖例中粗的就適合做標題,反之適合做正文,圖中的字體正好適合做小標題使用。
03
您覺得設計師在文字排版時
常會犯哪些錯誤?
對此有何建議?
中國設計師通常排本國文字時,所犯錯誤較少,大多是不夠嚴謹,標點的處理更容易出錯。而排西文或者中西文混排時可能犯錯誤會較多,畢竟不是母語: 排版的規則和細節多數不太了解。建議大家參閱高岡昌生先生所著《西文排版》一書。
04
可以分享一些讓文字排版更好看的技巧嗎?
以前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時候排版有個要求,就是換行的時候不能拆斷詞義。如下圖所示,左邊原文排版中有兩處換行時詞組被斷開,影響了閱讀;右邊調整后會更好。
05
日本的明朝體和中國的宋體有什么關系?
兩者有什么異同點?
我覺得兩者除了名稱,其他地方沒有區別。現在通行的宋體字起源于宋朝的雕版字體,到了明朝中后期逐漸演化為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橫畫與橫豎轉折處有三角形裝飾的特征。中國人以源頭期命名,日本和韓國以成熟期命名。
06
在品牌、書籍、海報和電商等使用場景中,
設計師應該如何選擇字體?
可以給我們舉一些案例說明嗎?
選擇符合品牌調性的字體是最為重要的。并不是說醒目的、沖擊力強的字體就最好。
例一:女妝用品廣告具有復古的調性,從口紅產品的雕花造型到代言人的復古裝飾都可以看出來。字體選擇一百年前誕生的聚珍仿宋體,可謂恰到好處。
例二:打印機,現代辦公設備,選擇了現代的黑體做標題和正文,也是恰到好處。
想像一下,如果為了吸引眼球,兩支廣告都換成爆炸性強的手寫字體,效果會怎樣呢?
07
不同的字體會給人帶來
優雅、可愛、古典、現代等印象,
是哪些方面影響了字體給人的印象?
印象來源于感知覺,感知覺與每個人的知識背景和視覺體驗與經驗相關。讓一個沒有歷史知識和視覺經驗的人去選一個古典字體,肯定是行不通的。在中國,漢字的歷史、書法史和字體史絕大部分是重合的。古典字體必然帶有古代或是近代的視覺特點,現代字體必然受到了平面設計風格的影響。
而優雅、可愛這些形容詞涉及另外一個概念——通感。而「可愛」用視覺化的語言來描述,就會帶有親和、柔軟、低齡、不太成熟的意味。相信大家用這些詞也能挑選出可愛的字體。
08
您為品牌設計過定制字體,
比如說京東朗正體,
定制字體與普通字體在設計、功能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定制字體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品牌專用字體,用于宣傳和推廣品牌或產品;另一類是專屬的功能性字體,比如屏顯字體或儀器儀表用字體。這兩類字體的設計內容和應用環境都是不同的。京東字體屬于品牌字體,為品牌服務,是有專屬性的。而一般的排版字體是普適性的,任何企業和機構都可以在購買授權后使用。
方正字庫為京東定制的「京東朗正體」
方正字庫為可口可樂中國定制的「可口可樂在乎體」
09
大家的閱讀習慣在改變,
您覺得未來印刷字體和屏顯字體的設計趨勢會是怎樣的?
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動終端里的屏顯字體就是未來字體的趨勢。所以設計適合閱讀的屏顯字體是字體設計師長久的課題。現在的屏顯字體依然是黑體占據主流,但是已經出現了屏顯宋體和屏顯楷體的設計應用。我個人覺得宋體和楷體會占據更多的比例。
印刷字體或者說屏顯字體之外的其他字體,目前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保守估計,中國每年上市的新字體大約有四五百款。當然,如此高的產能,并不都是精品。我覺得大浪淘沙,只有適用范圍廣的高品質字體才能贏得長期的市場回報。
以上字體知識,節選自全新出版的書籍《選字》。
本書還收錄了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如淺葉克己、服部一成、仲條正義、Ira Ivanova、A Black Cover Design、劉治治等的作品,看看設計大師如何運用現有字體做設計,揭秘他們選擇一款字體的理由。
不僅教你如何選擇字體、搭配字體,還教你如何運用現有字體做設計,精確到字重、字號、行距,并從字體歷史、設計特點、風格等要點切入,還告訴你為什么這款字適合這個項目。
可以說,這是一本設計師實戰必備選字指南,無論是資深設計師還是行業小白,都可以輕松看懂的字體書籍。
如果你還未了解過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可點右邊擊鏈接→《》。希望這本《選字》能夠對字體選擇有困難癥的童鞋有所幫助~
打開淘寶APP,
搜索店鋪:TOING設計美學
進入店鋪即可購買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