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姐
公眾號/魯智深闖海淀
上上周,給大家又雙叒叕介紹了【豌豆口才】的試聽課,這是今年的第四次,因為喜歡。
從去年底意識到,是時候讓安德魯從“輸入”向“輸出”轉化了。一方面,讀了很多書,但輸出還是碎片化、單調化的,是時候系統學習一下,為之后不管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做銜接。
另一方面,勇敢表達、有邏輯的表達、有觀點的表達,在我看來,是未來的必備技能。我們都希望娃能在眾人中被看見,那么,好的表達就是最直接的那一步。
之后,我就火速投入選課中,并在今年年前敲定“豌豆口才”,開始上課。
我也很誠實地跟大家吐露過,試課前我的內心期待是60分,試完課我打80分,現在上了小半年課了,我越來越喜歡,直接打滿分。
這小一年來,也有很多讀者在我的推薦下,參與到試聽課和正式課中,我收到了大量對課程內容的肯定,心里也算是踏實了
向下滑動查看
本次試聽課有四個可選:S3級別4-5歲,6-8歲選S4,7-9歲選S5;更大齡的娃,選S6。
本年度最后一次,趁著居家,試起來~!
掃碼0元領
下面,我來說一下這次的正課優惠:大課包(4988元)、中課包(3688元)。強烈推薦大課包,贈品多福利多,還有神秘福利,現在入手絕對不虧!
(點擊查看大圖)
試聽后,或者已經試聽完的,想買正課的,可以直接跟試聽老師報名,優惠都是同步的,福利時間到11月30日24點截止,之后再報名就沒有贈品了,有需要的姐妹注意下時間~
優惠一是贈課,這也肯定是大家最想要的贈品。不管是哪種課包,都有24課時豌豆口才拼音課和157節音頻課的贈送,內容非常實用,跟語文息息相關的。
更重要的是:
4988元大課包到手61節直播正課
3688元中課包到手43節直播正課
福利時間有限,速速下單!
優惠二是實物贈品。價值179元的養生壺是我額外加的,冬天就要養生起來~
優惠三是前4節課免費試學,如果不喜歡可以隨時退,同樣是為了給大家更大的自由度。
優惠四:還有專屬神秘福利,給大家薅來了直播正課贈送,具體有多少節嘛,現在還不能說,報名后咨詢顧問老師就可以了~
掃碼0元領
每次推薦豌豆口才,都有一些高頻問題,我先來統一回答一下。
問題1:這個口才課,跟其他線上線下的口才課,有什么區別?
市面上大部分口才課的側重點在于發音、體態、朗誦。而豌豆口才的側重點是邏輯、內容、觀點,是更內核的東西,它不僅鍛煉口頭表達,更能為寫作打基礎、做銜接。
現在,我就會用課程里教的一些方法,讓安德魯口述,我記錄一些小作文,不管是思路還是方法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比如,他去做了一個泥陶小花瓶,我們就用到了動作分解,五感法,詞匯拓展等方法,出來的作品還是像模像樣的。
今天,我制作了一個花瓶,它漂亮極了。制作的時候,我用了幾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推,把手變成大于號的形狀;第二個動作是抱,把手變成小帽子的形狀;第三個動作是提,在抱的基礎上,往上提;第四個動作要把手伸進做好的小瓶子里,往上拉,到瓶口松開;最后一個動作,是扒,老師扶著我的小手食指,把瓶口展開,像花瓣一樣。在制作的過程中,小瓶子一會兒變成小碗,一會兒變成杯子,最后才變成了上面窄下面寬的小瓶子,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十分有趣。我要把小花瓶送給媽媽,因為媽媽是我最愛的人!
問題2:為什么要選真人直播課,比AI課好在哪里?
我不是執迷直播課的人,我也推薦過很多好的AI課,時間自由,價格也相對便宜。
但對于表達輸出這樣的課程內容,通過真人直播課,可以一直被老師引領著思路;被老師點名發言,馬上把“輸入”轉化成“輸出”;即便聽其他小朋友發言的時候,也是另一種鞏固的方式。
同時,正課會把一種方法或一種訓練,細分成4節課,從能力積累——方法運用——鞏固提升——遷移拓展,是個層層遞進的體系化教程,這在其他課中,我是沒有看到的。
所以,如果真的想把表達輸出的能力建立起來,讓娃日后能運用出來,還得是真人直播課。
問題3:這門課到底適合什么樣的娃?
適合想要系統把表達輸出能力學習起來的娃,想要為寫作做銜接的娃,這里面會涉及方法技巧、觀點提煉、邏輯建立、歸納總結。
不適合只是單純想讓娃開開口,講講故事的娃,如果是這樣的需求,在家多鼓勵娃講故事就可以了。
掃碼0元領
試聽課介紹的時候,我也說了不少關于這門課的情況,重復的東西我就不反復說了。今天,我就簡單直接的把我對這門課的感受總結成三條,讓大家更好勾畫出它的樣子。
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娃輸出的課
聽起來有點虛空,我們腳踏實地一些,娃的輸出會有哪些問題?
第一,讀了很多書,輸出的詞匯依然平淡,書好像白讀了。
豌豆這個課上,有個環節就是“素材積累”。
讓詞匯不平淡,不是單純的讓詞匯華麗化,而是讓詞匯多樣化。
比如“吃東西”,我們常用的就是“吃”,但其實描述吃的素材是很豐富的,嗑、舔、嚼、啃,根據吃的東西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素材。
課程就會把這些詞匯列舉、運用出來,并引入了“披薩餅模型”,讓娃更容易記憶。
同時可以把方法遷移到別的場景中,比如拿東西,看東西,我們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詞匯拓展。
當然,華麗的詞匯也是必須包含在課程內容中的,比如成語。
干巴巴的學成語,學了不用,學個寂寞。
同樣是在場景中,我們看到小男孩很急切地把西瓜放到嘴里,那用更難一點的成語詞匯是什么呢?是迫不及待。
第二,雖然娃很能說話,但非常碎片化,連不成完整段落。
缺乏的是,邏輯的串聯。同時也是,口語和表達之間的差別。
最簡單的例子,在觀察一幅圖的時候,我們該如何下手?
老師會引導你從上到下,從遠到近,或者按照S形的方法,再或者先找出幾個關鍵事物,再進行描述。
邏輯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不引導的時候覺得很難,引導后就覺得很簡單,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不僅在表達上,在做任何事情上,都是百利無一害的。
同時,老師也會把碎片化的詞匯素材,合并成完整的句子,讓娃來表達。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我們日常也許總會讓娃天馬行空的表達,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是需要一些句式的學習,讓娃能夠更連貫的銜接,而不止是無休止的“然后,然后,然后”。
第三,面對一張圖,說兩句就沒話了,不知道還能說點啥
這個問題,最需要科學的方法。掌握了方法,你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事半功倍。
比如,之前介紹的五感法。把感受分成了聽、看、摸、聞、嘗,讓你可以有抓手的、邏輯清晰地去拓展。
圖上畫了一片草,不用“五感法”拓展,你可能只能說出:嫩綠的小草鋪滿大地。
但用了“五感法”,我們就可以想到圖上沒有的東西。
草是什么味道呢?微風吹過,草的清香撲鼻而來;草是什么觸覺呢?嫩綠的小草摸上去軟軟的,就像小男孩的頭發。
一句話就變成了三句話。
再比如,如何描述運動員跳遠時的動作,引入了“慢鏡頭”工具。
把動作拆分成一組慢鏡頭,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細細描述。
這些科學的方法,是我覺得非常寶藏的。這門課運用這些方法去針對性訓練,我覺得給我省了很大的心。
引發娃獨立思考的正能量課
這門課的教學內容,如果簡單地說,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方法技巧,讓娃更有文采,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
另一部分是觀點思考,關注的是讓娃有自己的思考。
比如,有一節課,安德魯的課叫“達不到目標怎么辦”,學習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意思是,如果沒有達到目標,要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責怪別人,或其他環境的東西。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通病。通過一系列場景的分析,最后的環節是個“圓桌討論”,讓娃說出自己生活中沒有達到目標的事情,并分析一下原因。
一個娃說:我字寫得很歪,我之前一直覺得是紙歪,我現在想了想,是我自己寫的問題,我還得加強練習。
另一個娃說:我之前背古詩背不下來,我一直覺得是詩太難了,后來我在手機上看別人背詩,我自己也慢慢背下來了。
又一個娃說:我之前拍照片總是拍不好,我覺得是相機有問題,我現在想了想,是因為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眼睛又去看其他美景了,我應該專心拍完一張照片,再拍下一張。
整個這段討論,實話實說,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而且聽得我又笑又感動。娃們反思的各有不同,都非常非常好。
我覺得,在關注方法的同時,還能加入這樣正向的引導,讓娃主動去思考,課程設計者是有高度的,而這樣的獨立思考也是娃非常需要的。
掃碼0元領
我自己搞不定的課
方法,哪里都可以找到。但我的訴求是,把方法總結提煉好,并通過體系化的課程,教會娃應用。
不僅我自己能省點心,也不容易走彎路,還是那句話,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
剛才也提到了,課程設計是把一類方法分解成4節課,有個層層遞進的關系,是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再遷移到其他場景,產生新的問題—用更延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應用、進步的過程。
下面是S4、S5和S6的課表,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把方法和思考進行了合理的排列,每個級別共96節課。
向下滑動查看
雖然是直播課,但可以回看,也有課件復習,回看時間是180天。
同時,正課開始后,會建立跟授課老師的小群,每節課前課后,老師都會把本節課的內容重點、導圖、最后表達出的完整段落發到群里,你也可以及時跟老師反饋自己娃的情況。
向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目前是一周一節課,課后,用教材、老師給的信息去練習,這樣也能讓娃掌握的效果最大化。
掃碼0元領
再放一些課程之后,可以口述出的小文章,大家多感受一下。
用五感小人講述熱鬧的春節:
結合木桶效應,闡述有深度的思考:
如何抓住特點,讓表達更形象:
從不同維度判斷歷史名人的成就:
關于課程,就介紹這些。還有一些操作上的常見問題,我也統一回復一下。
問題1:如何上課?
下載“豌豆素質學生端”app,在“我的課程-口才”即可看到課程。設備用平板或電腦(配置攝像頭和麥克風)。
問題2:約了試聽課后,是什么操作順序?
掃描最下方二維碼,注冊成功后,48小時內會有老師電話聯系約課程時間。
如果想買正課,直接跟對接老師聯系,我們的優惠都是同步的。
問題3:課程時間多長?
課程一周一節,一次40分鐘。
問題4:課程人數多少?
課程滿班是8人,4人以上即可成課。
問題5:課程可選時段多么?
非常多,周中的下午、晚上,周末的上午、下午、晚上,均有多時段排課。
問題6:報名正課之后,多長時間能開課?
組班會根據娃的年齡、級別來綜合考量,大概組班時間在2-3周。
一門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娃輸出的課,一門引發娃獨立思考的正能量課,一門我自己搞不定,幫我省心的課。希望跟我有同樣需求的能夠喜歡它,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把表達力儲備起來~
試聽課有四個可選:S3級別4-5歲,6-8歲選S4,7-9歲選S5;更大齡的娃,選S6。
快來加入吧
掃碼0元領
END
近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