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很多人買了一臺iPhone之后,都會開始糾結一個問題:我真的需要一臺iPad嗎?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iPad的購買價值,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解釋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大多數人根本沒必要買iPad,只有一種人是例外。
從產品定位上看,iPad不像智能手機一樣屬于剛需,而是創造了新的需求;從價格上看,iPad在蘋果所有產品中,可以說是價格最低的門票,2000元就能體驗iOS系統;從實用價值來看,iPad OS推送后,iPad基本具備了輕度的生產力,并且在游戲、筆記、繪畫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我曾經用過一段時間iPad Pro 2018,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雞肋。因為我發現,iPad沒辦法做到取代手機,便攜不意味著手感好;iPad 也沒辦法取代電腦,稍微專業點的需求就辦不到;iPad的形態介于手機和電腦之間,但是兩邊的事都干不好,不是做不到,而是操作效率不夠高。
也就是說,如果你指望用iPad來代替手機/電腦,大概率是要失望的,最終只能淪為泡面蓋。能讓iPad發光發熱的,只能是新的需求——比如上網課、做電子筆記、繪畫設計。換句話來說,武裝成“學術型iPad”,才能對得起它的價值。
答案顯而易見,最適合買iPad的人只有一種:學生。不得不說,在學習方面,iPad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市面上的大多數平板電腦,都沒有和蘋果一樣強大的生態,可以盡情發揮Apple pencil的性能。以至于很多大學生都認為,iPad+Apple Pencil的組合,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學習神器”。
比如閱讀PDF課件的時候,iPad不僅屏幕尺寸夠大,而且還能隨時用Apple Pencil進行精準批注,體驗完爆電腦;用來繪畫的時候,iPad可以節省大量的紙張,并且“數字繪畫”還有很高的容錯率;尤其是上網課,iPad自帶大屏+麥克風+攝像頭,而且有專業的APP可用,幾乎無可替代。
總而言之,大多數人沒必要買iPad,除非對“學術型iPad”有需求。不過說實話,如果未來線上遠程教育真的全面普及了到各個領域,而不是僅限于學生的話。平板電腦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廣闊,怪不得小米會重新進軍平板市場。
你覺得自己對iPad有需求嗎,歡迎一起討論。
理想家生活#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閑人聊數碼
大家好,我是閑人,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今天我將為大家帶來2024年618的平板選購指南。
本期我挑選了價格范圍在500-10000元的33款安卓、iPad、Windows平板,并挑出了它們之中性價比很高的型號,希望能幫到糾結中的你。
文中干貨較多,建議大家先收藏再看,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
目前平板市場的手寫筆主要分為三種:
1. 電磁筆
代表作品:三星Spen
因為Spen是電磁筆,所以它的書寫體驗和延遲,天生就比電容筆好。
2. 主動式電容筆
代表作品:Apple Pencil
凡是能充電的,都是主動式電容筆。每家廠商對于延遲的優化都不一樣。
但它們宣傳的3ms/2ms延遲,并非原生體驗,而是 “筆跡預測”的效果,只支持自家的記事本/繪畫軟件,及部分合作應用。
對于這些手寫筆,我個人的感覺是:蘋果的體驗最好,聯想的延遲最高,其他的都還可以。排名越高,跟手性越好。
蘋果 120Hz > 蘋果 60Hz >華為 星閃 >華為 非星閃 ≈ OPPO ≈ vivo > 小米 > 聯想
3. 被動式電容筆
代表作品:拼多多三塊錢兩支的手寫筆
這種筆沒辦法用來寫字、畫畫,只能把它當作手指的延長,輔助觸控。
推薦理由:五百多塊就能買到的2K平板,而且支持內存卡
用途:打不了游戲,日常使用會有些卡頓,但看書、看視頻完全沒有問題。
推薦理由:搭載驍龍685處理器,8+128的配置只要699元,而且支持主動式電容筆。
當然,這款筆的體驗一般,延遲較高,屬于勉強能用的范疇。
用途:輕度游戲(低畫質王者榮耀、極低畫質原神)、看書、看視頻、記筆記。
如果補貼活動沒了,可以放購物車蹲一下
聯想小新Pad202411英寸平板輕薄機身學測練豐富資源高刷護眼杜比全景聲學習機6+128灰色
推薦理由:2K屏
用途:輕度游戲(低畫質王者榮耀、極低畫質原神)、看書、看視頻。
不推薦買8+128版本,千元以上有更好的選擇。
HUAWEIMatePadSE10.4英寸2023款華為平板電腦2K護眼全面屏影音娛樂教育學習平板6+128GBWiFi海島藍
在1000-1500元價位,推薦購買華為MatePad 2023和小新Pad Pro。
推薦理由:搭載驍龍 7 Gen1,性能接近驍龍855和麒麟9000WM;
支持PC級WPS和M-Pencil(二代)/ M-Pencil(三代),搭配2.2K高刷屏,書寫體驗很好。
HUAWEIMatePad2023款標準版華為平板電腦11.5英寸120Hz護眼全面屏學生學習娛樂平板8+128GB深空灰
當然,PC級WPS無法代替PC,筆記本還是要買的
推薦理由:1399元就能買到2.9K屏幕和驍龍870,無論是看視頻還是打游戲,都非常舒服,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娛樂平板。
聯想小新PadPro12.7英寸驍龍870娛樂辦公學習游戲平板萊茵全局護眼2.9k144Hz8+128WIFI灰
如果補貼活動沒了,可以放購物車蹲一下
本階段推薦購買iQOO Pad、小米平板6 Pro以及中柏EZpad v12
推薦理由:搭載2.8K高刷屏、天璣9000+、六揚聲器、10000mAh大電池,且支持主動式電容筆和USB 3.2 Gen1,不論是學習、看劇、還是游戲,都能獲得不錯的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用平板玩模擬器,建議買搭載驍龍處理器的產品,因為模擬器對天璣的兼容性較差。
iQOOPad12.1英寸平板電腦(天璣9000+旗艦芯8GB+256GB144Hz超感巨幕10000mAh電池)星際灰
推薦理由:搭載2.8K高刷屏、驍龍8+Gen1、支持PC級WPS和67W快充。
如果你不怎么打游戲,1799元的小米平板6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米平板6Pro11英寸xiaomiPad驍龍8+強芯144Hz高刷護眼2.8K超清8+128GB移動辦公娛樂平板電腦黑色
當然,PC級WPS無法代替PC,筆記本還是要買的
推薦理由:這是一款搭載N100處理器和Windows系統的平板電腦,兼顧了便攜性和輕辦公需求。
N100的綜合性能與i5 7300HQ/i5-4590相當,在12G內存的加持下,這顆處理器可以流暢運行Microsoft Office、WPS、Photoshop等辦公軟件,無論是瀏覽網頁、編輯文檔,還是簡單的圖像處理(圖片在50MB以內),都可以應對的游刃有余。
中柏(Jumper)12英寸(12G+512G/N100)高清屏win11平板商務辦公二合一筆記本平板電腦EZpadv1212512
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電池容量偏低,且不支持充電寶。Windows的觸控操作也不是很好用。與其說平板,不如說它是便攜筆記本。
推薦理由:在2000元檔位,這款平板唯一的優勢就是支持星閃技術,手寫筆的延遲比其他的安卓電容筆低。
因為搭載了麒麟9000WL,所以它的游戲性能一般,適合記筆記、看劇、輕度游戲。
HUAWEIMatePad11.5''S靈動款華為平板電腦144Hz高刷2.8K全面屏娛樂學生學習8+128GBWIFI深空灰
推薦理由:搭載驍龍8+Gen1,16+512售價2799元,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游戲小鋼炮。
聯想拯救者Y7008.8英寸電競平板驍龍8+Gen12.5K144HzDCI-P3色域雙X軸線性馬達12+256WIFI灰
推薦理由:搭載驍龍8Gen 2、3K屏幕、支持PC級WPS和120W快充。
如果需要更大屏幕,建議選擇小米平板6 MAX。
小米(MI)平板6SPro12.4英寸驍龍8Gen2澎湃OS平板電腦PC級WPS軟件120W快充8+128GB黑色全新配置
小米平板6MAX14英寸xiaomiPad高通驍龍8+PC級WPS2.8K120Hz高刷8+256GB大屏辦公平板電腦銀色
推薦理由:搭載驍龍8s Gen3,性能接近驍龍8Gen 2。書寫體驗和性價比優于小米平板 6S Pro。
iQOOPad2第三代驍龍8S平板電腦12.1英寸144Hz超感電競屏10000mAh電池8GB+256GB灰晶vivoiqoopad2
推薦理由:搭載天璣 9300+和13英寸3.1K屏幕。性能強、屏幕大,價格實惠,適合手大的游戲玩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用平板玩模擬器,建議買搭載驍龍處理器的產品,因為模擬器對天璣的兼容性較差。
iQOOPad2Pro藍晶×天璣9300+平板電腦3.1K144Hz超感電競巨幕11500mAh12GB+256GB灰晶vivoiqoopad2pro
推薦理由:屏幕色彩絢麗、搭載驍龍 8 Gen2、支持Spen,書寫體驗非常棒。而且支持內存卡,買128G版本也不用擔心內存不夠用。
三星(SAMSUNG)S9Al智享學習辦公平板電腦11英寸驍龍8Gen2120Hz8G+128GBWIFI版含SpenAI平板云影灰
推薦理由:搭載M1芯片,性能相當于驍龍8Gen3,支持高刷和雷電四接口,且擁有豐富的筆記、繪畫軟件生態。
128G版售價4370元,256G版售價4845元,性價比很高。
AppleiPadPro11英寸平板電腦2021年款M1芯片128GBWiFi版深空灰色原封未激活蘋果官方認證翻新
從上圖可以看出,相對于MatePad 11.5"S,華為MatePad Pro 11 英寸 2024 款和華為MatePad Pro 13.2的提升并不高。
三款平板都支持星閃,不如直接買MatePad 11.5"S。
HUAWEIMatePad11.5''S靈動款華為平板電腦144Hz高刷2.8K全面屏娛樂學生學習8+128GBWIFI深空灰
這個價位的安卓平板只有三星Tab S9系列,而且S9+和S9 Ultra的配置沒有明顯提升,建議買iPad Pro系列或者下方的Windows平板。
推薦理由:搭載R7 8840U處理器,這個就是低功耗版的7840HS/8840HS。搭配32G+1TB大容量存儲組合,可以流暢運行各種辦公軟件,高畫質玩網游、低畫質玩3A,還支持外接顯卡、DP-in視頻輸入,以及觸控筆。
目前還有曬單送觸控筆、電腦包、鋼化膜活動。實用性比同價位的三星Tab S9 Ultra高太多了。
缺點:續航只有8小時左右,且不支持充電寶。
銘凡AMDMINISFORUMV32024款三合一平板電腦觸控高刷屏商務辦公學習二合一平板電腦升級筆記本電腦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一鍵三連。
這里是閑人聊數碼,關注我了解更多數碼知識
推薦閱讀
010年1月,喬布斯在一場蘋果發布會上帶來了初代iPad,開啟了平板電腦這一新品類。當年iPad的定位很明確,即介于手機和PC之間的設備,它的使用場景主要是電子書閱讀、網頁瀏覽、電子郵件收發、照片查看等。喬布斯把9.7英寸成為平板的黃金尺寸,正如他認為手機最佳屏幕尺寸是3.5英寸一樣,喬布斯還出言嘲諷過小尺寸平板,認為其體驗糟糕。
(圖源:wikipedia)
當然,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蘋果自己就推出了小尺寸的iPad mini。而最近幾年的安卓廠商紛紛搞起了“平板復興”,試水的產品也以小尺寸平板居多。不過,今年以來,部分知名廠商開始了超大屏平板的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包括小米Pad 6 Max、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等。
這些產品的出現,突破了平板原來的“舒適區”,試圖打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并且嘗試上探更高端的市場,以擴大品牌自身的受眾群體。
實際上,在華為、小米推出超大屏平板前,市面上已經出現過一批超大屏平板。以蘋果來說,早在2017年發布的iPad Pro,就已經有12.9英寸版本。配合外接實體鍵盤、手寫筆,超大屏iPad被賦予了更強的專業生產力屬性。目前,iPad Pro 12.9英寸已經進化到第六代,主打強勁性能、Mini LED屏幕等賣點。
而在Windows陣營,超大屏平板也不少。當年初代iPad發布后,行業內曾掀起過一陣平板電腦熱潮,紛紛下場的品牌中,有大量PC廠商,比如宏碁、惠普、聯想等。上網本的失敗,讓它們把目光轉向平板這一熱門品類。
微軟自己也曾熱衷過推出二合一設備,2015年發布的SurfaceBook,設計了精巧而復雜的屏幕和鍵盤連接機制,CPU放置在屏幕部件中,獨顯則藏鍵盤下。二者分離時,Surface Book就變成了一臺擁有13.5英寸屏幕的平板電腦。
(圖源:微軟官方)
同時,微軟Surface旗下還有更“純粹”的平板電腦,其中Surface Pro 3將屏幕尺寸升級到了12英寸,到了Surface Pro 8這一代,屏幕進一步增加到13英寸。
不過,超大屏Windows平板的嘗試并沒有取得成功。雖然說,Window系統和生產力屬性高度適配,看起來和超大屏平板更配。但是,Windows系統并未專門給觸控交互做適配,做筆記本的思路沒辦法做好平板。
總的來說,超大屏平板雖然早已有之,但大部分都未能在市場上掀起水花。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超大屏平板中,基本只有iPad Pro算是成功的。
超大屏Windows平板產品思路幾乎就是在做觸屏版的筆記本,但用戶并不買賬。而華為、小米的產品思路,顯然還是不一樣的,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小米Pad 6 Max搭載的仍然是鴻蒙或安卓系統,基本的操作邏輯仍然是觸控交互這一套。
當然,為了釋放超大尺寸屏幕的潛力,華為、小米不約而同均為對應設備打造了大量生產力場景,這部分和筆記本高度重合。比如說,這兩款平板上搭載的定制WPS,都采用PC級的UI界面和交互邏輯,接上鍵盤、掏出手寫筆,在文檔、表格編輯時就能獲得和PC高度類似的高效體驗。
(小米Pad Max上的WPS,圖源:雷科技)
平板屏幕尺寸的進一步增加,無疑就是在產品形態和使用場景上進一步向筆記本靠攏,甚至侵蝕PC的生存空間。相比傳統輕薄筆記本,超大屏平板的確擁有一些產品方面的優勢。
首先,平板明顯更便攜。以小米Pad 6 Max來說,它搭載了14吋屏幕,重量為750克。而同樣搭載了14吋屏幕的小米筆記本Pro 14,重量則來到了1.5千克。即便算上外接鍵盤,小米Pad 6 Max的整體重量也能控制在1千克左右。當然,重量輕至1千克左右的筆記本不是沒有,只是價格就要上天了。
其次,平板靈活性更高。平板理論上擁有手指觸控、手寫筆、鼠標鍵盤等多種交互方式,而主流筆記本通常只有鍵鼠這一種輸入模式。在影音娛樂場景下,平板往往有更舒適的體驗。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不過,超大屏平板決然無法替代筆記本電腦。原因也不復雜,超大屏平板可以擁有部分生產力屬性,但生產力這塊無法和PC真正的硬碰硬。畢竟,無論是芯片性能還是軟件生態,PC在生產力這塊還是吊打平板的。以小雷個人的經驗來說,超大屏平板適用于輕度辦公,但正兒八經的重度辦公、視頻剪輯、修圖等場景,還得要PC來。
對于超大屏平板,正確的認知應該是擁有屏幕優勢的、能干一點活的平板,而非真正的PC。有了這個認識,大部分人應該就會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臺超大屏平板。
對于超大屏平板的特殊使用場景,前面已經說了不少。如果你下定決心想買一款超大屏平板,那么可能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第一,盡量選擇配置強勁的型號。超大屏平板的優勢往往體驗在辦公等場景下,但不管是文檔辦公還是多任務、多窗口切換,都會性能有更高的要求。芯片性能捉急、內存小,都可能導致卡頓、殺后臺等狀況出現。建議選擇旗艦或次旗艦芯片,比如驍龍8+、天璣9200等,內容容量也盡量不要低于8GB,最好選擇12或16GB版本。
第二,不要把超大屏平板作為第一臺PC。盡管品牌在營銷宣傳中會打出“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這種很有煽動性的口號,但對絕大部分人來說,PC中的很多場景,平板能無法勝任,包括PC游戲、重度生產力等等。即便是iPad Pro,也遠不如一臺普通的Windows筆記本。
(圖源:雷科技攝制)
第三,優先考慮大品牌,遠離“寨板”。小品牌的平板產品,往往價格很有吸引力,但潛藏的風險很多,比如元器件質量沒有保障、系統優化拉胯等。
小雷在此推薦幾款超大屏平板,以供參考。
小米Pad 6 Max
14吋高刷大屏幕、驍龍8+加持,配置有一定優勢。官方推出了專門的觸控鍵盤和手寫筆,可以按需選擇。辦公軟件有部分適配,輕度辦公體驗不錯。
小米Pad 6 Max售價3799元起,頂配16GB+1TB版47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OLED高刷屏幕加持,重量輕至580克,有便攜優勢。這款平板有配套鍵盤和高精度手寫筆,鴻蒙生態提供了部分PC級應用,支持多屏協同、超級終端等功能,能和智能手機、筆記本、智慧屏等設備聯動。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起售價5199元,頂配69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iPad Pro 12.9
M2芯片帶來強勁性能,Mini LED屏幕在同類產品中幾乎是獨一份。iPadOS為專業生產力場景做了一定的優化,專業繪畫、視頻剪輯等應用,能有比較不錯的體驗。當然,iPad Pro的價格也比較夸張。
iPad Pro 12.9 2022版起售價9299元,1TB版則來到151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就像開頭說到的那樣,各家品牌紛紛推出超大屏平板,試圖通過講好生產力這故事來擴充自家平板的受眾群體。但作為用戶,面對這類產品,仍然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審慎考慮是否需要。即便確定購買意向,也盡量挑選大品牌的高配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