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月14日,大疆發布了OsmoMobile 3,也就是最新一代的靈眸手機云臺。與第二代產品最直觀的差異是靈眸手機云臺3可以折疊,因此攜帶的體積更小了。當時靈眸手機云臺2的上市售價是899元,靈眸手機云臺3的上市售價僅為699元,價格再次下降200元。那么這200元的差價會讓產品變得如何,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體驗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

    體驗699元大疆Osmo Mobile 3手機云臺

    提前說明: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價格是699元,搭配輔助三腳架以及收納包的套裝價格是799元。

    外觀:小了不止一點點

    先說說外觀,因為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外觀變化很大,這點體現在手拿包和產品本身兩方面。筆者自己購買了大疆靈眸手機云臺2,這次拿到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第一件事就是拿來對比一番。

    折疊的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收納包非常小

    收納包裝“瘦身”60%的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

    可以看到,從收納包裝來看,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體積減少非常明顯,幾乎比第二代手機云臺減少了60%的體積。這么明顯的“瘦身”效果,對用戶來說就是攜帶更輕松了。再出門的時候,隨便一個背包就可以帶走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了。

    折疊的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

    第三代和第二代大疆靈眸手機云臺的收納狀態對比

    打開收納包,就可以看到一個折疊的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這是第三代外觀上最大的改變。打開和折疊手機云臺只需要用手一掰即可,操作上沒有任何難度,這樣保證新用戶可以快速上手。

    折疊固定所用的“榫卯”結構

    折疊狀態下,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設計了類似于我國古代建筑上的“榫卯”結構,只是簡單的小設計,保證了云臺在折疊狀態下不會散開,緊緊的扣在一起。

    傾斜造型的云臺支架設計

    從外觀上來看,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改變很大,從原先了橫平豎直的云臺造型更改為傾斜造型的云臺支架設計。不知道這種設計是不是可以保證機器配平時候更加快速穩定。

    30度的夾子

    架上手機的部分也從原先的90度夾子變成了30度的夾子,這樣可以防止用戶拆卸手機的時候夾手,同時夾子也不會誤觸手機側面的音量鍵或者電源鍵。

    二代的配平所用旋鈕和配平桿,三代已經沒有了

    實際上,在使用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時候,我們不需要進行配平的操作,只需要把手機放在上面,這樣開機之后云臺會自動找平,不需要人工操作。機身上沒有設計配平需要的平衡桿和旋鈕,第一代和第二代產品需要人工配平,所以設計了平衡桿和旋鈕。

    USBType-C輸入接口和USB輸出接口

    機身上原先使用的mini-USB接口也更換為USBType-C接口,這樣充電效率會更高,同時也是主流配置。另外,機身上還設計了一個USB輸出接口,可以為手機進行供電。

    大疆配備的小三角架

    大疆配備的小三角架

    1/4螺口的設計依然在最底部,這樣連接大疆配備的小三角架之后,可以讓云臺問問的站在平面上,比如自拍或者拍攝延時的時候就很有用。

    這個螺口不知道可以擴展什么設備

    另外手機夾子上還留有了一個尺寸更小的螺口,目前并不清楚其作用,相信是為了未來云臺可以連接的擴展設備所用。

    三代產品連接后,手機可以連接數據線和耳機線等

    二代產品的接口被完全擋住了

    連上手機之后,可以看到手機云臺的支架都是呈現一個傾斜的狀態,當然同樣還是三軸穩定方案。這種狀態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配平手機,一方面就是給手機的兩端都預留下了足夠的空間,手機的充電接口和老型號手機的耳機接口也可以使用了,這一點比第二代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當然,這個設計還有一方面是為了這個折疊設計。

    上手:體驗升級非常明顯

    先來說說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按鍵設計,正面的按鍵保持了功能鍵(M鍵)、錄制鍵(紅點鍵)和搖桿這三個組合的設計,搖桿的部分從第二代的凸起變成了第三代的凹陷設計,這樣手接觸的時候會更牢固,避免受傷有汗的時候會滑落。

    第三代的凹陷設計搖桿

    第二代的凸起設計搖桿

    然后功能鍵既可以實現開機、功能調節的作用,還可以切換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實現橫拍還是豎拍。由于抖音等短視頻的興起,豎拍已經成為了現在的流行視頻拍攝方法,所以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讓用戶可以選擇橫拍還是豎拍,這是很大的提升,第一和第二代只能夠進行橫向拍攝。實現切換的方法就是雙擊功能鍵,非常簡單。

    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讓用戶可以選擇橫拍還是豎拍

    在云臺手持部分的背面,增加了一個“如影”系列的扳機設計,這是很大的改進。按住這個扳機就可以讓手機拍攝的方向固定不動,雙擊扳機可以手機自動回到中央,三擊扳機可以切換為自拍模式,所以等于多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快捷鍵。

    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增加了扳機鍵

    變焦桿與之前一樣,這個就不過多的介紹了,總之連接APP之后,這個變焦還是非常實用的。變焦桿的造型也從第二代的凸起設計變成了第三代的凹陷設計。

    第三代的凹陷設計變焦桿

    第二代的凸起設計變焦桿

    另外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還有一個新增的功能,在日常拍攝的時候非常有幫助,這里集中更大家介紹一下。橫拍和豎拍的切換之前已經介紹過了,這里不再重復。

    側握拍攝模式

    首先是側握拍攝模式,由于云臺支持了橫拍和豎拍,也就是云臺可以橫向和豎向拍攝,因此握持的桿也就可以實現豎握和側握兩種模式。有的時候受環境的局限性,我們需要使用側握,讓拍攝的手機盡可能的伸出去,第三代就可以支持這種拍攝模式了。

    扳機鍵也是多功能按鍵

    上面介紹了,連續按下三次機身后面的扳機鍵,就可以切換自拍模式。現在Vlog十分流行,并且抖音形式的短視頻也十分流行,因此視頻自拍也就成為了時下年輕用戶非常看重的使用需求。使用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進行視頻的自拍,可以更輕松的捕捉穩定畫面。當然這里還可以搭配新的手勢控制功能和一鍵智能跟隨。

    手勢控制功能

    這就是第三個要介紹的功能了,手勢控制。不論是自拍還是拍攝,打開手勢控制功能之后,只要被拍攝者比出V字手或者手掌甚至對著鏡頭,大疆就會自動識別,開始拍攝。拍攝是還會有倒計時來提醒(手機背面的閃光燈也會跟著閃爍),當然倒計時可以關閉。

    一鍵智能跟隨并不是新的,大疆很多穩定器設備中都有提供這個功能,現在已經來到3.0的版本,也就是跟隨的識別更加精準。使用很簡單,打開功能之后,可以選擇自動識別智能跟隨,也可以選擇手動框選跟隨。

    智能跟隨功能

    手動框選跟隨只需要在屏幕上畫一個方塊,這樣手機云臺就會追蹤方框內的人、寵物、車輛等物體進行追蹤拍攝。當然手機云臺的移動速度有限,不要貿然嘗試追蹤拍攝超大范圍、超快移動速度的物體。

    延遲斷電功能非常貼心

    還有兩個功能是是很實用的,那就是延遲斷電和藍牙快門。延遲斷電就是關機之后,手機在手機云臺上會保持水平靜止幾秒鐘,之后才會完全斷電,手機這會才會失去平衡。這么做的好處是不會瞬間斷電,避免手機突然下來砸到拍攝者的手,很貼心的設計。

    藍牙快門更簡單,用戶只需要通過藍牙將手機連接手機云臺,這樣即便沒有安裝APP,也可以通過云臺上的快門按鍵進行拍攝的操作。另外第三方APP也可以經由這個藍牙快門來控制,比如很多女性用戶喜歡使用的美顏類APP。

    新APP:輕松上手,剪輯很贊

    與前兩代產品不同,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不再使用“DJIGO”APP,而是使用了全新的“DJIMimo”APP。這款APP可以連接Osmo Pocket、OsmoAction和OsmoMobile 3這三款產品,相信后續出的類似新品也會添加在這款APP中。

    “DJIMimo”APP

    新的APP除了界面不同之外,使用上也更加人性化。而且新款APP依舊是除了拍攝功能之外,同樣支持剪輯的功能。尤其是拍攝抖音短視頻、Vlog這種應用,我們在用手機拍攝之后,可以直接使用“DJIMimo”這款APP直接進行后期剪輯。

    后期剪輯功能

    在后期方面,一些主要的后期操作都能夠通過內置的剪輯功能實現,比如剪切、調色、變速、倒放等等。另外就是APP中內置了一些很好的濾鏡和音頻,大家可以在里面選擇,使用時也不需要擔心版權問題。最后,可以給視頻加一個字幕或者圖形,可以放在開始、結束位置,也可以當做水印全程都呈現。然后導出的時候可以選擇720p格式或者1080p格式。

    可以說這個內置的后期剪輯功能非常貼心了,很多人實際上并不會使用電腦中的AdobePremiere軟件或者FinalCut軟件,所以使用手機APP直接剪輯反而會更加輕松簡單。

    APP內置的STORY模式

    另外,在“DJIMimo”APP中可以使用大疆內置的STORY模式。STORY模式說白了就是內置很多的使用模式,也就是一些比較炫的視頻拍攝效果設定,比如動感、舒緩、快剪、活力、電音等等。這些模式都是設定好的拍攝程序,大家使用時候只需要選擇,然后點擊開始就可以拍攝了,拍攝的時候手機云臺會自動完成,大家要做的就是拿著云臺,找到合適的畫面即可。

    大疆預設了很多拍攝模式

    除了STORY模式之外,大疆還擁有非常多的拍攝模式,比如全景照片、慢動作、延時攝影、運動延時,大部分都是設定好的程序,用戶只需要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選擇即可,上下的就交由手機云臺幫你完成拍攝,操作簡單,上手輕松。

    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電池電量是2450mAh,撐一天完全沒問題

    最后再和大家聊聊續航,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電池電量是2450mAh,待機時間與第二代產品類似,也就是拍攝一天的時間是毫無問題的,至少超過10小時完全不成問題。其實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時候,也很少有人會連續使用拍攝超過10小時的時間,都是斷斷續續的拍攝。

    到這里,我們的體驗環節就告一段落了。如果非要和第二代產品相比,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的提升是非常的明顯。在目前的同類產品中,大疆的手機云臺在防抖、功能性方面的表現一直非常突出,而且大疆也很花心思在APP的完善上,這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同時也幫助用戶快速上手使用產品。

    如果對Vlog、短視頻有特殊需求,那么可以選購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

    第三代手機云臺提升的方面很多,但總體來說更適合于現在的短視頻、Vlog用戶進行選購,因為很多功能都是針對這些需求優化的。如果你有第二代產品,你覺得夠用,可以繼續使用,但是筆者已經準備更換大疆靈眸手機云臺3了。

    (7250790)

    在前面

    大疆創新近幾年每一次推出的無人機無一不是數碼界和智能硬件界的焦點和熱門話題。每一個數碼發燒男都向往著能擁有一臺自己的精靈,甚至是更高端的悟系列。從幾年前開始玩組裝的多軸飛行器,對無人機有了一個入門的了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了解了大疆創新。每次在電視上看到真人秀節目遠處天空中來回穿梭的掛著單反的筋斗云,心里都是無比好奇和向往,于是開始了自己的組裝無人機之路,玩了有兩年的時間。當時自我感覺十分良好,感覺自己組裝的無人機一樣可以飛得很好,航拍掛上運動相機也是一樣可以拍的。直到有一次接觸了GJI的精靈,看著它起飛的穩健姿態、空中懸停穩如定海神針、拍攝的畫面清晰穩定,之后我就深深的中毒了。感覺之前自己組裝的無人機簡直都是玩具一樣。而這次有幸可以體驗最新版的DJIPhantom4更是十分幸運的。閑言少敘,馬上開始這次的體驗。

    DJIPhantom4是大疆創新年初推出的最新一代精靈無人機,此次推出的這款無人機又讓大疆創新站在了行業的前排。DJIPhantom4使用了各項先進的智能技術來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也是這款無人機,令無人機真正的走進了智能時代。首次使用的視覺定位系統,讓DJIPhantom4的避障能力提升應該不少,具體避障功能是否強大,體驗中我們詳細來說說。而這次的視覺傳感器的加入也讓DJIPhantom4有了更多智能飛行模式,可玩性大大提高,操作方面也較比之前的精靈簡單方便。標配的4K攝像頭拍攝圖像十分清晰,云臺通過遙控器上的滾輪和自定義鍵操作起來也很方便。

    這次體驗使用Phantom4飛行了很多次,飛了自己所在城市的很多地方,從小在這個城市一點點長大,從來沒有仔細去感受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美麗。而這次的體驗讓我知道,原來這個陪我一起長大的城市是這么美,當飛行器飛起來很高的那一刻也同時感受到自己原來是這么渺小,只是這個偌大的城市中小小的一個組成部分。于是心底里有了一種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人生時間是這么的有限,不抓緊時間去看更多的風景去感受更多的東西豈不是虛度光陰。每天忙于工作都忘記了身邊的風景,以后還是要多留意身邊的美麗,多出去走走,看更多的風景,來追回更多的時間。說著說著開始感悟人生了,收!書歸正傳。下面附上了一個這幾天拍的一個片子,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Phantom4帶給我們另一個角度才能看見的風景吧。

    開箱及外觀

    首先是DJIPhantom4的包裝,從外裝紙殼箱來看,延續了DJI精靈系列的外觀設計,簡潔干凈。都是白箱,而此次DJIPhantom4的機身并沒有附帶機身彩條,改為使用電機下放的彩燈來分辨機身方向。沒有了機身彩條的精靈看起來更干凈,整體感更好了一些。

    除去外包裝的紙箱,原來箱外這個把手和內箱是一體的,紙箱之下又隱藏了一個泡沫保護箱,此次這個保護箱可以說十分良心,前代版本的精靈都需要另外購買裝備箱,這次直接贈送,收納起來方便多了。灰色有些金屬感的顏色看起來也很有質感,把手下的軟質材料使得箱子拎起來手感不錯,設計很關注細節。

    收納保護箱開啟只需要將箱頂部卡扣扳開,順時針旋轉90度,向上提起上蓋就能開啟了。卡扣是金屬材質,扳起旋轉都很流暢,金屬材質手感也不錯。

    開啟保護箱,箱體下部是整塊材料摳出的模具,Phantom4被安放在箱體正中央,預設的凹槽緊緊的將它固定在它所在的位置,也因為箱體是泡沫材質,有一定的彈性,Phantom4被固定的一動不動,沒有任何縫隙,裝在箱中看起來是十分穩妥的。各部件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設計緊湊合理。

    取出箱內所有部件,分別為Phantom4機身、遙控器、8枚放在收納袋中的槳葉、充電電源、數據線、數據線轉接頭以及多國語言使用手冊多本。

    DJIPhantom4和前代的Phantom系列機身設計并無改變,一體流線的外殼,視覺效果看起來十分舒服。這樣流線圓滑的設計相信在高空中也一定減少不少的風阻。而此次Phantom4使用的是快拆槳葉安裝方式,較比前代的旋轉槳葉安裝方式操作起來方便許多,安全系數也高了很多,應該能減少不少的射槳事故。槳葉正反區分通過電機上部槳葉連接處的黑點來區分,具體區分方法下面詳細介紹。機身長寬為289.5mm。對角電機中心點距離為350.00mm。

    從側面可以看清快拆式槳葉卡扣的解構細節,卡扣底部是向上頂住槳葉的卡簧片,彈性的好壞是射槳事故發生多少的重要因素,電機為灰色,底部是散熱口。

    在啟動機身電源前一定要記得拆除云臺上的保護罩,否則啟動后云臺自檢時會卡住云臺燒毀云臺轉向電機的,這個一定要注意哦,不然真燒了電機追悔莫及啊。云臺保護罩是直接卡在左右起落架上的,需要拆開左右卡在起落架上的卡扣。先向下拆下左側卡扣。

    再除去右側卡扣。動作要輕柔,用力不能過猛,如果用力過猛會連帶損害到云臺的,云臺十分精密,過大的動作會影響到云臺動作的準確度的。

    拆下左右起落架上的卡扣,云臺保護罩就可以取下了,在未通電狀態下,云臺是自由活動的,看起來好脆弱,所以要動作輕柔加小心。

    除去了云臺保護罩,我們可以看清Phantom4云臺整體結構了。此次Phantom4將云臺的減震裝置都藏進了電池倉中,使得Phantom4的云臺看起來精簡了不少,搭載的是光圈F/2.8視場94°FOV的4K攝像頭。

    可以拍攝視頻的格式為:

    4K4096x216024fps

    3840x216024fps/30fps

    2.7K

    2704x152024fps/30fps

    1080P

    1920x108024fps/30fps/48fps/60fps/120fps

    720P

    1280x72024fps/30fps/48fps/60fps

    可拍照的照片格式:

    RAW

    JPEG

    RAW+JPEG

    尺寸:4:316:9

    可調色彩:D-LogD-Cinelike普通

    藝術

    黑白

    鮮艷

    海灘

    夢幻

    經典

    懷舊

    可選擇拍攝、拍照的視頻格式十分豐富,根據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視頻格式和幀率。

    當電源開啟后云臺主動保持遙控器指令后的角度,無論機身姿態怎樣,云臺始終保持著最后指令的角度,云臺運行靈活平穩。

    機身電源開關在機身背部,按壓一下松開連按兩下,電源開啟,電量指示等亮起,燈光為綠色,四個電機下放的指示燈亮起,聽到一聲清脆的提示音后云臺自檢,云臺攝像頭進入工作狀態。

    電源開啟后電機下放指示燈亮起,機頭方向兩燈為紅色常亮,尾部兩燈在正常可以起飛狀態下為綠色閃爍,狀態異常為黃色,電量低為紅色。

    內存卡插槽在機身左側,按壓彈出,數據接口也在卡槽側面。

    機身尾部是水平高度聲納探測探頭和視覺探測探頭,探頭周圍布滿了密集的電池倉散熱孔,看來飛行狀態時,電池的發熱量還是不容小覷的。也是這個部分,讓Phantom4很好的控制飛行高度。外觀看起來像不像某種昆蟲,仿生學的既視感。

    Phantom4附帶了8只槳葉,4只正轉槳葉4只反轉槳葉。正轉槳葉槳帽上帶有黑色帽環,反轉槳葉帶有灰色帽環。

    槳葉長度為240mm。槳葉彈性不錯,十分輕薄。

    安裝槳葉通過電機上方卡槽上的黑點來區分正轉還是反轉。帶有黑點的電機為正轉電機,安裝帶有黑色帽環的正轉槳葉。

    沒有黑點的電機為反轉電機,安裝帶有灰色帽環的反轉槳葉。

    安裝槳葉時按住電機機身,向下按壓槳葉,正轉電機逆時針旋轉,反轉電機正時針旋轉,旋轉幅度并不大,感覺咔嗒一下就安裝好了,來回晃動一下槳葉,確保卡簧完全卡住槳葉,以免飛行時發生射槳事故。

    安裝好了槳葉的Phantom4靜靜的等待起飛了。趁著清晨窗外灑進來的一縷陽光,拿著Phantom4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么的美麗。機身的各個部位熟悉了之后,接下來看看遙控器,飛之前一定要了解遙控器上的各個開關、搖桿的功能,這樣才可以在飛行的過程中熟練迅速的操作Phantom4靈活飛行。

    遙控器與智能電池

    Phantom4配備的這款遙控器設計得十分干凈簡潔,遙控器頭正中是銀色的DJI品牌LOGO,看起來很有質感,外殼為白色,搖桿基座為黑色,黑白相間視覺效果看著很舒服。遙控器左右上方的云臺操控滾輪為金屬材質,有一定的阻尼。各個功能按鍵包括搖桿、支架都是金屬材質。摸起來質感都不錯,使用體驗很好。

    精靈標配云臺系列的遙控都是帶平板支架的,支架在遙控不使用的情況下可以折疊起來節約空間方便收納,遙控器左右為了更好的持握手感設計了軟質防滑墊,摸上去十分軟,防滑效果非常好。長時間操作飛行器手心出汗后防滑功能就起了大作用。

    遙控器背部同樣使用了大面積的防滑貼,材質與邊緣的材質一樣,軟度很好,手感不一般。底部還另外設計了2個自定義按鍵,可以設成各種快捷功能。我按照自己的操作習慣將左鍵設定為云臺回中/朝下,右鍵設定為云臺跟隨/FPV。其他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操作習慣設定成為不同的自定義按鍵功能,分別為:相機高級設置、回中/朝下、云臺跟隨/FPV、地圖/FPV切換、電池頁面以及未定義,這樣可以滿足日常操作時的快捷功能調取。

    遙控器左前方為切換飛行模式開關,模式有3種,分別為P、S、A檔。紅點按鍵是錄像按鍵,下方的滾輪為云臺俯仰角操作滾輪,滾輪左右滾動有彈性,自動回中,表面鋸齒處理,防滑提高手感。撕去飛行模式檔開關上的貼紙就可以看見切換開關了,依然是金屬材質。

    在手機APP的DJIGO中有各個飛行模式的介紹,P模式為最常用模式,避障功能和GPS功能以及下視感知定位全都參與工作,一般為室外普通拍攝時需要。S模式為運動模式,機動性提高,遙控操作飛行器的反應迅速,最快速度20m/s。前視避障功能關閉,下視和GPS定位工作正常。這個是Phantom4此次新增的檔位,代替了原來的FPV檔位,其實運動模式就是升級了的FPV模式。速度更快,需要的場地條件也更大。對于老玩家來說,開啟S檔,來一個野外極限穿越挑戰,錄制回來的視頻一定是十分震撼的。A模式一般用在室內無GPS模式下使用,一切安全功能全部關閉,只靠手動操作,也是最考驗操作者經驗和能力的一個模式,一般情況下建議新手不要使用。

    遙控器右前方為拍照按鈕,暫停按鈕,以及攝像機曝光補償調節滾輪。曝光補償滾輪與云臺俯仰角滾輪手感不同,不是彈性滾輪,也不是自動回中,與相機上的光圈滾輪一樣,是平均分配的咔嗒檔。此次Phantom4遙控器所新增的暫停按鈕是對新智能玩法指點飛行所特別設計的按鈕,當進入智能指點飛行模式后,飛行器會一直朝設定好的方向飛行,知道飛至預設的最大距離才停止或者中途按下這個暫停按鈕,飛行器就會原地懸停。

    機身電池延續了前幾代機型的電池倉式設計,只需按住上下按住卡片即可將電池抽出。電池重量還是不小的,整個機身拆去電池減輕了一半的重量。

    機身電源開關設計在了智能電池上,插上電池后按壓開關一次松開緊跟著連按2次,智能電池就開啟了。同時開關旁邊是電量顯示,4格燈為綠色。

    電池與機身連接接口為多觸點式,相比前代機型電池觸點增加了不少。這樣是不是機身與電池的交互性增加了,信息交換更實時,更智能一些。

    Phantom4的這個電池組相比前電池組變得短粗了一些,工作電壓同樣為15.2V,為4S鋰離子電池組,電量5350mAh,81.3Wh,相比Phantom3多了整整870mAh,這多出的一些電量能使得Phantom4在空中多停留幾分鐘,這也是續航的一次大提升,雖然幾分鐘在平時看來并不很長,但是對于飛行器增加滯空時間真的很重要。

    遙控器與智能電池使用同一充電適配器,接口不同線纜在中部一分二,分出2個接頭,分別對應遙控器與智能電池。同時使用一個適配器充電的設計很方便。電源接通后遙控器與智能電池的電量指示燈逐級閃爍,電量充滿熄滅。

    Phantom4遙控器與顯示設備連接又回歸到了數據線的連接模式,這樣在使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時不占用WIFI和4G,可以不用預先離線緩存地圖數據,實時使用手機或者平板里的地圖實時數據,避免了之前出現的無地圖的情況,雖然這樣使用有時會損失一些數據流量,但是使得飛行器在飛行中增加了地圖實時數據的保障,更加穩妥和安全。

    操作與飛行

    首先需要下載一個DJIGO到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里,然后更新到最新版本。連接手機與遙控器,Phantom4只附帶了安卓設備的連接線,沒有IOS設備連接線。連接好手機與遙控器,開啟機身電源、遙控器電源,進入APP,提示連接相機。連接相機之前發現遙控器固件與飛行器固件都需要更新,下載了固件包進行升級。固件更新都需要用數據線將手機與相對應的設備連接才可以更新固件。查看更新內容是一些增強避障功能的優化。新的智能系統總是需要不斷的完善才可以變得更智能和易用。

    第一次進入APP會有各種入門提示,尋找適合的起飛場地,這也是飛行前的必要條件,檢查GPS星數,檢查電量,設置返航高度,返航高度要根據飛行場所周圍最高物體為參照,要比周圍最高物體高才可以保證返航安全。

    首次使用Phantom4需要激活硬件,在激活硬件時間節點開始計算硬件保修時間。官方給了1年的保修時間。激活硬件需要先申請一個DJI的帳號,激活后硬件與帳號綁定。

    帳號激活后需要設置遙控器的操作習慣,三種模式:美國手、中國手、日本手。筆者選擇的是美國手操作模式,左搖桿上下控制飛行器高度、左右控制轉向,右搖桿控制水平方向上的前后左右。接下來設置參數單位和視頻制式。為了安全起見,筆者先選擇了新手模式進行操作,之后在熟悉了飛行器各項操作后可以在APP中關掉新手模式。新手模式是規定在沒有GPS情況下不允許起飛,而且飛行高度和距離都限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之內。

    所有起飛前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之后就可以連接相機進入操作系統了。進入DJIGO的主操作頁面,頁面四周有十分豐富的操作按鍵,新手第一次進入一定會眼花繚亂的,但是不要著急,慢慢來,每一個操作按鍵都是圖形式的,十分直觀,從圖形的意義上大概就能看出來這個按鍵的功能。飛行時的各種參數也都能實時的通過圖傳系統顯示在頁面上。錄像、照相功能也可以通過遙控器上的按鈕快捷操作。

    下面附上一個從開機,進入APP,直到連接成功的操作視頻,方便大家直觀的了解一下Phantom4的操作方法,看起來復雜,其實十分的簡單。

    飛行操作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對飛機的各項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趁著一個風和日麗,春暖花開的日子,帶著Phantom4來到外面來一番天際翱翔吧。首先選擇了附近建筑大學的體育場,因為場地十分的空曠,四周沒有環繞的高建筑物。在沒有熟悉Phantom4的飛行習性之前還是空曠穩妥的場地比較合適。四面無風,溫度也是很怡人。這樣的天氣對飛行再好不過了。

    遙控器連接完畢,一切就緒,首先飛行器要尋星,第一次飛行要校準指南針,平拿飛行器轉360°然后豎拿飛行器旋轉360°,之后校準完成,GPS連接數量10顆,設定起飛地點后,屏幕顯示可以起飛。選擇自動起飛,飛機自動起飛到離地面1.5米的高度懸停,等待指令。

    Phantom4在無風天懸停十分穩健,像一顆定海神針。偶爾有風經過,飛行器會發生少量偏移,但是內置的GPS讓Phantom4馬上回到原位。

    推動油門搖桿,Phantom4緩緩上升,升到需要的高度松開搖桿,Phantom4懸停在最后的高度上,通過底部的聲納和視覺系統來控制高度。下部視覺探頭由之前一代的1顆,升級到了2顆,想必高度控制會更穩健。

    升高后可以看見電機下方的指示燈亮起,2紅常亮,2綠閃爍,紅色為機頭方向。在日光充足的情況下指示燈可以關閉,以便節省一些電量,指示燈在夜間功能才會展現,亮度還是可以的,升到100米以上的空中依然可以很清晰的分清燈光指示。

    Phantom4首次加入的前視系統不但在避障功能上升級也讓飛行器增加了不少的智能飛行模式,極大的增加了飛行器的可玩性和操控性。點擊智能飛行模式按鈕,屏幕下方出現4個常用快捷按鈕,分別是指點飛行、智能跟隨、普通模式、其他智能飛行模式。

    首先是智能跟隨模式。點擊進入后,是飛行器升空距離被跟隨物體5米之內,然后隨意在攝像機視野范圍內用手指畫出方框,圈定跟隨物體,飛行器就直接進入了智能跟隨模式,在跟隨的過程中可以隨意調節飛行器的跟隨高度。在過低的高度情況下是不允許進入智能跟隨模式的。智能跟隨模式在拍攝運動物體、運動人物、極限運動等場景應該如魚得水,這樣的智能跟隨模式極大的解放了操作者緊握遙控的雙手,只要在跟隨時注意一下飛行器的高度就好,避免飛行高度過低發生事故。

    指點飛行模式的加入方便了廣闊場地的連續拍攝,選擇好指向點和飛行角度,飛行器按照預設方向、角度、速度勻速飛行,直至飛行最大距離,或者操作者按下遙控器的暫停按鈕,飛行器才原地懸停。進入指點飛行模式后屏幕中央出現一個水平線,方便控制飛行的角度。

    興趣點環繞功能并不是一個新加入的功能,操作和之前的機型操作并沒有改變。首先將飛機飛至興趣點上方,選擇設置興趣點,然后飛離興趣點,飛離距離就是環繞半徑。設置完畢點擊開始飛行器繞興趣點盤旋。

    介紹了幾個可玩性很高的智能飛行模式,其他還有熱點跟隨、航點飛行、返航鎖定、航向鎖定等智能飛行模式就不一一贅述了。Phantom4多樣的智能模式在不同的場景發揮不同的作用,操作起來很使用方便。

    下面附上一個幾種可玩性高的智能飛行模式的展示視頻,方便大家更直觀了解Phantom4的智能飛行功能。

    拍攝樣張

    最后附上幾張在錄制視頻的時候拍攝的照片,用不同的角度看見的城市美景。Phantom4搭載的這顆4K攝像頭拍攝出來的視頻圖像十分令人滿意,不管是運動模式下需要的大幀率視頻或是風景需要的高清視頻,它都能完全勝任。

    寫在結尾

    經過了長達10多天的與Phantom4的親密接觸,帶著Phantom4在自己生活了許久的城市轉了一圈,用另外的一個我從來沒看過的角度欣賞這個熟悉的城市,發現了我所生活的城市的另一面的美麗。發現這另一面的美麗并不算晚,這也是我真正走進航拍的一個契機。也發現熟悉了Phantom4的一些優點和不足。Phantom4先進的智能飛行系統又一次的領先于同行業其他對手,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視覺感知系統的加入,讓Phantom4真正的成為了一個近乎于智能機器人的無人機,也可以說Phantom4就是一個長著翅膀的智能機器人。視覺感知系統讓無人機似乎有了思想,能模仿像人類眼鏡看見障礙物一樣的感知前方障礙,從而使飛行更加安全。也是視覺系統讓Phantom4增加了其他無人機沒有的智能飛行模式,極大的提高了無人機的可玩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但是視覺避障功能并不能完全識別所有的障礙物體,單色的大面積物體無法識別、過于光滑表面無法識別,在夜晚飛行環境過于黑暗避障功能會有錯誤提示。后續應該能通過固件的更新優化和完善。視覺系統的另一個強大功能就是智能跟隨模式,這個模式讓傳統無人機依賴遙控器控制的程度降低,解放了操作者的雙手,在進行各種活動的時候,能讓無人機像自己的影子一樣的跟隨自己,從而記錄發生的各種精彩瞬間。這種新興的智能功能相信一定會讓更多的極限運動玩家青睞。Phantom4的各種探頭、傳感器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這么多的傳感裝置讓它在飛行時姿態控制平穩、高度控制準確,即使是在20m/秒的高速運動模式下,Phantom4也能在空中輕松剎車。剎車反應十分靈敏,姿態控制也是令人滿意。但是電池的續航、和造價依然是現今無人機無法解決的問題,每次使用Phantom4只能飛行二十幾分鐘,然而手頭只有一塊電池,沒有更換的電池,想要更加爽快的飛行就需要另夠一塊電池,另購一塊電池就需要另一筆預算,雖然不是特別昂貴,可是對于Phantom4的定位來說,增加一塊電池出一個爽飛版本也是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就是無人機云臺的收納問題,每次飛行結束都需要用云臺保護罩將云臺卡住,以便更安全的收納在箱中。這個云臺的保護罩可以改進得更加方便拆卸一些,Phantom4所帶的保護罩只是一個塑料卡口,長時間使用老化后有一定的斷裂風險,后續是不是會有更專業的云臺保護罩以便玩家選購?10多天的與Phantom4相處結束了,每次飛行引來很多人圍觀小小的滿足了我虛榮的心理,拿著這個雪白雪白的工業設計感很強的遙控操作著Phantom4無論到哪里都能成為焦點。當然了,飛無人機并不是單純為了拉風才飛的,Phantom4也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城市美景,原來換個角度看世界真的很美,也讓我有了出去走走的沖動。世界那么大,我要帶著Phantom4去看看。

    長按二維碼有驚喜哦!

    到近幾年大火的詞,人工智能必定是其中之一,而無人機又是人工智能當中的爆款。無人機被稱為“空中機器人”,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控制程序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從技術角度來分,無人機可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這幾大類。按不同使用領域來劃分,又可分為軍用、民用和消費級三大類。

    無人機產業是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從研發、制造到使用、管理及服務涉及諸多領域。其產業鏈上游主要是新型材料、電子云器件、軟件設計等,產業鏈下游除了軍用這個主要市場外,還涉及科學研究、農業、電力、運輸、氣象等諸多行業。目前,軍用無人機數量最多,技術水平也最高。民用無人機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和政府相關部門內,產業鏈下游尚未完全形成規模化且長期穩定的商業客戶群體。

    圖|無人機產業鏈

    無人機產業鏈具體可分為電池、電機、機體結構件、電調、飛行控制(系統和主控芯片)、遙控接收器、圖傳系統、攝像機和云臺等。

    圖|無人機產業鏈全景圖

    本期《與非情報局》,與非網小編就來梳理一下無人機產業鏈,看看都有哪些廠商在“悶聲發大財”?

    飛行控制系統

    飛行控制系統之于無人機就好比大腦之于人,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是指能夠穩定無人機飛行姿態,并能控制無人機自主或半自主飛行的控制系統,是區別于航模的最主要標志,簡稱飛控。按照功能劃分,飛控系統的硬件包括:主控制模塊、信號調理及接口模塊、數據采集模塊以及舵機驅動模塊等。

    圖|無人機工作原理圖

    大疆——WooKong和Naza飛控系統

    大疆創新作為消費級無人機的巨頭,十年前就是從飛控做起家的。

    大疆無人機在飛控系統上,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的WooKong-M/A2/A3/A3Pro等都屬于工業級商用的飛控系統。第二類則是Naza系列飛控系統,主打性價比,面向電子、模型愛好者。

    WooKong-M為A系列的前身,A2是A系列的第一款產品,不支持DJIGO(大疆旗下的視頻編輯器,可用來實時查看圖片等)。A3是A2升級版,采用全新的工業系統解決方案,集成厘米級精度的D-RTKGNSS模塊且支持DJIGO。A3Pro配備三套IMU和GNSS模塊,A3可通過兩個IMU+GNSS升級套件升級至A3Pro。

    Naza系列飛控系統主要分為NAZA-MLite、NAZA-MV1、NAZA-MV2。Lite為入門級產品,以V1平臺開發,可以加GPS,無更多擴展功能;V1為第一代Naza產品,V2為第二代Naza產品,在V1的基礎上硬件結構做了優化,極強的擴展性能。支持ZenmuseH3-2D/NAZAOSD/NAZA藍牙模塊/IOSD/地面站。

    在工業級應用上,A3和A3Pro提供全新的工業系統解決方案,可集成厘米級精度的D-RTKGNSS模塊、智能電調、智能電池和Lightbridge2高清圖傳。開發者可使用DJIOnboardSDK和MobileSDK定制專屬應用,實時獲取飛行器狀態信息,并且控制飛行器、云臺和相機。A3系列配備CAN、API等豐富的硬件接口,可連接第三方傳感器或其他設備,針對各種行業應用對飛行平臺進行靈活定制。

    零度智控——雙子星(GEMINI)雙余度安全飛控系統

    零度智控雖然2015年初才踏進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但公司很早之前即開始專攻無人機核心技術——飛控系統。

    雙子星(GEMINI)雙余度安全飛控系統是零度智控推出的飛行控制系統,其內集成了兩套獨立工作的MC(內置IMU)、GPS、磁羅盤,當主控設備出現意外時熱備的從控設備會自動接管對飛行器的控制,提供多重安全保障。支持零度安全傘,意外情況自動開傘,保障飛行作業安全。

    圖|雙子星飛控系統

    極飛科技——SUPERX和MINIX飛控系統

    目前,極飛科技擁有專業航拍的SUPERX和智能多旋翼的MINIX飛控系統。

    SUPERX是針對專業航拍設計的一款應用級飛行控制系統,采用了工業級陀螺儀、GPS模塊,飛行可靠,簡單易用。無需安裝調參軟件,僅需少量設置和調試即可飛行。SUPERX飛控系統內置飛行數據記錄模塊(黑匣子),可記錄最近40分鐘的飛行數據;并內置電源管理模塊(PMU),可保障飛控系統穩定工作。

    SUPERX系列產品包括SUPERX2、SUPERX2RTK。SUPERX2是一款專為農業植保設計的多旋翼飛行控制器,主要實現農業作物噴灑、澆灌、農業作物生長狀況及環境監控,能按照自主預定軌跡進行飛行,從而實現精準噴灑、避障停噴、斷點續噴等主要功能,內置高精度GPS定位還可用于測量農田邊界,在噴灑過程中,可實時監控飛行及噴灑狀態。SUPERX2RTK為X2升級版,基于GNSSRTK技術能提供厘米級別的高精度定位,同時具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同時讓航線避障功能也更加精準。

    MINIX“極趣”是針對多旋翼模型愛好者設計的新一代智能飛行控制系統,它不僅很好地延續了極飛飛控的穩定性和安全機制,而且通過高度集成的設計原理,大幅度減小了飛控系統的體積,極大降低了飛控安裝和調試的復雜度,讓飛行變得簡單而觸手可及。

    一飛智控——Finix系列飛控系統

    一飛智控全稱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智能無人裝備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其主要產品為無人機飛控系統——Finix系列,有Finix300/300M,Finix500/500M等。

    Finix300主要適用于起飛重量100公斤以下的單旋翼無人直升機,Finix300M適用于4、6、8軸多旋翼無人機。Finix飛控擁有定寬噴灑功能,可以實現“推桿即走、松桿即停”,GPS和北斗雙模衛星定位,噴灑更精準;支持自主規劃噴灑路徑和斷點續噴;采用工業級設計,能夠更好的適應農業植保的環境要求。

    Finix500/500M采用高精度多模多頻衛星定位系統,支持GPS-L1、GPS-L2、北斗B1、北斗B2、北斗B3、GLONASS-L1、L2共七個頻點,采用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實現定位定向,保證飛行和噴灑精度控制在厘米級。Finix500/500M支持大數據和云服務,在任何位置通過Web方式登錄,即可實時查看或者事后回放無人機噴灑作業過程,遠程監控無人機的各種參數和狀態。且在作業過程匯總,當檢測油量(電量)或者藥量不足時,能夠自主返航,降落在指定地點,完成補給之后,返回作業中斷地點繼續完成噴灑作業。

    上海極翼——K3-A、P2、P2 Pro飛控系統

    極翼JIYI是以研發無人機飛控、云臺等核心組件為主要業務的高科技企業。

    該公司研發的K3-A飛控支持4軸、6軸、8軸多旋翼,最多可擴展至12軸旋翼無人機,完全工業一體化設計,可以實現定高定速飛行、航線規劃,支持斷點續噴,可抗3級風,同時支持姿態、GPS自穩、智能方向等多種模式。K3A擁有失控返航、低電壓保護、一鍵側移等多種功能,同時支持電腦、IOS和安卓等系統。

    P2、P2 Pro這兩款飛控都是針對發燒友、消費級無人機玩家的。P2和P2PRO均各類多旋翼四軸,包括:四旋翼(+型、X型),六旋翼(+型、X型、IY型和YI型共軸雙槳),八旋翼(+型、X型、V型),只要1200mm軸距以內即可;支持490HZ以下PWM電調;最大輸出通道為8通道,飛行姿態穩定,適合入門級用戶。

    普洛特——UP-X飛控系統

    北京普洛特無人飛行器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無人駕駛儀飛行器以及自動駕駛儀研究設計、開發生產。

    UP-X型無人機飛控系統可以控制十字型、X型及4、6、8等多軸飛行器,使用簡單方便,控制精度高,GPS導航自動飛行功能強。

    UP-X型可以做到不用遙控器,直接使用地面站控制自動起飛、執行預設航線任務或者指點飛行,并自動降落。UP-X支持自動導航方式,在地面站上可以隨意設置飛行路線和航點,支持飛行中實時修改飛行航點和更改飛行目標點。UP-X重量僅100克,尺寸小巧。UP-X擁有自動等高航線飛行、藥量檢測、無藥自動返航、斷點接續、一鍵完成飛行作業任務等功能。UP-X配套的地面站可以自動根據設定的航帶寬度和航線長度生成航拍耕地航線。

    主控芯片

    意法半導體——STM32系列

    意法半導體的STM32系列相信很多電子類相關專業的人都非常的熟悉,該系列主控芯片在無人機項目主控芯片里面的選擇度以及認可度都比較高。

    STM32系列到目前為止,有STM32 F0/F1/F2/F3/F4/F7/L0/L1/L4多個產品系列,STM32 F4系列在無人機中應用較為廣泛。

    基于ARM Cortex-M4的STM32F4系列MCU采用了意法半導體的NVM工藝和ART加速器,在高達180 MHz的工作頻率下通過閃存執行時其處理性能達到225 DMIPS/608 CoreMark,這是迄今所有基于Cortex-M內核的微控制器產品所達到的最高基準測試分數。

    由于采用了動態功耗調整功能,通過閃存執行時的電流消耗范圍為STM32F410的89 μA/MHz到STM32F439的260 μA/MHz。

    高通——驍龍Flight平臺

    高通的手機處理器已經占據智能手機的半壁江山,在無人機主控芯片方面高通也不甘示弱。在CES2016上,高通、騰訊和零度智控發布并展示了一款基于高通驍龍Flight平臺的商用無人機YING,并于2016年上半年在全球上市。

    驍龍Flight是一塊高度優化的58x40mm開發板,專門針對消費級無人機和機器人應用而設計。驍龍Flight包含一顆驍龍801 SoC(由四顆主頻為2.26GHz的核心組成),支持GPS、4K視頻拍攝、強勁的連接性以及先進的無人機軟件和開發工具,雙通道Wi-Fi和藍牙模塊,支持實時飛行控制系統,擁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接收器,支持4K視頻處理,支持快速充電技術,而這一切全被整合在一張名片大小的主板上。帶來了最前沿的移動技術以打造全新級別的消費級無人機。

    英特爾——凌動處理器

    CES 2016上,英特爾展示了Yuneec Typhoon H,該設備具有防撞功能,具有方便起飛、配備4K攝像頭和360度萬向接頭,以及遙控器內置顯示屏等特點,讓運動愛好者們能夠捕捉運動中的自己。

    該設備采用了四核的英特爾凌動(Atom)處理器的PCI-express定制卡,內置了高達6個英特爾的“RealSense”3D攝像頭,可以處理距離遠近與傳感器的實時信息,以及如何避免近距離的障礙物。

    德州儀器——OMAP3630

    德州儀器的OMAP3630曾經在單核時代的智能手機領域風光無限,但隨著多核成為主流,以及德州儀器逐漸淡出消費電子,OMAP3630的戰場也轉移到無人機這樣的新興市場。

    Micron閃存,德州儀器電源管理+USB解決方案,Atheros802.11b/g/nWiFi控制器,博世BMA150加速器,BMP180氣壓傳感器,應美盛的IMU-3000陀螺儀和運動處理器,微芯科技的PIC24HJ單片機。

    三星——Artik系列

    三星的Artik芯片有三個型號,其中應用于無人機的主要是Artik 5,Artik 5尺寸為29x25mm,搭載1GHz ARM雙核處理器(Mali 400 MP2 GPU),搭配的是512MB LPDDR3內存以及4GB eMMc閃存。支持Wi-Fi、低功耗藍牙,支持802.11 b/g/n。此外,該芯片還能對解碼H.264等格式720p 30fps的視頻進行解碼,并提供了TrustZone。

    ARTIK 5采用三星下一代ePoP封裝技術,為廣泛的設備和應用提供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的最佳組合,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實現平衡。

    Atmel——Mega2560

    Atmel的無人機主控芯片在國外的無人機中被采用的很多,但在國內被意法半導體占去了大部分市場。

    圖|Mega2560性能參數

    新塘——MINI 51系列

    雖然中國無人機研發水平處于世界比較領先的位置,但主控芯片廠商比起歐美來說,數量還是非常有限。新塘來自臺灣,但也終是給國產處理器扳回一點。

    Mini51為Cortex-M0 32位微控制器系列,其特點為寬電壓工作范圍2.5V至5.5V與-40℃~ 105℃工作溫度、內建22.1184 MHz高精度RC晶振(±1%精確度,25℃ 5V)、并內建Data Flash、欠壓檢測、豐富外設、整合多種串行傳輸接口、高抗干擾能力(8KV ESD/4KV EFT)、支持在線系統更新(ISP)、在線電路更新(ICP)與在線應用程序更新(IAP),提供封裝有TSSOP20、QFN33(4mm*4mm與 5mm*5mm)與LQFP48。

    XMOS——xCORE多核微控制器

    XMOS是一家活躍在機器人市場的歐洲處理器廠商。無人機產業蓬勃向上發展的生命力也吸引了XMOS進軍無人機領域。目前XMOS的xCORE多核微控制器系列已被一些無人機/多軸飛行器客戶采用。

    xCORE多核微控制器擁有數量在8到32個之間的、頻率高達500MHz的32位RISC內核。xCORE器件也帶有Hardware Response I/O接口,它們可提供硬件實時I/O性能,同時伴隨很低的延遲。多核解決方案支持完全獨立地執行系統控制與通信任務,不產生任何實時操作系統(RTOS)開銷。xCORE微控制器的硬件實時性能使得客戶能夠實現精確的控制算法,同時在系統內無抖動。

    NVIDIA(英偉達)——Jetson TX1芯片方案

    2015年英偉達相繼為Parrot及其競對大疆提供芯片,針對無人機市場,英偉達開發了Jetson TX1芯片方案,可以勝任各類圖像圖形識別和高級人工智能任務,使用它的無人機可以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

    圖|Jetson TX1 核心模塊

    Jetson TX1內建256個CUDA核心的NVIDIA Maxwell GPU,64位ARM A57 CPU,4GB LPDDR4內存、16GB閃存、藍牙、802.11ac Wi-Fi模塊和千兆以太網卡,運行Linux for Tegra操作系統。提供了USB 3.0 Type A、USB 2.0、HDMI、M.2 Key E、PCI-E x4、千兆以太網、SD、SATA數據和供電等接口;GPIO、I2C、I2S、SPI、帶流控制的TTL UART、顯示器擴展頭和攝像頭擴展頭等擴展接口。

    瑞芯微——RK3288

    瑞芯微是國內獨資的專業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瑞芯微設計的RK3288號稱是全球首款ARM全新架構內核芯片,全球第一個最新Mali-T76x系列GPU的芯片,以及全球第一個4Kx2K 硬解H.265視頻的芯片。

    RK3288芯片,搭載超強四核Cortex-A17,四核Mali-T760GPU,主頻高達1.8GHz,在業內處于領先水平。率先采用全新圖像引擎技術及多項內存壓縮技術,如ASTC紋理壓縮技術、ARM幀緩沖壓縮格式、TransactionElimination智能消除技術等,協助無人機航拍畫面獲得全面提升。

    圖傳系統

    如果飛控被稱為無人機的“大腦”,那么圖傳系統就可以比做無人機的“眼睛”。無人機圖傳系統采用無線傳輸方式,在傳輸過程中,穿透力、傳輸距離、傳輸圖像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無人機圖傳設備大多采用5.8G頻段和2.4G頻段。那么,這兩個頻段到底哪個更好呢?

    5.8G頻段暫時是無人機圖傳使用最廣泛的頻段,是工信部規定的對消費級開放頻段。該頻段的優點是體積輕盈,低熱量,距離遠,并且價位很透明,頻道最大可釋放出32個可選。在畫質的處理上,5.8G視頻傳輸器能夠完全釋放出64位模擬色彩度輸出。并且部分廠家對5.8G頻段在環境污染、輻射人體、干擾其他無線設施測試中,得到了影響最低的評分。但該頻段的缺點是波長問題導致信號穿透力差,易受到外界干擾。

    2.4G頻段廣泛應用在日常家用電器。該頻段的優點是極其廉價,頻點容易把控,最大可釋放出12個頻道。2.4G無線視頻傳輸器應用最多的還是解決陸對陸無線監控問題。可讓監控攝像機短程無線傳輸信號,發射器模塊上的電子元器體積大,間隔距離較遠,散熱效果最好,適合長時間超負荷作業。波長略勝與5.8G有較好的穿透力和圖像穩定性。功率甚至可以通過信號放大器、信號增益模塊釋放出20瓦以上的功率。但由于廉潔,導致兒童玩具、電視遙控器、路由器等日常用品都采用這個頻段,因此使用該頻段容易被干擾,傳出來的畫面會有大雪花點、斷頻、串頻等情況。且2.4G信號段的視頻傳輸器在市場上很少有實際標注功率的產品,用幾百毫瓦的模塊換一個大殼子就號稱是8w或10w大功率。因此好多使用者會發現一個2.4G 8w的大功率傳圖竟然不如一個5.8G 600mw的發射器距離遠。

    無人機圖傳系統廠商及產品

    深圳創欣科——BOSCAM品牌

    深圳創欣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創欣科)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無線監控、FPV(即“第一人稱主視角”,它是一種基于遙控航空模型或者車輛模型上加裝無線攝像頭回傳設備,在地面看屏幕操控模型的新玩法)無線圖傳、無線影音傳輸等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從創欣科的官網,小編看到該公司在售的無線圖傳設備主要是5.8G和2.4G模擬圖傳設備,但主要以5.8G模擬圖傳設備為主。下圖可以看出,創欣科5.8G圖傳設備的發射功率都較低,基本在600mw以下,因此大部分產品的傳輸距離并沒有很遠,在2000m~5500m之間,TS5832的發射功率為2w,傳輸距離可達10000m。

    圖|創欣科官網在售無人機圖傳設備

    創欣科5.8G模擬圖傳設備主要為TS系列的TS351/352/353/5830/5832和BOS系列的BOS350/648/G20等。

    時代星光

    成都時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主營無人機偵察及遙感系統、無線圖像傳輸系統、衛星通信系統三大業務。

    時代星光的產品主要應用于公安、消防等。

    圖|時代星光圖傳設備官網截圖

    奧姆威(AOMWAY)

    深圳市奧姆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FPV行業的模擬圖像傳輸系統以及未來主流的HDMI高清數字圖傳技術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電子科技型企業。

    公司官網在售圖傳設備有高清數字圖傳、模擬圖傳。但是型號并不是特別多,高清數字圖傳只有Nexus V1一款,其性能參數如下圖所示。四款TX系列模擬圖傳設備,其中TX200B因體積小適用于小微型航模。

    圖|Nexus V1性能參數

    圖|模擬圖傳

    攝像機

    很多消費者都會將買來的無人機用于拍攝上,那么,攝像機對無人機廠商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將直接決定照片的畫質,簡介決定消費者體驗。

    Parrot

    Parrot是法國上市品牌,主營無人機等智能產品。

    Parrot AR.Drone系列四軸遙控飛行器諸位遙控模型愛好者一定不會陌生,其初代產品在2010年推向市場,用戶可以使用手中的iPhone手機和配套應用對這臺設備做飛行控制。

    目前,AR.Drone上所載的高質量航拍攝像機是在空中拍攝照片與視頻的利器,內建的GPS模塊可用于預設的定點拍攝。配備的一個1400萬像素前置“魚眼鏡頭”,可拍攝全高清視頻(1080p x 1920p)和照片。

    大疆——禪思X7

    禪思X7是大疆18年10月發布的一款新品攝像機,是大疆目前規格最高的一款產品。其性主要特點如下:

    • 2400萬像素S35級別影像傳感器

    • 6K(6016*3200)30幀/秒的CinemaDNG無損RAW視頻記錄

    • 5.2K(5280*2160)30幀/秒的ProRes 422HQ無裁切視頻記錄

    • 全新傳感器可記錄14檔寬容度范圍的細節

    • 全新開發的超短法蘭距(16.84mm)DL卡口

    • 4款最大光圈f/2.8的DL卡口定焦鏡頭

    • 全新開發的D-Gamut RGB色彩空間與D-log曲線

    • 全新升級的影像處理系統CineCore2.1

    就以上的參數來看,大疆這款攝像機跟專業電影攝影機都有得一拼。但是這款相機的價格也是不菲,禪思X7云臺相機(不含鏡頭)中國大陸官方售價為16,999元。16mm,24mm及35mm鏡頭售價均為8,499元,50mm鏡頭則為7,499元,四款鏡頭的套裝價格為26999元。“人民幣”玩家或許可以入手一臺。

    GoPro ——Hero 6

    GoPro是來自美國的運動相機品牌,自2002年創立以來,迅速填補了極限運動領域攝影的空缺。其生產的相機可以固定在腰帶、頭盔、船舷、汽車、滑雪桿上,具有良好的抗震、防水性能。

    GoPro于2018年9月發布全新的HERO6運動攝像機。它配備了GoPro GP1處理器以及GoPro有史以來最先進的視頻穩定系統。最高可拍攝包括4K/60fps和1080p/240fps的超清視頻及高幀率視頻模式。此外還發布了5.2K全景相機Fusion,新增了固定支架及配件,并為Karma無人機加入“跟隨(Follow)”模式。

    圖|GoPro Hero 6的一些主要特點

    無人機和傳統的航空制造業產業鏈一樣,產業鏈長,涉及產業眾多,從航空機載武器裝備、機身復合材料、飛行器操縱控制、發射回收裝置、無人機整機等到無人機的應用等等。

    行業不同領域的專業發展代表著無人機行業產業鏈正處于高速整合的階段,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行業正在進行細致的分工和專業化的生產,各家都各展己長。將自身的價值鏈整合到整個行業的大產業鏈中,優勢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優化產業環節,實現產業鏈的整體最優化,而優化后的產業鏈或許更加有助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無人機市場從一開始的火熱涌入,到洗牌之后回歸冷靜。技術會不斷更新,無人機行業也會不斷往前推進。但不同于手機這樣的必需品,無人機走入尋常百姓家,估計還需等到技術成熟,價格下降。我們期待看到那一天,畢竟就算只是擁有一臺空中攝像機,也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