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與秋作伴
鼠標的最核心硬件,引擎和主控。
引擎之于鼠標相當于中央處理器(CPU)之于電腦,它是識別鼠標移動的核心元件,玩游戲的時候是不是掉幀,移動是不是跟手,是不是準確,畫圖的時候曲線是否平滑都是引擎決定的。
主控相當于電腦的主板,尤其是現在的三模鼠標還決定與電腦連接的穩定性和回報頻率。
其中3395在1年多之前,是世界上除了雷蛇獨占的3950之外最頂級的引擎,并且在去年4月 前后被國產品牌鼠標卷到了200元以內的價位。
短短1年多的時間里,3395鼠標的價格甚至突破了100元以內,就連3950引擎的鼠標也出現在市場上了。昔日的頂級硬件拿到手里只要兩三百的價格,國產鼠標的黃金時代來了,玩家們的好時候也來了。
上周發了一篇文章聊了3395和3950的區別,實際上即使是3395,目前在性能上已經是處于完全的溢出狀態,不考慮高回報率下的功耗和玻璃墊上的表現,暫時沒必要選擇3950引擎的產品。
當然,鼠標的實際體驗和外觀形狀,表面質感、微動、滾輪等等方面息息相關,真正選擇鼠標的時候還是需要全面的進行考慮。
接下來直接進入正題,高性價比3395鼠標推薦:
如果要在國產的外設廠商里找出一個“大廠”,那必定是雷柏了,所以就產品而言,雷柏也是比較有大廠風格的,產品線豐富,驅動相對完善,產品品質、品控相對穩定。
VT9是雷柏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鼠標的主銷系列,在此基礎上還做了多個版本的產品,不同的回報率,還有更小的mini版。
綜合來說在性價比和堆料上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重量始終在60g多一些,對比玩家心中理想的60g體重,始終稍稍差一點。但是抓住了幾個重點,為了長續航加的大電池;為了更好的按鍵手感加的預壓彈簧;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可添加無線充電模塊。
總體來說就是均衡,它未必有多好,但確是一個穩定不會翻車的選擇,我日常放桌上的就是VT9Pro。
一款適合在宿舍或者圖書館用的鼠標,原因在于它內置了雙微動設計,就是一個鼠標有2套微動系統,神奇吧。
其實實現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底部有一個推塊,一推就改變了,兩套微動一套常規一套靜音,如果在需要安靜的環境下時,就換成靜音微動,按動基本聽不到聲音,可以避免打擾別人的休息。
另外透明外殼還是很有設計感的,看起來并不會顯得廉價,這點很不容易了。其他的120h的續航算是不錯,66g的重量就常規水準,非透明版175的價格不算貴也說不上高性價比,主要是適合有靜音需求的朋友。
單從賣點上來說,M1還是挺多的,二次元的外觀設計,還可以和同主題的鍵盤配成一套。主打的兩款紫色和粉色的鼠標很有辨識度。
配置上支持無線4K,接收器同時也是一個磁吸充電器,實用又好看,重量方面控制在了58g。
另一方面這款鼠標為了追求表面印刷圖案的效果和輕量化使得實際的鼠標質感稍有劣勢,所以如果不止對它外觀和4k磁吸充電器這兩個賣點非常心動的話,那么缺少足夠選擇這款鼠標的理由。
邁從對于羅技的“致敬”顯然是全方位的,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說,用著舒服,好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也不能說邁從這種走“捷徑”的行為有多大問題。
G3和羅技的G304模具非常相近,只是改了底部的腳貼和上面的按鍵根部形狀。G304是干電池鼠標,依靠羅技的黑科技主打長續航,而G3是一款內置鋰電的常規無線鼠標,而且經過了輕量化處理,高配的價格在64g左右。
這算是一款沖擊低價的鼠標,3395+博通芯片版本109元險些沖破百元大關。高配4k有線8K無線版本179元,也算刷新同配置的低價了,雙8k版本199元,目前最便宜的雙8K鼠標。
邁從A5算是很經典的鼠標了,仿GPW的外形,稍稍做小了一點,適合中小手,握持手感非常不錯,尤其是喜歡GPW手感還覺得它稍微有點大,那么選擇A5絕對是絕配。參數、綜合硬件也都是很頂的。
而且A5和G3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結構強度很不錯,用力擠壓也沒有任何變形,在此基礎上重量控制在了60g左右就算是不錯的表現了。雖然模具各抄各的,但是這兩款鼠標的綜合表現都堪稱均衡。
后來又更新推出了ultra版,包括整個外殼骨架和一些細節方面都做了調整,對于小手用戶而言,A5算是可以排在前列的選擇了。
如果有獵奇心態想嘗嘗鋁合金鏤空鼠味道的朋友還可以上AX5,外觀確實是帥,就是缺少了一點點RGB,但是作為鋁合金鼠標,300左右的售價其實性價比挺高了。
現在主推的似乎是SA ML01版, 不過稀稀拉拉在上蓋打幾個孔的設計我欣賞不來,其實很多玩家也表示欣賞不來。所以這里還是推薦目前只有一個版本還有貨的mh01。
這款鼠標實際上就是仿毒蝰的外形,之前還有一款雷柏的VT3S也是類似設計,我特別喜歡,但是現在已經沒貨了,而仁魔這款鼠標暫時還算是熱賣。除了外形手感不錯之外,這款鼠標的亮點是支持微動的熱插拔,可以隨意更換自己喜歡的微動。
原生支持4K回報率,通過更換接收器現在最高可以到8K的回報率了,價格和重量方面中規中矩,沖著可換微動推薦給有需要的小伙伴。
雖然618就開始賣了,不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貨,這算是首個發售價格就正是低于100元的3395鼠標,而且還是國內相對比較少見的大手鼠標。
因為還沒有正式上市,多余的不好評價,只能說一下配置,雖然全系性價比都不錯,但是最值得買的還是最低配,除了99元的神價之外,主控用得還是泰凌微,比起博通主控,功耗表現略好一些,可以擁有更長的續航。
頂配219元擁有雙8K的回報率和磁吸充電底座價格也不錯,但是沒有低配那么有震撼力。順便說下絕大多數的品牌公布的續航都是1K回報率下的數據,而ganss同時公布了4K和8K下的續航,看到之后你應該就明白,如果你想長時間的用4K或者8K回報率,個人是比較推薦上一個代磁吸充電底座的鼠標的,否則充電太頻繁了。
VGN的子品牌,和主品牌的F1一樣主打輕量化和高配置,引擎選擇分為3395SE和3395,其實從參數上說,3395SE就是借用了3395的名字而已,實際參數和3335相近,所以還是建議購買3395的產品,價格也沒有差多少。
比較推薦的是R1 pro,雖然比頂配的續航少一半,但是也有75小時的續航,日常夠用了,關鍵重量只有48g,算是200元以內排的上號的輕量化鼠標, 不過之前VGN的F1連接穩定洗一半,R1具體如何我不是太了解。
之前做過AJ159 APEX版的測評,那個是3950版本,其實3395主控的159Pro就已經完全夠用了,在129的價格下,有線1K,無線8K回報率,也算是目前最便宜的8K回報率鼠標了。
外觀上是類endgame XM,我個人是很喜歡這個模具的,前面下沖的幅度很大,看起來很有動感,同時手心部分可以有比較充分的填充,整體算是適合中大手的一款鼠標。400mAh電池雖然不算大,但是磁吸充電底座日常充電很方便,不用專門插線,所以續航可以忽略,它再小甚至都沒有問題。
唯一遺憾就是沒有APEX的顏色好看,但是黑白經典配色也算是夠用了吧。
當然,我要說的是和機械鍵盤那邊國產已經幾乎是吊打國際大牌不太一樣,雖然國產不到200元的鼠標在硬件方面已經是國際大牌的旗艦級鼠標水準了,并且通過“致敬”“模仿”的方式在模具上和國際大牌幾乎拉平了差距,但是具體到實際的使用體驗上,依然還是存在差距。
但是這個差距已經在縮小了,并且遠沒有價格上體現出的差距那么大,拼性價比,國產鼠標已經是完全吊打國際大牌們了。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格參數
VT1 PRO MAX/VT1Air MAX/VT1PRO
電池容量:800mAh/300mAh/800mAh
重量:約59g/約50g/約59g
續航時長:最高200小時/最高75小時/最高180小時
引擎:原相3950光學引擎/原相3950光學引擎/原相定制3398光學引擎
追蹤速度:750IPS/750IPS/650IPS
加速度:50G/50G/50G
DPI:原生50-30000DPI(插頻到45000)/原生50-30000DPI(插頻到45000)/50-26000DPI
參考價格:299元/299元/249元
最近雷柏推出了VT1系列游戲鼠標,共有VT1 PRO MAX、VT1 Air Max和VT1 PRO,這些產品除了擁有小巧精致、輕量化的機身設計之外,還搭載了旗艦級光學引擎原相3950,性能也相當出色。最近這三款鼠標都來到了《電腦報》測評室,下面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表現吧。
VT1系列游戲鼠標各型號均有全黑和黑白兩種配色,本次送測的產品都是黑白配色,看似簡約,也可以彰顯時尚和個性。在左鍵后方印有標識,可以輕松將其型號區分出來。三款鼠標的機身尺寸均為119mm×62mm×38mm,體積小巧,更適合中小手用戶把握。鼠標背面均為磨砂涂層,具有一定的摩擦力,確保在掌心出汗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打滑的情況。
輕量化是當前游戲鼠標的一大趨勢,除了VT1 Air Max的重量約50g(不包括蓋板和接收器)之外,VT1 PRO MAX和VT1 PRO的重量都是約59g(不包括蓋板和接收器),這算得上是相當亮眼的表現了。VT1系列游戲鼠標采用的是右手設計的人體工學造型,較高的背部弧度讓掌心和鼠標的貼合更緊密,側面凹槽增強手指抓握時的穩定性。經過我們實測,鼠標外型對趴握、抓握、指握以及122握法、131握法等各種握姿都有較好的支持,輕松滿足用戶操作所需,堪稱“萬金油”造型。
VT1系列游戲鼠標提供了9個基礎按鍵,在底部還有1個防誤觸獨立DIY鍵,通過驅動用戶可以對其進行功能的設置,帶來更為便捷的操控體驗。同時鼠標的左右按鍵依然C+click分離式按鍵預壓校調技術,將左右按鍵的PCB板進行分離并單獨調教,確保無論是哪種握姿、按壓在按鍵的哪個部位都有相同的手感,帶來更好的一致性手感體驗。同時還對出發回彈進行了調校,有效避免鼠標按鍵空腔音,形成了“清脆但不響亮”的操作感。鼠標的微動是歐姆龍微動,壽命達到6000萬次。硅膠滾輪的V浮雕紋理排列細膩,滾動的刻度感和順滑感都十分出色,壽命也達到了100萬次。
在鼠標底面設置了兩塊大面積的PTFE特氟龍腳墊,移動起來非常的輕巧、順滑。同時還設置有電源開關、磁吸式接收器收納倉等。
VT1 PRO MAX和VT1 Air Max兩款產品都采用的是全新旗艦引擎——原相3950光學引擎,擁有50~30000DPI原生靈敏度(支持50DPI逐級調節),而其還能對X軸和Y軸進行獨立調節,實現對靈敏度的進一步設置。再加上750IPS追蹤速度、50G加速度,支持0.7~1.7mm多擋靜默高度可調以及具備玻璃表面的使用能力。這樣的規格參數,已經是當前高端游戲鼠標中的頂尖水準。而VT1PRO則采用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原相定制3398光學引擎,在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
VT1系列三個型號都是有線和2.4GHz無線雙模連接,在有線模式下最高回報率達到了8000Hz,無線連接時,也能實現OTA無線8000Hz的最高回報率,帶來了低至0.125ms的響應時間和穩定的傳輸表現。同時得益于雷柏自研V+Wireless無線游戲技術,實現了堪比有線連接的0.125ms響應速度。通過搭載板載天線、自適應信號增強、變頻檔位調節等,實現了10米以上的使用距離和出色的抗干擾性能。
該系列鼠標同樣支持藍牙開核的功能,在無線模式下,同時按下鼠標側面前進鍵 + 后退鍵以及滾輪中鍵 3 秒以上,左右按鍵縫隙處的指示燈呈藍燈慢閃,此時證明隱藏的藍牙模式已經被激活。
針對無線鼠標的續航焦慮,VT1系列是通過軟件+硬件的方案進行了優化,實現了業界頂尖的續航能力。比如VT1 PRO MAX和VT1 PRO續航時間分別達到了至高200小時和180小時,基本可以做到爽玩一個月都不用充電。而VT1 Air MAX表現稍遜,也有長達75小時的續航時間。當然VT1全系都支持無線充電和觸點充電,購買相關硬件就能實現無限續航。值得一提的是,在Nano接收器上加入了實時電量的RGB顯示功能,為的就是能讓用戶隨時掌握鼠標電量,細節之處解決續航焦慮問題。
換裝無線充電模塊的VT1 PRO MAX
在實際測試環節,我們主要對VT1 PRO MAX進行了體驗。首先在驅動中將鼠標在有線和無線模式下的回報率分別設置為8000Hz和4000Hz,通過軟件測出鼠標都達到了非常高的回報率。另外我們還特意在8000Hz回報率下試玩了游戲,確實也沒出現卡頓、CPU占用率提高等問題,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接著使用VT1 PRO MAX在《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兩款游戲中的表現。得益于輕量化且小巧的機身,整個鼠標的操作體驗個人覺得可以用“輕盈”二字來歸納,在地圖上大范圍拖動光標,或者是甩槍瞄準、快速切換視角的時候,指哪打哪、毫不費力。同時VT1 PRO MAX的定位精度非常出色,精確瞄準、微操補兵等操作也是得心應手,指針一點都不飄,用起來非常的順手,總的來說是一款表現優秀的游戲裝備。我們還特意用VT1 PRO MAX在機箱的玻璃面板上進行了操控測試,果然對于指針的移動、定位毫無影響。
雷柏VT1系列游戲鼠標小巧緊湊的機身設計專門為小手玩家所打造,再加上優秀人體工學設計、不到60g的輕巧機身、分離式按鍵預壓校調技術等,帶來出色的手感。同時VT1系列的3各型號雖說配置各有不同,但是憑借著原相3950光學引擎/原相定制3398光學引擎、4000Hz/8000Hz超高回報率、V+Wireless無線游戲技術、超長續航時間、藍牙開核等,具有出色的性能,完全符合用戶對于一款高性能游戲雙模無線鼠標的期待。
如果你想要一款性能強悍的雙模游戲鼠標,那么可以選擇綜合實力最強的VT1 PRO MAX;如果你要一款性能和價格相對平衡的產品,VT1 PRO就很不錯;VT1Air MAX更適合追求極致輕量化且追求一定性能的用戶選擇。
信不少朋友買電腦的時候還會保留一個習慣,就是找老板送鼠標。說白了,就是相當于要一點優惠吧。過往,游戲對于鼠標要求不咋高的年代,送的鼠標也是湊合可以用的。
現在主流的吃雞游戲,還在用那種送的辦公鼠標,明顯是不合適的
最近絕地求生又出了新地圖—薩諾,新地圖只有老地圖四分一的大小,也就是說遭遇戰的機會增加多很多。同時,新地圖還有在不會看到特定距離之外的角色和載具。而且游戲中提供了動態的天氣,像雨天,霧天
雖然畫風很東南亞,但是明顯不是為了讓玩家玩出渡假體驗的。4X4大小的新地圖,必然是危機四伏。
如果你的游戲本還沒有一個游戲鼠標的話,那就要趕快準備一個了
游戲鼠標遠非辦公鼠標可比的,不僅僅是外觀上面,關鍵是用料和構造
一般而言,游戲鼠標均有專門的游戲芯片以及相應的游戲鼠標微動。
比方說,骨伽Suprassion采用的就是原相3330的芯片以及歐姆龍5000萬次微動。
原相3330芯片帶來最高7200DPI,哪怕是4k超清分辨率都無壓力;而歐姆龍5000萬次微動,已經是鼠標微動中壽命最高的。微動壽命高,能有效避免鼠標長時間使用后出現雙擊的問題。
游戲鼠標分為捏鼠和趴鼠。捏鼠主要是過往RTS游戲時候使用的,現在主流就是FPS和MOBA兩大類型,因此趴鼠的適用性更加高。
趴鼠是手腕發力,對于移動的精確性來說高一點
另外,鼠標造型主要是對稱型和右手型。對稱型的有點是生產,設計容易,而且能照顧到左利手的朋友;而右手型鼠標,顧名思義就是為右利手的玩家定制,考慮到右利手的人居多,因此通用性還是足夠的。右手鼠標最大的好處就是弧線高度貼合右手,握感更好
游戲鼠標一般都配備了快捷鍵,可以通過宏定義或者驅動設置,調出更方便更適合自己的功能
防滑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防滑都做在側裙。因為下面是移動的,上面一般是用噴砂或者類膚處理,所以防滑就是在側裙
主流游戲鼠標的左右鍵都是分離式設計,這樣子做的好處是避免聯動
同時,游戲鼠標都有DPI調節按鍵,針對不同的情況甚至不同的槍械設置切換適合的DPI是非常重要的
游戲鼠標的底部均有防滑腳墊,一般是特富龍,也有部分采用金屬腳墊
而骨伽Suprassion以及雷蛇地獄狂蛇舊版都可以在底部設置DPI
但是雷蛇那個僅能簡單設置,相當于DPI鍵下置,而骨伽Surpassion是帶液晶屏,而且可以按住鼠標左鍵進行50步進的精確設置,同時還能設置回報率,精度就更加高了
過往,筆記本被不少游戲玩家所嫌棄,現在已經進步到和中端的游戲主機接近了。同樣,過去的游戲對鼠標要求不高,大家愿意為鼠標花錢的不多。現在的游戲鼠標價格比起過往的靠譜,可選擇的也多,換一個鼠標能大大提升手感和游戲感受,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