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時,看到一些網友說用電腦寫文章方便,
因為用電腦寫文章,是2只手打字,非常快,排版也方便。
另一些網友則認為,用手機寫文章也方便。
因為手機不再是用手指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了,可以用語音寫了。
我認為也是各有千秋了。
電腦除了上述優點外,還有優點,就是在發布文章的時候,
可以有多個標題,比手機發布多5個標題。看下面的圖片有紅點的地方:
除此以外,電腦發布文章到達一定的字數后還可以同時生成微頭條。看下面圖片劃紅圈的地方
而手機發布,就只能是一個標題。也不能同時生成微頭條。看下面圖片是手機的發布界面:
但是手機有一個功能,是電腦沒有的,就是手機可以語音寫文章。
用語音寫,就快捷多了。
語音寫作快是很快,也有不足。
就是語音轉化成文字的時候容易出現錯字、別字。
語音讀完之后要逐字逐句檢查修改。然后再斷句,排版。
這一點電腦就不同了,電腦是邊寫、邊斷句,邊排版;
一篇文章基本上從文思構成到落指打字,中途不需要修改構思的話,幾乎能夠一氣呵成。
可電腦傳圖片的時候要從通過手機中轉一次。
友友們,你們覺得電腦寫文章好還是手機寫文章好呢?
前的文章我們曾經談到過,手機有多種文字輸入方法,包括鍵盤,手寫以及語音等。鍵盤又有拼音,五筆,筆畫等多種方法。拼音又有拼音9鍵,拼音26鍵之分。如此多的中文輸入方法,哪個更好些呢?其實無所謂好與壞,優與劣之分,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如果不會拼音,可以選擇用手寫法,而稍后我們會發現,手寫法并不是一種差的輸入方法。下面我們以榮耀9短信中文輸入為例,介紹手寫輸入的基本方法,別的品牌手機可以類比學習。首先進入短信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1,榮耀9短信輸入界面
點鍵盤上部的四個小方格,切換到更多信息,如下圖所示。
圖2,點小方格后的結果
點擊“輸入方式”,可以切換輸入方法,如下圖所示。
圖3,點輸入方式后的結果
選擇“手寫”,進入手寫輸入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4,進入手寫界面
下面的方塊是寫字板,半板,或者稱為小板,字就在這個范圍里寫。我們試著通過手寫法輸入“世”字,如下圖所示。
圖5,手寫輸入世字
世已經顯示在候選欄,點世字即可進入短信的輸入框。與鍵盤一樣手寫也是可以聯想的,如下圖所示。
圖6,手寫聯想
現在已經輸入了世界二字。顯然,應該充分利用聯想功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看這個手寫輸入法的界面,除了寫字板以外,別的與鍵盤輸入法都基本上差不多。有標點符號切換,中英文切換,數字切換等按鈕。還有回格鍵,以及換行鍵(回車)等,作用與鍵盤輸入方法都差不多。
關于標點符號,右側一列有幾個常用的,如果沒有要選用的,可以點擊“符”按鈕,可以出現更多的標點符號,如下圖所示。
圖7,符號輸入界面
點返回按鈕,可以回到手寫輸入界面。點更多,還可以進入標點符號的下一頁,如下圖所示。
圖8,符號另外一頁
也就是說,標點符號輸入方法與鍵盤輸入方法是一致的。比如雙引號,雙括號等的規定也都是一樣的。點左側的,輸入雙符號,點右側的輸入右側單符號。
123是數字切換按鈕,點123鍵可以進入數字鍵盤,如下圖所示。
圖9,數字鍵盤
點擊數字鍵,可以輸入相應的數字,與鍵盤輸入法一樣。
下面再來看中英文切換,點中英文切換鍵,可以通過鍵盤輸入英文字母或者漢語拼音字母,如下圖所示。
圖10,字母鍵盤
這與鍵盤輸入法中英文切換功能都是一樣的(比如點shift切換大小寫),不再贅述。
那么提出一個問題,漢字需要手寫,標點符號,數字和英文字母等是否也可以手寫呢?原則上最好用鍵盤輸入,也可以手寫。下面看看用手寫的方法寫標點符號“?”,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11,手寫輸入“?”
現在在寫字板寫了一個“?”,在候選欄選擇后,“?”即可進入輸入框。由此可見,用寫字板可以寫標點符號,但有些極個別的標點符號寫不成功。下面看用手寫法寫數字5,如下圖所示。
圖12,手寫輸入數字
現在在寫字板寫了一個“5”,然后在候選欄進行選擇,選擇后即可以進入輸入框。看來用手寫數字效果也是不錯的。下面再看用手寫法寫英文字母“a”,如下圖所示。
圖13,手寫輸入小寫字母
現在在手寫板寫了一個“a”,然后在候選欄選擇,a即進入輸入框。現在再寫一個大寫的A,如下圖所示。
圖14,手寫輸入大寫字母
看來效果也是可以的。
對于標點符號,數字,英文,一般最好用鍵盤輸入,因為這些內容和漢字不一樣,是完全可以用鍵盤輸入的。當然如果愿意手寫,也完全是可以的。只不過系統識別能力畢竟有限,尤其是這些字符在書寫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書寫不規范的問題,所以出錯的機會可能就要多一些,這些一定要引起注意。
下面我們再看另外一個按鈕“半/全”(請參看上面的圖14),這是做什么的呢?這也是一個切換鍵,是用來對寫字板進行設置的。如果是半,就表示是小板,手寫的時候,寫的字不能超出寫字板。如果是全,表示不受寫字板范圍限制,可以超出寫字板,在整個屏幕寫字。如下圖所示,“半/全”設置的是半,是在寫字板里寫的。
圖15,半板輸入漢字
下面的圖“半/全”設置了全,是大的板,全的板,是在整個屏幕上寫的。到底是用半還是用全,完全是根據個人的喜好,沒有好與壞之分。
圖16,全板輸入漢字
需要注意的是,在半和全輸入不同方式下,手寫法的界面稍有些不同。
手寫法有一個明顯的缺點是輸入速度比較慢,那么是否可以提高手寫輸入中文的速度呢?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設置疊寫和連寫的方法來解決。點四個小方格,如下圖所示。
圖17,點四個小方格后
點右下角的更多設置,如下圖所示。
圖18,更多設置
點輸入設置,如下圖所示。
圖19,輸入設置
向上拉,如下圖所示。
圖20,輸入設置向上拉
點擊“橫屏手寫模式”右側的“>”符號,出現對話框,如下圖所示。
圖21,選擇手寫模式
可以分別設置單字,多字疊寫,多字連寫方式。如果設置后兩者,可以明顯提高手寫輸入速度。所謂疊寫就是一個字寫完后在原來的位置立刻寫下一個字,不必等著系統的反應過程。所謂連寫也類似,寫完一個字以后,在另外一個位置可以立刻連著寫下一個字。
設置了疊寫和連寫方式,并且逐漸熟練了以后,手寫輸入速度甚至可能與鍵盤輸入相媲美。所以,有些條友,即使會用鍵盤拼音輸入法也不用,而是堅持用手寫,手寫輸入可以達到一個相當高的速度。另外,手寫輸入漢字,說不定將來會成為有更大發展前途的一種漢字輸入方法。因為相比鍵盤輸入的優勢是,可以經常練習漢字書寫,免得時間長了,忘記了如何寫漢字。
圖22,女士在用手機
除了“半/全”的設置以外,其他的,與鍵盤輸入法都差不多,包括中英文切換,數字切換和標點符號的切換等。現在手寫軟件識別能力已經比較強大,只要我們能比較規范地寫字,一般的漢字都是能夠正確的識別出來的。況且在輸入界面上還提供了候選欄,以及回格鍵,如果出現輸入錯誤的情況,這些都是改正錯誤很好的工具和手段。
#中文##手寫輸入##寫字板##書寫規范#
機電腦代替了寫字,書法前景如何?
我今年五十有六,名叫李鐵柱,出生在華北平原上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我這輩子,除了種地,最大的愛好就是書法。記得小時候,村里的老人常講,“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那可是能讓人刮目相看的。我那時候,就立志要練出個名堂來。
我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母親也是村里出了名的賢惠。他們對我的期望,就是能讀點書,將來不用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我那時候,學習成績一般,唯獨對書法情有獨鐘。每當我拿起毛筆,仿佛就能感受到一種說不出的平靜和力量。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里的年輕人,甚至小孩子,都拿著手機,刷著短視頻,打著游戲。寫字,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看著他們,心里不禁有些憂慮,難道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書法藝術,就要這樣被時代淘汰了嗎?
我有個侄子,今年上高中,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看我整天擺弄那些筆墨紙硯,有一次忍不住問我:“叔,現在大家都用手機電腦,誰還寫字啊?你這書法,將來還有人學嗎?”我聽了,心里五味雜陳,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在想,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真的就沒有未來了嗎?我想到了村里的老人,他們雖然不識字,但每逢過年,都會請人寫春聯,那紅彤彤的對聯,可是承載著他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我又想到了學校里的孩子們,他們的字跡雖然稚嫩,但一筆一劃都透著認真和努力。
我想,書法,不僅僅是一種書寫技巧,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寄托。它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鬧和追捧,而是長久的堅持和熱愛。就像我,雖然知道書法可能不會給我帶來什么物質上的回報,但我依然愿意,用我的一生,去守護和傳承這門藝術。
我開始在村里辦起了書法班,教孩子們寫毛筆字。起初,來的人不多,但慢慢的,人越來越多。我發現,這些孩子們,雖然生活在一個數字化的時代,但他們對書法,依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那種手握毛筆,墨香四溢的感覺,喜歡那種一筆一劃,慢慢書寫的過程。
我也開始嘗試,將書法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我在網上開了一個書法頻道,教大家如何寫毛筆字,如何欣賞書法作品。沒想到,反響還挺熱烈。很多年輕人,甚至是一些中年人,都表示對書法很感興趣,愿意學習。
我看著這些留言,心里暖暖的。我想,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并沒有被時代拋棄,而是在以一種新的形式,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它就像一棵參天大樹,雖然歷經風霜,但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我也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書法。我學習古人的筆法,研究書法的章法布局,嘗試將書法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作出一些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作品。我的作品,開始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可。
我侄子看到我的變化,也對書法產生了興趣。他開始跟著我學習,他說他要將書法這門藝術,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書法。
我看著他,心里滿是欣慰。我想,書法的前景,其實并不在于它能帶來多少名利,而在于它能夠觸動人心,傳遞情感,連接過去和未來。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用心去傳承,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就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就像我,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我依然保持著對書法的熱愛和追求。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用心去書寫每一個字,用心去感受每一次書寫的過程,書法,就永遠不會消失,它會像一條長河,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