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一則“網魚網咖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17.38萬元”的新聞,又把我的記憶拉回到網吧年代。
根據企查查App的相關數據顯示,網魚網咖關聯公司上海網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約17.38萬元,執行法院為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人民法院。
同時,因為網魚網咖背后的投資人是王思聰,他的信息也出現在了新聞上,作為該公司董事職務,王思聰通過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在該公司最終受益股份約8.58%。
雖然17萬不多,但也正因為錢不多,才讓人印象深刻。
據了解,網魚網咖創始于1998年,是第一家具有連鎖網吧經營資質的網咖。
當年剛滿20歲的網魚網咖創始人黃鋒,拿著家里人給的3萬6千元,在上海松江郊區開了一個不能上網、只能玩游戲的“電腦室”,這個行為在當時是不能理解的,而他的理由則是這樣就能不用錢玩游戲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想老老實實自己免費打游戲的夢想破滅了,換來的是趕上了3年后的第一波盛大《傳奇》熱,全國各地的網吧老板都喝到了湯吃到了肉沫,賺的盆滿缽滿。
圖片來源:《傳奇》
據黃鋒自己透露,從2000年到2002年,店里每天都有2000到8000的收入,要知道這可是2000年初的日收入,真的是朝陽產業。
有游戲、有玩家,就有錢掙,他以為這樣的好運能一直持續下去,直到震驚全國的“藍極速網吧事件”慘劇發生,網吧行業迎來了加強未成年人管理、安全等多項高強度管理,大量“黑網吧”第一次被關閉。
陳列于安全館內的藍極速網吧實物
圖片來源:AI藍媒匯
隨后還有03年的非典疫情、個人家用電腦普及飆升、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手游開始崛起、初代網吧“原住民”玩家長大參加工作等等沖擊行業的事件發生,“網吧”逐漸從昔日熱門行業變成了風雨飄搖的狀態。
在時代浪潮中思考如何挺過這些難題的黃鋒,到了2006年,正式注冊了網魚公司,成了最早一批把“網吧”變成“網咖”的人——想用更好的服務、配置、環境吸引年輕人走出家門。
可能是黃錚運氣好,也可能是眼光獨到,隨后的《英雄聯盟》讓“網吧五連坐,從來沒贏過”再次眷顧了網吧,去網吧開黑成了很多90后玩家的珍貴回憶。
而最后一波讓“網咖”走向全國的,我估計也就是《PUBG絕地求生》的“吃雞”熱那會。
2017年-2018年這個期間,堪稱網吧殺手的《PUBG絕地求生》橫空出世,出現了現象級的破圈效果,但由于早期對于電腦配置的高要求,以及優化差勁等問題,很多人選擇了出門去網吧嘗試體驗。
能不能玩《絕地求生》,成了玩家們決定挪不挪屁股出門的唯一標準。
圖片來源:游戲觀察
根據網魚網咖官方給出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0月,網魚網咖已擁有會員數量超1600萬,服務覆蓋全球83個城市,延伸至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全球擁有800余家門店。
但實際上這個時候,無論是網吧還是網咖,什么線下陪玩、定期電競比賽、茶吧奶茶等新玩法都嘗試過,又開始不太行了。
圖片來源:游迅網
當吃雞熱退卻之后,網咖們面臨的問題更加恐怖……
早從2015年開始,全國網吧類企業的注冊量已連續6年下滑,同時,僅2020年一年,全國范圍內倒閉的網吧相關行業企業數量超過1.28萬家。
即使能熬得住疫情沖擊,網吧也不一定能熬得住家庭個人PC和智能手機。
特別是智能手機,根據《2022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游戲用戶達到6.56億人,而國內整體游戲用戶群體規模為6.66億人,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04.75億元,幾乎人人都是移動游戲用戶。
再加上這兩年的“礦潮”,無論是個人還是網吧從業者,都很難隨隨便便說換顯卡就換顯卡,更何況也沒啥好游戲需要更好的配置,換代升級的欲望變得更低。
其實再仔細想一下,無論是網吧還是網咖,最重要的要素就兩點:
一方面更多是網游的吸引力,從最初的盛大《傳奇》、《泡泡堂》、《冒險島》,九游的《勁舞團》、世紀天成的《跑跑卡丁車》、暴雪《魔獸世界》、騰訊的《DNF》、《英雄聯盟》等等。
再到如今的Steam、橘子等聯網游戲平臺的出現,如果沒有爆款網游出現,網吧就很難聚集大量人氣。
另一方面,還是氛圍,那些把去網吧當習慣的年輕人成家立業之后,如果玩游戲能夠隨時隨地,是不是去網吧玩就變成了無所謂的一件事?
我覺得這些問題不光是網魚網咖會思考的問題,也是全國網咖從業者在糾結的事情。
很多人不喜歡網吧的氛圍,覺得烏煙瘴氣。
也有很多人懷念網吧的氛圍,熱熱鬧鬧,都是朋友。
你屬于哪種呢?
腦對于現在人類來說,可以是再熟悉不過的電子產品,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甚至是游戲娛樂,電腦的應用已經普及千家萬戶,但是隨著人們對電腦功能上的需求不斷提高,電腦的技術性能也在不斷的向著適應市場的方向發展。
電腦
現在家用電腦可以說普及率是最高的,無論是公司白領還是莘莘學子,在回家的時候都避免不了用家里的電腦進行工作或者學習,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家用電腦基本都是臺式機,對于有特殊需求的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應用去DIY組裝電腦主機,但是電腦行業發展這么多年,電腦無論是體積還是便攜性幾乎都沒什么太大的改變,很多人為了方便辦公或者學習都會使用筆記本電腦,雖然筆記本電腦的誕生是為了大家更好地便攜,但是無論是出差還是遠程辦公筆記本電腦相對來說還不算很方便,甚至筆記本在縮小體積的同時幾乎都閹割了性能的提高。
筆記本電腦
但是就在今年阿里利用自己的云科技就完全解決了這個電腦便攜的問題,可以說是質的改變,從根本上解決了電腦體積和大小的問題,這就是無影,它也有著自己的實體:C-Kay,僅有一個名片夾大小,而且性能可以說是無限拓展,就比如現代電腦的I9處理器誕生,那么i5處理器也許就需要更換了,但是無影卻可以直接升級,根本不需要更換任何硬件,在云端,它的配置可以隨時進行升級,因為實現它性能的是“云”,它只是一個畫面的接收器,能夠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如果說原理,無影這個云電腦就類似于遠程操作,通過網絡連接到另一個網絡設備上,讓你配置寒酸的小主機也能感受更高的性能,只不過是運行在一個界面中。
無影
雖然說無影只有名片大小,但是外觀設計非常前衛,在其一角有著一塊地方專用來做電源開關,并且采用指紋認證和大面積異性玻璃蓋板模組方案,當我們按壓一次之后,5秒鐘就可以開機使用了,雖然無影從宣傳效果來說體現的很強悍,但是由于主要的功能都依靠云端,所以無影一直都過度依靠網絡和外接設備。如果出現沒有網絡或者網速不理想,那么運行就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是必須外接顯示器,如果出差的話去哪找顯示器呢?因為以上的限制,阿里云電腦暫時不對個人用戶開放,但是大家不要看完不要失望,畢竟阿里在不斷創新,既然樣品機已經出來了,那么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無影就會與大家見面了,就讓我一起期待阿里的喜報吧。(網魚說科技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去20年,中國網吧業沒出一家上市公司。王思聰投資了網魚網咖,但依然沒將這個行業拉出低谷。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羅麗娟
三年前,肖曉剛從大學畢業。和其他同學紛紛投簡歷找工作不同,肖曉在畢業前就琢磨著要回鄉創業。
但是做什么呢?他決定選擇“和自己計算機專業相關”的方向,準確的說就是開一家網吧。
在他看來,沒有比網吧更適合的創業項目了——既滿足了自己玩游戲的愛好又能賺錢。肖曉開網吧還有一個優勢,他的一個好哥兒們家里開了10年的網吧,是當地最大的連鎖網吧老板,旗下門店約五十家,有經驗可借鑒。
在說服了父母并向親戚借錢后,肖曉湊足了20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當地縣城最繁華的商業地段中開了一家自己的網咖。
與傳統意義上的網吧不同,網咖是網吧+咖啡廳的結合,在國外被稱為Netcafe或Internet Cafe,其最初的角色與功能,主要是為商務人士提供一個舒適又快速的上網環境。2009年前后,網咖引入中國。
彼時,以網魚網咖創始人黃峰為代表的業內人士為了探索網吧行業的未來,提出了“新網咖”的概念,并在上海開出第一家以“都市慢生活”為口號的網咖,除了提供上網服務,還增設現磨咖啡、奶茶、西點、休息、辦公等新服務。國內網吧行業因此進入快速調整及擴張階段,涌現出不少連鎖門店,盛極一時。
然而多年后,盡管網魚的網咖概念已經從1.0探索到了6.0,不斷升級。但隨著計算機家庭普及化,網吧行業市場卻在逐漸萎縮。
2019年2月,文化部主管的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全國上網服務行業場所約為13.8萬家,同比下降4.2%,實現總營收706億元 ,較2017年同比下降0.3%。
直到近期網魚網咖傳出即將赴美上市消息之后,人們才恍然發現中國互聯網發展20年多年來,還沒有誕生一家主營業務為網吧的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外界關注到,網魚網咖的注冊資本從D輪完成后的5000萬元突減至4495.3萬元。且在年初,一村資本、摩聚投資、江銅投資等投資方已經退出股東行列。
對于股東變化的情況,網魚網咖方面沒有給予正面回復。而其投資方之一某家創投有內部人士評論稱,“畢竟網吧算是一個夕陽行業”。
中國網吧行業早已不復當年盛況。特別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網吧行業的發展陷入低谷。包括網魚網咖在內的網吧企業正在用盡渾身解數“自救”,甚至試圖“逃離”傳統意義上以游戲為核心服務的網吧形態。
這個行業到底何去何從?
花了三年時間和投入上百萬資金后,肖曉才終于“認命”。
起初,為了開出一家上檔次的網咖,肖曉在設備上不惜下“血本”——購入了100臺imac電腦顯示器,鍵盤則挑選適合玩游戲的黑軸機械鍵盤。“毫不夸張的說,(我開的這家網咖)無論配置、環境還是服務,當時都是我們這兒最好的一個。”肖曉說。
除了上網設備之外,他還在店中辟出了一塊場地作為水吧賣鮮榨飲料和零食,請了服務員專門接待。
雖然當時網咖的概念在行業中已經流行起來,但是在小縣城里,依然是個新奇事物。因此盡管肖曉的網吧收費3元/小時,比普通網吧單價貴1元,也還是引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開業的第一年,肖曉的網咖拋去各種成本,賺了80萬元,并成為當地最有人氣和競爭力的網吧。
嘗到了甜頭的肖曉迅速開出了第二家門店,規模比第一家要小,但是價格也更低,專門面向縣城初中和高中學生,“當時的想法是兩家網咖做協同,大網咖面對上班族,小網咖主打學生用戶”。
但事與愿違。在開出小網咖不久,肖曉突然發現,就在小縣城里,不少網吧開始效仿肖曉的網咖模式,而且機器配置更好、價格更低。同時,隨著電腦設備的普及和價格降低,市場上網咖的供給越來越多,而整體客流卻越來越少。
截至2019年6月,肖曉的網吧創業已經瀕臨失敗邊緣,不僅小網吧被責令關門停業,大網吧也因經營不善難以支撐。最終他不得不以原投入的四分之一價格將大網吧轉手他人。
在算過三年的投入和累計回報后,肖曉確認自己至少損失了60萬元。“60多萬只是賬面損失,還沒算機會成本呢,當年200萬如果在省城買一套房了,早已經升值一倍以上了。”肖曉很懊惱。
不僅肖曉,作為網吧常客,葛力對于網吧行業的衰落也深有感觸。
2015年還在湖北大學上學的葛力記得,在學校所在的武漢市友誼大道上,同時坐落著湖北大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科技學校等。除了學校眾多,這里還是網吧的密集區。
一座600平方米的網吧,一年光租金的成本就高達30多萬元,即便這樣,大大小小的網吧仍扎推于此,“學校的西門50米范圍內就密集存在著3家網吧。”葛力表示,當時由于大一的新生普遍不帶電腦,因此很多學生選擇到網吧玩游戲,三家網吧的生意都非常不錯。
然而好景不長。2015年11月由騰訊游戲天美工作室群開發并運行的一款名為《英雄戰跡》的游戲在Android、IOS平臺上正式公測,這款后來改名為《王者榮耀》的手機游戲成為了網吧“殺手”。
葛力發現,這款游戲一經推出就迅速在校園里流行起來。由于幾乎不受場地和設備的限制,手游的便捷性優勢明顯。
且相對而言,精品PC端游戲內容供給缺口越來越大。時至今日在網咖中最流行的游戲大部分都是老游戲,新游戲寥寥無幾。《2018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上網服務行業網游排行前三名的游戲為《英雄聯盟》、《穿越火線》、《地下城與勇士》,均是發行超過10年的老游戲,新游戲很難從中突破,獲客成本高,近年來只有《絕地求生》等少數幾款游戲成為端游中的黑馬。學生們逐漸對網吧失去了興趣。
而對于相當一部分網吧業主而言,2014年網吧牌照放開申請無疑是雪上加霜。2014年11月,文化部、工商總局、公安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通知,全面放開網吧審批,取消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對上網服務場所的總量和布局要求,取消對上網服務場所計算機數量的限制,場所最低營業面積調整為不低于20平方米,計算機單機面積不低于2平方米。
此后,積壓的上百萬張網吧牌照一夜之間全面放開。杰拉網咖副總經理張智丞認為,網吧牌照解禁實際上導致了近幾年的網吧大量倒閉,其中一個原因是大批量的需求被提前挖掘出來,很多人隨大流跟風投資,導致市場飽和,而后期門店很可能經營不善關閉或者客戶需求挖掘不夠深不符合市場定位從而退出。
除了遭受行業沖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網吧行業似乎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棄兒”。除了網魚網咖等少數幾家企業,網吧行業鮮見VC進入。
但即使是網魚網咖,在傳出上市消息之前,其最新一輪融資仍停留在2017年。
在業界看來,網吧行業不受資本青睞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經營主體過于分散,多為個體網吧,連鎖網吧一直沒有形成氣候。截至2018年,國內連鎖網吧數量占比僅20%左右。
按照文化部等監管部門的想法,網吧的連鎖化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可以壯大行業還可以規范行業秩序,比如說控制未成年人上網行為。
事實上推動網吧行業連鎖化,多年來一直是政策層努力的方向。早在2013年,文化部就批準長城寬帶、瑞得在線、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十多個全國性連鎖網吧牌照。但是由于盈利不佳的問題,這些連鎖網吧逐漸退出市場,比如掌握著一張網吧牌照的A股上市公司皖新傳媒,也在很多年前停止了該業務。
而網吧連鎖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引入VC資本。文化部也曾考慮通過政策引導,引入大資本,改善網吧資本結構,當時文化部等相關部門就與VC們開始接觸。2006年3月,在武漢舉辦的“連鎖網吧高層論壇”上,鼎輝投資等多家知名VC出席。
但是,VC們始終徘徊在網吧行業之外,和全國性連鎖網吧牌照折戟沉沙的原因一樣,網吧市場盈利是個問題。其中的一個關鍵因此在稅率上,2003年1月15日,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開辦網吧取得的收入,按‘娛樂業’稅目征收營業稅。”
在此之前,前網吧的稅率按照信息服務業進行收取,稅率為5%,而被劃至娛樂服務行業后稅收比率與卡拉OK等行業相同,營業稅按照20%收取,“稅收瓶頸”是制約網吧盈利的關鍵。
在多面夾攻之下,“上網服務行業別無選擇,必須背水一戰,轉型升級。”2015年,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協會在一份行業轉型指南中寫道。
除了全面轉型為網咖,一些經營者嘗試在細分領域尋找出路。
2015年12月,由電競圈“王校長”王思聰投資加持的網魚網咖耗資2700萬,在北京的黃金地段三里屯開設了第一家網魚電競門店。外場為網咖,內場為電競館。不僅能滿足玩家上網、餐飲的需求,更承接起中小型賽事,一時間轟動業內。
有經營者紛紛效仿。但兩年后的今天,轉型電競館并沒有給網吧業主們帶倆預期中的利好。“電競跟網吧的結合,實際上只是推動了硬件的升級。對于網吧行業的整體經營來說,并沒有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上海網吧行業協會秘書長方志平在接受《三聲》采訪時表示。
隨后,網魚網咖還推出主打女性群體的鳳蝶網咖、主打二次元文化的虎貓電競、虛擬現實體驗空間YVR,以及投資成立手游咖等。
其中手游咖被視為網吧企業應對手機游戲沖擊而做出的最直接轉型。2016年,網魚網咖重金在上海寸土寸金的西藏南路177號開了一家名為諾諾茶NNtea的3層獨棟手游咖,主打“線下手游空間”的概念。門店為玩家提供穩定快速的無線網絡,手機IPad等裝備和大量的充電設備,以打造適合手游的“多人游戲空間”。
隨后福建、廣州、湖南、陜西等全國各地都迎來了一批線下移動游戲社交場所開業運營。
甚至當時有廠家推出了手游一體機,采用的是尺寸達到15英寸的觸摸屏。這種游戲廳是以分鐘為單位收費,一塊錢10分鐘,并且只支持微信登錄。由于屏幕過大,玩家必須雙手放在屏幕上,并且施放技能時,需要左右移動。
不過從目前來看,上述的探索均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以網咖為例,加入水吧等概念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改變不少網咖的營收結構。從盈利模式上來看,網費充值仍然是上網服務行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8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發展報告》統計的結果是,在所有網咖網吧中,餐飲等收入占比才18,.5%,即便是頂級的一批網咖,飲料食品收入也僅占20%到30%。
按照一位行業人士的說法,餐飲收入占比30%轉型也才剛剛及格,價格高、味道差,很多人并不原因買單。
在電腦吃雞游戲剛火起來的時候,葛力也曾去網咖玩過一段時間。他發現,在網咖買飲料的人并不多,“價格太貴了,不適合學生消費,外面5塊錢的飲料這要賣到七八塊錢,350ml的容量的咖啡,售價幾乎都在10元以上。”
網吧行業在諸如電競館、手游館、女性網咖等方面的探索也并不順利。網魚網咖創始人黃鋒面對媒體親口承認探索并沒達到理想的狀態,他認為手游網吧的概念,包括VR吧、電競館,都無法演化成真正的商業形態,網魚自試點的五六家手游吧全軍覆沒。
不僅網魚網咖,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不少“手游館”倒閉。其中由鈦度科技創始人、“中國電競第一人”SKY(李曉峰)聯合開辦的“閑魚懶貓”的手游館,以及曾被譽為“全國首家手游電競館”的夢幻手游電競館也陸續退場。
實際上類似于手游館的概念,網咖界人士早有質疑。一位連鎖網咖高層稱,用戶雖然對手游吧有需求,但是網咖界還是需要理智的分析市場,判斷這種需求是長期需求還是伴隨著一定熱度的短期需求。
在圍繞“網吧+水吧”的思路遇挫后,一些網吧們已經意識到了網吧的轉型不一定非要以傳統的游戲網吧形態為核心,網吧可以與新零售、網絡服務結合起來。
以網魚網咖為例,為了提升線下的門店選址和SKU品類,其也從便利店行業挖來一批人才。黃鋒表示,網魚網咖希望能進入更多的商業地產,進入主流的商圈。在SKU品類方面,在2018年網魚20周年發布會上,網魚發布了網魚門店6.0,增加了酒類飲品。
除了在線下的門店做文章之外,網魚網咖在線上轉型為互聯網服務商,網魚網咖方面稱旗下孵化的陪練平臺“比心”,現已擁有超2000萬用戶,知名電競戰隊iG、Hero久競、V5均已入駐比心。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轉型,網魚網咖的形態離傳統意義上的網咖已經越來越遠,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網魚網咖現在的玩法更像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不是網咖了。”
對于更多不知名的個體網吧來說,他們在業務形態上也正在擺脫網吧這個詞語的桎梏。按照中國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的《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指引》中提的案例中,成功轉型的網吧幾乎都正在改變形態,提供多種便民服務,比如幫助居民接收快遞,充值水電費,網商代購物,甚至還提供美甲、復印傳真等服務。
以四川省綿陽市某鎮的一家網吧為例,通過引入日本 7-Eleven 連鎖便利店的便民服務模式以及餐飲服務,這家鄉鎮網吧吧每日各項總收入約4500 元左右,月營業額高達 13 萬左右。
這種轉型實際上剛好也契合了政策的指引發現,按照文化部《關于推動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網吧應該成為適合不同消費群體,兼具上網服務、社交休閑、競技
娛樂、電子課堂、遠程服務、電子商務等功能的場所,要成為具有現代管理水平的服務業。
在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20多年后,再無“純粹”的網吧。
(文中肖曉、葛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