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遼源市公安局南康分局通過深挖細查,破獲了一個在遼源市區內實施盜竊作案30余起的特大團伙盜竊系列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涉案金額20余萬元。
8月17日凌晨,遼源市公安局南康分局接到報警稱,某手機店被盜30余部手機、兩部平板電腦,價值共計8萬余元。
分局接報后立即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經調取案發地監控視頻發現,當日凌晨1時許,一名男子利用破壞性手段,潛入店內實施盜竊,盜竊得手后迅速逃竄。經偵查研判,警方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8月27日,在掌握犯罪嫌疑人活動軌跡后,警方在西安區燈塔鄉石河村將犯罪嫌疑人李某航抓獲。
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李某航對其盜竊手機店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同時供述出其伙同他人在遼源市御峰廣場等市區內實施盜竊作案共計30余起的犯罪事實,其犯罪團伙成員共計14人,皆為關系密切的同學、朋友。
分局迅速組成專案組,調集警力對其團伙成員軌跡進行核查,在掌握其犯罪團伙人員信息及活動軌跡后,統一開展收網行動。經過6小時的抓捕,成功抓獲該團伙成員14人,經審訊,14名犯罪嫌疑人均對其參與盜竊作案行為供認不諱。
目前,該團伙李某航等1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日,贛州警方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犯罪工作推進會暨“云電”攻堅行動部署會精神,扎實開展“云電”行動,迅速取得了一批新戰果。
南康警方跨省搗毀一窩點
日前,南康警方在福建泉州警方大力協助下,在當地迅速搗毀一個“殺豬盤”電信詐騙窩點,破獲系列詐騙案,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扣押電腦9臺、手機20余部、銀行卡30余張、各類手機卡100余張,破獲案件10余起,涉案金額40余萬元。
“殺豬盤”是網絡流行語,指放長線“養豬”詐騙,養得越久,詐騙得越狠。實際上它是指一種打著交友名義,通過培養感情獲取信任,再誘惑受害者到指定網站投資,從而實施斂財的一種新型感情投資類詐騙。
警方剛從抓捕現場
繳獲的大量內訓筆記、勵志貼
是不是有種“初戀男友”的感覺
內容過于真實,不忍直視
詐騙案中,屢屢有年輕女性上當受騙。據落網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劉某供述,該團伙通過VPN翻墻訪問境外網絡,使用Line、Whats APP等社交聊天工具,虛擬偽造定位,定制搜索臺灣地區、馬來西亞等地附近的人,在物色作案目標后,嫌疑人按“吊大業務”“香蕉計劃”等話術劇本包裝自己,通過網絡下載一些豪車、豪宅以及帥氣的圖片,在網絡中把自己偽裝成“高富帥”,以贏得目標對象的好感。
(現場抓獲6名詐騙“客服”)
接著,嫌犯與目標對象聊天,以噓寒問暖、聊感情、談戀愛等方式,培養好感甚至發展為男女朋友。最后,誘使目標對象下載所謂的外匯投資APP,并進行充值。在整個“投資”的過程中,受害者跳進了犯罪團伙提前設置好的陷阱。辦案民警表示,這個APP是可以后臺控制輸贏,先讓受害人可以贏錢,嘗到甜頭后,誘使受害人充值,并套取受害人賬戶的資金。
“殺豬盤”電信詐騙過程中,造成財產損失的最大原因,在于這些受害者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網絡交友一定要慎重,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銀行財產情況,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
5月1日上午
當大家在外度假游玩時
辦案民警突擊審訊、固定證據
該團伙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
被南康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興國警方打掉一盜號詐騙團伙
5月2日上午,興國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通過線索,在興國縣經濟開發區一賓館內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肖某、王某、李某、黃某四人。
經偵查,犯罪嫌疑人肖某、王某、李某、黃某四人自2020年1月至今,通過快手、抖音、QQ等網絡聊天工具,在網上散布能幫他人解除被盜QQ賬號為由,然后發送虛假二維碼(實為收款碼)給被害人,謊稱系統檢測二維碼,讓被害人掃碼支付,從而騙取他人錢財。
被害人涉及山東、浙江、河南等省,共涉案5起,涉案價值16萬余元。警方共扣押手機7部,銀行卡2張,扣押涉案資金及違法所得15萬余元。
目前,四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示
網上交友請認真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或表面行為所迷惑。但凡涉及金錢的往來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圈套”。
?
同時,市民朋友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定期修改賬號密碼、手機支付密碼等。如遇盜號、財物丟失等情況,第一時間凍結賬戶并報警,防止不法分子趁機進行詐騙。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撥打110或贛州市反詐中心電話0797-8300555/8180004 報警求助。
源:新華每日電訊
圖集
翻開江西經濟“半年報”,兩組數據引人關注:一是“穩”,全省GDP同比增長0.9%,由一季度下降3.8%轉為正增長;二是“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7.7%,分別比一季度加快4.5、7.2個百分點。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江西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從何而來?近年來,地處中部的江西創新舉措拓寬發展格局,創新思維聚力保護市場主體,創新應變深化全域開放,推動全省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融入大循環:深度對接沿海優化產業布局
記者近日在新余市渝水區采訪聽聞一樁“墻外開花墻內香”的新事。這個地處江西中部的市轄區,通過投資公司參股30多家上市公司。比資本紅利更值得關注的是,當地通過股權投資累積了數量龐大的優質企業項目庫,開辟了招大引強新渠道。
今年上半年,深圳朗奧潔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渝水,公司負責人徐軍介紹,企業成立不過5年、年產值近10億元,正加緊進行IPO申報。“甫一引進便準備上市,這在過去的招商引資中并不多見。”渝水區投資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孔玲敏說,許多新興公司手握技術,卻缺少啟動資金,借助參股的國內頭部風投基金考察、投資,進入量產階段再適時引入內地,形成“前店后廠”之勢,這一模式已在全市推廣。上半年,新余市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309.66億元,同比增長7.11%。
新余渝水區的實踐是江西發展格局變化的縮影。優化產業結構,走出傳統招商的“路徑依賴”,借力風投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往往會起到“四兩撥千斤”效果。上饒市中科云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當地第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2018年以來已為上饒引進12家數字化企業;井岡山新經濟產業園和國金證券、江西水投集團等10余家投資機構達成合作。
近靠沿海發達地區的江西,近年來積極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正成為江西各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招。
引進來的同時更要布局好、發展好。近年來,江西圍繞電子信息、航空、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專家學者分別編制了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等“產業四圖”。
依據產業地圖,江西實行“一產一策”打造產業集群,或延鏈補鏈強鏈,或強化區域協同: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南昌、吉安、贛州、九江四地依托京九高鐵重點承接沿海企業轉移;在物聯網、虛擬現實產業方面,江西搶抓5G機遇,著重擴大應用領域、做大制造環節;在中醫藥產業方面,南昌著重打造中藥工業、中藥服務業,撫州著重中藥農業……
產業做大做強,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江西近年積極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著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四最”營商環境。從實施首貸提升工程,改善融資環境,讓更多“白戶”“無貸戶”享受貸款便利,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今年以來,江西立足企業發展需求推出的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經濟發展。
今年7月,世界500強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贛州智能制造生產基地項目在南康區開工建設。從首次考察到項目落地僅用75天,創下了當地招大引強時間最短、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紀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說,南康的誠意讓人感動,讓人無法拒絕。
從拉近與沿海的時空距離,到優化產業布局改善營商環境,格局之變帶來的是發展新動力。上半年,江西省簽約投資額2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101個,同比增長55.4%;投資總額3370.7億元,同比增長34.2%。
聚力保實體:不遺余力保護好市場主體
不久前,位于南昌高新區的南昌龍旗科技園如期開園,這一總投資50億元的項目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
“這一目標著實來之不易。”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周良梁感慨地說,今年初受疫情沖擊,員工緊缺,一開始很擔心項目難以按計劃投產。關鍵時刻,當地迅速協調專業人力資源公司在甘肅、云南等地招工,組織專車專機運送,很快為企業招到數千名成熟工人,成為當地第一批復工企業。
關鍵時刻及時出手保護好市場主體,就是為發展積蓄力量。
如何有效保護市場主體?這既考驗干部擔當,也比拼能力智慧。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今年5月,江西應勢出臺產業鏈“鏈長制”,明確11名省領導擔任有色、虛擬現實、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14個產業鏈的鏈長。
江西省工信廳電子信息處處長陳偉濤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電子信息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清單”,上面清楚顯示了需要協調解決的22個行業共性問題和13個企業具體問題。“問題就是堵點。”他介紹說,從5月份征集問題以來,截至目前均已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落實。上半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2080.7億元,同比增長11.27%。
不只是電子信息,在“鏈長”推動協調下,銅產業穩定發展16條、汽車消費10條、中醫藥產業發展22條等一批精準化解產業上下游各種矛盾困難的政策舉措出臺,有效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截至目前,全省共收集產業鏈問題628個,其中174個已辦結。
“保”的同時更要“進”。當下,數字經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已成為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江西全面推進“互聯網+”,做大做強VR、移動物聯網、5G、北斗應用等數字產業,努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世界VR產業大會”“中國算力峰會”“移動物聯網博覽會”……短短幾年,一系列新經濟峰會落戶江西,南昌VR產業聚集上百家企業,上饒引進上千家大數據企業。今年1-5月,全省云計算、VR、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類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572.8%,在產業格局中“異軍突起”。
江西一方面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增量,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帶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拉升存量。
幾個月以前,銅材市場出現較大價格波動,但出人意料的是,鷹潭市一批銅企沒有像過去一樣“感冒生病”,反而實現了逆勢增長。“關鍵是引入了物聯網技術,抓住了新基建發展機遇。”鷹潭市信息辦副主任潘偉華舉例介紹說,鷹潭中臻銅業有限公司通過在生產線嫁接物聯網設備,實現從人下指令到“云”下指令的轉變,成本下降10%,上半年銷量保持了15%的增速。
江西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胡九根介紹,上半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26.7%,較一季度大幅提高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比一季度提高4.5個百分點,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快。
全域大開放:在“壓力測試”中蓄勢謀勢
這是一組令人驚喜的數據:上半年,江西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974.7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出口1435.9億元,同比增長25.8%;進口538.8億元,同比增長23.2%。
變局之下,江西何以能逆勢開新局?
越是形勢復雜,越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江西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攻堅、開放提升,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幫助企業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
開放提速,讓市場更“大”——
5月13日,首趟“深贛歐”班列從深圳鹽田港發出,運抵贛州國際港二次轉關后,開往德國,這是深贛兩地聯動開行中歐班列的一次創新。截至6月30日,贛州國際港鐵路吞吐量達約7.8萬標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8%。
從一個內陸城市成長為“類沿海港口”,贛州國際港是江西不斷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的一個縮影。2月18日,受疫情影響中斷的南昌-比利時列日出口全貨運包機順利復飛;4月13日,南昌-荷蘭阿姆斯特丹、南昌-日本大阪國際航空貨郵包機順利啟航;6月2日,江西首條美洲定班全貨機航線正式開通……面對新形勢,江西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助力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上半年,江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達597.1億元,增長26.3%;南昌機場航空國際貨運總量2.8萬噸,同比增長4.4倍。
改革挖潛,讓物流更“暢”——
今年上半年,南昌海關啟動實施新一輪“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專項行動,6月份,全省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排名全國第三位,通關效率走在全國前列。
江西立訊智造有限公司是江西最大的加工貿易企業,擁有17條生產線,年產值達300億元。公司關務經理張世敏介紹說,在海關部門指導支持下,今年企業獲得了AEO(經認證的經營者)高級認證,相當于貼上國際通關金字招牌,通關成本下降70%。上半年,公司外貿出口142億元,同比增長約200%。
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此前,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也相繼獲批。
向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向東對接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向西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向北對接京津冀地區和新亞歐大陸橋的開放通道……隨著一系列試驗區在江西疊加,一個全域開放的江西正在呈現。
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贛鄱大地在矢志開放中不斷登攀……(記者劉健、李興文、余賢紅)
責任編輯: 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