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是自帶有壓縮和解壓縮的軟件哦,不過只能壓縮zip格式的文件,如果是其他格式的文件就打不開了
這里分享3個好用壓縮工具,視頻、圖片、PPT等常見的文件格式都能壓縮,而且還支持批量壓縮,日常辦公學習都能用得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這個就是電腦自帶的壓縮軟件,不需要安裝其他的軟件就能直接使用
選中需要壓縮的文件,點擊鼠標右鍵,選擇發送到,點擊壓縮(zipped)文件夾就能將文件壓縮成功了,這種壓縮方法適合簡單壓縮,不在意文件壓縮大小的情況使用
一個功能強大的專業壓縮工具,它的壓縮功能幾乎涵蓋了日常需要的文件格式,包括圖片壓縮、視頻壓縮、PDF壓縮、PPT壓縮、Word壓縮等,并且視頻、圖片壓縮都支持十余種種常見格式
辦公經常會見到的圖片壓縮其實也很簡單,點擊首頁的圖片壓縮,點擊添加文件,上傳需要壓縮的圖片,軟件支持導入JPG、png、GIF、bmp等多種格式的圖片,還支持批量壓縮
軟件擁有通用設置和高效壓縮兩種壓縮模式,通用設置包括縮小優先、清晰優先等功能,高效壓縮是指自定義壓縮后的圖片大小,還可以自己設置分辨率、縮放比等功能
最后點擊開始壓縮即可將圖片壓縮成功,壓縮后會在頁面顯示壓縮前后的圖片大小和壓縮率,壓縮率能達到80%,壓縮后的圖片畫質和原圖片一樣清晰
一個好用的壓縮網站,沒有廣告,無需注冊,打開就能使用,支持多種格式文件在線壓縮,還能夠批量壓縮,并且能夠在保持清晰度的情況下壓縮文件
點擊首頁的視頻壓縮,進入頁面后設置壓縮模式,網站支持縮小優先、均衡壓縮和清晰優先壓縮模式
然后上傳視頻文件,網站就會自動壓縮視頻,最后點擊下載即可保存視頻
中 發自 CES2024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CES,全球最大消費帶電子展,2024年完全進入了AI時間。
幾乎所有的展出,都在演示AI將如何與硬件結合,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變革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但其中,現場最熱、最受關注的卻是一個“老產品”——PC,個人電腦。
每個人學習、工作和娛樂都離不開的產品,智能手機之前站在時代浪潮之巔的物種。
而現在,AI加持,與手機被智能重新定義一樣,AI PC也在今年站上了風口。
頭號玩家也面向全球宣布:一切已經already,是時候準備好換電腦了。
因為這將是對生產力的全面革新,不論生成式AI背后原理多復雜、平臺和應用多百花齊放,AI PC都會完成“一鍵應用”——不論是你的周報、會議總結,還是PPT配圖,AI一鍵,分分鐘搞定。
真一鍵AI,因為展出的PC,開始為“AI”配備了專門的按鍵。
微軟的Copilot,有個實體按鍵,Windows 11中的Copilot,可利用AI功能提供相關答案、總結電子郵件、撰寫周報、生成圖像。
這個按鍵,目前被取名為“AI On”,一鍵開啟AI伴侶。
三個方向的功能,基本已經被明確:
第一,文生文。
第二,文生圖。
第三,個人大模型、個人AI助理。
文生文,大語言模型能力涌現的最知名成果,在一鍵“AI On”后,通過對話窗口的自然語言交互,就能召喚AI幫你生成內容。
知識問答、幫忙生成計劃和安排、總結會議紀要、撰寫周報總結……等等都已經是題中之義。
但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AI PC會有本地大模型的部署,現場的演示中,文生文的能力,可以在本地斷網模式下完成。
其次,文生圖。難度和算力要求都在升級,據稱圖片生成目前還只能聯網,更多依靠云端來完成。
即便如此,能夠利用PC設備,一鍵就能呼出應用,然后生成一張想要的配圖,依然能把苦PPT配圖久矣的打工人從苦海中解放出來,更何況AI生成圖片,可以最大限度保證風格延續性,以及不必擔心版權。
那有沒有可能,讓AI的風格與個人風格,不斷融合?
這就是第三個明確的趨勢方向:個人大模型。
AI PC之所以是AI PC,不光因為提供AI能力,還因為本身就是AI的承載。
AI PC自帶模型,可以幫助用戶訓練存儲在本地的個性化模型。通過用戶提供的圖像,AI PC可以學習并創建符合用戶風格和偏好的圖像。喜歡立體主義的用戶無需描述,即可看到其始終如一地融入其中,而喜歡波普藝術的人則不會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立體主義的風格。通過圖像訓練,滿足用戶量身定制的個性化需求。
結合部署在終端的個人大模型,AI PC還能實現通用場景下的個性化服務以及即時可靠的服務響應,同時保證數據和隱私安全,成為最懂用戶的個人AI助理。
開始是AI助理,以后更加長遠的未來就是你的“AI雙胞胎”。
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階段,與AI PC目前逐漸成為共識的演進階段有關。
AI PC被按照兩個階段來演進:
第一階段,AI Ready。
基本具備了對 AI 任務更具針對性的本地混合AI算力,能夠為AI PC的軟件及服務創新提供基本保障,開啟體驗創新。
最初階段主要表現為芯片計算架構的升級,集成了NPU計算單元的CPU陸續推向市場,以更高的能效比實現計算速度的提升,并在運行過程中具備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終端設備的混合AI算力,使 AI 軟件能夠更快地處理數據和任務,這對于一些如語音識別、圖像處理等需要實時響應的 AI 應用尤為重要。
第二階段,AI On。
軟件與硬件兩方面的積累帶來產業的躍變,AI On階段具有完整的 AI PC核心特征,并且在核心場景提供劃時代的AI創新體驗,成為每一個人的個人AI助理,最后是AI雙胞胎。
隨著核心技術創新、產品體驗優化、AI應用生態繁榮,AI PC能夠服務于更加廣泛的通用場景,并且能夠實現端邊協同計算、跨設備互聯接力,甚至能夠基于個人數據和使用歷史,在邊緣私域環境下實現個人大模型的微調訓練。
是不是有點以終為始、路徑清晰的觀感?
因為最快今年,AI PC產品就會讓你換起來了。
生成式AI席卷全球之后,PC產業鏈很快就意識到了新動能的機遇。
傳統PC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智能化需求,而AI PC憑借強大的計算能力、先進的AI技術、以及創新的交互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內容創作和智能體驗。
毫無疑問,在AI PC 的帶動下,PC的應用場景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拉動市場規模進入新一輪增長。
第三方機構IDC還預測,在個人消費市場,AI PC將縮短用戶換機周期,加速換機潮的到來。兩年內置換PC的用戶占比會翻倍,提升至20%甚至更高。
在個人計算領域,AI PC也意味著一場深遠的行業變革。
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的飛躍式發展,使得個人與電腦等智能終端的互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輸入指令到點擊圖標再到自然語言交互,AI PC成為每位用戶的數字延伸和數字鏡像。
同時,端側AI正在推動更廣泛的個人計算設備的創新,AI平板電腦、AI工作站以及這些設備的周邊與外設也應運而生,延展了AI PC的家族陣容。
趨勢和機遇如此明顯,剩下的關鍵問題,在于產業供應鏈是否準備好了?
Already!
確認性的回答,正是來自PC的頭號玩家、PC全球第一產品供應商——聯想。
AI PC的變革,考驗的確實是整個計算產業供應鏈的上中下游。
從CPU、GPU、NPU,到操作系統,再到功耗散熱、音視頻單元、軟硬件能力打通等等,都有社會化大分工體系中的不同供應商。
但在PC的話題上,聯想說準備好了,那就是準備好了。
在CES 2024現場,聯想通過集團軍式亮相,共計10多款AI PC產品,表達出了這種Already。
面向高端創作的Yoga系列,面向中小企業市場的ThinkBook系列、一體機ThinkCentre neo Ultra,面向個人工作學習的ThinkPad系列、IdeaPad 系列,甚至面向游戲的Legion系列,統統迎來了AI煥新,新品蓄勢待售。
這一方面體現的是PC頭號玩家的供應鏈能力。不論是英特爾酷睿最新最強i9 CPU,還是英偉達GeForce RTX 4090 GPU,抑或AI芯片相關的異構管理,供應鏈挑戰由聯想解決,最后用戶只看的是產品和交付。
而這種交付,背后則是聯想“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提前布局和出發。
據稱早在五年前聯想集團就已開始布局超智能電腦,目前AI已經擴展到各類中高端產品系列;一年多以前,已經把AI算法嵌入聯想集團的PC產品全生命周期。
2023年10月,AI PC的新物種被聯想率先提出,還攢局留下了一張經典的芯片巨頭和諧合影:
最后,現在CES2024現場,AI PC產品開始展示,據稱今年內就會量產、發售,開啟對傳統PC的升級替換。
作為生產力設備,PC市場已經沉悶了很多年,很多人的個人筆記本電腦,換新動力,常年缺乏……
但現在,一個顯著能幫助提高工作學習效率的AI PC,已然到了里程碑式的時刻。
聯想集團掌舵者楊元慶,回顧了整個個人電腦發展史后感慨,PC迄今為止有三個里程碑,一個是從商用PC到個人PC,一個是從本地計算設備到連接互聯網,現在的AI PC,則是第三個。
所以,最后的問題只剩一個:
你準備好換電腦了嗎?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很多懂行的大神買電腦,到手第一件事兒就是“格掉系統,重裝一遍”,原因是品牌機里有很多預裝軟件,有些Win10系統甚至還會自帶頁游APP。
對于消費者來說,我買電腦自然是想要一個“純凈的新系統”,而不是裝了一堆開機自啟的“臃腫系統”。
關于預裝軟件,我們該知道那些事兒呢?
今天就用一臺電腦舉例,來簡單分析一下:
宏碁 非凡S5
它的配置如下:
i7-1165G7 處理器
16GB 4266MHz 內存
1TB 固態硬盤
14英寸 1080p分辨率 100%sRGB色域 IPS觸屏
電池容量 56Wh
厚 14.9~18mm
機身重 1.05kg
適配器重量 302g
目前售價7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整機重量1kg左右,非常便攜
2,屏幕素質較好,且支持觸控
3,首發搭載雷電4接口
缺點!
1,使用QLC固態硬盤
2,功耗限制“管太寬”,性能模式下依舊存在
3,預裝了hao123、百度搜索等軟件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后蓋。
雙通道16GB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固態硬盤是1TB的鎂光2210,綜合性能和傳說中的Intel 660P半斤八兩(緩存大一點),支持PCIe 3.0x4和NVMe,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固態硬盤。
Tiger Lake-U支持一個直連CPU的PCIe 4.0x4接口,土豪可購買PCIe 4.0固態硬盤裝上。
【購買建議】
1,對便攜性有較高的需求
2,對觸控及窄邊框有所需求
3,對固態性能的要求不高
宏碁 非凡S5最大的特點是輕,它將重量控制在1.05kg,攜帶使用比較方便,并且屏幕支持觸控,邊框較窄,顏值方面無需擔心。
屏幕方面,它的色域覆蓋為103.9%sRGB,色域容積為99.3%sRGB,平均△E為0.9,最大△E為2.34,同時還有康寧大猩猩玻璃覆蓋,整體觀感較好。
續航方面,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11小時43分鐘。(場景:現代辦公)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4dB。
宏碁 非凡S5有i5、i7兩檔CPU可選,其中i5版除了CPU外,與i7版沒有明顯區別,價格卻便宜了1200元。
所以如果你喜歡這款比較輕巧的筆記本,那么i5版性價比更高。
但如果你對性能的要求比較高,平時喜歡玩玩大型游戲,那么這類核顯輕薄本不適合你。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宏碁 非凡S5的拆機實拍圖,雙熱管單風扇的組合,CPU左側有空焊位,也許該型號后續會有獨顯版本。
室溫25℃
反射率1.00
BIOS版本:V1.01
針對無獨顯的輕薄本,我們使用負載較低的Stress CPU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81℃,穩定在73℃,功耗19W,頻率3.8~3.9G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0.4℃,WASD鍵位區域在39℃附近,方向鍵30℃。左腕托溫度為32.3℃。背面最高溫度約46.1℃,中心點溫度39.7℃。
總的來說,宏碁 非凡S5的散熱不強,但性能釋放也不突出,所以發熱體驗較好,對于辦公+影音娛樂來說夠了。
其實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獨特”的預裝軟件,而宏碁就是hao123+百度的優質供應商輕薄本產品線基本都能看見它們倆……
對于廠商來說,預裝軟件能夠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并且是在“自認為不影響使用體驗”的前提下增加收入,所以大家都在預裝,但根據每個廠商的良心程度,開機自動啟動的軟件也有所不同。
對于用戶來說,預裝軟件一般都能直接卸載,在右下角桌面菜單里點擊齒輪圖標,然后找到應用程序選項,即可在里面卸載預裝軟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預裝軟件都是垃圾,很多帶有品牌名,特別是“全英文”的軟件,多數都是控制電腦功能的輔助程序,不要一股腦兒全卸載掉。
PS:如今的廣告型預裝軟件,都支持此種方式直接卸載。
在我看來,這年頭數碼產品預裝軟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手機、平板、電視、電腦都有預裝,各種誘導使用,甚至以電腦安全為由威脅你用,這系統環境已經無藥可救了。
說出來可能有點喪,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必須和這個“大環境”斗智斗勇,才能盡可能地接近我們想要的生活。所以看到不爽的預裝軟件,就直接卸載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