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臺定位升級的輕薄性能小鋼炮體驗如何呢?IT之家已經拿到了 i5-12500H+MX550 的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具體配置在下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體驗,現在為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上手感受。
作為一款 14 英寸的小尺寸輕薄本,榮耀 MagicBook 14 的三圍尺寸分別為 307.51*227.56 *16.9mm,重量僅為 1.54kg。這個尺寸和重量在 14 英寸輕薄本中都屬于中等偏上的。一是因為這是一臺全金屬機身的輕薄本,而是因為它是一臺 3:2 比例的筆記本,因此比普通的 16:9 要寬出一節。
榮耀 MagicBook 14 的外觀設計繼承了家族式的簡約風格,全金屬機身的運用讓整機看起來簡單且大方,機身正面除了榮耀品牌 Logo 之外再無其他元素,觀感清新中帶有一絲高端感。
B 面是一塊擁有高屏占比的鏡面屏,上下幾乎等寬,觀感相當浩瀚。具體參數為 14 英寸 2160*1440 分辨率。這樣的一塊 3:2 屏幕很適合瀏覽辦公文檔,一頁能比別人多看兩三行。
經過我們校色儀的實測,這塊屏幕的色域覆蓋了約 94.8% 的 sRGB, 亮度接近 400nit,是一塊觀感還不錯的辦公向屏幕。
實測平均色彩偏離值 ΔE 僅 0.16,最大色彩偏離值 ΔE0.94,可以拿來應付一些視覺設計的創意生產了。
C 面是經過優化的孤島式巧克力鍵盤,按鍵非常大,手感也是相當舒適,并且支持背光開關。右上角是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鍵,高度和壓力系數與其他按鍵做了區分,因此不容易誤觸。
鍵盤下方是一塊長條形的觸控板,面積不小,觸感接近磨砂,手感不錯。右側有一個突起的 NFC 貼紙,榮耀手機刷一刷就可以實現文件傳輸和多屏協同。
D 面是全金屬的背板設計。底部有雙揚聲器開孔。
榮耀 MagicBook 14 左側是兩個全功能 USB-C 接口和音頻接口,右側是一個 USB 3.2 (Type-A) 接口和 HDMI 接口,這個接口數量在接電狀態下能滿足 1A1C 的數量,還是能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的。
原裝的電源適配器是這次的一個亮點。榮耀給到了一個 100W 的氮化鎵充電器(獨顯版標配),體積非常小,而且可以和手機公用,實現外出只用帶一個充電器,大大提升了外出的便攜性。
在測試性能前,我們先進行一下拆解,好讓大家對榮耀 MagicBook 14 的硬件有大致的印象。榮耀 MagicBook 14 的拆機非常簡單,卸下螺絲即可打開后蓋,沒有特別緊的卡扣。上方是一個雙熱管雙風扇設計,下方是酷睿 i5-12500H 標壓處理器和 MX550 獨顯,用來壓制的熱管很粗,看來對性能釋放有額外強化。
下方是三星的 PM9A1 固態硬盤,是一枚性能非常出色的 512GB PCIe4.0*4 固態硬盤。
最下方是 75Wh 的大電池,對于一款 14 英寸的輕薄本來說,這個容量真是數一數二的大了,相信在續航測試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榮耀 MagicBook 14 的一大亮點,便是在小小的機身下塞入了標壓 + 獨顯的強勁配置。IT之家手中的版本搭載了游戲本級別的第 12 代酷睿標壓處理器 i5-12500H,酷睿 i5-12500H 的最大升級之處在于基于 intel 7nm 工藝打造的全新混合架構。而在一眾混合架構的新 U 中,i5-12500H 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它擁有 4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其中性能核支持超線程技術,共計 12 核 16 線程,這使得這一代多核性能有了一個飛躍。18MB 的三級緩存和 45W 的基準功耗則與上代保持一致。
顯卡方面,榮耀提供了核顯版、MX550 版和 RTX 2050 光追版三個版本可選,我們手中的 MX550 是英偉達為輕薄本打造的入門級獨顯。MX550 的顯存為 2GB,但在顯存速度上相比較 MX450 有了一定提升,在后續的跑分環節中我們也能看得出來。
接下來我們進入烤機環節,看看榮耀引以為傲的性能釋放究竟如何。我們先用 AIDA64 進行單烤 CPU,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單烤后,CPU 功耗可以穩定在 50W 左右,此時溫度也僅有 77℃左右,這個性能釋放相當不錯了,跑滿 H45 處理器不成問題。
而在單烤 GPU 時,可以達到 60W 的超高性能釋放,溫度約 81℃。60W 對于 MX550 這種 GPU 來說相當充裕了,畢竟這套模具是為 RTX 2050 打造的,壓 MX550 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在壓力最大的雙烤中,榮耀 MagicBook 14 可以實現 25W+45W, 也就是整機 70W 的性能釋放。對于一臺 14 英寸的輕薄本來說,70W 的性能釋放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并且此時整機溫度也并沒有很高,照顧到了辦公時候的舒適度。
在榮耀 MagicBook 14 發布前,OS Turbo 技術在IT之家就引起了不小的討論。OS Turbo 技術真的能在系統層之上,保持快速響應和最優的能效比嗎?在測試之前,筆者心里也沒底,但測試的結果真的大大超出筆者的預期。
我們采用 PCMark 8 現代辦公測試來模擬連續辦公的環境,打開 WiFi,亮度調整至 50% 再開啟省電模式。最后 MagicBook 14 連續運行了 11 個小時 24 分鐘才停止,這個續航表現真是令人驚訝。要知道,PCMark 8 與 PCMark 10 不同,它測試中是沒有停頓的,是扎扎實實連續辦公了 11 個半小時啊!
眾所周知,12 代酷睿在續航表現上不太盡如人意,獨顯的引入也對續航帶來了挑戰,而榮耀的 OS Turbo 技術則是基于 DoU 動態功耗以及高頻核心場景,對于當前系統和 CPU 的任務分配策略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對底層芯片計算資源的合理調度,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這個技術加持下它的續航是顯著優于其它 12 代酷睿標壓輕薄本的。
榮耀 MagicBook 14 的另一大競爭力就是與手機、平板等生態內設備的聯動了,只需要碰一下 NFC 貼紙就可以實現榮耀分享和多屏協同功能。其中,通過榮耀分享可實現 PC 與 PC、手機、Pad 設備間免流量快速傳輸,最高可以達 70MB/s 比蘋果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之間互傳速率(37.91 MB/s)快近一倍,并且可做到分享和傳輸不會打斷后臺正常下載和上網瀏覽任務,傳輸文件更加快捷。
首次使用時,我們只需要用手機背部觸碰一下榮耀 MagicBook 14 的 NFC 貼紙,就可以收到與電腦管家綁定的通知。
接下來通過多屏協同就可以在電腦上操縱手機了,延遲非常低,穩定性也很棒,并且可以同時打開兩個窗口,大大提升辦公效率。在打開一個文件或圖片時,只需要碰一碰,就可以在電腦上瞬間打開這個文件,速度很快,操作優雅,大大提升辦公效率。
不僅僅可以實現電腦與手機間的協同,還可以實現電腦與平板、電腦與電腦間的協同。當搭配新款的榮耀平板時,榮耀 MagicBook 14 可以把平板當作副屏,實現桌面擴展,或者鏡像顯示器畫面,與他人分享工作進度。同時,PC 與平板協同時,還新增了共享模式,讓 PC 的鼠標和鍵盤,也可精準操作和編輯平板內的文檔,PC 與平板內的圖片、文件和文檔,隨意拖拽,操作更加自如。
同時,榮耀 MagicBook 14 還帶來換機克隆功能,可實現新舊兩臺電腦間的數據遷移。該功能支持 Windows 7、Windows 10 以及 Windows 11 的 64 位系統平臺的其他品牌筆記本和榮耀筆記本電腦之間進行換機遷移,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70MB/s,大大降低了換機帶來的時間成本,傳輸前還可預先設置安全加密協議,很好保護您的隱私安全。
那我們接下來就測試一下榮耀 MagicBook 14 的理論性能表現怎么樣。首先是 CPU 跑分測試,在 CineBench R20 的測試中,單核 662 pts,多核 5493 pts,在 CineBench R20 的測試中,單核 1722 pts,多核 14342 pts,不論是單核還是多核都比上一代提升了相當之多。
在 CPU-Z 測試中,單線程 727 分,多線程 6275 分,單線程已超過上代桌面級 i9-11900K,多線程則只差距了 5% 左右。
GPU 性能方面,在 3D Mark 的 Time Spy 的測試中,榮耀 MagicBook 14 的滿血 MX550 獲得了 2879 分的顯卡分數,這個成績介于 1050Ti 與 1060 3G 之間,適合玩玩主流網游。
榮耀 MagicBook 14 內存是板載的 LPDDR5 4800MHz 內存,對性能的釋放有一定幫助,但延遲比較高。跑分如下圖:
榮耀 MagicBook 14 搭載了一塊來自三星的 PM9A1 固態硬盤,讀取與寫入速度表現良好,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應用需要。
作為輕薄本,榮耀 MagicBook 14 顯然定位在日常辦公與簡單的創意生產。因此,我們先運行 PCMark10 現代辦公測試,最終得分為 5300 分,可以應付絕大多數辦公場景了。
在另外一款檢測綜合辦公性能的測試軟件 CrossMark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1817 分,同樣可以滿足大部分的辦公需求。
在實際辦公中,我們最常用的莫過于 Microsoft Office 套件了。全新榮耀 MagicBook 14 預裝了正版 Windows11 系統和正版 Office 套件,第一時間滿足了用戶的日常使用和辦公需求。在生產力提升方面,Windows 11 系統升級了界面簡潔的 UI 和貼靠布局,支持以語音輸入方式的進行文字錄入,大大提升寫稿效率,Office 2021 內置精美無版稅素材,進一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那么它能否 PR 剪視頻、PS 修圖片呢?在 PugetBench For Pr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626 分的成績,可以應付 1080P 視頻的剪輯需求。
在 PugetBench For PS 中,榮耀 MagicBook 14 獲得了 948 分的成績,可以應付大部分的修圖需求。
總的來說,i5-12500H 的 CPU 性能足夠強,MX550 也能提供一定的 Cuda 加速,可以應付中等程度的創意生產工作。當然有更高需求的還是建議購入 RTX 2050 版,RTX 2050 不僅僅是性能更強,視頻編碼器也更先進,更適合創意生產。
那么在工作之余,榮耀 MagicBook 14 這臺性能小鋼炮能不能滿足我們簡單的游戲需求呢?以下游戲我們都運行在 1920*1200 低畫質下。《CS:GO》可以達到 212 幀的超高幀數,游玩起來非常流暢。
游玩《FIFA 22》時,幀數同樣可以達到 209 幀左右,體驗非常流暢。
?看來這些簡單的網游都無法給它壓力了,那我們接下來測試一些游戲本才能涉足的領域吧。《絕地求生》在低畫質下,可以達到平均 120 幀左右,游戲體驗很出色。
調整到中畫質后,仍然有平均 90 幀左右,看來流暢吃雞也沒問題了。
最后我們測試一款 3A 大作《古墓麗影:暗影》在最低畫質下運行 BenchMark,可以達到平均 76 幀。可以說,如果不在乎畫質的話,MX550 版本的榮耀 MagicBook 14 已經可以玩一些 3A 大作了。當然想好好玩的話還是推薦支持光追和 DLSS 技術的 RTX 2050 版本。
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的這次升級著實令筆者很意外。首先是它的定位大提升了,從主流級到了進階級,某些領域甚至還在往高端上探;其次是它的性能釋放在這個體積內做到了很出色的水平;最后是在 75Wh 大電池和 OS Turbo 的加持下,12 代酷睿續航的這個短板得到了解決,目前來看它就是筆者測試過續航最強的 14 英寸標壓輕薄本。
如果你是一個新晉的大學生或者職場青年的話,那么這臺能兼顧辦公和輕度游戲的輕薄本筆者是很推薦的,榮耀分享、多屏協同和換機克隆的功能也讓它成為榮耀手機用戶的好選擇。目前榮耀 MagicBook 14 2022 款已經上市。
i5-12500H / 16GB / 512GB,售價 5499 元;
i7-12650H / 16GB / 512GB,售價 5699 元;
i5-12500H / 16GB / 512GB / MX550 顯卡,售價 5999 元;
i5-12500H / 16GB / 512GB / RTX2050 顯卡,售價 6499 元。
/焦運杰 審校/李俊慧團隊
在信息發達的時代,電腦基本成為每個大學生的標配,而在日后的各種工作或是學習中,電腦也是所有人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
但是,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電腦往往也令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到底該選擇入手哪款筆記本電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黨”選擇電腦也成為一件世紀難題。
那么,對于各個不同需求的學生黨來說,有哪些電腦是值得推薦的?在選擇電腦時,又該關注哪些核心問題呢?
對于很多的人來說,電腦的主要用途還是使用一些類似Word、Excel、PPT或是網頁等日常辦公軟件。
不玩類似吃雞等大型網游以及從來不使用制圖渲染等專業軟件的用戶來說,輕薄本優先級更高。
很多學生都應該向往過這樣的生活,在咖啡廳的一個桌子上,拿出筆記本一邊享用咖啡的同時一邊進行辦公或學習。
而輕薄本的重量以及厚度就成為你外出攜帶筆記本不可缺少的一項因素。甚至有時候不需要帶書包,只用一個手提包或者像拿一本雜志一樣便能隨時隨地坐下來開始工作。
當前多數廠商都有相應的輕薄本,而對于輕薄本的價位也參差不齊。
其中,不乏價格比肩游戲本的輕薄本,同時也有很多性價比非常高的輕薄本。這就需要看各學生的預算以及對于電腦屏幕揚聲器或是電腦的一些功能上的需求。
當前比較高端的輕薄本有華為MateBookX、蘋果MacBookair2020和戴爾的xps13-7390,這三款筆記本定價均在8000以上。
而性價比較高的輕薄本有聯想小新Air14,小米RedmiBook14以及榮耀MagicBook14。這三款筆記本定價則在5000檔位。高價的輕薄本更注重電腦的做工以及使用體驗。
例如在做工方面,戴爾采用了重量更輕的6000系航空鋁材料,MacBookAir與MateBookX均采用了鎂鋁合金材料。無論在重量還是手感上都是優于當前多數金屬外殼的筆記本。
屏幕方面三款電腦也做到了最好,其中戴爾像素密度達到了331ppi,色域為100%sRGB,華為MateBookX屏幕采用了3000*2000 3:2比例高色域LTPS屏幕,也是目前最好的3k屏幕。MacBookAir也改為了與MacBookPro相同的視網膜屏幕,新增原彩顯示。
而對于性價較高的幾款電腦則是在性能上補強,在做工以及質感就遠不如高價的輕薄本。
電腦核心硬件CPU與顯卡上,聯想小新Air14、RedmiBook14以及榮耀MagicBook14不僅沒有縮水,相反配置還要高出商務輕薄本一些,CPU上三款電腦全部采用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其中聯想小新Air14CPU配有i5-1035g1與i7-1065g7,顯卡采用mx350獨顯。雖說顯卡屬于入門級別,但也可以運行類似lol的一些輕量級網游。
RedmiBook14CPU采用的是與聯想相同的CPU,顯卡也與聯想小新相同。榮耀MagicBook14的CPU采用相對更好一些的i5-10210U與i7-10510U,顯卡采用前一代的mx250獨顯。
這三款電腦在屏幕色域,性能散熱以及按鍵指紋解鎖上都做的比較完整,同樣可以作為輕辦公的首選。
當前對于多數男同學來說,游戲也成為大學必不可少的一項需求,那么如果選擇了輕薄本就相當于自己幫自己戒了網癮。同時游戲本還可以學習完成很多3d設計軟件相關工作。而且你習慣外出背書包或者外出幾乎不攜帶電腦,那么游戲本的優先級無疑更高。
不過游戲本的價位要更高一些,即使最便宜的一些游戲本也要動輒6000元。而高價位的價格甚至可以摸到16000元甚至更高。
在游戲本中,更多的也是需要看到CPU以及顯卡的參數,不同級別的CPU以及顯卡一般也對應著不同級別的網游。同時游戲本的刷新率也是選擇的一項重要參數。
在游戲本價位中,6000-7000元價位可以考慮機械革命、聯想拯救者Y7000P和微星沖鋒坦克II GL65。而10000元價位則可以考慮ROG幻14以及惠普暗影精靈5PLIUS。
其中,機械革命AMD版本將性價比最高的GTX1660Ti升級為更強的RTX2060,同時采用144Hz屏幕刷新率。散熱采用5根銅管+四散熱口+雙風扇。基本可以運行當前各類大型網游。
微星坦克沖鋒的CPU采用i9-9750H,顯卡采用GTX1660Ti。cpu在性能設定上PL1與PL2均為200w。僅靠溫度墻控制性能,顯卡為滿血GTX1660Ti,圖形性能測試同為80w GTX1660Ti與更高一級的RTX2060差距不大。屏幕采用120Hz高刷。散熱上采用7銅管雙風扇,在狂暴散熱模式下除去噪音明顯外可以從早上打到晚上。
拯救者Y7000P的CPU采用i7-10850H,顯卡采用RTX2060,屏幕刷新率為144Hz,散熱采用三熱管,雙金屬風扇導熱版連為一體,四出風口,散熱能力同樣非常出色。
ROG幻14CPU采用的是R7-4800HS 8核 7nm。顯卡采用RTX2060。在游戲本中算是最輕薄的版本。
惠普暗夜精靈cpu采用的是i7-10750H,顯卡采用的是RTX2080SMQ,顯卡采用的是RTX2080獨顯,算是性價比最高的2080筆記本。但是重量也偏重。屏幕采用3000Hz高刷新率屏幕。
對于僅用于3D設計的話基本上述配置都能輕松應對,而對于游戲體驗更注重的玩家顯然是需要更細致的考慮電腦屏幕素質、屏幕刷新率、散熱、CPU以及顯卡性能。
當然如果預算有限的話還是盡量以性價比為主,不過分追求品牌。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023 年的輕薄本市場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標壓輕薄本的大規模普及。去年還經常見到的低壓和準標壓輕薄本基本已經很難見到了。而在 4000 元價位段,Intel 的 13代酷睿 i5-13500H 和 AMD 的銳龍 7-7840H 是比較常見的兩個選擇。那么,這兩款處理器究竟誰更強呢?誰更適合輕薄本的使用場景呢?
在本文中,IT之家就通過兩臺銷量較高的輕薄本來對比一下,分別是搭載 i5-13500H 的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和搭載銳龍 7-7840H 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看看它們分別有哪些優勢與劣勢。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的售價為 4099 元,而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的售價為 4999 元,后者的綜合素質肯定要高一些。我們這邊更多對比的是芯片性能和性價比,并給出選購建議。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酷睿 i5-13500H 的硬件規格。13代移動端酷睿 i5-13500H 的架構和性能方面相比于上代提升其實并不大,最大升級之處在于大幅優化了低負載下的能效表現,這對于輕薄本的續航是有很大改善的。i5-13500H 依舊采用混合架構,它擁有 4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其中性能核支持超線程技術,共計 12 核 16 線程,最大頻率也提高到了 4.7GHz。18MB 的三級緩存和 45W 的基準功耗則與上代保持一致。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 AMD 的銳龍 7-7840H。銳龍 7-7840H 的制造工藝升級到了臺積電 4nm,依舊是 8 核 16 線程,主頻提升到了 3.8GHz,睿頻提升到了 5.1GHz,16MB 的三級緩存和 45W 的 TDP 功耗則與上代保持一致。銳龍 7-7840H 最大的亮點在于它的核顯升級到了 AMD 最新的 RDNA3 架構的 780M,性能已經超越了很多入門級的獨顯。值得一提的是,銳龍 7-7840H 是一個中國大陸特供的型號,海外對應的型號為銳龍 7-7840HS,核心參數完全一致,只有命名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和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的內存配置也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板載的 16G 內存,但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用的是 LPDDR4X,讀寫能力會稍遜一點。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則是用的 LPDDR5 6400MHz 的高頻內存,讀寫能力更強一些,對于核顯的性能釋放也更有幫助。不過這一代銳龍 7000 系列處理器的內存控制器性能會比較弱,所以實際讀寫會比同規格的酷睿輕薄本低一些。
總的來說,酷睿 i5-13500H 由于混合異構的加持,核心數要更多一些,而銳龍 7-7840H 作為高端處理器,擁有更高的頻率和更新的工藝制程帶來的由高能效比。兩款 CPU 在理論性能上的表現究竟孰優孰劣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進行理論性能測試。
前面有提到,雖然酷睿 i5-13500H 和銳龍 7-7840H 的 TDP 都是 45W,但具體的性能釋放如何還是要看不同機子的實際散熱表現的。我們先使用 AIDA64 對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進行單烤 FPU 的測試。在經過 15 分鐘的單烤后,CPU 穩定在了 45W 的標準 TDP,性能釋放在輕薄本中還是不錯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的性能釋放則要更強一些。經過 15 分鐘的單烤 FPU 后,CPU 穩定在了 54W 的性能釋放。
那我們接下來進行理論跑分對比,IT之家為大家測試了 CPU-Z 和 R20、R23。從下方的理論性能對比圖中可以看出,兩者的單核性能打得有來有回,基本是 i5-13500H 的單核性能略強一點。而多核性能則是 R7-7840H 有著一定的領先,這應該要歸功于銳龍純大核的架構。
我們以銳龍 7-7840H 為 100% 基準進行制表,可以看根據跑分軟件的算法不同,i5-13500H 的單核有時與銳龍 7-7840H 打平,有時領先 20% 左右。多核性能則是銳龍 7-7840H 領先 15% 左右,可以說兩顆 CPU 是各有千秋。
核顯方面,i5-13500H 的核顯還是 80EU 的 Xe 核顯,相比上一代提升了 10% 不到。
而基于最新 RDNA3 架構打造的 Radeon 780M 核顯的優勢就很大了。在 3DMark Time Spy 中,顯卡分數達到了 2866 分,相比上一代提升 15% 左右,達到了一些入門級獨顯的水平。
理論跑分并不能說明一切,作為一臺輕薄本,我們還是主要應該關注它在生產力軟件中的表現如何。IT之家還為大家測試了一些代表生產力的跑分軟件。首先是代表綜合辦公性能的軟件 CrossMark 中,在 i5-13500H 的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上達到了 1766 分。
而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這邊就會遜色一些,分數約 1722 分,可以說兩臺輕薄本基本處在一個水平,都能滿足所有的輕度辦公需求。
PS 修圖是不少商務本用戶的需求,在 PugetBench For Ps 中,i5-13500H 獲得了 1023 分,而銳龍 7-7840H 則獲得了 893 分,在這個項目中酷睿處理器的優勢就相當明顯了。這說明強勁的單核性能和兼容性更強的核顯加速對 PS 是很有幫助的。
在另一款常用的視頻剪輯軟件 Premiere 中,我們使用 PugetBench For Pr 進行測試,依然是 i5-13500H 有較大幅度的領先,成績達到了 848 分,而銳龍 7-7840H 則只有 642 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 AMD 核顯雖然性能強大,但視頻編解碼能力一直是短板。而 Intel Xe 核顯在視頻這一塊更強大一些,更有利于視頻創作。
從我們上面的這些測試看來,兩臺輕薄本都能流暢應對重度文字辦公和一些輕度的內容生產工作。但得益于 Intel 核顯更強的編解碼能力,在上述我們測試的創意生產和綜合辦公軟件中還是酷睿 i5-13500H 略勝一籌,這個生態的壁壘還是銳龍暫時難以撼動的。
2023 年是人工智能技術大爆發的一年,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所以我們也測試了一下這兩款處理器的 AI 性能。我們采用魯大師的 AI 專項測試進行對比,實測 i5-13500H 的 AI 性能得分為 17322 分。得益于 Xe 核顯的介入,13代酷睿在本地的超分辨率、人臉識別等工作能力非常優秀。
銳龍 7-7840H 這邊主要的優勢在于閱讀理解能力特別強,但涉及圖像的能力就比較差,因為 780M 核顯并沒有 AI 功能,所以總分不及搭載 Xe 核顯的 i5-13500H,最終得分為 12361 分。
反映到實際使用中,搭載 12、13代酷睿的輕薄本也是能跑一些本地大模型的。英特爾為了讓 12、13代酷睿平臺也能夠順利運行各種大語言模型并提供流暢的使用體驗,構建了 BigDL-LLM 庫。通過這個庫,可以對各種大語言模型進行優化和支持,包括一些開源的、可以在本地運行的大語言模型。這個庫甚至可以在一臺搭載 16GB 內存的英特爾輕薄本的機器上運行參數量高達 16B 的大語言模型。此外還支持 LLaMA / LLaMA2、ChatGLM / ChatGLM2 等多個大語言模型。
在我們的測試中,即便是 16G 內存的 i5 輕薄本,也能運行這個大語言模型,而且響應速度還是很快的。筆者先嘗試問了他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問題,雖然回答得不在點上,但語言還是很有邏輯的,響應速度也很快。這樣一個問題只花了 664ms 就完成了響應。可以說在 AI 領域,Intel 的布局相當快速,現在已經是高度可用的水平了。
從我們今天的測試來看,兩臺筆記本可以說是各有千秋。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擁有更好的屏幕、更長的續航、更強勁的核顯;而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則在創意生產領域有著更出色的表現。筆者認為它們兩者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如果你對游戲、影音娛樂方面有需求的話,那么 4999 元的 Redmi Book Pro 15 2023 銳龍版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而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的優勢在于,更強的單核性能帶來了出色的辦公響應速度。Xe 核顯強勁的編解碼能力,讓它在 PR、PS 能創意生產軟件中更具優勢。此外 Intel 在 AI 領域的布局,也可以讓 13代酷睿處理器提前體驗到一些 AI 應用。如果你要有上述需求,或者你的需求僅僅只是輕度辦公的話,那么 4099 元的榮耀 MagicBook X 16 Pro 無疑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