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過去兩年中,Apple已經改進了其MacBook系列,其新的美學和對連接配件的不同看法。我們為2016款MacBook Pro配備了最新的12英寸MacBook,以比較它們的功能和規格。請注意,我們不包括新款MacBook Pro的15英寸型號,因為它不如小型MacBook的競爭對手。

    尺寸

    新款MacBook Pro與舊款MacBook Pro完全不同,越來越小,越來越輕薄,同時改進了它的端口狀況。它基本上是蘋果公司采用的陣容,并注入了健康劑量的12英寸MacBook。

    然而,與其設計靈感相比,新款Pro仍然高8%,寬8%,厚14%。

    重量

    Pro也比羽毛狀的MacBook重49%。

    材質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新Pro的外觀和感覺更傾向于12英寸MacBook,但鋁合金一體成型設計多年來一直是常態。

    顏色

    Apple為12-inher提供了一些更加閃亮,更具消費者的顏色選擇,同時在Pro上堅持使用更柔和的“Pro”顏色(灰色和銀色)。

    顯示屏尺寸

    當你在12英寸MacBook中使用更小的設備時,你的屏幕也會縮小19%。

    顯示分辨率

    雖然新的MacBook Pro顯示器在其他方面有所改進,例如更好的對比度,色域和亮度,但像素密度幾乎相同。

    觸控板

    蘋果公司正在淘汰其舊的物理鉸鏈式觸控板,轉而使用新的Force Touch觸控板,這些觸控板不會移動,而是使用觸覺反饋和壓力感應來感受它們的感覺。

    新款Pro上的觸控板雖然更大,但它還增加了12英寸機型上已經非常寬敞的觸控板。

    觸摸欄

    新款MacBook Pro的高端型號采用新的Touch Bar來取代鍵盤頂部的Fn鍵。它添加了上下文多點觸控快捷方式,具體取決于您使用的應用程序。

    這是智能手機進入Mac的一小部分,以及傳統筆記本電腦和在過道的Windows側流行的觸摸屏筆記本之間的中間地帶。

    不幸的是,這也是非常昂貴的,需要最低投資1,800美元的Touch Bar型號。

    指紋傳感器

    新款MacBook Pro的Touch Bar型號還首次為Mac帶來了Touch ID指紋傳感器。入門級(非觸摸欄)MBP并不是那么幸運。

    端口

    蘋果今年改變了MacBook Pro系列的端口情況,讓一些不知道今天“Pro”意味著什么的人感到非常沮喪。但最大的受害者是入門級Pro,它只有兩個USB-C / Thunderbolt 3端口。

    這仍然是12英寸MacBook獨立USB-C端口的兩倍,后者也用于充電。對于任何一臺機器,尤其是12英寸機器,都要準備適配器。

    獨立充電端口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兩款筆記本都沒有獨立的充電端口,而是使用USB-C。在MacBook Pro的Touch Bar型號上,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您現在可以插入設備的任何一側。

    處理器

    Pro具有更快的處理器,因為MacBook的Core m系列芯片專為更輕松,更加面向消費者的工作和娛樂而設計。

    我們沒有將它們列在圖形中,但是對于這兩種型號都有更快/更高端的處理器配置,如果您支付更多費用并在線訂購,Apple將向您推銷。

    內存

    這8 GB的RAM是兩臺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配置,但您可以購買具有16 GB RAM的MacBook Pro的定制配置。

    存儲

    存儲選項是偶數,但也會彈出自定義配置:您還可以訂購帶有1 TB SSD的Pro。

    圖像

    這兩款筆記本電腦的所有版本都具有與各自處理器相對應的集成英特爾圖形,為Pro(再次)提供了優勢。

    無風扇

    低端MacBook的一個優點是它完全沒有風扇,消除了一條指向舊PC的笨重的直通線。

    電池

    Apple正在為兩款筆記本電腦提供相同的電池估計值。

    耳機插孔

    輕松休息:蘋果公司可能正在使用全新的iPhone進行耳機式搶斷,但它卻摒棄了新款MacBook。

    攝像頭

    蘋果在12英寸型號中放置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低分辨率網絡攝像頭。

    軟件

    兩款筆記本都運行macOS Sierra。

    起始價

    有點令人驚訝的是,12英寸的MacBook沒有降價,因為與入門級Pro相比,它看起來沒那么有趣。額外的200美元你可以獲得更大更好的屏幕,更好的馬力,額外的端口和一個仍然非常輕盈和時尚的構造。我們很快就會回顧新款MacBook Pro的Touch Bar型號,但我們已經對非Touch Bar版本有了一些早期(主要是積極的)印象。有關12英寸MacBook的更多信息。

    捷鍵很多,只需要記住你經常用到的就行。

    能用快捷鍵就盡量不用鼠標,效率會提升很多。

    訪達(Finder)快捷鍵

    1. 空格:快速查看文件

    這是 Mac 系統獨有的神鍵,在訪達中,選中一個文件,按一下空格鍵,就可以快速查看這個文件。比如查看圖片、播放音/視頻、預覽文檔等,你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選項,對圖片進行旋轉、標注,對音/視頻進行修剪等操作。

    如果想查看多個文件,可以選中這些文件,然后按空格鍵,再按「向下鍵」來依次查看。同理,如果想查看一個文件夾里面的所有文件,選中第一個文件,按空格,再配合上下鍵來瀏覽,非常方便。

    2. command - delete:刪除文件

    在訪達中選中文件,按 command-delete,可以把文件移到廢紙簍,這并不是從磁盤上完全刪除。如果要完全刪除,還需要清倒廢紙簍。

    3. command - option - delete:完全刪除文件

    選中文件,按下這組快捷鍵,會直接將文件從磁盤完全刪除,而不是移到廢紙簍。如果是確定要完全刪除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這個快捷鍵,可省去清倒廢紙簍的步驟。

    4. command- i:顯示簡介

    選中一個文件,按 command - i,就會顯示該文件的各項信息,比如文件大小、文件所在的位置、創建和修改時間、打開方式、權限等。如果是軟件,還可以查看它的版本號。


    Safari 快捷鍵(其他瀏覽器也通用)

    1. command - T :新建標簽頁

    相當于點擊瀏覽器右上角的加號。

    2. command - R:刷新網頁

    相當于在網頁上單擊右鍵 - 重新加載。

    3. command - D:收藏網頁

    刷到喜歡或者需要經常訪問的網頁,可以按下這組快捷鍵,將網頁收藏到書簽。


    系統快捷鍵

    1. command - control - 空格:喚出 emoji 表情符號

    在輸入文字時,按下這組快捷鍵,即可快速喚出各種表情符號和人物。
    2. control - 空格:切換輸入法

    按住 control 鍵,再點按空格鍵,就可以在不同輸入法之間切換。

    注意:在 10.11 或更高版本的 Mac 系統中,切換輸入法的快捷鍵是 control - 空格;但是在 10.10 或者更低版本的 Mac 系統中,切換輸入法的快捷鍵是 command - 空格。

    3. command - 空格:喚出聚焦搜索(spotlight

    相當于點擊屏幕右上角狀態欄中放大鏡圖標,可以快速搜索整個電腦中的文件或者軟件。

    注意:在 10.11 或更高版本的 Mac 系統中,喚出 spotlight 的快捷鍵是 command - 空格;但是在 10.10 或者更低版本的 Mac 系統中,喚出 spotlight 的快捷鍵是 control - 空格。

    4. command - C:拷貝文件/文字

    5. command - V:粘貼文件/文字

    6. command - option - shift - V:無格式粘貼文字

    粘貼時會清除文字原有的格式。

    7. command - X:剪切

    只能用于剪切文字,不能用于剪切文件,如果想在訪達(Finder) 中實現剪切效果,可以先按 command- C 拷貝文件,然后在要粘貼的地?按 command-option-V,這就實現了剪切,相當于在訪達中使用拖動的方式來移動文件,原?件不會保留在原處。

    8. command - Z:撤銷

    幾乎可以撤銷上一步的任何操作。比如上一秒將文件移到了廢紙簍,下一秒又想移回來,按 command - Z 即可。

    9. command - shift - Z :重做

    比如剛按完 command - Z 撤銷操作,然后又不想撤銷了,按 command - shift -Z 即可。

    10. command - W:關閉當前窗口

    相當于點擊窗口右上角的紅色叉號。如果要關閉當前軟件的所有窗口,按 command - option - W。

    11. command - Q:完全退出軟件

    相當于在程序塢的軟件圖標上點擊右鍵 - 退出。

    12. command - A:全選

    可以全選文字,也可以全選文件夾中的所有文件。

    選擇文件時,如果不想全選,而是想選擇多個不連續的文件,可以按住 command 鍵,然后逐個選中即可;如果是想選擇多個連續的文件,可以先選中第一個文件,然后按住 shift 鍵,最后選中你想選的文件中的最后一個。

    13. command - S:保存

    用 Word 編輯完一個文檔或者用 PS 修完一張圖,按 command-S 即可保存。按 command - shift - S 即可另存為。

    14. command - N:新建窗口

    比如在訪達窗口中,按 command - N,即可新建一個訪達窗口,在 Safari 瀏覽器窗口中,按 command - N,即可新建一個瀏覽器窗口,值得注意的是,在 QQ 窗口中,按 command - N,即可登錄多個 QQ。

    15. command - shift - N:新建文件夾

    在訪達中按下這組快捷鍵可以新建文件夾。在瀏覽器中按這組快捷鍵可以新建無痕瀏覽窗口。

    16. command - M:窗口最小化

    將窗口最小化至程序塢(Dock欄)。相當于點擊窗口左上角的黃色按鈕。

    17. command - control - F:全屏/退出全屏

    將窗口全屏或者退出全屏。相當于點擊窗口左上角的綠色按鈕。

    18. command - F:查找

    在訪達中,按 command - F,可以查找文件;在網頁中,可以查找網頁中的文字,在其他有搜索功能的軟件中同理。

    19. command - tab:快速切換軟件

    按住 command 鍵,再點按 tab 鍵,就可以在不同軟件之間快速切換。
    20. command - 波浪號(數字 1 左邊那個鍵):切換同一軟件的不同窗口

    按住 command 鍵,再點按波浪號,就可以在同一軟件的不同窗口之間來回切換。

    21. command - shift - 5:截屏錄屏

    在 macOS 10.15 中,按 command - shift - 5 ,可以調出截屏和錄屏功能。在 10.14 或者更低版本的系統中,按 command - shift - 3,可以直接截取整個屏幕,按 command - shift - 4,可以自定義截屏區域。


    其他實用快捷鍵

    1. esc 鍵:退出/取消

    比如按了截屏快捷鍵 command-shift-5,突然又不需要截屏了,按一下鍵盤左上角的 esc 鍵即可取消截屏。

    2. command-option-esc:強制退出軟件

    當某個軟件卡住時,可以按下這組快捷鍵來強制退出軟件。當訪達出問題時,也可以通過這組快捷鍵來重啟訪達。
    3. command - control - Q :鎖定屏幕

    4. 電源鍵:開機/睡眠/強制關機

    按一下電源鍵可以將 Mac 開機或者將 Mac 從睡眠狀態喚醒。按住電源鍵 1.5 秒可以讓 Mac 進入睡眠狀態。按住電源鍵 3 至 5 秒可以將 Mac 強制關機。

    5. 重裝系統的快捷鍵

    開機時按住以下快捷鍵,即可重裝對應版本的系統。重裝系統的詳細操作步驟可以在 Mac 公眾號后臺回復「重裝系統」查看。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的 Mac 快捷鍵,你一定要學會哦。

    來談談你最常用的快捷鍵是什么?還有哪些不清楚的?歡迎留言區留言哦

    ello,歡迎來到V桑的體驗空間,除了開箱,我也會分享一些自己使用了很久的產品的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購買經歷

    今年年初為了犒勞自己,準備選一臺頂配的MacBook Pro 16寸。自打發布以來,16寸MacBook Pro的好評就一直不斷,也是蘋果第一次痛下決心更換新模具,看來是庫存終于要消耗完了。

    不過既然要換16寸,那干脆一步到位,把配置能提的盡量提。之前吃過8G內存的虧,視頻渲染的速度太慢了,所以內存這種不能再更換的配件干脆直接上64G,其他的配置也就干脆選到頂。唯有硬盤的選擇猶豫了會,理智告訴我,其他的硬件都再也改不了,但是硬盤是可以外接Nvme硬盤的,哪怕是上雷靂3移動硬盤也比這劃算不少。而且硬盤是唯一一個不影響性能的參數,綜合考慮選擇了2TB,勉強算是頂配16寸 MacBook Pro了吧。

    選完配置就發現有一點肉痛了,3W5一臺筆記本,都可以買輛五菱宏光了。其實許多渠道還有折扣價格,但是針對的都是最基礎配置,像這種頂配規格,連京東都沒有,想想看還沒有別的辦法。

    蘋果商店還有一個特色是有教育優惠,直接轉到教育商店選擇,每一項都比原價低了不少,一套算下來價格就變成31822元了。

    價格便宜并不只是教育商店最大的特色,而是它可以選購Pro APP教育套裝,只要1298元。

    1000多元買軟件肯定許多人覺得瘋了,不過點開這個Pro APP套裝,可以發現有Final Cut Pro X、Motion5、Compressor4、Logic Pro X、MainStage3五大軟件。

    要知道原價商店里光Final Cut Pro X就要1998元,Logic Pro X就要1298元。而作為生產力工具來說,Final Cut Pro X和Motion5是我用的最多的軟件,在版權意識越來越重要的年代,使用正版軟件還是更安心更方便。

    所以我得想辦法拿下教育優惠,查了不少資料,基本是要提供教育資料,想著先試試下一單,不行再準備教育資料,沒想到就這么發貨了,也沒有要教育證明...估計蘋果是想著頂配MacBook Pro銷售量也不大,走一單就是一單吧,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封城后也順利送達了,度過了那些不容易的時光。

    另外要注意,官方原價是支持24期免息的,教育優惠當時只支持12期免息,24期約等于不要錢的話,我大概等于半價買到的吧。

    走過場的開箱

    都用了好幾個月了,走過場看看開箱吧,環保鋁合金的材質依然是極致的手感體驗。

    四角橡膠大底,防滑穩定。

    尾部就是最大的散熱出風口了,但是i9的散熱,一言難盡。

    雷靂3接口是MacBook Pro最大的特色,不僅可以外接存儲設備,還可以外接顯卡,外接擴展塢,可以說4個不算多,甚至有時候還不夠用。

    單手開合也是MacBook Pro的一大特色了。

    完全可以替代鼠標使用的觸控板,面積足夠大,當然不包括游戲體驗。

    16寸的另一大改變就是第三代蝶式鍵盤了,比上一代鍵盤手感確實提升很大,還避免了落灰的感覺。不過當我拿出ThinkPad時,才想起筆記本鍵盤原來也是有鍵程的,MacBook Pro為體積做出的妥協也情有可原。

    Touch Bar喜歡的人會很習慣視頻快速瀏覽,多功能圖標的切換,不喜歡的人會覺得找個Fn功能鍵還需要組合快捷鍵,太麻煩,好在Esc這個使用率最高的功能鍵被獨立出來了。

    至于這個開合角度,屬于中規中矩,只是市場上支持180°開合的筆記本也有許多了,有時候給客戶展示就更方便了。

    那么16寸最大的優勢,當然就是全面屏了,其實看了黑框空間感覺還可以再大一寸,獲取信息量的效率提升了,尤其是出外辦公,沒有多屏幫助也勉強可以應付。

    其實蘋果的產品,我平時都會買AppleCare+的,售后體驗確實不錯,但是我個人覺得也要看產品,有的AppleCare+特別值,比如Airpods Pro,承諾電池電量下降都可以換新的,價格也才299?,F在來看16寸MacBook Pro的AppleCare+,哪怕是用上教育優惠也要2339元,感覺還是有點貴。順便科普一下AppleCare+并不是買了就完全不花錢,屏幕壞了依然會收取799元的費用,其他損壞會收取2299元的費用,總共兩次意外保修服務,長達3年。也就是說真用上AppleCare+的時候,這個總成本還是有點貴的,但是確實很值得。根據我個人的使用經驗,MacBook Pro用了好幾年也沒壞過,每次國行保修的服務都沒享受到,所以這次我就沒有選擇AppleCare+。

    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MacBook Pro的環保鋁合金材質,超級怕磕碰,日常使用中一個小東西掉上去就是一個坑,那這個坑在二手轉賣的時候,可能就是500元的跌價空間了。

    于是我想辦法,買了個廉價版的AppleCare+,就是這個,黑漆漆的一片不知道是啥吧。

    這么看就知道是什么了,其實就是筆記本保護殼,大概也就40元,可能會多一點點厚度和重量,不過為了保護脆弱的外表我也能接受了。反正上一臺MacBook Pro的鋁合金外殼也摸了好幾年了,也沒有多大的新鮮感了。

    沒想到16寸出來沒多久,模具都很成熟了,卡扣很準,預留空間也足夠。

    最重要的底部散熱空間也留出來了。

    因為經常外出,使用筆記本的頻率也很高,多了一層這么廉價的AppleCare+,心里還是踏實許多,上一臺用的小心翼翼,也留下許多歲月的痕跡。

    頂配MacBook Pro需要知道的槽點

    1.i9散熱

    在選購之前,我了解到i9的配置比上一代提升了2倍之多,散熱提高了28%,那這個散熱系數提升并不算高,如果算上i9,就很難說了。根據之前MacBook Pro的體驗,發熱量并不算大,主要是低配置,那么這次就干脆親身試瓜。

    這一試瓜就熟了,如果是原裝94W充電器還好,一旦使用更低功耗,比如我長期出差,買了65W Gan充電器,很多時候都喂不飽i9,會顯示不在充電狀態。

    不在充電倒不是大問題,而是這個風扇會隨時起飛,CPU很容易就到60°了,風扇的聲音不算刺耳,但是在安靜的環境中會非常明顯。

    關鍵是CPU和內存幾乎都沒用上,這個時候其實是電池和AC電源在同步使用,會出現的情況,如果只用電池,倒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說明94W的官方電源適配器,也僅僅是剛夠i9 CPU和GPU,一旦使用程序居多,那么功耗使用率會大大增加,感覺沒能充分發揮i9的性能。它不心疼自己,我還心疼我自己,萬一國行保修期剛過,這散熱就壞了咋辦。

    如果是剛買MacBook Pro的人肯定不會覺得有問題,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安裝的程序插件越來越多,現在只要我開啟這功耗大戶老三樣,右上角就會顯示不在充電了。所以我更期待90W以上的Gan便攜充電器能盡快普及。

    2.游戲體驗不佳

    3萬塊的筆記本玩游戲厲害不,當然是不厲害了,結合上面的發熱情況,玩DOTA2可能不如3000塊的游戲本,幀率都不穩定,主要是許多游戲和Mac之間的優化并不是很好,但是好歹還能上EPIC領一下免費游戲。

    3.輕微漏電

    這個問題隨便一搜就是大把的,我之前還真沒覺得過,可能是早期使用的MacBook Pro使用的都是三腳插頭的緣故。

    現在普遍都換成了兩腳插頭,而且根據身邊小伙伴的描述,MacBook Pro漏電的區域不一樣,他正好是雙掌接觸區域,又是個身體敏感的人,很不爽。我這臺試了下是TouchBar上部分區域,表現在你用手指輕微劃過時,會有一點彈彈的摩擦,只要拔掉插座,再重復一遍就沒感覺了,只有金屬的接觸感。還好我個人不是特別敏感,就當微電流馬殺雞吧。

    4.尺寸的影響

    16寸相對15.4寸的體積改變是微妙的,大部分覺得是差不多,體積可以接受。

    我也是這么想的,然后就翻車了。之前用shimoda的40L的背包,裝上13.3寸沒問題,15.4寸勉強塞的進去,16寸是強扭也扭不進去了,真的就只差那一丟丟的空間。包是個好包,背了許多年,但是看著16寸MacBook Pro的身價,我開始對shimoda的去留產生了懷疑,哎,又要放血了。

    5.重量

    16寸比13.3寸、15.4寸要重是肯定的,這個比例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只有自己背上后,才知道有時候是剛剛好,有時候多一克都會嫌重。選擇16寸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的性能和屏占比,不過我感覺在原來的基礎上,便攜出行確實感覺更累了。順便提一下今年剛出的13寸MacBook Pro,大家其實滿懷期待,但是看看那毫無變化的邊框,就像大家看到第二代iPhone SE一樣,,略微顯得沒有誠意。大家都在期待一款小屏14寸的全面屏筆記本,結果落空了。按照16寸突然襲擊15.4寸的市場局面,現在入手新款13寸可能沒多久又會出現14寸了。要是有一臺高性能14寸全面屏筆記本,我覺得可能會比這款16寸更香。

    頂配MacBook Pro需要知道的優點

    吐槽歸吐槽,其實最大的優點,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就是節約時間。買一臺3萬的筆記本自然是為了提高生產力,在某些現場活動,能快速渲染出片,甚至經過甲方一審二審多次修改也能從容應付,這也確實是i9強勁的提現。換在以前,等待渲染是我最痛苦難熬的時候,也是導致加班最多的因素,這就是我購買這款MacBook Pro最大的原因。

    我來演示一下如何讓i9跑滿最高頻率,比如拍攝了幾十張大小為80MB的RAW格式的照片,經過處理后,輸出格式全部改為1K/每張。

    這個時候i9就會開始咆哮,展現惡龍的實力,8核全部跑滿,當然64GB內存還是毫無壓力。

    然后Lightroom就會告訴你,臣妾做不到- -(MacBook Pro表示主人的需求真是太無聊了)。

    哦對了,有時候外出手機比電腦重要,iPhone那慘淡的電量,還可以用MacBook Pro這個大號充電寶反向給iPhone充個電。

    當然了,給其他品牌手機充電也是可以的,還是快充。

    總結

    所以說買任何一個產品,還是看自己的使用需求,就日常使用中,我也并不是100%的能利用到這臺16寸MacBook Pro的全部性能,甚至有許多人調侃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不過到關鍵時刻,它能發揮的作用也足以達到我對它的期待,在客戶面前,時間是爭分奪秒的,甚至有時候只有一次機會。如果你也在糾結是否選擇i9的配置,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一點參考,記得盡量使用教育優惠,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