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出:
導出數據可以使用命令:
-h -d -c -o
復制代碼
參數說明:
-h 數據庫地址
-d 指明使用的庫
-c 指明要導出的集合
-o 指明要導出的文件名
舉個例子:
-h 127.0.0.1:27017 -d xxx -c xxx -o C:\xx\xx\/test.json
復制代碼
導出成功后是這樣的的一個json
2.導入:
導入數據可以使用命令:
-h -d -c
復制代碼
參數說明:
-h 數據庫地址
-d 指明使用的庫
-c 指明要導入的集合
舉例:(幫剛才導出的數據從數據庫刪除掉,再通過這個命令導入)
-h 127.0.0.1:27017 -d xx -c xx C:\xx\xx\/test.json
然后通過就可以看到剛才導入的數據了
補充:如果我們的mongo設置了用戶權限,按照上面的命令是無法正常操作的
需要加兩個參數:-u "" -p "" 即可
完整實例:
-h 127.0.0.1:27017 -d xxx -c xxx -o C:\xx\xx\/test.json -u "" -p ""
復制代碼
3.備份
如果想要對整個數據庫進行備份需要用:
語法:
-h "數據庫所在ip地址" -d "數據庫名稱" -o "保存文件的目錄" -u xxx -p xxx
復制代碼
參數說明:
-h: 所在服務器地址,例如:127.0.0.1,當然也可以指定端口號:127.0.0.1:27017
-d: 需要備份的數據庫實例,例如:test
-o: 備份的數據存放位置,例如:/home//,當然該目錄需要提前建立,這個目錄里面存放該數據庫實例的備份數據。
例:
將本地數據庫的數據保存到當前目錄下
.exe -h 127.0.0.1:27017 -d -o ./
4.數據恢復
數據恢復:
語法:
-h "數據庫所在ip" -d "要保存數據的數據庫名稱" --dir "存放數據的目錄"
復制代碼
參數或名:
-h: 所在服務器地址
-d: 需要恢復的數據庫實例數據庫備份與恢復方案,例如:test,當然這個名稱也可以和備份時候的不一樣,比如test2
--dir: 備份數據所在位置,例如:/home//
--drop: 恢復的時候,先刪除當前數據,然后恢復備份的數據。就是說,恢復后數據庫備份與恢復方案,備份后添加修改的數據都會被刪除,慎用!
例:
-h 127.0.0.1 -d --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