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一場“百模大戰”,AIGC應用正處于爆發前夜,到了2024年,隨著AI大模型的進一步落地,在終端領域如何實現普惠,讓普通用戶感受到AI技術帶來的體驗更迭,成為PC行業熱議的話題。
今年CES上,在產業鏈上游,英偉達、英特爾、AMD三大芯片巨頭競相發布新品,在終端領域,AI PC(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成為業界追逐的重要一環,CES上,包括聯想、戴爾、惠普、宏碁等PC企業發布了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和解決方案。
“它很像24年前的PC行業。”前一晚剛剛飛到拉斯維加斯的聯想集團中國區總裁劉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2000年前后,聯想發布了實現開啟一鍵上網功能的電腦,以此為界限,互聯網給PC應用帶來了完全的新天地。他說,今年AI PC也像是這樣一場革命,將提升PC使用率和滲透度,并刺激未來幾年PC市場的增長。
AI PC元年
闊別4年再一次來CES,劉軍感慨今年感覺“比4年前的熱度還要高”。記者看到在PC展示臺,各家的新品吸引了不少海外用戶的關注。
“去年CES上,我們的展品更多是基于過去PC的性能更新,但今年AI革新了整個PC行業?!痹诶咕S加斯威尼斯人展館,一位參展的PC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本屆CES展會期間,聯想集團成為AI PC賽道最為“豪橫”的展商。記者了解到,該集團一口氣攜帶了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和解決方案亮相活動,其中包括10余款AI PC產品。
上述AI PC產品包括更加輕薄的鎂合金的PC、可以輔助用戶完成文生文、文生圖等創作過程的Yoga Pro 9i,以及一臺無縫切換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兩種模式的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等。
除了聯想,宏碁發布了AI PC新品,涵蓋Swift系列、AspireVero16等面向消費級用戶的筆記本電腦?;萜找残?,旗艦二合一筆記本電腦Spectre x360 14和Spectre x360 16迎來更新,更新后的產品將搭載英特爾最新推出的Core Ultra 芯片。這款芯片可以協助電腦處理AI任務?;萜找苍趦煽钚缕分袑I 技術植入攝像頭的應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的飛躍式發展,使得個人與電腦等智能終端的互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據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體驗,通過電腦上的對話框,用戶只要輸入基于文本的描述,就能實現包括電腦部分功能設置、電腦文檔資料內容概括和查找、文生圖等功能。此外,在電腦中的線上會議里,假設鏡頭面前的用戶正好需要外出接電話,只要點擊leave功能,AI還能在視頻會議畫面里做出一個用戶仍在鏡頭面前的人物視頻,肉眼幾乎很難分辨真假。
隨著AI PC的持續落地,PC產業的生態也有望會發生一些變化。一位從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傳統PC生態中,用戶跟應用進行交互,以通用計算CPU和圖形處理GPU為主,操作系統對幾方實施管控。而在AI PC時代,用戶更多與AI智能體、大模型、AI原生應用進行互動,混合算力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底層支撐。AI PC是終端、邊緣計算和云技術的顛覆性混合體,它不僅重新定義生產力,也將加速PC產業生態的自我迭代。
產業鏈上游較勁
AI PC在CES期間“霸榜”背后是產業鏈上游的暗自較勁。
目前看來,主流電腦品牌在CES期間發布的AI PC產品普遍采用了英特爾最新的酷睿Ultra處理器為AI應用提供支持。此前,惠普、戴爾、聯想、宏碁和華碩都已經表示,他們計劃與英特爾和AMD(超威半導體)的新CPU產品路線圖同步推出全新AI PC。
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英特爾于2023年12月15日發布了最新的酷睿Ultra芯片。該公司希望通過力推AI在PC終端的落地并利用自家在下游OEM廠商中的號召力來深挖護城河,以此擊打競爭對手的痛點。
AMD也在CES前夕推出新產品擴大臺式機產品組,包括AMD Ryzen 8000G 系列桌面處理器,配置Ryzen 7 8700G顯卡,并首次將專用AI神經處理單元(NPU)引入臺式電腦處理器推出 Ryzen AI。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為了順應PC行業的發展潮流并顯著提高端側AI能力,上游頭部芯片廠商正努力將專用的AI加速塊(NPU)集成到CPU中。從開發經驗和成熟產品來看,僅有英特爾、AMD和蘋果公司等少數頭部大廠掌握相關技術,而在算力領域“風生水起”的英偉達卻并不掌握技術的核心。這意味著人工智能浪潮之下,英特爾和AMD開辟了英偉達主導的GPU之外的新賽道。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在CES 2024期間的主題演講上點名AI PC并為其站臺,他將AI PC和WiFi相比,“從那(WiFi普及)以后,世界就不一樣了。20年后,我們會像看待今天的WiFi一樣看待AI PC,我相信它會改變用戶的操作界面,我們將用肉眼在電腦上看到它(AI),和它(AI)說話,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對它(AI)打字。” 基辛格說。
在接手英特爾后,基辛格就一直希望借助AI熱潮重振該公司在個人電腦市場低迷時期衰退的業務。他曾預計,未來兩年內AI PC的出貨規模將達到1億臺。
PC期待拐點
Canalys研究報告指出,在2024年出貨的PC中,AI PC占比將會接近五分之一(20%)。到2027年,得益于換機動能和全新本地體驗,這一比例將迅速增長到60%以上。比起消費者,企業將更積極地采用AI技術。到2027年,AI PC出貨量的60%將應用到商用領域。
此外,CES 2024期間,多家電腦品牌的高管也紛紛表示看好AI PC。“AI PC將使用戶能夠在設備上運行本地大型語言模型,因此無須接入互聯網。由此帶來低延遲、隱私保護等諸多特性。我認為,辦公應用將是AI PC首屈一指的殺手級應用?!被萜湛偛肁lex Cho稱。
微軟Windows 芯片和系統集成副總裁Pavan Davuluri表示“我認為我們看到了一個未來世界,讓 AI 跨應用程序、服務和設備工作,它是你生活的代理人。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p>
不過需要注意到,各家推出AI PC產品的背后,PC行業上下游剛剛經歷市場疲軟的一年。
此前,受全球疫情影響,在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刺激下, PC市場一度經歷爆發式增長,2021年全球PC出貨量創下近年新高。但很快市場供過于求,渠道累積大量庫存,不少芯片公司和PC公司共同遭遇業績下滑的挑戰。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PC市場已經連續下跌8個季度。
業界期待拐點的到來——在AI PC的催化下, 用戶將縮短換機周期,加速換機潮的到來。
“整體來看,全球對于AI PC的技術有極大的熱忱?!痹贑ES上,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Luca Rossi 對記者說,“如果做一個大膽的打賭:中國的接受度和產品接受的速度會更快一點。其他市場速度也會類似,特別是歐美?!?/p>
根據IDC預測,在未來五年在主要面向個人和家庭的消費市場中,AI 筆記本電腦平均單價在 5500-6500 元之間,AI 臺式電腦平均單價在4000元左右 。同時,AI PC在中國PC市場中新機的裝配比例將在未來幾年中快速攀升,將于2027年達到85%,成為PC市場主流。
而如何實現AI PC普惠,終端廠商們還需努力。劉軍透露,此次CES之行除了參加展會,還要和一些重要的供應商碰面,“我們希望推動它們把AIPC盡早地變成一個主流的PC價位段,目前AI PC還是一個高端的產品?!?/p>
月5日,AMD在CES 2023上正式舉行發布會,公布了一大波新處理器和新顯卡,包括采用全新命名方式的銳龍7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終極游戲神器銳龍7000X3D家族、移動版RX 7000M/7000S系列GPU和全新的AI解決方案,其中16核32線程7000系移動處理器的現身,讓人強烈期待拿到實物筆記本。
這次猛料實在太多,尤其是AMD在移動處理器端繼續強化性能表現的決心讓人敬佩,下面就讓我們來看個究竟吧!
7000系移動處理器最高具備16核32線程,性能續航樣樣強
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AMD移動處理器全新的命名方式(AMD移動處理器全新命名方式跳轉閱讀在此https://mp.weixin.qq.com/s/4ETGfz8OCbNEUwOM1EZE3w),首先用上這個新的命名規則的自然是今年發布的銳龍7000系列。從7020到7040系列都包含了U系列產品線,而7035和7040系列則還包括了HS系列,性能定位最高的7045對應HX系列。
從此次命名規則可以看出,AMD對于移動端處理器的發展進程有著自己清晰的認知和規劃,同時兼具了對于市場變化的判斷,其實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AMD在技術研發以及移動處理器的設計上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前瞻性。
在這次的發布中可以看到,7045和7040采用Zen4架構,其中7045采用5nm工藝,最多擁有16核32線程,內置RDNA 2集顯,定位頂級游戲與生產力筆記本,下圖是7045系列處理器的詳細型號的規格▼:
●銳龍5 7645HX具備6核12線程,基準頻率4.0GHz,加速頻率5.0GHz;
●銳龍7 7745HX具備8核16線程,基準頻率3.6GHz,加速頻率5.1GHz;
●銳龍9 7845HX具備12核24線程,基準頻率3.0GHz,加速頻率5.2GHz;
●銳龍9 7945HX則達到了移動平臺中驚人的16核32線程,基準頻率2.5GHz,加速頻率5.4GHz;
7040采用4nm工藝,Zen4架構,最多擁有8核16線程,內置RDNA3集顯,定位精英級超薄本。下圖是7040HS系列處理器的詳細規格▼,6核12線程起步,銳龍5系列核顯為Radeon 760M,8CU規格,頻率可到2.8GHz;銳龍7和銳龍9則內置Radeon 780M核顯,12CU規格,頻率可到3GHz,最高緩存24MB。
銳龍7040系列一大全新特性是配備了Ryzen AI引擎,開創移動計算的新時代。銳龍704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將于3月起陸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4nm制程和Zen 4架構加持下,銳龍7040系列筆記本的續航再次提升,AMD表示最高可達30+小時的視頻播放時間,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7035系列則采用6nm Zen3+架構,定位高性能輕薄本,也是最多具備8核16線程、內置RDNA2集顯。7030面向主流輕薄本,采用7nm Zen3架構,最多8核16線程,內置Vega集顯;7020采用6nm工藝打造的Zen2架構,最多具備4核8線程,并內置RDNA 2集顯,主打日常應用。
功率定位部分,U系列cTDP為15W~28W,從7020到7040都有,面向輕薄本;HS系列cTDP為35W~45W,面向性能級,有7040和7035的型號;HX系列cTDP為55W+,只有7045的型號,面向超強性能級。
那么銳龍7045系列到底有多強呢?以銳龍9 7945HX為例,單線程比銳龍9 6900HX快18%,多線程性能快78%,提升非常明顯。如此巨大的性能提升一方面得益于新架構的效率提升與新制程帶來的頻率優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80MB的巨大緩存和高達16核32線程的規格。游戲性能部分,從官方測試的四款游戲來看,銳龍9 7945HX比銳龍9 6900HX強29%到62%,提升幅度也達到了好幾個等級。
配備銳龍7045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將在二月陸續上市,首發的7045系列包括了銳龍9 7945HX、銳龍9 7845HX、銳龍7 7745HX和銳龍5 7645HX。包括Alienware、華碩和Lenovo的高端游戲本都會在首發陣容中。
RX7000系列移動GPU登場,RDNA3血統強力高效
RX7000系列臺式機顯卡已經上市銷售,而RX7000系列移動GPU也即將到來。這次AMD發布的RX7000系列移動GPU包括了M系列和S系列,都采用了RDNA3架構和6nm工藝。
M系列包括了RX 7600M和RX 7600M XT,RX 7600M具備28 TFLOPS的FP32算力,RX 7600M XT則具備32 TFLOPS的FP32算力,兩者都配備128bit/8GB GDDR6顯存,支持AV1硬件編解碼和最新的AMD Smart智能技術,定位1080P高幀率游戲體驗。
從官方公布的游戲對比數據來看,RX 7600M XT相對RX 6600M最多有接近40%的幀率提升,而且3A游戲大作的幀率普遍在80 fps以上,這對于筆記本GPU來說也是比較出色的表現了。
RX 7000S系列則是針對輕薄本推出的高性能高能效GPU了,首發包括了RX 7700S和RX 7600S兩款,算力規格與顯存規格都和RX 7600M XT/7600M對應,只是功率設定方面更偏高能效一些。
和上代的RX 6700S相比,RX 7700S的性能優勢最高也可達40%,并且在眾多游戲大作中都能保持1080P/85fps以上,對于輕薄本獨顯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成績了。
當然,除了硬件方面,大家最關心的FSR 3.0也很快要上線了。目前已經實裝和即將實裝FSR功能的游戲大作已經多達230款,大家可以在這些游戲中開啟FSR獲得巨大的幀率提升。而移動平臺的RSR功能也將到來,在不支持FSR的游戲中,大家也可使用AMD移動顯卡開啟RSR獲得幀率的提升。
全面布局AI,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AI計算必然是未來的趨勢,AMD當然也不會錯過。實際上,從數據中心到桌面,AMD都有全面的AI解決方案。包括AMD Alveo加速卡、AMD Radeon Instinct加速卡、AMD EPYC處理器、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等等。
AMD XDNA AI Engine架構支持自適應數據流,為AI應用提供了高性能、高能效以及高度客制化的解決方案。
AMD Alveo V70加速卡專門提供高效的AI加速,它采用半高設計卻具備極高的性能,為基于AI計算的視頻分析提供最高能效的解決方案,為AI開發者實現云端到客戶端的對稱。這款加速卡也即將開啟預定。
前面已經介紹過銳龍7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中的7040系列,而這里需要再次強調它包含基于AMD XDNA架構的Ryzen AI引擎,代表它在AI計算方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從目前的發布內容來看,Ryzen AI是世界上首款內置在X86處理器中的AI引擎,它最多支持4路專用并發AI流實時多任務,最多可提供比單AI流快35%以上的響應速度,同時它還具備令人難以置信的高能效。
總結:保持優勢,AMD全方位發力戰未來
從CES 2023發布會可以看到,AMD在2023年的戰略就是以先進的制程與架構技術為核心,在桌面、移動端乃至AI計算方面全面發力,強化產品的優勢以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移動端,最高端產品的性能暴增之外,銳龍7000系列CPU和RX 7000系列GPU都從創新架構和先進的制程上獲得了極高的能效比,因此續航方面擁有無可匹敵的水準,銳龍7040系列更是能實現超過30小時的視頻播放時間,這對于移動平臺來講堪稱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銳龍7040系列更是加入了Ryzen AI引擎,成為了首款內置AI引擎的X86處理器,為AMD在AI計算方面構建生態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對AI計算的全面布局,也意味著AMD戰未來的格局進一步擴展,并不只局限于處理器和顯卡,而購并賽靈思之后AI生態圈的成功構建,也會成為AMD旗下硬件產品的新的競爭力。
總而言之,AMD在2023年里的進化將是全方位的,移動端產品線將會形成全面的競爭力,可以預計今年AMD會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
CES Asia 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于6月7日在上海隆重開展,除了華為在7日上午重磅推出的HUAWEI MateBook X以外,筆者居然連個電腦的影子也沒看到!在前幾年的展會上,電腦無疑是絕對的主角,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以至于在如此大型展會的第一天僅有一個電腦品牌。這不禁讓人聯想:難道電腦終于要死了嗎?
其實通過參展企業也能看到電腦越來越無人問津的趨勢,今年參加CES Asia 2017的參展商有包括百度、寶馬、長虹、中國移動、Garmin、海爾、海信、本田、華為、現代、奔馳、魔聲、蘇寧、騰訊、沃爾沃在內的450家參展企業,其中大部分是車企、家電制造商和軟件服務商,電腦制造商屈指可數。從以上參展商和展會第一天的情況來看,智能駕駛汽車和OLED電視成為了絕對的主角。
一、汽車也瘋狂
汽車在本次展會的第一天大放異彩,其中寶馬i Inside Future概念車吸引了眾多觀展者的目光。這是一款同時具有BMW HoloActive觸控系統和BMW Sound Curtain個性化音效裝置的概念車,展現了寶馬未來在技術、內飾和體驗等方面的發展方向。
寶馬i Inside Future概念車
另外,寶馬新能源車型雖然沒有正式展出,卻在被前方記者在N-3館的南側廣場上發現。寶馬新能源i系列車型悉數亮相,還有一輛以寶馬3系GT為原型打造的自動駕駛車輛。在未來幾天的展示中,寶馬很有可能展示在自動駕駛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最新進展。
寶馬新能源汽車
除了寶馬,本田也展示了NeuV概念車,這是世界上首款有感情的汽車,此前在上海車展中已經展出過,造型十分前衛,而且采用透明材質。本田展臺上并沒有對這輛概念車進行過多的介紹,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就更不得而知了。
本田NeuV概念車
上面都是汽車制造商,下面就介紹一下關于自動駕駛軟件方面的進展。作為參展商之一的百度將此次展示的重點全部放在了自動駕駛上,百度會在展會期間對外宣布關于“阿波羅計劃”的詳細情況。在百度展臺中央展示了一輛自動駕駛和百度高精度地圖原型車。
百度展臺展示自動駕駛技術
而且在N-3展館的南側,百度有一個專門測試自動駕駛的場地,而且已經有車輛在此進行測試,但不能確定是否搭載了百度自動駕駛技術。從百度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熱情來看,自動駕駛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百度的一項重要戰略。
二、OLED成大趨勢
雖然前幾年因為OLED自身的一些原因并沒有迅速發展,甚至傳出某國際大廠準備放棄OLED產線的消息,但從這次展會的情形來看,OLED發展已經成為了大趨勢,其中康佳就把發展的重點放在了OLED電視上。
康佳著重發展OLED
作為老牌電視生產商,在技術方面的積累還是比較深厚的,這也使得康佳在OLED的發展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從此次康佳展臺的規模來看,康佳整體風格更加的高端、年輕化。據悉,今年上半年康佳OLED產品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銷量目標。
長虹電視更突出人工智能
同為OLED陣營的還有長虹。同樣是國內老牌電視制造商,同樣把重點放在OLED上,不同的是,長虹的產品更突出人工智能。長虹想要做到的是,將電視與其他智能家電相連,讓智能家居的體驗更為完整。
海信則押寶激光電視
與康佳、長虹不同的是,海信并沒有押寶OLED,而是繼續將重點放在量子點+ULED技術上,也就是激光電視。海信的激光電視已經將4K作為了主流分辨率,在亮度、色彩表現上都有不俗的表現,與OLED形成了抗衡的形勢。
總結:
從CES Asia 2017的第一天展臺情況來看,汽車和家電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雖然有電腦展示,但在數量和技術突破上如同被碾壓一般。未來是智能互聯時代,自動駕駛汽車、智能電視、家居已然成為當下熱門,電腦并沒有死,只不過屬于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