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MAN的 Svanar Wireless“無線天鵝”系列耳機可以說是開真HIFI級別無線藍牙耳機的先河,此前我們測評過滿血版和Jr“青春版”,而今年最新的LE“輕奢版”也來到了本報編輯部,它會有什么表現呢?
產品屬性
重量:8g/83.7g(單耳塞/充電盒)
R2R架構DAC:喜馬拉雅定制版
內置耳放:獨立甲乙類平衡耳放器
耳機單元:9mm拓撲振膜動圈
頻響范圍:10Hz-35kHz
降噪:ANC 35dB主動降噪+ENC降噪
續航:5/7/28小時(HiFi模式/通透模式/充電盒補電)
參考價格:1499元
輕奢版,與滿血版和青春版有何不同?
從此前我們的測評中大家可以知道,滿血版的“無線天鵝”Svanar Wireless,可以說是目前HiFi級別的藍牙真無線耳機的音質和設計天花板。而此前的準千元級“青春版”Svanar Wireless Jr,則主要是去掉了R2R架構的定制DAC和高碼率codec的支持,從而節省成本,繼續保留內置平衡耳放、HiFiMan看家的拓撲振膜動圈單元,從而依然保持較高音質品質情況下降低價格。
而今天我們的LE版“無線天鵝”,其配置就更進一步接近“滿血版”,僅僅去除了高碼率codec編解碼支持和無線充電,而其他的所有聲學和外觀設計,基本與“滿血版”保持一致,而價格則僅有滿血版的一半左右!從取舍來看,相當具有誠意!
總結一下,就是LE輕奢版保證了最核心的聲學設計理念和配置,而去掉了對音質影響較小的配置,同時對一些輔助性功能(無線充電)和材質(內側貼耳部分材質)進行了downgrade,但又在聲學配置和總體材質上,維持了比SVANAR Wirless Jr“青春版”高很多的配置水平,通過犧牲次要特性,保證主要特性,從而在最核心的體驗上,保證和滿血極奢版無線天鵝的一致!
設計依然奢華
Svanar Wireless LE繼承了HIFIMAN的旗艦設計語言,充電盒金屬包邊和16切面的設計,搭配表面皮革紋理,展現出了一種低調的奢華感。盡管取消了無線充電功能,但充電盒的續航能力依舊出色,能夠提供長達28小時的使用時間,滿足長時間音樂享受的需求。
耳機本體的設計同樣精致,亮閃閃的金屬材質耳罩,結合人體工程學外型和輕質材料,使得Svanar Wireless LE在佩戴時既舒適又穩固。即便體積較大,單耳塞僅8g的重量,也幾乎讓人感覺不到負擔,長時間佩戴依然舒適。
而Svanar Wireless LE的內側前腔部分不是滿血版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材質,而是單色精工塑膠材質,材質本身質感依然具有不錯的檔次感,對信號傳輸的影響也很小。在佩戴感方面,佩戴實測的體驗同樣親膚,舒適度和觀感上Svanar Wireless LE和Svanar Wireless可以說完全一致。
核心聲學配置毫不妥協
HIFIMAN無線天鵝家族之所以開藍牙真無線HIFI耳機先河,就是因為HIFIMAN發現了藍牙codec協議帶寬并非決定音質的核心。
決定藍牙耳機音質的核心是“大多數藍牙接收器芯片中內置 DAC 的品質,甚至無DAC配置”,因此將高品質R2R架構DAC和定制耳放模塊引入,并突破TWS耳機“動圈/動鐵走天下”的單元配置思路,采用HIFIMAN獨有的9mm拓撲振膜單元,形成一個完整的HIFI級別前級+末端的配置,從而具有了與有線HIFI耳機掰腕子的真正高端聲學配置。
在Svanar Wireless LE上,這套聲學配置體系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首先,R2R架構DAC的引入,實現了DAC的微型化,從而進入了無線天鵝的腔體中。而R2R技術本身的線性表現,讓信號轉換精度也高于傳統串列式DAC方案的有線發燒耳機,底噪又大大低于Δsigma架構DAC,從而實現了精確的音源還原能力。
接著定制發燒耳放單元在DAC階段高品質處理后信號基礎上,同樣實現了不俗的總諧波失真和推力表現,為單元輸出澎湃動力。
而最后一關,HIFIMAN特有的單元拓撲振膜技術,在振膜表面使用特殊材料和工藝進行涂覆處理,讓振膜形成一定的拓撲形狀,實現細微音質調校效果,彌補傳統入耳動圈/動鐵/圈鐵單元因為固有發聲機制而導致的音質缺憾,大大提高了聲音的細節表現能力。
音質表現:極度接近滿血版“天花板”
音質是一直是HIFIMAN無線天鵝系列最大的賣點之一 ,在幾乎一樣的聲學配置下,LE版的無線天鵝是否延續了滿血版的驚艷表現呢?我們使用iPhone和Redmi K60 PRO以及自帶藍牙適配器的微星BE660M迫擊炮主板的PC作為播放平臺進行了測試。
首先在headphonetest頻響量化數值測試中,HIFIMAN Svanar Wireless LE基本達到了所標稱的頻響范圍和聲音定位解析表現,尤其在一些極限頻率表現上,沒有出現一般TWS音樂耳機的破音、振膜異動感、突然無聲等現象,基礎聲學性能過關且優秀。
接下來是使用無損音源對音質進行測試。為符合主流用戶的聽音習慣,我們采用了目前安卓平臺最為流行的線上無損音樂播放平臺VIPER HIFI APP,以及最為流行的移動音樂APP QQ音樂、PC平臺上的foobar2000進行測試。所有的音源均下載到本地進行測試。
除了測試耳機測評常見的蔡琴《渡口》、孫露《寂寞情人》、芭芭拉史翠珊女士60周年紀念專輯這樣的女中音、高音人聲、L’Arte Dell’Arco的《維瓦爾第:四季》這樣的經典古典交響樂音源、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這樣的POP流行風音源外,我們還測試了代表民謠風的告五人的流行單曲、搖滾重金屬傳說級樂隊overkill最新專輯《Scorched》、日音最火組合YOASOBI的《THE BOOK3》專輯,盡可能覆蓋各種音樂風格,檢驗這款耳機的“調性”。
音源盡量選擇DSD\FLAC等高碼率高位深的優質音源
整體來說,Svanar WirelessLE低音方面表現快速、輕巧、沉穩、清晰,尤其在延伸性和打擊感方面,相對滿血版Svanar Wireless有一種更討好一般聽者的利落感,相對Jr.版來說則在細節方面更為突出,對于鼓點的空間感還原更好,而且并未因為DAC的接入出現某些有線耳機的音染感。中音表現上,聽感輕快活潑,臨場感非常強,另外LE的人聲表現更加圓潤了,在ACG類年輕人喜歡的音源方面聽感更加討喜!
高音表現上,Svanar WirelessLE表現出一股巨大推力能量,非常有氣場。定位解析和聲場方面,HIFIMAN Svanar Wireless LE具有非常出色的解析力和音場。
以單曲為例,在播放搖滾重金屬傳說級樂隊overkill最新專輯《Scorched》時,樂隊 Drum 的鼓皮打擊音色表現清晰,而低頻空間中的Bass、Attack 頻段空間感十足,失真吉他和吉他錄音的寬闊肥厚感,人聲的瘋狂感,有機融為一體但又涇渭分明,去除了一切冗余低頻,現場包圍感十足,能量響度、失真輪廓、高低頻刺激性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大呼過癮。
可以說, Svanar Wireless LE在音質表現上不僅保留了滿血無線天鵝的特色,但同時改進了調校,在人聲和極限頻率表現上,處理更為飽滿圓融,但又不失去精確解析的特色,調校可以說是非常恰到好處。
操作與功能:發燒也易用
Svanar Wireless LE的操作簡便,通過輕觸耳機外殼即可實現播放控制、切換曲目和模式切換等命令。同時,它還支持語音助手,只需長按右耳三秒即可喚醒,為用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性。
降噪與續航:沉浸享受發燒音樂
除了音質,Svanar Wireless LE的ANC深度降噪功能同樣值得稱贊。高達-35dB的降噪能力,有效隔絕了外部噪音,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嘈雜的公共場合,都能提供一個安靜的聆聽環境。同時,IPX5的防水等級也使其成為戶外運動的理想選擇。
總結:取舍得當,直逼發燒天花板
HIFIMAN Svanar Wireless LE以其輕奢的外觀設計、卓越的音質表現、便捷的操作體驗和強大的附加功能,成為了目前HIFI真無線耳機市場中的新星。它不僅滿足了音樂愛好者對音質的嚴苛要求,同時也兼顧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對于追求高品質音樂體驗的用戶來說,Svanar Wireless LE無疑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選擇。
真無線耳機已“卷”成紅海市場的今天,如何在這一熱門品類中開拓新的戰線?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看起來正是其中一個新增長點。從最早上千元的售價,到如今價格門檻越來越低,讓不少消費者在選購耳機時,都會將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列入備選清單。今天我要體驗的這款產品,就是一款不到200元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產品規格
顏色:動感黑、活力白
藍牙版本:藍牙5.3
音頻解碼:SBC、AAC
防護等級:IPX5級防水抗汗
續航時間:耳機單次使用≥6小時
配合充電倉使用≥18小時
電池:65mAh(耳機)、250mAh(充電倉)
尺寸:約91.6mm×55.6mm×28.6mm
重量:約9.5g×2(僅耳機)、整機約85g
參考價格:199元
JadeAudio翡聲產品的價格向來比較實惠,初涉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市場的第一款產品,定位依舊親民。這款型號為JW1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有著白色與黑色兩種配色,很百搭。不過率先吸引人眼球的,反而是它的充電倉。和常見的真無線耳機充電盒造型相比,JW1充電倉采用的大面積透明外殼,更像是一個展示盒,內部充電位以及耳機一覽無遺。雖然個頭偏大,但扁長的造型放在褲兜中隨身攜帶倒也沒有感覺不便。
抽拉式開合方式,關盒時末段會感受到磁吸力,提升了手感,配合內部的小卡扣,確保了日常使用時充電倉不會自行打開。頂部的金屬材質以及邊緣的切削工藝賦予它更好的質感,USB-C充電接口以及狀態指示燈也在這一區域。充電倉內置霍爾開關,拉開它耳機便會自動開機連接,關閉則自動關機。
回到耳機本身,開放式耳機要采用真無線的形式,掛耳式設計是不二之選。JW1主體部分為扁平的跑道造型,正面一側有凸起的圓形裝飾,表面采用拉絲工藝,上有“JADE AUDIO HIFI OPEN TWS”字樣,旁邊則有一條網罩。
黑白兩種配色的耳機在這個部分的處理有所差異,黑色版的圓形裝飾是金色,網罩為黑色;白色版的圓形裝飾和網罩皆為銀色,從視覺整體性來說,我覺得黑色版更好一些。主題部分內側很平整,揚聲器部分有圓形網罩。
JW1的耳掛部分沒有采用硅膠一類的軟性材質,而是與耳機主體一致,應該還是從成本角度出發的選擇,因此其耳掛并不能大范圍彎折。耳掛尾部有指示燈,圓形內凹的部分則是它的觸控區,左右耳機皆有。它的操作方式分為雙擊、三擊、四擊以及長按,分別對應音樂播放暫停、接聽/掛斷電、上一曲/下一曲、喚醒語音助手以及開機。觸控區設置在這個位置有利有弊,利的地方是不容易因為佩戴、取下或調整耳機造成誤操作,弊的地方在于操作是否順手比較“挑耳朵”。如果耳垂比較靠近頸部,會容易遮擋住這部分觸控區域,導致操作不太順手。就我的體驗來說,在操作右耳機時就比左耳機更方便一些。
JW1耳機內置電池容量為65mAh,充滿電后單次使用時長在6小時,而如果配合充電倉(內置電池容量250mAh),續航時間可以達到約18小時。也就是說滿電的充電倉可以為JW1續充滿兩次,這樣的續航時間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應該足夠了。
JW1具備一定防水性能,其IP防護等級為IPX5,能“防止噴射水流侵入”。這樣的防護等級就算平時清潔耳機時用水簡單沖洗都沒問題,應付日常使用中的汗水,或是在雨天戶外碰到水滴落到耳機的情況更是小意思。單就防護等級來看,用戶佩戴JW1進行運動是沒問題的,那它的佩戴穩固性能適應這樣的需求么?
開放式耳機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入耳,從而帶來相較入耳式耳機更輕松、舒適的佩戴體驗。這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本身是開放式耳機的深度使用者,從骨傳導耳機,到如今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這類產品是我日常使用時間最長的,即便不聽音樂也會戴著。剛上手佩戴JW1時,由于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柔性耳掛的產品,所以會感覺JW1較硬的耳掛不太好佩戴,后來發現其實只需要捏著耳機主體,讓耳掛尾部對準耳郭上沿,順著旋轉很容易就能佩戴到位。
不得不說JW1的佩戴體驗讓我有些出乎意料。我此前一直使用的是一款采用柔性耳掛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如果將它從耳朵上取下來馬上換上JW1,“AB”對比之下其貼合度、親膚觸感等差異能明顯感受到,畢竟JW1的價格還不到前者的零頭。但如果沒有這種對比,JW1并完全能夠滿足“一整天佩戴”的舒適度,這是絕大部分入耳式耳機都不能帶給用戶的體驗。在評測期間,我從早上上班開始,到晚上睡覺前,不論聽不聽音樂,JW1都會一直戴在耳朵上,就算是躺下午休或晚飯后鍛煉也不會取下。
JW1之所以能被我一直戴著,當然不僅是評測需要,而是它的舒適度真的能滿足這樣的需求。JW1在耳朵上的存在感很低,較硬的耳掛在佩戴時并不會帶來生硬的觸感,依舊是細膩、親膚的,與耳朵、頭部接觸的位置沒有明顯壓力,完全不會有夾頭或壓耳的感覺。在確保舒適佩戴的同時,JW1的佩戴穩固性也不錯。我在進行慢跑、快走等運動時,JW1都能穩穩地戴在耳朵上,不會讓人有隨時想調整它的沖動。開放式的設計讓我在用它聽音樂的時候,也能聽到周圍環境的聲音,確保戶外運動時的安全。
JW1采用了中科藍迅的藍牙芯片,基于藍牙5.3,支持的無線音頻編碼格式包括AAC和SBC。經過多年發展,真無線耳機在連接穩定性上已經很成熟了,加上最新藍牙技術的“護航”,在我試用JW1的過程中,沒有遇到斷連或連接不穩定的情況。它也支持任一邊耳機單獨使用,當用戶在單雙耳使用狀態間切換時,正在播放的音樂依舊流暢,不會有重連的情況。
在聲學部分,JW1采用了14.2mm大尺寸復合振膜動圈單元,不難看出這一選擇是針對開放式設計在低頻部分天然的不足。我用手機通過藍牙連接JW1,工作在AAC編碼格式下進行試聽。它的低音當然不能和入耳式耳機相比,但如果放在開放式耳機這一類別之下,其效果還是比不少骨傳導耳機更好。具體表現在低音的質感有出來,雖然量感不大,但并不會像某些開放式耳機那樣低音“扁平”得不像那回事兒,在彈性、下潛方面依舊有著存在感。中高頻部分是JW1表現更好的地方。它對人聲的音色還原到位,凝聚力不錯,歌者位置居中,并不會有離耳朵很遠的感受,這點處理得很好。高頻的呈現有線條感,確保了一定的細節被聽到,整體聽感是比較細膩的。對于準備花一百多元購買一副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的消費者,大多數應該對音質抱著“聽個響”的態度,JW1在這方面的表現應該能帶給他們小小的驚喜。
JW1內置有麥克風,我在室外馬路邊進行了通話體驗。在周圍環境嘈雜的情況下,將手機音量開到50%~60%就能清楚聽到對方聲音,我用正常的音量說話,對方也能聽清,整體通話效果是讓人滿意的。如果是在相同的環境下聽音樂,由于JW1開放式耳機的特性,手機音量也得開到50%以上,不過相比我以前使用骨傳導耳機在類似環境下得開到80%以上的音量還不一定能聽清,JW1的表現足夠滿足嘈雜環境下的聽音需要。當然如果用戶是長時間聆聽音樂,還是建議在室內或相對安靜的室外使用。
在用JW1看視頻的時候,我發現它略有一點音畫不同步的情況,在新聞、人物對話場景下會較容易感覺到。所以我覺得它更適合的使用場景還是日常聽聽音樂,偶爾接個電話的情況。
作為一款開放式真無線藍牙耳機,JadeAudio翡聲JW1很好地將它佩戴舒適的特點發揮了出來。不入耳只是一方面,翡聲在產品人體工學設計上的用心,使得JW1在照顧成本,沒有采用軟性耳掛的情況下,也能滿足用戶“一整天都戴著”的需要。同時,它在不到200元的價位上,帶來了同類產品中頗具競爭力的音質表現。和我之前體驗過的上千元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相比,JW1主要還是在佩戴時的視覺裝飾性、用料以及一些音質相關“黑科技”上有所取舍,但其199元的價格我覺得已不能要求更多。它更大的意義在于將開放式真無線耳機這一品類帶給更多普通消費者,讓他們在辦公、學習、休閑、運動等不同使用場景下,也能輕松獲得以往入耳式耳機不能帶來的舒適、久戴無負擔的體驗。
質雖然從來不是游戲耳機最注重的角度,但如果擁有更好的音質定然可以讓你的游戲體驗更上一個臺階,今天評測的主角是一款來自HyperX的高端無線耳機:HyperX Cloud II Wireless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這是一款定位高端游戲玩家的、擁有30小時續航的、7.1聲道無線耳機,兼容PS,PC,Switch平臺,可以隨意跨平臺使用。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先來總結一下核心特點,
1, 續航達30小時的虛擬7.1聲道無線耳機,53mm驅動單元,音效出眾。
2, 柔軟輕盈的耳罩與頭梁,穩固的鋁合金框架,長時間佩戴也可以保證舒適度。
3, 可拆卸式麥克風,內置麥克風偵聽,靜音指示燈
4, 兼容PC,PS4,Switch
01外觀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使用了比較傳統的耳罩式的設計,頂部頭梁用柔軟的海綿與人造皮革材質制作而成,邊緣部分使用紅色絲線縫合,低調的黑色之中點綴亮紅色的絲線,沉穩又不失質感,頂部有壓印的HyperX logo 彰顯信仰。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兩側配置了53mm大尺寸驅動單元的巨大耳罩,完美包裹您的耳朵,與頭梁內部同樣柔軟的皮革與海綿讓噪音無孔可入,超柔軟的材質長時間佩戴也可以保持舒適。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頭梁與耳罩之間使用紅色輕質鋁合金框架鏈接,厚約3mm的鋁合金框架提供穩固的支撐,戴上之后穩固不下滑。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耳罩外側有HyperX的紅色標志,更加凸顯電競信仰。內側純黑色海綿簡約的設計,沒有一絲多余的設計。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左側耳罩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左側耳罩后方從上到下依次是:狀態指示燈,電源按鈕,靜音按鈕,USB Type-C充電接口,可插拔麥克風接口。在麥克風上還有一個指示燈來提示是否開啟了靜音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按鈕為了方便盲按,分別是不一樣的手感設計,電源按鈕使用凹面設計,靜音按鈕是凸面設計。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麥克風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右側耳罩
右側耳罩只有一個寬大的滾輪,用來調節音量,與Win10連接的時候直接控制系統音量,而非耳機本身的音量,這樣操作和控制體驗更加清晰。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配件
包裝之中還附帶了一個麥克風防風罩,USB Type-C充電線,2.4GHz無線接收器。
02功能
功能方面,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使用2.4GHz無線連接,可以兼容Win 10、Sony PlayStation 4、Nintendo Switch,連接Switch需要使用它的dock底座,另外筆者也測試了微軟的Xbox One X,插入之后不能使用,看來是不能兼容。
兼容多個平臺
在PC平臺上,插入無線接收器之后,Win10會自動安裝驅動程序,并完成適配,當然你可以在Win10商店里搜索HyperX NGENUITY軟件來對它進行更加詳細的設置。
HyperX NGENUITY
軟件界面之中有音量調節,麥克風調節,對應的靜音按鈕,7.1環繞立體聲模式的開關,麥克風檢視功能的開關,右上方還有電量顯示與預設模式調節。
默認有三種預設模板,可以自己添加
鏈接到游戲應用程序自動啟用對應的預設模板
電源設置
點擊電池按鈕還可以對耳機進行電源設置,可選擇多長時間之后自動關機。
HyperX NGENUITY軟件設置
HyperX NGENUITY支持簡體中文,各種詳細設置大家都可以輕松學會。
03總結
在第一次戴上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的時候我其實還沒有特別的感覺,只感覺戴起來比較輕松,舒適度還不錯,沒有感覺到這是一款如何優秀的耳機,但后來的試聽體驗感覺非常不錯,7.1聲道的效果非常棒,得益于非常柔軟的耳罩材質,隔絕了外界的噪聲,讓整個聲音環境都非常干凈,只有耳機之中傳遞出來的非常清晰精準的音效。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使用了大約5個小時之后,對于不常使用耳機的筆者來說,已經有些許疲勞,但感受非常深的一點是,這樣的疲勞主要是來自于聽覺本身,并沒有出現使用其他耳機時候的耳朵或者頭臉本身的難受與疼痛,舒適度的表現筆者可以給他打滿分。
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
作為一款無線耳機,延遲必然是不能有的,筆者使用一些測試的音視頻對比了一下,在我的感官之中是沒有發現他聲音的延遲的,這樣看來應該大多數的游戲玩家都可以滿足需求了。另外續航方面,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官方標稱約有30小時的續航,可以輕松玩上一天一宿的游戲,筆者實際使用測試的效果基本上是5個小時20%左右的電量,效果很不錯,不用每天都要想著給它充電。
最后來聊一下價格,京東目前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售價是1299元,可以說是高端水準的電競耳機的價位檔了,對于一般的用戶來說,這個價位其實不太容易接受,但如果你已經用過一些相對便宜的耳機,但并沒有滿足你的需求的時候,不管是佩戴的舒適度還是音質效果,又或者是續航時間等方面,無論是哪里沒有讓你滿意,都可以嘗試一下更高檔位的這一款HyperX颶風無線版游戲耳機,相信他一定可以讓你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765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