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其實是一個老話題了,看到有新的方式提問,所以來回答一下。不過感覺現在和幾年前的情況有些變化,一起來討論下這個話題,有時候感覺時間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情。
先來看一組數據,提到桌面系統的市場占有率時候,先看看具體數據,畢竟數據說話才更有分量。很多時候會用到 Statcounter 的調查數據,從它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在過去一年的數據來看,Windows 占有率是 71.47%的份額。
它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當中,從那么高的占有率就說明,日常使用場景還是Windows為主體。
從數據可以看出,macOS占有率只有15.45%,這個數據在中國大陸地區還只有8.23%,而Windows高達78.47%。
通過國內和全世界的兩個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來,在中國大陸地區,使用Windows的電腦更高,macOS用戶更少。100臺電腦里面,Windows占據了78臺左右,而蘋果Mac電腦只有8臺,只是Windows電腦的零頭。
這也是為什么默認電腦是Windows的原因了,畢竟蘋果macOS的用戶太少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其實還是在于微軟的“盜版策略”,簡單來說就是縱容盜版的盛行,直接打壓了其他操作系統的發展。加上蘋果macOS過去那么多年,一直生活在自己小天地里,只追求高額利潤,對于市場份額好像不太在意。
還有過去那么多年里,國內教育都是以Windows系統為載體和對象的,基本上沒看到哪個學校教macOS(可能個別貴族學校有Mac為主)。
這三方面現實因素,導致了大家提到電腦,默認就是Windows,畢竟接觸和使用macOS的太少了。
雖然現在以Windows為主題的生產力環境,但是隨著現在使用手機為主的,年輕群體成長起來。他們平時用手機,甚至iPhone手機,后來用iPad。接受macOS的更加絲滑,導致在選擇電腦時候,會下意識去選擇Mac電腦。
這個趨勢在過往回答過的那么多問題里面,也能提現出來這個趨勢。
當然,這個趨勢被蘋果昂貴的價格給扼殺了,如果MacBook,和Mac mini價格會降低的話,蘋果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起飛。
當然,導致Windows為主的消費電腦市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常消費級軟件,是以Windows為主的。雖然macOS系統的軟件,發展也很快,但是還是很多沒有的。
選擇下一臺電腦時,面對Mac與Windows兩大陣營,我們往往需要考慮多個維度。預算無疑是其中的一大關鍵因素。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Mac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Mac以其獨特的設計美學、流暢的操作體驗以及強大的性能,贏得了眾多用戶的青睞。尤其是在圖形設計、視頻剪輯等創意領域,Mac的優勢更是顯而易見。
然而,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Windows無疑是更為明智的選擇。Windows電腦在價格上相對親民,同時性能也足以滿足日常辦公、娛樂等需求。無論是辦公軟件、游戲還是各種應用程序,Windows平臺都有著豐富的選擇。此外,Windows系統的易用性也是其一大優勢,對于習慣使用Windows的用戶來說,無需過多適應即可上手。
當然,選擇電腦也需考慮個人習慣。像我這樣的用戶,早已習慣了Windows系統的操作邏輯和界面風格,突然換成Mac可能會讓我感到各種不適應。這并不是說Mac不好,只是個人習慣和喜好問題。而且,Mac在安裝系統、軟件等方面確實會比普通電腦更麻煩一些。記得以前在電腦城,普通電腦裝系統只需花費30元,而蘋果電腦則至少需要100元,這也從側面反映了Mac在維護方面的成本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在選擇電腦時,我們需要綜合考慮預算、性能、個人習慣等多個因素。無論是Mac還是Windows,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場景。最終的選擇應基于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