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涂鴉、 嘻哈音樂、視覺藝術,裝置、展覽、市集、嘉年華……走在永慶坊,時尚潮流元素處處可見,來到這里的年輕面孔多了起來,昔日沉寂的老街區正迎來新生機。
記者獲悉,自2018年10月啟動改造,永慶坊二期8個片區今已有5個片區陸續開放,面積為一期10倍大的永慶坊二期即將在今年底完工。在更廣闊的空間里,永慶坊二期延續城市更新“繡花”功夫,在盡量保留原有建筑風貌、街巷肌理的同時,努力打造中國城市有機更新標桿。
11日上午,記者來到永慶坊,最東的金聲廣場“永慶環”下,一對擁抱著的騎樓卡通小人趣味十足,一位90后青年藝術家以永慶坊騎樓特色創作的“擁抱騎樓”IP形象大型裝置,向人們發出“擁抱”邀請,讓寒冬里的人們邂逅一份溫暖。再往里走,濱河段沿線的空間大都掛著時尚鮮亮的招牌,滿是涂鴉的外墻足以讓人想象夜幕降臨后這里的熱鬧,穿過非遺街區,流連嶺南非遺的魅力后,再來到騎樓段,咖啡、飲料等文藝餐飲店散落恩寧路,最適合靜坐窗邊,嘆一份老城的悠閑。
永慶坊一期項目自2016年9月完工并投入運營以來,已成為全國關注的特色街區、廣州老城新景區、年青人聚集的活力區。永慶坊二期項目作為國家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改造總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相當于一期的十倍,其中,修繕約3.6萬平方米,復建約3.6萬平方米,分示范段、騎樓段、粵博段、濱河段、多寶段、金聲段等8個片區分階段進行建設改造。2018年10月啟動改造至今,歷時2年多,永慶坊二期部分片區已完成建設并對外開放。2020年8月,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游景區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驗收,2020年8月22日,永慶坊4A景區授牌及非遺街區正式開市。永慶坊片區成為國家級4A景區、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利用街區、廣州市第一個非遺街區、廣州市對外交流的窗口。
記者從荔灣區住建局了解到,永慶坊的騎樓段、示范段、濱河段、粵博西段(非遺街區)、粵博東段改造范圍共約40600㎡對外開放;吉祥段改造范圍約15200㎡進入施工階段,金聲段改造范圍約6100㎡進入施工階段,爭取2021年6月底完工;多寶段處于方案階段,項目整體計劃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 空間:在保留與更新間平衡“修舊如舊”并非拘泥于“神還原”
空間更大,更新改造的拳腳更容易施展開來,卻并不意味著不費“繡花”功夫。一期改造珠玉在前,“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成為二期更新改造中時刻要回答的命題。
“修舊如舊”是永慶坊更新改造中常常被提及的詞。荔灣區住房和建設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介紹,永慶坊二期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街巷肌理的原則下,對建筑狀況較好、有價值有特色的建筑按進行維護修繕,保持原有建筑外輪廓不變;對一些原有風貌特征不明顯、保護等級較低的建筑立面增加以結構加固為主的現代建筑元素,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構件進行修補加固,對后期加建的破壞原有風貌的部分進行清拆;對原有已被征拆的部分房屋進行街巷肌理修復,確定建筑風格以嶺南西關風格為主調,與周邊傳統風貌歷史建筑群相協調。
位于濱河段永慶碼頭旁的廣州市荔灣區文物保護單位——吉祥坊1號民居即將完成修繕,面向公眾。該民居是一座三層平天臺兩開間的磚混結構樓房,回字形砌飾的青磚外墻、趟櫳門、陽臺欄桿、天花灰塑……精美的細節體現出建筑較高的價值。據了解,在改造中,施工方邀請了廣州大學團隊進行了原貌恢復,原先的砌磚方式較為復雜,如今磚縫處理得也非常平整,石窗下的雕花破損部分被修補好,呈現新舊兩色的對比。“城市發展進程中,老建筑本身處在變化中,回到原來究竟是回到哪個時期的狀態?我認為,‘修舊如舊’不一定要拘泥于‘神還原’,保留它的建筑風貌和元素,把不同階段的狀態呈現出來,也體現了廣州兼收并蓄的特質。”江偉輝說。
西關老城區普遍存在橫街窄巷的問題,存在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和消防隱患。在二期的改造中,橫街窄巷的特色被保留下來,但在街巷交叉口、濱河沿線,把一些破敗的建筑做了清拆抽疏,打造出一些鄰里花園空間和綠道慢行系統,在整合規劃后,結合消防通道、街巷肌理、交通組織等方面因素,街巷肌理、空間格局也得到優化,原有密集街區遺留下來的消防疏散難問題得到緩解。
然而,空間優化并非一件易事,作為旅游區,永慶坊公共配套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公建配套的完善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公共空間的保留存在空間的“競爭“。就在近日,金聲電影院舊址北側和西側新建筑地上四層建筑、大部分面積做停車場的初步方案受到關注。 “建設地下停車場,地鐵方面的專家認為會影響安全,居民也擔心影響老舊房屋的結構,建地面和地上停車場又有專家提出會影響文化風貌的打造。”江偉輝表示,多次會議后,最后他們決定放棄部分停車建筑面積,把空間還給文化設施,最后后者的建筑面積比原先金聲影院面積還大。
◆ 業態:把“新活力”與“最廣州”融合
“‘新活力’的‘新’,不僅是建筑和空間的更新,更是人和業態的更新。”江偉輝表示,改造后引入文創、科技研發等新型產業,逐步提升了區域業態水平,同時尊重居民意愿,合理置換居住人群,騰挪產業空間,形成了創客空間、科技研發、文化創意、民宿、輕餐飲等多種業態復合共生的狀態,實現文化的復興和產業的提升。據了解,目前,示范段、騎樓段、粵博西段(非遺街區)、粵博東段、濱河段已對外開放,共51個商家運營中,商鋪出租率高達95%。
位于騎樓段恩寧路永慶坊227號的鐘書閣,原先建筑整理風貌較好,但內在構建老化較為嚴重,因此進行了一些改造,保留了原來的大格局和精美構建,對內部空間進行了調整,使之符合現代的使用需求,這里被打造成一間頗具人氣的嶺南風文藝書店。走進其中,菱形拼花地板、鑊耳屋造型的閱讀區、抬頭可見的滿洲窗……穿越時光的書香更顯綿長。與之一墻之隔的網紅奶茶店融合了西關騎樓的特色,青磚墻、厚木窗欄、木牌匾、復古沙發、八仙桌等讓人恍若置身老西關的茶樓。
“永慶坊可逛可玩的地方更多了!”在年輕人熱衷分享身邊事的某短視頻平臺上,關于永慶坊的762個視頻播放次數近300萬次。被#文藝青年必逛老街##拍照圣地##廣州西關#等標簽吸引,一群群年輕人慕名前來,永慶坊的流量也在線下聚集。尤其是2020年以來,隨著永慶坊二期多個片區的開放,網紅餐廳、濱水酒吧、精品咖啡、文藝書店、潮玩店鋪密集“上新”,吸引越來越多人停留、體驗、消費。
“永慶潮啟”開街活力周、“潮玩永慶”大型公共空間藝術活動、“朝嘆晚蒲”生活藝術節……這邊廂,吸引年輕人的、時尚的、國際化的活力業態日益豐富。那邊廂,二期項目引入了更多本土特色業態,作為國內外知名打卡地,這里正成為“最廣州”的一張名片。匯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等10間非遺大師工作室的廣州非遺街區在去年8月落地永慶坊二期,蓮香樓等傳統手信店開了進來,集納7家廣州小吃味道傳統老店的老字號集合店即將開業,不少經營者紛紛以西關特色進行店面包裝和產品研發。集納吃、宿、游、玩、購“一站式”的體驗里總能找得到廣州味道、廣州記憶、嶺南元素。
在整理的業態局部上,永慶坊從東到西呈現由動到靜的漸變。金聲段將打造“先鋒主場”,引進現代復合藝術展演空間,吉祥段定位為 “時尚天地”,多寶段規劃為“創意部落”, 粵博西段打造“人文小巷”,濱河段、粵博東段則是 “慢調水岸”。“ 永慶坊二期最東連接上下九,人流首先從東邊過來,再往西走是荔枝灣景區,在業態上的布局上,這里能和上下九、荔枝灣形成過渡、串聯。”江偉輝說。據了解,荔灣區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永慶坊處于荔灣14條歷史文化街區聚集區的中心,今后,荔灣將以其所在的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為原點,把更新改造向周邊延伸,以點穴式的、小片的改造推動整個北片老城區的變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多 通訊員 荔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胡群智
祥體育WELL助力2023女足世界杯,吉祥坊物Tazuni 閃亮登場。2023年國際足聯女子世界杯于2023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舉行,為首次由兩位東道主共同合辦的女子世界杯。2019年7月31日,國際足聯執行委員會決定從2023年起將比賽隊伍從24支增加至32支。
Tazuni是一只有趣的、熱愛足球的企鵝,它成為了2023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女子世界杯的官方吉祥物。
塔祖尼是一名15歲的中場球員,她的故事講述了她在海灘上和一群孩子玩耍后愛上足球的故事。在國際足聯女足世界杯的籌備過程中,她將出現在商品、媒體平臺和社區活動中。塔祖尼這個名字融合了企鵝的故鄉塔斯曼海和尤尼蒂,這是該活動的核心價值。
2023澳大利亞/新西蘭女足世界杯小組賽賽程表
永慶坊(廣州)位于廣州市最美騎樓街——荔灣區恩寧路,東連上下九地標商業街,南銜5A級景區沙面,是極具廣州都市人文底蘊的西關舊址地域。一邊是文藝小資的文創空間,一邊是接地氣的百年民居,嶺南古巷、麻石路、西關大屋、趟攏門......,以及翻新的恩寧路騎樓街、八和會館、金聲電影院和新開張的“民國風”士多店、懷舊照相館等網紅店,全部匯聚在一起,讓這條百年老街煥發出新鮮活力。
2018年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州市考察,第一站是荔灣區西關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談到城市規劃建設,他強調,城市文明傳承和根脈延續十分重要,傳統和現代要融合發展,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永慶坊探索的其實是一套“黨委統領、政府主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的舊城微改造新模式,用“繡花功夫”活化廣州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按照“老城市,新活力”的總體要求,永慶坊為活化后的歷史名街注入新時代的城市生活形態,成為中國新時期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桿、廣州嶺南文化對外交流的窗口。
2019年10月18日,下午的陽光照亮了窗臺上一盆花,窗邊墻上掛著主題為“微改匠心”的永慶坊今昔對比圖。
在習近平總書記廣東考察一周年前夕,請跟隨南都記者鏡頭,看看永慶坊近幾年留下的光影,在千年商都的街巷記憶中,喚起你的“鄉愁”。
鏡頭回放
2018年7月12日下午,廣州恩寧路,施工人員開始拆除揭下覆蓋在吉祥坊一號民居外墻上的幕布。這一幕場景頗具象征意味,恩寧路粵劇藝術博物館以東的片區,也就是今天的永慶坊二期,經過近10年的蟄伏后,重啟改造。
2016年9月24日,永慶坊一期,小廣場前的一面窗戶映照出正在施工的小廣場與房子。
全新打造、被戲稱為“永慶環”的水幕裝置,是永慶坊二期的“吸睛”之筆。當感應到有游客進入后,大圓環會自動啟動水霧,隨風散落,形成一個圓形小瀑布,并隨燈光變換不同色彩。
2019年10月19日,永慶坊一期,居民們似乎習慣了微改造后生活的改變。
2019年10月18日,永慶坊一期,一家民宿的門口擺放著一匹白馬塑像吸引眼球,不時有游客在此打卡留影。
2019年10月18日晚,永慶坊一期,玩足球的小女孩與店員在小廣場上互動,享受悠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