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好玩的內(nèi)容和朋友分享時、工作中遇到疑問要向領(lǐng)導請示時,我們總是習慣用截屏的方式把電腦上的內(nèi)容「取下來」再發(fā)送給對方。那說到截圖,你最常用的截圖快捷鍵是哪個呢?
今天,我們就對最常見的微信截圖(Alt+A)、QQ 截圖(Ctrl+Alt+A)以及在 Windows 10 去年 10 月更新版中新增的截圖快捷鍵(Windows 徽標鍵+Shift+S)進行一個全面對比,告訴大家哪一款截圖軟件更好用。
哪種截圖的打開方式更簡單?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即使一開電腦就要登陸微信/ QQ,也不愿意讓它們兩個開機自啟動。但不論它們兩個中的哪一個,都必須登陸之后才可以使用截圖功能(這不是廢話嗎),鑒于微信默認的截圖快捷鍵(Alt+A)比 QQ(Ctrl+Alt+A)的短,這輪比拼就算微信比 QQ 更方便吧。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則不需要在后臺運行什么軟件,只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通過「Windows 徽標鍵+Shift+S」進行截圖。對比起微信或者 QQ 截圖必須要登陸某個軟件就方便了不少。
即使微信和 QQ 可以自定義快捷鍵,但需要定義至少兩個按鍵。
自帶的截圖工具就不一樣了,在「設(shè)置→輕松使用→鍵盤」中,你可以定義「PrtScn」鍵為截圖快捷鍵。
沒錯,就是那個在 Windows 7 時截取全屏、被 QQ 截圖吊打的按鍵,在 Windows 10 上發(fā)光發(fā)熱,搭上了新功能的順風車。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開啟方式這一項上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微信截圖≥QQ 截圖。
哪種截圖的方式更豐富?
微信與 QQ 師出同門,按過快捷鍵后就會開啟截圖功能,并且可以識別窗口邊緣,讓截圖更加方便。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則無法自動識別窗口,但它融合了之前 PrtScn 鍵截圖時的特點,可以截取全屏、截取活動窗口、截取矩形以及不規(guī)則截圖。
綜合來說,微信、QQ 截圖雖然可以識別窗口邊緣,但只能截取矩形框,Windows 10 截圖截圖方式更豐富,但比不上微信、QQ 截圖那么智能。
不過微信、QQ 截圖時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當你的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分辨率與筆記本不同時,開啟截圖會有概率出現(xiàn)部分屏幕無法截到的情況。
▲ 下方平板分辨率較高,微信截圖識別了上方顯示器的分辨率,導致平板白色部分無法截圖。
在截圖方式豐富程度上,Windows 10 自帶截圖工具≥微信截圖=QQ 截圖。
哪種截圖方式的后期處理更全面?
我們先來看一下幾個軟件截圖的操作框。
微信的截圖可以進行框選、添加箭頭、馬賽克、文字,甚至可以把自己保存在微信里的表情包也放進截圖中。
QQ 相對微信少了添加表情,但可以更方便的發(fā)送到手機和收藏。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軟件與上面截圖工具的后期界面完全不同,你可以用鉛筆或者彩筆進行標注,也可以用馬克筆進行強調(diào),還可以用尺子和量角器進行精準的測畫,你的每一項操作都會被實時復(fù)制,但有 0.5~1S 的延遲。
總的來說,與微信、QQ 截圖與后期同時進行不同,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是明確的先截圖,如果你有需求的話再進行后期。老實講我感覺是相對麻煩的。
功能方面微信與 QQ 截圖之后的各種標注、打碼、分享與社交軟件相結(jié)合,更貼近我們的使用場景,Windows 10 的后期功能較為平淡。
對比下來微信截圖≥QQ 截圖>W(wǎng)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
最后說兩句
我們設(shè)想一個場景,刷微博時看到一個搞笑段子,高興的截圖標注,并且抹去了陌生人的 ID 信息,然后分享給朋友,得到他們的一致稱贊。
我們再設(shè)想一個場景,用電腦看電子書時,發(fā)現(xiàn)有一段話寫的很好,點擊 Surface Pen 的尾部按鍵喚起截圖,然后用筆在截圖上高亮標注,發(fā)送到 OneNote 上,完成自己的讀書筆記。
微信/QQ 的截圖方式更偏娛樂、偏社交,當然,也更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而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工具與 Windows 生態(tài)融合的更好,是與生產(chǎn)力、Windows 10 流暢操作相契合的。有了這樣的了解,你大概也就知道該選擇哪個截圖工具了。
說不上誰好誰壞,但 Windows 10 自帶的截圖快捷鍵至少不用登陸 QQ。
從去年 9 月份入了一臺Surface Go,目前已經(jīng)是我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產(chǎn)品。
每件產(chǎn)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關(guān)鍵是讓它「物盡其用」。
在我看來,Surface Go最恰當?shù)亩ㄎ皇?strong>「筆記本」。不是筆記本電腦,不是laptop,而是notebook,一臺被電子化,更強大的筆記本。
我們用筆記本來做什么呢?記錄、收集、剪貼、勾畫、批注,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別人交流想法……
一個理想的筆記本,應(yīng)該是一個人的第二大腦。Surface Go就非常適合承擔這個功能。基本上Surface Go 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主力機了。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互聯(lián)網(wǎng)越來越發(fā)達,我們想要搜索知識,找到經(jīng)典的書籍,越來越簡單,可是我們的注意力卻變得越來越零碎。
我就是這樣,天下大事,一搜就能找到,眼前的念頭,轉(zhuǎn)身就忘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方法,叫做「一元式筆記法」,就是你可以把你腦中的想法、工作的事務(wù)、讀書的感受都記錄在一本筆記當中。
這個方法非常適合我,以前總愛搞形式感,感覺應(yīng)該不同的筆記本承擔不同的功能,專門記創(chuàng)意的,專門記工作的,專門記讀書感受的等等,最后的結(jié)果是,有想法要記錄的時候,要翻半天才能找到合適的本。定期整理的時候,也經(jīng)常會漏掉一兩個本。
后來就開始實踐一元式筆記法,需要記錄的時候,打開就寫,整理回顧的時候,也不會遺忘,反正就這么一本。之前使用的是紙質(zhì)的筆記本,現(xiàn)在Surface Go成了我的一元式筆記,感覺又方便了不少。
有需要記錄的內(nèi)容時,打開就能寫,直接用筆勾畫。如果遇到真要記錄大段的文字,這時就可以打字,強烈推薦大家花上幾天,熟悉一下雙拼輸入法,能把自己打字的速度提升一倍。
WIn 10 自帶的瀏覽器也支持觸控筆,從網(wǎng)上查到資料,直接可以圈點勾畫,然后截圖。之前我是單單截圖保存,可是過了一個月再整理的時候,死活想不起來當時為什么要截這張圖了,現(xiàn)在只需要隨手圈一下或者寫兩個字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囧事了。
很多念頭都是一閃即過,如果不能快速捕捉就會忘掉,Surface Go 現(xiàn)在就是我最大的一張想法收集網(wǎng)。
有人問我說,你讀過的書都能記住嗎?
記不住。
我連昨天午飯吃的啥都記不住,更別說倆月前讀的書了。
但是我會做筆記,其實只要需要的時候可以找到,那放在腦子里還是放在本子里其實沒有太多差別。
平時讀的書,大概就是三種形式,紙質(zhì)書、適合Kindle的電子書,還有PDF。之前的問題是,三種形式的書,很難找到一個地方來匯總筆記。現(xiàn)在用Surface就非常方便。
紙質(zhì)書,以前在書上勾畫,可是只要書不在身邊,想找的就找不到,現(xiàn)在讀紙質(zhì)書,遇到有啟發(fā)的內(nèi)容,直接用Surface拍個照,然后在圖片上勾畫和批注。
電子書的話,用Kindle的時間比較多,Kindle唯一的痛點就是如果想要做點筆記,打字的速度實在是太讓人著急了。現(xiàn)在我的方法是在Surface上安裝一個Kindle軟件,這樣在Kindle上讀書的進度會同步到Surface上,所以想要記筆記的地方,只要在Kindle上加個書簽,然后在Surface上操作就好。
PDF的話,推薦一款軟件叫Drawboard PDF,可以直接在PDF上標記和批注,非常方便。
不論是平時的信息,還是書上的知識,不僅要收集和儲存,更重要的是讓這些信息相互影響,并且創(chuàng)造出新的內(nèi)容來。
我發(fā)現(xiàn),面對一張白板,用筆「勾畫」的模式,最容易開啟我們的思路。
可以寫清單,可以列表格,可以畫思維導圖,也可以直接寫成一段文字,很多軟件固然很好,但是形式都太固定,而我們在理清思路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哪種工具、哪種形式更適合我們,這時OneNote+觸控筆這種更自由的形式,就更合適了。
如果是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也可以在一臺OneNote上勾勾畫畫,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導成PDF或圖片,方便大家保存。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準備寫一個專題的文章時,搜集了很多資料,可是這些資料怎么整理,就成了問題。現(xiàn)在我的方法是,把所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文字、圖片、筆記,全部放在一個筆記里,然后開始圈點、連線、補充內(nèi)容,這樣,這些資料之間的聯(lián)系就慢慢清晰起來。
不論是深度學習,還是深度工作,匯總和梳理都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
如果需要打字,Surface Go也可以成為便攜的工作站,自帶的鍵盤蓋手感不錯,在家的話,我會給Surface外接上大屏幕和機械鍵盤,工作起來和臺式機沒有差別。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不能跑大型游戲,不過這對于來說不算壞事,作為一個自由職業(yè)者,沒有游戲才是工作的最大動力。
自打成為自由職業(yè)者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在家里根本不可能干活,家里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現(xiàn)在我會每天到咖啡館去看書和寫東西。
基本上只要抓起一本書和Surface就能出門。去外地的時候也是,只要記得把Surface和Kindle塞包里,就不怕有完成不了的工作了。
唯一的問題是,Surface時常會被老婆征用,聽講座的時候記筆記,開會的時候做紀要,感覺她其實比我更需要,我可以背著雙肩背帶著筆記本電腦四處跑,她的包里就只能放下Surface Go。
在這個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如此發(fā)達,物流又如此便捷,我們想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識,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可是我們的注意力會變得越來越零碎。無論是學習時、工作時、讀書時,把那些稍縱即逝的想法記錄下來,捕捉下來,對于我們來說會是一件更難事情,卻又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這就是Surface Go最能發(fā)揮作用的地方。
日常工作中,大家都少不了用截圖來輔助我們更快更直接的進行交流:有人詢問操作流程時、分享聊天記錄時,看到好物推薦時,一手截圖就能解決……
而很多時候,截圖還是報告中進行說明的有力圖證,一般是為了還原場景,在報告講解中起到輔助理解原型的作用。
可是生硬的截圖會影響PPT的美觀,截圖內(nèi)容沒得選,那這無從下手的截圖要如何才能提高顏值?
這時候關(guān)鍵的一點來了,我們要善于利用圖飾:
截圖一般都是通過手機、電腦截屏保存成圖片,我們在使用圖飾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圖飾。
一、手機截圖
手機截圖大多數(shù)時候是長圖,長圖擺放位置不是左就是右,即便在排版上費盡心思,但頁面整體效果看起來還是不盡人意。
【改善方法】:加上手機圖飾讓截圖更加高度還原場景,讓頁面效果看起來更加豐滿
二、電腦截圖
電腦截圖大部分是大圖,大圖的擺放空間有限,大大限制了發(fā)揮空間,就算是簡潔的版面,也會被內(nèi)容豐富的截圖響整體效果。
【改善方法】:加上電腦圖飾給截圖巧妙劃分區(qū)域,讓頁面降低凌亂感,增添視覺效果。
但是這種清晰好用的圖飾素材去哪里找又是一大難題,不用擔心,這個我們早有準備,要完成一頁顏值在線的截圖說明報告,只需4步即可:
01
新建截屏說明模板
點擊新建 “+” 號
找到案例——【截屏說明】
挑選符合自己案例的模板
02
更換圖片
點擊右側(cè)【更改圖片】
一鍵替換所需圖片
03
更改樣式
點擊右側(cè)【更改樣式】
可根據(jù)當前案例更改新樣式
04
添加動畫效果
點擊右側(cè)【動畫演示】
增添符合案例的動畫效果
我們截屏說明素材庫的模板不止有電腦、手機,還有網(wǎng)頁、平板等相關(guān)圖飾素材,由設(shè)計師們精選設(shè)計,針對不同場景打造多樣化截屏展示效果。
還在嫌截圖處理總是沒新意?圖飾素材沒地方找?把這些煩惱統(tǒng)統(tǒng)交給我們,你只需要簡單四步就可以完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