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張易文,或許有人會記得她的名字。

    普通人18歲才會參加高考,可這個小女孩卻是9歲參加了高考,13歲就已經大學畢業,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神童”。

    可這位神童在畢業后并沒有繼續升學,而是在父親的安排下回到了家鄉......

    兩次高考,塑造“神童”稱號

    2016年6月,在河南商丘的高考考場外,一個瘦瘦的一米三左右的小女孩拿著準考證進入了考場。

    這個小女孩叫張易文,只有9歲的她一出現就成為了整個考場的焦點,9歲就能參加高考嗎?原來,我國參加高考只需要證明本人具有個高中知識水平即可。

    而小小年紀的張易文擁有高中知識水平的秘密就在她的父親張民弢身上。這時的張民弢,正十分自豪地站在考點外,向大家“傳授”他的教育方法。

    張民弢認為,現在的教育方式不適合中國的孩子們,于是自己在家開了一家“私塾”用自己的教學理念來教學。

    張易文2007年在河南商丘出生,3歲那年她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漢字,天賦異稟的她僅僅4歲就已經認識了一千多字

    在4歲以后,張民弢安排女兒進入自己創辦的“私塾”學習。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張民弢要求她提前開始學習中學知識

    好在張易文學習刻苦,頭腦靈活,僅在7歲時就學完了初中的大部分知識

    但這并沒有達到張民弢的要求,所以在之后的時間里,她更刻苦的學習,在9歲時已經基本學完了高中的知識

    9歲這個年紀,其他小朋友還在抱著電視機看動畫時,張易文已經完成了高中的學業。

    張易文后來告訴大家,在她學習高中知識的時候,每天早早就起床,晚上9點才睡覺,除了中午休息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學習

    張民弢看到女兒學習的成果,認為可以帶他去參加高考,這樣不僅可以把女兒送進更高的平臺學習,還能為自己創辦的“私塾”做一場有力的宣傳

    于是,張易文的父親給她報名了2016年的高考。考完后,張易文認為自己的語文和英語考的還不錯,但理科稍微有點差。

    快要出分那幾天,他和女兒感到既緊張又激動,到了查詢那天,他和女兒一起蹲在電腦桌旁查詢分數。

    但成績出來后,兩人都大失所望,張易文的成績并不理想,只考了172分,沒有被任何高校錄取。

    他的父親張民弢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同于現在國內的應試教育,所以無法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為了讓女兒考入大學,張民弢把女兒送進了一家高考復讀機構,張易文在里面跟班學習了4個月

    2017年6月,張易文父親給她報名了商丘工學院的單招考試,僅復讀了四個月的張易文考出了352分的成績,成功的被學校錄取。

    年僅10歲的張易文就這樣進入了大學學習,經過媒體的報道和網絡的發酵,網友們紛紛稱這個9歲就參加高考,10歲就考入大學的小女孩“神童”。

    這個“神童”的稱號也讓她的的父親十分得意

    跌落神壇

    在張易文進入大學后,他的父親又趁著熱度將自己的“私塾”炒作了一番,還公開把他對張易文的未來規劃公布了出來——10歲考上大學、15歲考上研究生、20歲博士畢業

    他還自信的宣布,即使無法在計劃的年齡完成這些目標,張易文再復讀5年,也會比別人早3年獲得博士學位

    可事實卻跟張民弢的想象大相徑庭。在張易文進入大學后,明顯不適應大學開放的教學模式,他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經常會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地方。

    這時的張易文已經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成績一度低迷。

    在生活中,因為張易文的自理能力也不如其他同學,導致她的大學生活很不方便。

    張易文在跟同學們的相處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她跟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共同話題,室友們討論的話題張易文有些甚至沒聽說過。

    而同學們也都把張易文當做妹妹,她在校園里并沒有交到真正的朋友,所以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在有人問她為什么要來上大學時,她說參加高考是父親的主意,而考上大學后應該干什么她卻不知道。

    年僅10歲的張易文十分迷茫,她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更不明白上大學的意義是什么。

    果然,13歲大學畢業的張易文并沒有像父親規劃的那樣繼續升學,而是在因為是自己未成年而找不到工作時,被父親安排進了“私塾”做助教

    張易文的工資僅有2000元左右,而且除去平時遲到批改作業不認真等扣除的工資,實際發下來只有一千多元

    自己選擇的路

    2024年6月6日,張易文已經17歲,現在的她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她認為自己不適合走父親選擇的那條路,于是張易文自己選擇重新進入高中學習

    對于這件事,她的父親認為,張易文是出于從眾心理和逆反心理做出的這種選擇。還認為女兒重新進入高中學習是走了彎路

    網友在看到這件事后,不斷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許多網友認為,還是要孩子本人做選擇她才不會后悔

    最近張民弢發現,張易文在看一本《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書,也許張易文現在的選擇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山吧

    結語

    也許正常的參加義務教育無法這么快的獲取知識,進入大學,更無法獲得“神童”這個標簽。

    但義務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孩子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而不是為了學習而放棄孩子的自由以及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

    相信張易文在自己的選擇下可以走向自己理想的道路,真正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信息來源:

    央廣網:2016年6月8日,關于“商丘9歲女孩參加高考 考前基本學完高中課本”的報道

    東南商報:2016年6月12日,關于“河南九歲女孩高考自稱是爸爸的主意”的報道

    中國青年網:2017年9月15日,關于“十問“大專女孩”張易文之父:女兒再也不愿過名人生活了!”

    紅網:2024年6月7日,關于“十歲女童參與高考的再反思:加速教育不具社會和實際的土壤”的報道

    姜明宇的獲獎證書

    6月30日上午10時許,合川中學主教學樓中間的空地前,幾張成績榜一字排開,上邊寫著學校高考成績600分以上的同學名字。70歲的姜永華站在成績榜前,看著榜單上一個虎頭虎腦少年的照片,滿臉笑意。

    “667分,在學校排名第四,他還說自己考撇(差)了。”指著孫子姜明宇的照片,患有糖尿病的姜永華此刻精神得像個年輕人,手卻在微微顫抖。

    此刻,在離學校不遠的一間民房里,照片上的少年正安穩地坐在電腦前,整理著給學弟學妹們的數學筆記,偶爾望一眼窗外。

    8個月開始說話、1歲會識字、2歲自學英語、5歲直接從學前班跳級到二年級…… 重慶合川的小神童姜明宇早早地就出了名,如今,姜明宇剛剛參加完高考,考出了667分的好成績,然而對于這個成績,15歲的他卻并不滿意。

    曾經的“小問題精” 如今是小暖男

    △姜明宇和袁禮碧

    合川區靛市街22號附7號1棟,姜永華一家租住的房間就在這個老街的一角。

    “2009年開始,我就關注這個孩子了,那時候我在合川區公安局工作。”雖然已經過去了這么多年,現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民警袁禮碧仍清楚地記得找到姜永華的住所——是她最先發現并挖掘推出“合川有個小神童”的報道。11年來,她一直關注著這個孩子的成長,不僅自己力所能及幫助他,也帶動了一批好心人加入到對這個家庭的關愛和幫助中來。

    當然,這次過來,她也有個特別的任務,就是將自己和朋友們捐贈的7600元錢交給爺孫倆,“上大學了,肯定要花不少錢,能幫多少是多少!”袁禮碧說。

    2013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曾和姜明宇見過一面:那個時候,9歲的姜明宇一副虎頭虎腦的樣子,是個自來熟,和剛剛見面的老師幾分鐘就打成一片了,緊接著就開始纏著老師,詢問學校是否有化學實驗室。

    “老師,你會背圓周率嗎?我能背到后面60位哦”“老師,我們來比比口算”……這還不算完,那時的小明宇愛炫耀,非要和老師比拼數學題,一度讓老師很頭痛。

    如今的姜明宇是什么樣子?是否還像當年一樣是個“小問題精”?會不會見面就考數學題?這不禁讓記者有些期待,甚至是緊張。

    推開次臥房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書山”,一堆堆,一排排,包圍著床和電腦桌,讓整個房間幾乎沒了落腳的地方。

    這些都是姜明宇從初中以來做過的教材和試卷,大概估計了一下,如果將這些試卷疊放,加起來起碼有10米高。

    一張電腦桌前,一個少年正端坐在電腦前,屏幕上展開的Word文檔中,是各種各樣的數字、符號。

    △姜明宇正在給學弟學妹們整理數學筆記

    “我正在給學弟學妹們整理數學筆記,稍稍等我一下哈!”直到記者碰倒了一摞試卷,姜明宇才注意到有訪客的到來。他站起來,沖著我們微笑。

    翩翩少年,一臉陽光。如今的姜明宇個子已經比爺爺高了,面龐白凈,當年滿臉的稚氣已不見,雖仍是快言快語,但看著卻穩重了許多。

    愛化學,把陽臺改成實驗室

    趁著姜明宇整理筆記的空檔,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重新打量了爺孫租住的房子。在這套兩室一廳60多平方米的房屋里,除了必須的衣柜和散亂的生活日用品,寒磣得讓人懷疑這是位于城市的家庭。客廳的一部老顯像管電視多少有了點現代化的氣息,它是8年前姜爺爺從二手市場淘回來的寶貝。

    兩間臥室,姜爺爺和66歲的老伴姜婆婆一間,另一間就是姜明宇的小天地。“書山”中的老式木繃子床,彈簧繃子已經失效,一坐下就吱吱作響,家里最值錢的寶貝就是姜明宇的電腦。這還是當年合川區公安局民警劉春林送給姜明宇的初中畢業禮物。

    姜永華說,每天中午難得的閑暇時間,孫子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電腦桌旁。

    從小學生、初中生到高中生,姜明宇年齡增長,癡迷學習、醉心化學的學習習慣卻一直沒有改變,靠近街頭一邊的不足6平方米的陽臺,被姜明宇改造成了簡易的書房兼小小實驗室——實驗室雖小,各種器材卻不少,燒杯、酒精燈、試管、蒸餾瓶、簡易顯微鏡……都在這6平方米的空間里規規矩矩放著,似乎時刻準備著一場化學實驗。

    “別拍照別拍照,這里實驗設備的擺放很不規范啊!”看到記者端起相機,姜明宇趕忙從“數學海洋”中回神,擋在一堆堆設備前,滿臉通紅。

    原來,因為空間有限,姜明宇這兩天將一些數據也放到了陽臺上,但對于化學實驗室來說,儀器必須遠離紙制品。姜明宇沒騰出工夫來收拾,但對于專業性,他卻有著特別的執著。

    “這娃兒,不懂禮貌,太較真!”一邊的姜永華嘴里埋怨著孫子,臉上卻滿是笑意。

    實驗室是姜明宇上初中后想方設法建起來的,試驗用的器材有一些是當年的初中班主任送的,少數是爺爺花錢買的。

    墻頭書柜里,堆放著從小學到大學,從字典到百科知識的各類雜亂書籍,那里面許多是好心人送的,還有爺爺撿來的破爛。這些書,是小神童重要的精神糧食。小時候,他常常因為沉溺于書中忘記上廁所,多次出現尿褲子的糗事。

    爺爺既當爹又當媽

    對姜永華來說,孫子是自己的全部,當年孫子出生才5天,他和姜婆婆就承擔照顧的責任,后來,小明宇2歲那年,孩子的父母離了婚,姜明宇跟父親生活。

    多年前,一次意外,姜明宇的父親修車時頭撞到大貨車底部,患了腦動脈血管瘤,命懸一線,花了17萬多搶救過來,也給家里新添了近10萬元的債務。姜永華說,這些債目前還有5.6萬,只有一分錢一分錢慢慢湊齊了來還。

    如今,明宇爸爸仍在休養狀態,不能做重活。家里的主要勞力倒下了,本來就拮據的生活就更顯捉襟見肘。以前姜婆婆在城區打短工還能掙一份工錢,但不幸卻頻頻光顧這個家,2016年8月,姜婆婆又突然查出患上了膀胱癌,照顧孫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姜永華身上。

    姜明宇是爺爺一手帶大的,也是他第一時間發現自己的孫子有學習天賦——姜明宇1歲的時候,拉著爺爺的腿問對面人民醫院幾個大字怎么念,爺爺隨口說了一次。

    沒想到,幾天后再次路過醫院,孫子脫口就念出聲。從那以后,爺爺驚喜地發現,孫子對街頭的所有文字都有異于常人的敏感,再生僻的字,只需要教一次,第二次見了他就能讀。

    自此,爺爺開始有意識培養小明宇的認字能力,煙攤、藥店、街頭廣告,凡是能蹭字的地方,爺爺都帶孫子去,離家最近的書店,也是小明宇去蹭讀最多的地方。

    爺爺的保護意識還很強,很小的時候,孫子的“小神童”聲望已經在街坊傳開,姜永華卻婉拒了當地記者的采訪要求,他擔心娃娃太小,出名后會有居心叵測的人把他拐走。后來,合川的街頭,經常能見到爺爺陪著孫子在書店蹭讀,在鋼琴店去看人家彈琴的畫面。再后來,5歲的孫子上學了,爺爺依然每天風雨無阻地接送。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老人有個最樸素的愿望,就是把孫子培養成才!

    孫子依然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表面笑嘻嘻的姜爺爺卻是內心愁腸百結,自己的年齡漸漸大了,身體已是一年不如一年,糖尿病困擾自己多年,前不久不慎摔了一跤,左小腿腫得像個饅頭,傷口后來很久都不能痊愈,現在走路都有些吃力。

    “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不然真的挺不過來。”姜永華說,這些年,多虧學校和老師還有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自己才減輕了一些負擔。由于當年小明宇父母離異后,小孩的戶口一直在外婆家里,外公外婆有退休工資,孩子就不能申辦低保。但自己所在的地方目前又是遷移限制額紅線區,娃娃的戶口暫時不能遷入。沒有低保,就不能享受學費減免,合川中學校長告訴他,給娃娃減免的學費都是老師們交的,這讓爺爺感激又不安。

    后來,合川中學的一位校友——原合川一中89級二班現在白鹿小學當老師的王應玲得知爺孫倆的事情,主動號召原89級二班的同學們捐款,大家每個月捐1000元給爺孫倆。

    “真的幫了我們大忙,恩人的情誼不能忘,這都是人情債,將來要還!”姜永華眼里飽含淚水,說話間看向自己的孫子,后者點點頭,一臉堅定。

    不炫耀自己

    從小對玩具不感興趣,和同齡孩子缺少共同語言,姜明宇也是老師和同學公認的“怪才”,他不會按照世俗的想法去說和做,他有他的原則。

    “我整理的筆記,沒有什么重點,因為對我來說,課本上出現的每一處知識點都是重點。”閑聊中,姜明宇仍舊沒有放下手頭的整理工作。

    對于不少學生來說,考試完,扔書、扔筆記甚至燒掉所有高中的學習材料,這似乎成了一種“儀式”。

    “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些都是讓我進步的工具,沒有理由這樣。”在姜明宇的屋里,每一本書都整整齊齊擺放在固定的位置,重要的課本書籍,姜明宇更是舍不得丟。

    年少成“神童”,姜明宇卻很不愿意炫耀自己,比如我們希望能夠給他和爺爺拍照,他就一直抵觸,還一再要求,絕對不能去學校。他說有一次,一家媒體考試時找他采訪,他特別反感,他一再強調,千萬莫去學校打擾。

    對于自己的未來,姜明宇有很明確的規劃——報名南開大學化學專業,大學畢業后考研,之后讀博士,或者留學,只要能夠繼續,就不會停止學習深造。

    “這不光為了自己,更是完成對爺爺的承諾。”說話時,姜明宇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爺爺,映著電腦上數字海洋的雙眸,此刻有著特別的溫柔與堅毅。

    多人說起黑客都會覺得是在黑暗的房間里,一個戴著黑色帽子的中年男人的形象。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黑客,他被稱為中國年齡最小的黑客,他的名字叫做汪正揚。他在13歲的時候聲名大噪,驚訝了互聯網圈的一眾大神。曾經因為不想做作業,于是就黑掉了學校的系統,小小年紀就給國內多家互聯網大公司修補網絡安全漏洞。曾經立志做“白帽子”的他,如今現狀怎么樣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走進這個神童黑客的世界。先贊后看,養成習慣,感謝大家。

    汪正揚在8歲以前和普通的小朋友沒有兩樣,他是一個典型的00后男生,2001年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出生。小時候的他就非常喜歡玩電腦,因為那些網絡游戲總是帶給他很大的刺激,有的時候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可能是由于玩多了也就膩了,他有一天突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過于無聊,而且那些游戲也都沒有什么新意,他想要知道這些游戲到底是怎么來制作的呢,于是他開始上網查找一些資料。想看看自己每天玩的這些游戲,瀏覽的這些網頁是如何生成的。就這樣,他開始了他的網絡安全之路,他發現這些網頁游戲全部都是通過程序代碼來實現的,他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汪正揚8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嘗試著自己寫一些程序,但是寫程序的道路是非常難的,因為當時他才讀小學,英文水平非常低,很多程序以及代碼都是通過英文來寫的,他完全都看不懂,所以他的電腦桌旁常常備著一本英文詞典,遇到不會的單詞就馬上查一下意思。就這樣他的英文水平都提高了許多,后來他不滿足于在網上看一些教程,他想要知道更加高級的代碼寫法,于是他買了很多種代碼程序的書籍,開始一個人在房間仔細研究。這個時候汪正揚的父母察覺到了兒子不是玩玩而已,而是真的將寫程序當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是有一種鉆研的精神。他們不想打擊兒子的信心,所以汪正揚的父親就給他買了最頂級的電腦讓他使用,來鼓勵他發展自己的愛好。

    在他10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寫自己的網站,將自己一些有趣的經歷,很好的想法,全部都在網站上面展示出來,他發現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慢慢地到了初中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作業越來越多,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他厭倦了學校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有一個想法,他要入侵學校的答題網站。給學校一個警告,自己不想再做題了,他沒有花多少時間就破解了學校的系統,并且成功入侵。但是后來他還是沒有繼續進行惡作劇,而是將學校的漏洞報告給了學校負責人并且幫忙修補漏洞,學校一邊震驚于居然有學生入侵網站,一邊也佩服這個12歲的小男生居然能夠擁有這么高超的技術。不過后來汪正揚解釋他入侵的是高中部的網站,而自己當時是初中,并不是想要不寫作業,而僅僅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汪正揚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來共同進步,在當時他擁有了好幾個QQ群,這些群聊里面全部都是一些國內非常有名的黑客或是計算機高端人才。他們在里面,一起交流學習,一起破解漏洞。汪正揚最開心的就是能夠在群聊里面一起交流,因為這樣能夠讓他獲得快速的進步,而且也能夠了解到更加先進的技術。這段時間的汪正揚是他進步最快的時候。當然為了自己的夢想,汪正揚也做了很多種嘗試,他參加過360大公司創辦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是為了培養網絡安全人才,也是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汪正揚毅然決然地就報名了,他不想錯過這么好的機會。他在那次活動當中非常努力,甚至活動結束的時候還被評上了優秀學員。當然汪正揚能夠接觸到360這個公司,其實還是由于他的一次大膽毛遂自薦。

    在汪正揚11歲的時候,他游覽了多家大公司的網頁,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了360的一個安全漏洞,國內的百家教育系統因此都會受到影響,他覺得這個事情事關重大,所以他就將問題以及漏洞修復寫成了一個郵件,發給了360公司。360公司也經常收到來自黑客的問候,但是年紀這么小的黑客他們還是第一次見,當時公司所有的技術人員全部都連連稱奇,覺得這個孩子就是一個神童。汪正揚的傳奇事跡可不止這一件,他曾經發現了一個購物網站的漏洞,他進入購物網站之后發現自己可以將2500元價格的商品修改為一分錢,就這樣他可以輕松地用一分錢買下很多喜歡的東西,但是他就在付款的那一步就停下了。并且將這個安全漏洞報告給了這個購物網站。

    汪正揚沒有什么喜歡的明星或是偶像,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阿里巴巴網絡安全部門的一個高管,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吳翰清。吳翰清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因為有他在,阿里巴巴抵擋了許多黑客的進攻。他就像是阿里巴巴的一個守門神一樣。在阿里巴巴的系統當中,他設置了三道防火墻。如果有黑客進攻,那么這三道防火墻分別會彈出不一樣的提示,如果黑客攻下了第一道防火墻的話,那么就會彈出邀請黑客來阿里巴巴上班的窗口,并且上面寫著月薪2萬。但是如果能夠突破第二道防火墻的話,那么就能夠進入阿里巴巴當高層管理員,當然第三道防火墻至今都沒有人攻破過,所以也不知道吳翰清到底設置了什么。

    就是因為吳翰清這樣充滿挑戰的網站設置,汪正揚非常欣賞他。汪正揚曾經也向吳翰清發出過挑戰。不過吳翰清覺得汪正揚確實是非常具有天賦,但是他在國內頂尖的黑客里面水平還是不算什么,只不過因為他年紀夠小,所以才能夠有如此風頭。但是能夠有如此高的天賦也確實是未來不可限量了。

    那如今的汪正揚在哪兒呢?汪正揚曾經說過自己想當一個白帽子,違法的事情他不會干,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守護網絡安全。曾經在他13歲的時候就有很多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邀請他上班,但是汪正揚全部都拒絕了。這讓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那些大公司是很多人夢想工作的地方,但是汪正揚卻絲毫不考慮。這是因為他說自己不喜歡受拘束,只喜歡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進行。所以他希望未來自己能夠創業,做出屬于自己的東西,如今的他在國外的計算機專業學習深造。也希望能夠早日回到國內,開始自己的事業。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在互聯網平臺上看到汪正揚不凡的成就。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中國最小黑客汪正揚的故事。你覺得汪正揚能不能稱得上是一個神童呢?歡迎在留言處發表你的看法。如果你喜歡我今天的分享的話,就請給我點個贊吧。你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你喜歡的話,那么就請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